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兰亭集序》有关的传说故事ttmbworddoc_第1页
与《兰亭集序》有关的传说故事ttmbword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兰亭集序有关的传说故事【去尾无头的“兰亭”碑】兰亭碑亭建于康熙十四年(公元1 6 8 5年),位于T字型道路的交点,亭子呈四方形,属于单檐歇 山顶建筑(只有两个飞檐角,碑后有照壁),风格古朴典雅。“兰亭”石碑碑上的“兰亭”二字虽字体骨 肉丰满,古意盎然,然而繁体的“兰”字缺了尾巴,“亭”字少了头。据说,亭中的康熙“兰亭”手迹碑, 在文革期间被砸成几块,在亭子背后的小池塘里沉睡了好些年,直至1 9 8 0年重又修复,却还是令人遗 憾地成了一块残碑。【东湖石父子碑】王羲之爱鹅、喜欢写“鹅”字,早被市人传为佳话。步入兰亭,沿着曲折小径穿过夹道而立的竹林, 不远外,便是鹅池,与池边的父子碑倒是相映成

2、趣,颇有些意境。池边立有一亭,式样比较奇怪,并没有 采用中国传统的四角挺构造,而是偏偏生出了 “三只角”,亭中安置的便是知名度仅次于“兰亭”碑的“鹅 池”石碑。此碑立于清朝同治年间,碑高1.93米,宽0 .86米,厚0 .28米,石头采自绍兴的东 湖。传说书“鹅池”两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手笔,当时因王羲之刚写完“鹅”字,忽闻圣旨到,遂 搁笔迎旨,而其子王献之便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写了“池”字,走近仔细端详,果真一碑两字,一肥 一瘦。【千古帝王祖孙碑】集康熙、乾隆御书于一碑的御碑亭相比鹅池碑亭与兰亭碑亭,建筑风格显然气势恢弘了许多,八角重 檐,堪称一座优雅别致的江南亭榭。亭内围栏中央,耸立

3、着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正面乃康熙皇 帝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临摹的碑刻,文中每个“一”字的写法、风格都有所不同。背面为其孙乾隆 帝游兰亭时写下的七律兰亭即事:“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 纪胜名”能诱得康熙帝提笔效仿、乾隆皇为其题诗,王羲之倘若有知,也会为自己的兰亭集序惹 得千古帝王痴醉至如此地步而骄傲不已吧!【萧翼智赚辨才】智永(据说是王羲之的后代,在永欣寺出家,智永是他的法号)的弟子辨才,在房梁上凿了个暗洞,用来保存兰亭序 ,比老师在世时还要珍惜。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处理政务的余暇之时,喜爱书法,临摹王羲之的真草书,王羲之的真草字帖,几 乎被搜购已尽,只是

4、没有得到兰亭序。太宗四处寻找兰亭序,得知在辨才处,就将他调入内道场 供奉起来,待遇赏赐很优厚。数日后,说到兰亭序,想法设法诱导他献出书法,方法都用尽了。辨才 说先师在时,确实见过兰亭序,自师傅去世后,又经战乱,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辨才不献书贴,只得仍让回越中去住。后来一查调查,知兰亭序确在辨才处,又下令调他入内道 场,重问兰亭序 ,如此三次,辨才就是不肯献上书帖。太宗对侍臣说:“王羲之的书法,我非常喜爱,王羲之遗留下来的其他手迹,都不如兰亭序,为 了求见此书,甚至梦中也不得安宁。辨才已经老了,放此书无用,若能得之智慧之士,用计谋一定能取得 此书。”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

5、是梁元帝的曾孙,现住魏州莘县,以才艺自负, 精于计谋,可派他担当此任。”太宗召见萧翼,萧翼说:“如果以官府的身份去,一定不能得到,我请求以个人的身份去,但需要王 羲之父子的杂贴二三件。”太宗给了他所要的书帖。萧翼换了帽,穿了便服,到了洛谭,随商人的船到了越州。又穿上黄衫,又宽又大,像个潦倒的山东 先生。傍晚进了永欣寺,在长廊走动观看壁画。 经过辨才住处时,在门前停了下来。 辨才远远地见了萧翼, 就问:“施主从哪里来?”萧翼上前施礼说:“弟子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来卖,经过此寺,尽情观赏,今有幸遇禅师。”喧了几句,二人颇觉投机,辨才就请萧翼入房内,当即下棋抚琴,谈论文史,意趣相合。辨才说:“朋友

6、之间,有的到年老了还像刚认识那样生疏,有的一见如故,今后不必扬礼了。”夜里, 萧翼留下,摆上了缸面、药酒、水果招待他,江东称缸面,犹如河北称瓮头,即新酿的好酒。酒喝得美了,辨才就请客人赋诗。两人彼此咏诗,恨相见之晚,通霄尽欢。第二天,萧翼带酒离去, 辨才说:“施主有空就再来。”如此往来三四次,二人饮酒赋诗,感情就更深了。又过了十天半月,萧民办拿出梁元帝亲笔书写的 职员图给辨才看,辨才赞赏不已。谈起书法绘画, 萧翼说:“弟子以前经人传授学过二王的楷书。弟子自动酷爱二王书法,如今也有数帖带在身边。”辨才高兴地说:“明天带来看看。”萧翼又来到永欣寺,拿出王羲之的书帖让辨才看。辨才详细地看 了又看,他

7、说:“真迹倒是真迹,但不是最好的。贫道有一真迹,和一般大不相同。”萧翼说:“什么贴?”辨才说:“兰亭序”萧翼说:“经这么长时间的离乱,真迹怎么还会存在,必是复制的伪品罢了。”辨才说:“师傅在的时候珍存的,临终时才交给我,交付与接受都有正式的程序,哪会是伪品呢?你 明日可来看。”第二天,萧又到永欣寺,辨才从梁上取出兰亭序,萧翼看了,故意挑毛病,说是伪品,二人争论 不休。自此,辨才不再把书帖放在梁上,而是在和萧翼的二王书帖,一并放在桌上,辨才已年迈8 0,每日 临摹。此后,萧翼来了多次,辨才的弟子对他不再怀疑,一日,辨才外出赴邑记桥南严迁家,萧翼就来到辨 才房前,对童子说自己的手绢掉在床上了,童子为萧开门,萧从书案上取来兰亭序和二王的书帖,到 了永安驿,告知驿长陵诉道:“我是御史,奉诏来这里,现有皇帝亲笔写的识令, 尽快通知你们都督知道。都督齐善行听说后,驱车前来,萧翼出于皇帝的识书,说明情况。善行命人去叫辨才,辨才还在严家未回寺庙,听说御史要见,匆匆赶来,见是萧翼,萧翼说:“我奉敕来取兰亭序,现在已到了,同您 告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