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课件_第1页
(江苏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课件_第2页
(江苏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课件_第3页
(江苏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课件_第4页
(江苏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备考导航备考导航考纲考纲3年高考年高考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注:注:数字代表近数字代表近3年全国高考考次年全国高考考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物质的物质的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承担者无条件无条件永恒永恒有条件有条件暂时暂时人的意志人的意志创造创造固有的规律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客观规

2、律利用利用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1.一个特性: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2.两对关系:两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四个概念:四个概念: 物质、运动、静止、规律物质、运动、静止、规律必背术语必背术语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和谐相处。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

3、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核心考点一物质和运动核心考点一物质和运动考考 点点 梳梳 理理1.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为什么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为什么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具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客观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5、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

6、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形而上学。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时的和相对的。(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重重 难难 突突 破破1.理解一个概念:物质概念理解一个概念:物质概念2.进行一种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进行一种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区

7、区别别特性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存在状态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有生有灭联系联系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依赖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则就看不到世界的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质形态代替物质,否

8、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关系理解理解强调强调误区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质离不开运动动离开运动谈物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质会导致形而上学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

9、运动是不存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在的侧重强调运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动离不开物质质离开物质谈运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动会导致唯心主义主义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运动静止静止区区别别含义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误区误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只承认绝对运

10、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而上学的不变论联系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年考情速查年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命题揭秘预测2015江苏卷,江苏卷,22、天津卷,、天津卷,7;2014江苏卷,江苏卷,22、福建卷,、福建卷,34属于冷考点,全部是选择题,属于冷考点,全部是选择题,考查点都是绝对运

11、动与相对静考查点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理解和运用。止的理解和运用。命题点一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命题点一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预测题型:选择题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典例1】 (经典高考题经典高考题)荀子说: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解析题干的

12、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这说明事物是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这说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主旨;C项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项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答案答案D【训练【训练1】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

13、说法并不。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物质”和和“事物事物”是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客观与客体的客观与客体的关系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B. C. D.解析解析“物质物质”和和“事物事物”即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他们都是即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他们都是客观的,客观的,不选;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不选;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选。不选。答案答案A命题点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命题点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预测

14、题型:选择题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典例2】 (2015江苏卷,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解析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化,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没有

15、固定的形态,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正确。因时而变,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思想与观念,故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思想与观念,故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此题。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答案答案A拓展拓展全面认识相对静止:全面认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

16、有发生易位。【训练【训练2】 (2015苏北四市模拟苏北四市模拟)迅速发展的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表明这表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的存在与发展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

17、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物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A. B. C. D.解析解析对,但不符题意。对,但不符题意。错,应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错,应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材料说明了银行业应根据实际要与时俱进,创新对静止的统一。材料说明了银行业应根据实际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发展。符合题意,故选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答案C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考考 点点 梳梳 理理1.规律的概念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

18、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原理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方法法论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

19、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重重 难难 突突 破破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1)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像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人们主

20、观想像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3)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不是浮现于外表的现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不是浮现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的现象来把握。象来把握。(4)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是稳定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是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易逝的联系。联系,而不是多变易逝的联系。提醒提醒(1)规律不等于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规律不等于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2)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

21、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3)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4)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条件的。3年考情速查年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命题揭秘预测2015广东卷,广东卷,33;2014新课标新课标卷,卷,21、天津、天津卷,卷,5、重庆卷,、重庆卷,10、江苏卷,、江苏卷,28、山东卷,、山东卷,42;2013北京卷,北京卷,27属于高频考点,结合最新科技属于高频考点,结合最新科技发现

22、、漫画、古诗词等具体情发现、漫画、古诗词等具体情景材料,围绕规律的客观性、景材料,围绕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等理普遍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等理论进行测试,难度较高。命题论进行测试,难度较高。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主观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主观题测试。题测试。命题点一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命题点一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预测题型:选择题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典例3】 (2014新课标新课标卷,卷,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

23、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

24、式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 B. C. D.解析解析“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物质,即物质,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本质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本质问题,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无生命物质向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错在无条件的,应是有条件的,错在无条件的,应是有条件的,说法错误;说法错误;“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既没有体现材料,也不能从材料

25、里面推出,且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既没有体现材料,也不能从材料里面推出,且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的,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项。答案答案B【训练【训练3】 漫画落叶与风无关的哲学寓意是漫画落叶与风无关的哲学寓意是()A.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B.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C.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方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方式解析解析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叶落有其自身规律。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叶落有其自身规律。答案答案B

26、命题点二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命题点二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预测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预测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典例【典例4】 (2014江苏卷,江苏卷,28)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一些疾病发

27、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解析解析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说明人对规律的认识;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说明人对规律的认识;适用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人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适用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人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A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题意。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它否认了项说法错误,它否认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答案答案

28、A【训练【训练4】 漫画搬不动的桌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漫画搬不动的桌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人们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人们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不按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蛮干,必然是劳而无功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蛮干,必然是劳而无功要认识、利用要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 B. C. 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突出要尊重客观规律;突出要尊重

29、客观规律;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题意的要求。故选题意的要求。故选A。答案答案A易错点易错点1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易错典例易错典例1(2014江苏卷,江苏卷,28)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易错分析易错分析设陷方式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故意抹杀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故意抹杀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可以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支配等等律可以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支配等等应对策略应对策略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

30、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改变、消灭规律典例剖析典例剖析就本题而言,就本题而言,B项说法错误,它否认了自然规律的项说法错误,它否认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客观性矫正训练矫正训练12015年年3月月9日,瑞士日,瑞士“阳光动力阳光动力2号号”开启了太阳能开启了太阳能飞机的首次环球之旅。该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飞机的首次环球之旅。该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板,提高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板,提高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1、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了进一步探索。这说明作了进一步探索。这说明()A.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解析解析材料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材料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B、C、D三项的表述都是错误的。三项的表述都是错误的。答案答案A易错点易错点 2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割裂客观规

32、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易错典例易错典例2(2012浙江卷,浙江卷,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灾的根本出路易错分析易错分析设陷设陷方式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是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通常的设陷方式是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或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

33、性或者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对应对策略策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典例典例剖析剖析就本题而言,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就本题而言,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志为转移,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

34、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错误错误矫正训练矫正训练2(2014重庆卷,重庆卷,10)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

35、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解析解析A项项“就能就能”说法错误,应该是说法错误,应该是“才能才能”;B项项“从根本从根本上变革上变革”一词太绝对;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词太绝对;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项只看项只看到了斗争性,片面;到了斗争性,片面;D项项“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是治污成功的关键”,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项。答案答案D热点热点33让孩子慢慢享受童年让孩子慢慢享受童年信息提取信息提取连线连线信息解读信息解读2015年年9月月30日,如皋商务信息网日,如皋商务信息网报道,上海报道,上海2岁男童亮亮每周岁男童亮亮每周3个个早教班早教班7节课;最近亮亮妈妈正打节课;最近亮亮妈妈正打算报第算报第4个班,报班后亮亮一周有个班,报班后亮亮一周有五天都要上课。这种盲目的神童五天都要上课。这种盲目的神童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力开发,它违背了学前教育规律,它违背了学前教育规律,打乱了儿童身心发育的秩序,结打乱了儿童身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