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辅导2 材料作文的立意_第1页
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辅导2 材料作文的立意_第2页
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辅导2 材料作文的立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辅导2 材料作文的立意上一讲我们主要讨论了材料作文的审题,也就是材料作文分析材料把握材料主旨的过程。其实材料作文的立意和审题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主旨,提炼出了正确的观点,作文的立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次我们主要讲一讲作文立意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立意的技巧。【材料作文立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扣住材料主旨,揣摩命题意图,深入挖掘,忌蜻蜓点水。 文章的立意,贵在高远、丰厚,材料中往往有某种暗示或某种倾向,写作时要注意揣摩,服从于这种暗示或倾向。结合命题者的意图,积极开掘生发,抓住材料的深层含义来立意。开掘深层意蕴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作文质量的高下。 比如有道作文题

2、提供了如下材料: 有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揣着一摞证件到电脑公司求职,但由于某种原因没被录取,他在三思后决定以一名普通打工者的面貌出现,很快被一家公司录用。他从一名电脑程序员做起,由于成绩突出被老板提升为经理,这时他亮出学士证书。后来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老板又指定他为系统软件开发的负责人,这时他又亮出硕士证书。再后来,老板又根据他的潜力,提拔他为公司副总经理,这时他才亮出博士证书。从打工仔到副总经理,他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人们在称赞老板有眼力的同时,更欣赏博士不怕被人“看低”,坚持从“低”做起的开拓精神。 对于这段文字,如果仅仅看到了求职的艰难、求职的策略,虽然并没有什么不妥,但终究由于太直接、太拘

3、谨,开掘不够深入,精神升华的幅度太小,而使人感觉立意平淡、无味。但如果能引导学生积极开掘生发,认识到“博士的光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显示其价值”、“低”是通往“高”的必由之路这样的意义,就更令人深思、耐人寻味了。 二要结合自身选好角度,多个观点好中选优。,忌随意动笔。 所谓好的角度,是指准确、巧妙又新颖的角度。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许多典型材料,在意蕴上都有多层次引申生发的可能。作者在立意时,就需要寻找那些最适合自己精神追求的“层次”。一旦寻得,作者就应在这个“层次”中尽自己的可能生发出最高的精神境界,让文章发挥出最大的思想感情的能量。

4、一般来讲,可以选择的材料角度稍有主次之分,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作水平和日常积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比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感想类议论文。材料如下: 日本一位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的青年,靠母亲为人作佣人、送报纸读完了大学。他到一家公司应聘。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替母亲洗过脚吗?”“没有。”青年如实回答。总经理说:“明天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今天回去一定要给母亲洗一次脚,能做到吗?”青年一口答应了。第二天青年如约来到公司,他对总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少苦。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总经理点点头,微笑着说:“明天你来

5、上班吧!” 由于题目要求比较灵活,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谈感想:谈应聘者的素质要求;感受天下父母心;从日本企业管理人员的人才观念谈起;感谢母亲。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漫无边际地去谈感想。这样就需要作者去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去观察、开掘、表现对材料的感受,体现材料的价值,显示作者认识事物的独特思路和独到见解。 三是立意要在准确的情况之下求新。忌陈词滥调。 创新是文章成功的关键。高明的作者,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又人人笔下皆无的情理。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写供材料作文,更要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切忌沿袭前人已有的传统,亦步亦趋;也不能

6、按照人们通常的惯用思路,人云亦云。 例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材料如下: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随园诗话) 题目要求学生读完上文,写一篇读后感。按照常人的思路,立意为“善读书”,或者“将知识转换为技能”等。但如果能进一步思索,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例如联系到绘画:用的色彩、线条,得到的是魅力无穷的艺术。联系到投入与产出:没有必须的足够的投入,就不会有理想的特定的产出。联系到企业员工队伍建设:不善于管理,员工可能会变成工作的机器;善于管理,员工就会自觉迸发出无穷的动力。还可以联系到奉献精神、科技与生产力的转化、腐败问题的滋生和

7、惩治等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显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真知灼见,作出立意新颖的文章。 四是要注意恰当的使用材料。在恰当的引用材料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观点。写议论文文中的观点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观点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写记叙文可以不必引用材料,但更要注意以立意统摄全篇,否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 【常用的立意方法】一、顺向立意法,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如2003年高考作文,依据智子疑邻的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能凭感情亲疏远近认知事物,感情阻碍人对事物的认知。二、逆向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如2003年高考作文,也可这样立意:感情是促进人正确认知事物的催化剂,正是人有了感情亲疏,才能加深和促进对事物的认知。三、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如论述学习“苦与乐”,一般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