[汇总]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及课后题_第1页
[汇总]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及课后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汇总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及课后题大自然的语言1、 说明对象是什么 , 说明顺序是什么 , 属于什么类型的说明文 ,物候学。 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 2、 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3 、 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怎 样的表达方式 , 有怎样的作用 ,记叙、描写。 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而准确的说明了春夏秋冬 四季的更迭情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发人们兴趣,引出下文物候与 物候学的含义。4、 说明文语言有生动和平实之分,请举例,并说明作用。属于平实说明 :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

2、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 学,就是物候学。运用平实的语言,准确严密的说明了物候学的定义,不加修辞,简洁明了,易 于读者接受。属于生动说明 :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 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 雪载途的寒冬。 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而准确的说明了春夏秋冬四 季的更迭情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发人们兴趣,引出下文物候与物 候学的含义。5、 划分

3、层次1-3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4-5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6-10 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11-12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7 、这些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换 , 不能。这四个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层次清楚 ;另外,纬度经度 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按逻辑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楚。8、为什么再讲经度时举了两个例子 , 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认为会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地 冷,举一个例子读者会认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会确信无疑。9、研究物候学的目的是什么 ,(1)预报农时(2)安排农作物

4、区划(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10、 包含物候现象的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清明前,开秧田。11、大林寺桃花包含怎样的物候知识 , 高下的差异影响物候。植物的抽 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11、 用“大自然的语言”做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 将自然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 言,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的特征,引人注意12、 本文四、五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 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13、 说明方法及作用(1)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称它为物候。运用作诠释的方

5、法,准确全面的说明了物候学的特征。 (2) 到了近代,利用物 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运用下定义的方法, 准确简明的揭示了物候学的本质特征 (3) 北京的物候记 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五六天。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将北京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 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和 1961、1962 年的花期作比较,准确、具 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4)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 京刺

6、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将南京桃花开放比北京早的天数与南京 刺槐开放比北京早的天数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纬度决定物候 的来临。(5)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广,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 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将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日期与北京 作比较,将济南苹果开花的日期与烟台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 经度影响物候的来临。(6)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 叫逆温层。运用下定义的方法,准确简明的揭示了逆温层的

7、本质特点。(7)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 道理。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准确、具体、有力的说明了物候的来临受高下的影响。(7)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 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将 1741-1750 年平均初春七种乔木的抽青与开花 日期与 1921-1930 年的平均值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物候的差异受古 今影响。(8)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引用的方法。生动有力、有文采的说明了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9)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