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5.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1页
(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5.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2页
(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5.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3页
(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5.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4页
(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5.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第1 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3-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影响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整合构建1.地壳运动的类型-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板块运动与大地构造地貌 -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诊断反馈(2018黑龙江哈尔滨检测)下图为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矢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图。据此完成第12题。-9-必备知识整

2、合关键能力突破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大于板块内部B.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相同C.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D.太平洋板块最不稳定2.关于图中四地地壳运动特征示意图,正确的是()A.甲B.乙C.丙 D.丁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太平洋板块内部运动量很大,A项错;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内部的运动速度并不相同,B项错;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运动越快,地壳越不稳定,C项错;太平洋板块运动最快,最不稳定,D项正确。第2题,甲在太平洋板块内部,太平洋板块是由其中部海岭推动向两侧移动,A项错;乙是印度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不是俯冲带,B项错;丙是大西

3、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间的张裂带,C项正确;丁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间的俯冲带,D项错。 答案解析关闭1.D2.C-1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真题探究(2013海南卷,13)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据此完成第13题。-1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C.成群的企鹅D.台风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得出该半岛(堪察

4、加半岛)位于俄罗斯的东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第2题,半岛上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说明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地热能丰富,因而成为稳定的用电来源。第3题,当地纬度高且海拔高,夏季会存在冰川,加之火山活动频繁,可能会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的现象;7月份极昼出现在北极圈以北,该地纬度低不会出现极昼;企鹅生活在南极洲及附近海域;该地纬度高,难以受到台风影响。 答案解析关闭1.D2.A3.A-1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

5、能。2.主要表现形式-1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1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整合构建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1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1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1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诊断反馈(2017河南郑州三模)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第13题。-19-必备知识

6、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2.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坡和坡 B.坡和坡C.坡和坡 D.坡和坡3.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图示水流方向可知坡是迎水坡,因受阻挡水流流速慢。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选D项。第3题,据材料沙波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

7、力影响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故选C。 答案解析关闭1.A2.D3.C-2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真题探究(2016全国卷,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2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

8、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2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需要抓住“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这一关键信息。贝壳堤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是海浪沉积的结果,只有海岸线位置稳定,才有利于贝类生物的稳定堆积,有利于贝壳堤的形成。第2题,老的贝壳堤形成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的海岸线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第3题,河

9、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 答案解析关闭1.C2.B3.D-2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能力提升河口地区的水沙运动近年来,河口地区“水沙”运动成为全国卷考查的热点,如2015年考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2米水深位置的变化,2016年考查贝壳堤、浙江东部某河流下游河床的变化等。河口地区“水沙”运动应着重弄清以下内容。-2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河口地区的两种外力作用:径流(流水沉积)与潮流以及风浪(侵蚀或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2)河口区泥沙的主要来源:陆沙:河流带来的泥沙,与流

10、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等因素有关;河沙:本河段水流冲刷河岸、河床而来的沙;海沙:潮流、风浪从近海地区带来的沙。(3)影响河口地区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来水、来沙。径流强于潮流,河口以淤积为主,陆地扩大;径流比潮流弱,河口以侵蚀为主,海岸后退。-2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概念: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2.岩石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3.地质作用:冷却凝固;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11、2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整合构建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2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诊断反馈(2017黑龙江哈尔滨检测)下图为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据此完成第12题。-2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的是()A.侵入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喷出岩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C.沉

12、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材料中“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提供了答案信息,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呈波状弯曲进一步说明成层的特点,所以C项正确。第2题,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而成,故先有沉积作用;沉积岩在形成时岩层一般是水平的;现“呈波状弯曲”说明因地壳运动受挤压而弯曲变形;大峡谷是地壳隆起流水侵蚀下切而成,所以A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1.C2.A-3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真题探究(2016江苏卷,2122)(双选)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3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

13、破1.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指化学沉积作用B.指搬运作用C.指成岩作用D.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中为沉积物或土壤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属于化学沉积作用,A项正确;为沉积物演变成沉积岩,是固结成岩作用,B项错;为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C项错;为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D项对。第2题,生物吸

14、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对全球变暖影响很小,B项错;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C项对;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表面增温或供地表生物使用,D项错。 答案解析关闭1.AD2.AC-3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能力提升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以岩石圈为例)基本图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3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判读方法(1)读图名锁定表达主题:如上图所示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析过程判断事物名称。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如图中A;而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如图中B。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如图中C和D。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如图中A。-3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