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常用设计参数100_第1页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100_第2页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100_第3页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100_第4页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1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 厂 常 用 设 计 参 数净水构筑物的允许流速、水头损失和池总高度名称允许流速水头损失m池总高度m一级泵房到混合池1.0-1.2m/s视管道长度而定进水井格网0.15-0.3混合0.6m/s0.4-0.5混合槽1m/s0.3-0.4扩散混合器1.0-1.2m/s0.3-0.5 L二1静态混合器混合设施到絮凝池1.0-1.5m/s0.11 1混合池到沉淀池1.0-1.5m/s0.30 £ 混合池到澄清池1.0-1.5m/s0.2-0.3" L 1,1絮凝池J F j -0.4-0.5隔板式0.6-0.2m/s0.15-0.2穿孔旋流式0.3-0.1m/s0.06-0.18

2、栅条、网格式0.4-0.05m/s0.30-0.40折板式0.05-0.10机械式,1. -絮凝池到沉淀池0.15-0.20m/s0.05-0.10沉淀池2.8-3.3平流沉淀池10-25mm/s0.2-0.34.4-4.6异向流斜管板沉淀池2.5-3.0mm/s1.02.3-2.8气浮池1.5-2.5mm/s1.03.4浮沉池澄清池0.7-1.03.05.2-8.2 水量从 40-320m3/h 时水力循环澄清池机械搅拌澄清池脉冲澄清池0.8-1.10.7-1.00.52.05.3-8.0 水量为 200-1800m3/h 时4.0-5.0沉淀池或澄清池到滤池0.6-1.00.3-0.5滤池

3、2.0-2.5普通快滤池单层滤料2.5-3.0接触滤池8-10m/h1.5-2.0虹吸滤池双层滤料1.5-2.0无阀滤池10-14m/h1.2-1.5移动罩滤池滤池到清水池1.0-1.5m/s0.3-0.5I* _斜板管沉淀池设计数据1. 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80-120mm ,斜管直径一般采用50-80mm ;2. 斜板管长度为1-1.2m;3. 倾角一般为60.;4. 斜板管底部缓冲区高度一般为0.5-1m;I 15. 斜板管上部水深一般为0.7-1m;6. 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w30min ;二次沉淀w 60min.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1. 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w3,池直

4、径一般采用 4-7m;2. 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 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 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3. 中央管内流速w 30mm/s;4. 中央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1) 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2) 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央管直径的1.35倍;3) 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 1.3倍;4) 反射板外表对水平面的倾角为 17°5) 中央管下端至反射板外表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隙中央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w 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w 20mm/s;5. 排泥管下端距池底w 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6. 浮渣挡板距集水槽 0.25

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1. 长宽比以3-5为宜;2. 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 8-12;3. 池底纵坡一般采用 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4. 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5. 进出口处挡板位置1) 高出池内水面0.1-0.15m;2) 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 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 挡板距进水口 0.5-1.0m ,距出水口 0.25-0.5m;6. 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 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6、;7. 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 0.6-0.9m/min ;8. 排泥管直径为200mm ;9. 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10. 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沉砂池1. 一般规定I1) 沉砂池去除对象是密度为2.65/cm3,粒彳在0.2mm以上的砂粒;1 I2)城市污水沉砂量可按106m3污水沉砂15-30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其 密度为 1500kg/m3;3)砂斗容积应按2天内沉砂量计算,斗壁与水平倾斜角不小于55° ;4) 人工排沙管直径?200mm;5) 沉砂池超高不宜0.3m;6)沉砂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2) 平流式沉砂池

7、设计数据1) 最大流速0.3m/s,最小流速0.15m/s;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3) 有效水深一般为0.25-1m;4) 每格宽度不小于0.6m;5) 池底坡度0.01-0.02.3. 竖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1)最大流速为0.1m/s,最小流速为0.02m/s;2进水中央管最大流速0.3m/s;3流量最大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O4. 曝气沉砂池设计数据1水平流速为0.1m/s;2旋流速度为0.25-0.3m/s;3流量最大时停留时间为1-3min;4有效水深2-3m;5. 曝气量为0.1-0.2m3空气/m3污水;6宽深比1-2;7长宽比可达5;I -/8空气扩散装置

8、距池底0.6-0.9m.j;5.涡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1水力叶面负荷约200m3/h m2;I2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S; !3进水渠道流速a.流量最大时的40%-80%时为0.6-0.9m/s;b.流量最小时0.15m/s;c.流量最大时0 1.2m/s.4进水渠道直段长度为宽度的7倍且不应4.5m;5出水渠道宽度为进水渠道的2倍;6出水渠道与进水渠道夹角270° ;7沉砂池规格设 计 流 量(104m3/d)0.380.951.502.654.57.611.418.926.5沉砂池直径m 沉砂池深度m 砂斗直径m 砂斗深度m 驱动机构W1.831.122.131.122.44 3

9、.051.22 1.453.66 4.88 5.491.52 1.68 1.986.102.130.910.910.91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682.032.082.132.440.560.860.860.750.751.51.51.57.322.131.832.441.5浆板转速r/min 202020141413131313三层滤料滤池设计数据1. 极限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2.5-3.0m;2. 滤料层上面水深为 1.8-2.0m ;3. 小阻力配水均匀度不宜小于 95%;4. 反冲洗强度为16-17L/S m2;5. 冲洗历时为5-7min ;

10、6. 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为滤池面积的 0.6%-0.7% ;7. 滤层膨胀率为55%.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要点1. 适于原水浊度20-2500度;2. 每组絮凝池设计水量宜25000'mA3'/d;3. 絮凝时间宜为10-15min;4. 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5. 栅条、网格絮凝池构件厚度见表 2.絮 凝 池 型絮凝 池分 段栅条缝隙 或网格孔 眼尺寸mm板条宽 度mm,-一,二r_ _一_.竖井平均流速m/s过栅或过网流速m/s竖井之间孔洞流速m/s栅条或 网格构 件层距cm设计絮 凝时间 min流速梯度、s-1'栅 条 絮 凝 池前段 安放密 栅 条50500.12-0.140.25-0.300.30-0.20603-570-100中段安 放疏 栅 条80500.12-0.140.22-0.250.20-0.15603-540-60末段不安放0.10-0.140.10-0.144-510-20栅条网 格 絮 凝 池前段安 放密 网 格80X80350.12-0.140.25-0.300.30-0.2060-703-570-100中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