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2分,共30分)、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 .风力发电C .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读取液体体积点燃酒精灯称量NaCl固体过滤3 .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 .纳米铜C.金刚石薄膜D.锦纶(尼龙)4 . C1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 1 B. - 2 C. +2D. +45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 CO (NH) 2B. KCl C. NHCl D. Ca (PO) 26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
2、到预期目的是()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C.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色透明的水均可直接饮用 B.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C.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D.通过蒸储得到的水是蒸储水8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 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酸盐溶液中,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Y、X、Z B. Z、又 Y C. Y、Z、X D. X、Z、Y9.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
3、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酬:试液变色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10.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K+、OHB. Na+、H+、HCOC. Fe3+、NO、OHD. H+、NH+、Cl11.下列有关茶氨酸(化学式为 CHuQ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
4、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jc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 2c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完全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1C升温至t2C,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用降温的方法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括号内为杂质),采用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NaCl (NaCO)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B.KNO溶液(CaCL)滴加(CO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C.CO (HCl)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D.Cu (CuO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A.B.
5、B C. CD. D14 .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甲乙丙QCOCOH2QH2OQCuOCuCl2CuNaClNaNONaOH)C. CD.DA. AB. B15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中无明显变化,装置增重1.8g,装置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体酎置一浓稿酸 气燃笑氮溶 氧的后装续第化液料炭是氧资右分氯小强成和A. 一定没有二氧化碳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二、(本题包括2小
6、题,共17分.)16 .根据下列如图1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多孔隔桢1 J MB网和珏酸氢讷卷液(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接顺序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选填字母).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A. a-bdc.b-acdC. d-cab.c-dba(在(4) 49g质量分数为10%勺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1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填字母序号).
7、 (填字母序号).花生油炒的菜.霉变的大米、花生(2)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A.葡萄酿制的酒BC.甲醛浸泡的海产品D(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4)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 1000mg若老年人每天需服用该钙片补钙800mg则每天需服用此钙片片.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1小题,共8分.) 1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下表为部分元
8、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氨碳元素符号HHeC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表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这样的反应可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 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在NaH与水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物除NaO及卜,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是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写化学式),鼠成子檬原子根据
9、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A.该反应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 3种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 15 D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3) X和Y可发生如下反应:3X+2-入丫2,某学生做了 3次该实验(2016?!宁区二模)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用明矶、氯化铁等净化水.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的流程如图:裱铁矿一(1)已知“焙烧”阶段就是硫铁矿的燃烧,生成物是FezQ和SQ,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2)流程中用30矶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在“酸溶”时 是否可以用硫酸代替盐
10、酸?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若 在实验室配制7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勺盐酸,需要38%(密度为1.19g/mL)的盐酸 g,该配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3)实际上“焙烧”阶段很难做到将硫铁矿完全反应,因“酸溶”后的混合物中有FeCL,将其在“氧化”阶段与氯气(012)反应生成FeCl3,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0.已知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E为氧化物,A B、D、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D分别放入水中都能使酚酬:溶液变红,如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 省略;“一”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1)写
11、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是; F可能是.(2)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题(本题包括 1小题,共9分.)21.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滴加CuSO溶液的实验序号量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成黑色写出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粒子的化学符号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实验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查阅资料】I .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 c80 C时分解生成氧化
12、铜.n.铜酸钠NazCu (OH 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假设】I.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n .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猜想I不成立,理由是乙同学为验证猜想n,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5mL 5% 5mL 10% 5mL 20% 5mL 30%NaOH NaOtl hlaOH NaOH1号试管,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得到亮蓝色溶液(1) 1号试管中现象为.(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
13、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丙同学推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 是.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共30分)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 .风力发电C .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水晒盐
14、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H太阳能取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点燃酒精灯称量NaCl固体过滤【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
15、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C、据称量固体遵循“左物右码”分析;D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分析.【解答】解:A、在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B、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故C错误;H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末端应紧贴烧杯内壁,故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 领,使操作规范.3 .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 .纳米铜C.
16、金刚石薄膜D.锦纶(尼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 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纳米铜属于纳米材料,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薄膜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K锦纶(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4 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17、 - 1B. - 2 C. +2D. +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C1O2,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由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即可计算化合物中Cl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设化合物 ClO2 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 n 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 n+ ( - 2) X 2=0,解之得 n=+4;故选 D【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5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ACO(NH2)2 B KClCNH4ClDCa3(PO4)2【考
18、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 CO( NH2 ) 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 KCl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 NH4Cl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 Ca3( PO4) 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6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
19、酸碱指示剂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C.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水的净化;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某些植物的花瓣的酒精浸出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H根据用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用品制作的简易净水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某些植物的花瓣的酒精浸出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故选项“家庭小实
20、验”能达到预 期目的B、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故选项 “家庭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C、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不与食盐水反应, 不能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故选项“家 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H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
21、分析判断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透明的水均可直接饮用B.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C.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D.通过蒸储得到的水是蒸储水【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蒸发与蒸馏操作;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无色透明的水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澄清的溶液,但这样的水人喝了会中毒解答;B、根据根据肥皂水在软水、硬水中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C、根据活性炭会吸附色素和异味进行分析;H根据蒸储得到的水是蒸储水解答.【解答】解:A无色透明的水均可放心饮用,有许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澄清的溶液,但这样的水人喝了会中毒
22、,故错;B、根据肥皂水在软水中的泡沫较多,在硬水中的泡沫较少进行区别硬水和软水,故正确;C、活性炭会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故正确;H蒸储得到的水是蒸储水,故正确.答案: A【点评】本题较简单,只要能熟悉有关水的净化方法即可解答,但对于明矾的作用要搞清楚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弄清各种净水措施的原理,然后再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8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 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 Z 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Z、X、Y CY、Z、XDX、Z、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
23、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Y 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其性质稳定【解答】解:Y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Y的活动性最弱;X放入Z的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说明 X Z,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 分析9.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phLa°用
24、滴管加入溶液的里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酬:试液变色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A错误;B、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25、恰好完全反应,故 B正确;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血: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C错误;D C点的pH继续减小,说明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溶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10.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K+、OHB. Na+、H+、HCOC. Fe3+、NO、OHD. H+、NH+、Cl【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
26、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H+、HCO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Fe3+、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K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1 下列有关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 N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27、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通常称这些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H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茶氨酸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故选项说法错
28、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茶氨酸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X7) : ( 1X 14) : ( 16X3) : ( 14X2) =42: 7:24 : 14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H茶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7) : (1X14) =6: 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有机高分子 化合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力3温度/七A.
29、 tiC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 12c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完全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C.将甲、乙的上&和溶液从 tiC升温至t2C,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 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 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判断物质的溶
30、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 质的目的.A、B、据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及溶解度概念分析解答;C、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血。尹箔解度X 100%军答;不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多少,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不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多少,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1。帕+溶解度*100刖知:若两溶液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B、 t 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即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的甲大于乙,所以用等质量
31、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 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故正确;C、 t 1 时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 1 时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甲和乙的溶解度均增大,但是溶液组成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故错误;D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加溶质、蒸发溶剂,还可以用降温的方法,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括号内为杂质),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ANaCl ( Na2CO3)B.K
32、NO溶液(CaC0CCO2( HCl )DCu( CuO)A A B B C C 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操作方法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滴加K2CO3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D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 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 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 A、 Na2CO
33、3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l2能与&CO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且但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O和HCl气体均能与NaO哈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 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Cu 能与足量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 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
34、关键.选项甲乙丙A02CQCOBH2O2H2002CCuOCuCl2CuDNaClNaNQNaOH14.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A. AD.DB. B C. C【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为甲能生成乙,丙能生成甲,乙能生成丙;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 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 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 碳不能通过一步
35、反应生成氧气,故选项错误.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氧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故选项错误.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铜与氧气在 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故选项正确.H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由NaN磔t化为NaOH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氢氧化钠,而硝酸盐和氢氧化钠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 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C.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点评】本题有 问题的关键.15.某无色气体 X
36、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装置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气燃袋清茨澧石玳等氢氧化 讷溶淡后氨 装置浓祐酸小资料; 该石炭的主要 成分是氧化钙 和氮氧化洞口A. 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各装置的作用进行分析,装置可以检验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酸 性气体,浓硫酸是用来吸收水分的,氢氧
37、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无明显变化,排除 了 CO;装置增重1.8 g ,说明生成了 1.8g水;装置增重2.2 g ,说明生成了 2.2g二氧化碳;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进而可以确定气体X的组成.【解答】解:A、气体X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无明显变化,说明一定不含二氧化碳,分析正确;B、该气体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装置增重 1.8 g ,说明生成了 1.8g水,1.8g水中氢元素的1X2一质量为:1.8g Xj/X 100%=0.2g;装置增重2.2 g,说明生成了 2.2g二氧化碳,碳元素的质量12为 2.2g X 万X 100%=0.6g,气体 X 中 C
38、: H=0.6g: 0.2g=3 : 1; CH4中 C: H=12: 4=3: 1;故 X 的组成可能是只有甲烷,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可能同时含有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本情况违背题干“一种或者两种的前提”,排除.通过以上分析,此项错误,符合题意;C、通过以上分析,此项分析正确,不合题意;DK通过以上分析,此项分析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气体燃烧产生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说明该气体中既含有氢元素,也含有碳元素.但我们 在确定气体的组成时,还要根据碳氢的质量比来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16.根据下列如图1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
39、(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KC1O32KC1+3O2 T.(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2HCl=CaCl2+CO T +H2O ,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 (选填字母).A. a-bdcB. b-acdC. d-cabD. cfd-bf(4) 49g质量分数为10%勺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0.1g(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
40、的制取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装置利用压强差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除去氯化氢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有吸水性,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进行分析;(4)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是长颈漏斗;(2)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1、2KClO3- 2KCl+3O4 ;CaCO+2HCl=CaCl2+CO T +H2O,(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利用压强差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除去氯化氢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有吸水性,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所以正确的顺序是d-c-a-b,故选:C;(4) 49gx 10%=4.9g设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Zn+H2SQ=ZnSO+H T9824.9g x98 2 x=0.1g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1g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MnO2 2KC1O32KC1+3QT;(3) CaC(3+2HC
42、l=CaCl2+COT +HO,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4)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1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C (填字母序号)(2)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CD (填字母序号).A.葡萄酿制的酒B.花生油炒的菜C.甲醛浸泡的海产品D.霉变的大米、花生(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 功能.AB (填字母序号)(4)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二氧化碳汽
43、化后不会污染档案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 1000mg,若老年人每天需服用该钙片补钙 800mg,则每天需服用此钙片 , 片.【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2)根据甲醛、黄曲霉素的毒性进行分析;(3)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4)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特点进行分析;(
44、5)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馒头中含有丰富的糖类,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故填:C.(2)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浸泡的海产品不能食用;霉变的大米、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且它难以分解,不能食用.故填:CD(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填:乳化.(4) A由于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变成气体,不会污染图书档案等,故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故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会降低或升高;故错误;故填:AB.(5)每片含碳酸钙1000m
45、g,则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1000mgx而X 100%=400mg老年人每天需服用该钙片补钙800mg则每天需服用此车丐片驳0吨/片=2片.故填:2.【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已渐渐成为 化学考查的新宠.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1小题,共8分.) 1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元素符号H示意图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A.该反应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3种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 15 D.生成丙和
46、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表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x= 6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He (填元素符号) 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这样的反应可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复分解 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在NaH与水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物除NaO及卜,另一种产物白化学式是H2(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Q氧朦子 赢一盘成子 .一榷牌子(3) X和Y可发生如下反应:3X+2-入丫2,某学
47、生做了 3次该实验(2016?!宁区二模)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用明矶、氯化铁等净化水.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6H2。)的流程如图:浇铁h 燃宜 *航滞 过渡1 *,寰化 *FcCfc,6H:0SO:惊渣(1)已知“焙烧”阶段就是硫铁矿的燃烧,生成物是Fe2Q和SQ,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IIOUFWSO .(2)流程中用30%盐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Fe20+6HCl=2FeC"+3H2O ,在“酸溶”时是否可以用硫酸代替盐酸?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反应后不能生成FeCl3 .若在
48、实验室配制7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勺盐酸,需要38%(密度为1.19g/mL) 的盐酸 600 g,该配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量取、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3)实际上“焙烧”阶段很难做到将硫铁矿完全反应,因“酸溶”后的混合物中有FeCl2,将其在“氧化”阶段与氯气(C12)反应生成FeCW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2FeCl2+Cl2=3FeCl3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
49、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和氧化铁反应会生成硫酸铁进行分析;根据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3)根据题中的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硫铁矿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点燃点燃4FeS+11Q"" 2F&Q+8SO,故填:4FeS+11Q2Fe2O3+8SO(2)流程中需用30%勺盐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Fe2Q+6HCL 2FeCl3+3H2O,酸溶”时若改用硫酸,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而题 中需要制备
50、氯化铁晶体,所以不能改用硫酸,原因是:主产物不再是氯化铁;设需要38%勺盐酸的质量为x760gx 30%=38%xx=600g该配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故答案为:FeQ+6HCl=2FeCl3+3HbQ不可以;反应后不能生成FeCls; 600;量取;(3)通过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酸溶后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制取氯化铁,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 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 2FeCl3.故填:2FeCl2+Cl2=3FeCl3【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找出对应的学过的知识点,然后结合题中 所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20.已知AF六
51、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E为氧化物,A B、D、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D分别放入水中都能使酚酬:溶液变红,如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一”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是 CaCO ; F可能是 HbSO或HNO或HCl .(2)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 (OH 2+Na2CO3=CaCOJ +2NaOH ;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O=Ca(OH 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 E放入水中能使酚血:变红,说
52、明三种物质在水中显碱性,B、D为氧化物,A 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说明 B是氧化钙,A就是氢氧 化钙,E是一种显碱性的盐,所以 E就是碳酸钠,C就是碳酸钙,D就是水,F是一种强酸,然后将 推出的各种物质验证即可.【解答】解:(1) 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 B E放入水中能使酚血:变红,说明三种物质在水中显碱性,B D为氧化物,A、B 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说明B是氧化钙,A就是氢氧化钙,E是一种显碱性的盐,所以E就是碳酸钠,C就是碳酸钙,D就是水,F是一种强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C是CaCQ F可能是:H2SQ或HNO或HCl;(2) A和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 (OH2+NaCO=CaCOj +2NaOHB和E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O=Ca (OH 2.故答案为:(1) CaCO, H2SQ或 HNO或 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5消费及其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5年蒸馏单甘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4节牛顿第三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教科版必修1
- 2025年双头机械器研磨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203722
- 2025年中国无线网桥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电动病床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荷兰豆种植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快递运营实务项目2快递网点业务管理课件
- 江苏省苏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电网公司项目管理标准手册
- 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防火门监控系统调试、检测、验收记录
- 2016年七里塘电站1号机组C级检修方案
- “大水利”概念及其意义
- (完整word版)SAS-Base认证考试(70真题+答案详解)
- 东华协同办公系统简介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98715
- 最新版结婚函调报告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