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十二五能源发展与节能规划_第1页
吴江市十二五能源发展与节能规划_第2页
吴江市十二五能源发展与节能规划_第3页
吴江市十二五能源发展与节能规划_第4页
吴江市十二五能源发展与节能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吴江市 “十二五” 能源发展与节能规划吴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2010 年 12 月“十一五”能源发展与节能工作回顾 1.“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概况 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2 、能源发展与节能工作特点 3.“十一五”能源发展与节能工作评估 4.1 、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能源供应有待进一步加强 42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提高,减排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73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调整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114、新兴能源产业发展有所突破,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12“十二五”能源规划背景1.41.41 、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趋势 1

2、.42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1.53 、江苏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1.51.61 、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压力凸显期 1.62 、节能减排工作进入推进攻坚期 1.73 、能源结构调整进入深化加速期 1.74 、能源产业发展进入突破提升期 1.83、 “十二五”能源发展思路和目标1.8(一)指导思想1.9.(二)基本原则 1.9.(三)发展思路2.0.(四)具体目标2.0.1 、总量目标2.0.2 、能源安全目标 2.2.3 、能源结构目标 2.2.4 、节能减排目标 2.3.5 、产业发展目标 2.3.4、 “十二五”能源发展主要任务2.4(一)深入强化低碳城市规划理念2.4(二)重点加强能源安全

3、保障建设2.6(三)全面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2.7(四)深入推进产业节能减排工作2.8(五)有效实施绿色节能建筑工程2.9(六)广泛开展社会绿色节能活动 3.1(七)大力推进新兴能源产业发展3.1(八)积极培育能源服务产业市场 3.3附表: “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待补) 343一、 “十一五”能源发展与节能工作回顾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资源, 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能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一)

4、“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概况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吴江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区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总人口 150 万,其中包括户籍人口 80 万,连续多年雄踞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十一五”期间,全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大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十一五”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按现值计算年均增速达到20.5%,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50.2亿元,占苏州生产总值的11%;全口径财政收入205.10亿元,其中

5、地区财政收入 70.2 亿元,是 2005年地区财政收入的 2.8倍(见表 1-1) 。表1-1 :十一五”吴江市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速度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户籍人口第二产业比重财政收入收入单位亿元万人%亿元万元200540378.333.124.91.71200650178.832.435.11.96200761879.333.648.12.20200875079.535.053.12.49200985079.736.070.22.76年均增速20.5%0.44%-29.5%12.7%二是产业结构适度调整。“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较为平稳,从2005年255亿元增加到2009年519亿

6、元,占地区生产 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从 63%下降到6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较 快,从2005年133亿元增加到2009年306亿元,前四年年均增速接 近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33%增力口至IJ 36%。三是重点行业加快升级。“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业平稳增长, 继续保持龙头产业地位;传统丝绸纺织业“扩优压劣”,产品附加值 有所提高;电缆光缆业实现“光进铜退”,产业链不断延伸;同时, 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也取得一定的突 破。重点产业的能级不断提升,为“十一五”节能指标的顺利完成做 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十二五”产业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居民收入稳步提

7、升。“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稳步增长,从2005年的人均17100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27615元, 年均增速达到12.7%,居民生活消费逐步升级,家用电器、私家车等 数量明显增多,如拥有空调设备的城镇家庭比例从 2005的86%上升 到2009年的99%,生活用能保持刚性增长的态势。五是城市化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人口增速缓慢,户籍人 口从2005年的78.3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79.7万人,年均增速仅 为0.44%;城市化率逐年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城市化率已 达57.43%;城镇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从 2005年的35平方米增加到 2009年的37平方米。

8、2、能源发展与节能工作特点吴江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除少部分秸秆、沼气及太阳能光热利用 外,主要能源消耗均从市外调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居民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用能、交通用能和生活用能刚性增长,工业用能的居高不下,使全市的能源消费总量保持 较快的增长势头,给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一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从 2005年53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9年830万吨标准煤根据苏州市公布的各区县增加值和单位增加值能耗计算得。,年均增速为 11.8%。全社会用电量从2005年89.42亿千瓦时增加到2009年135.15 亿千瓦时,年均增

9、速达到10.8%左右;最高用电负荷从 2005年132 万千瓦增加到2009年212.45万千瓦,年均增速达到12.6%左右,与 苏州市平均增长速度基本持平。二是单位增加值能耗仍高于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单位增 加值能耗从2005年1.32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09年1.08吨标煤/万元, 前四年下降19.5%与江苏省2009年单位增加值能耗0.761吨标煤/万 元相比仍然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纺织和化工等高能耗行业仍处于产3业链的底部,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产业能级有待提升。三是综合能源消费结构以电力和煤炭为主。 受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全市能源消费品种主要以电力和煤炭为主。 20

10、09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 135 亿千瓦时,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比重近50%。2009 年 , 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达到 420 万吨左右 ,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 40%左右。 “十一五”时期,油品消费量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约为9%左右。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加,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从 2005年不足0.1%上升到2009年 0.7%左右。四是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以工业用能为主。 2009 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438 万吨标准煤 ,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52%,其中纺织业(含化纤织造,下同)是工业中能耗最大、产值相对较低的产业, 2009 年纺织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约为43

11、.8%,然而其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16.8%左右。(二) “十一五”能源发展与节能工作评估吴江能源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缺陷。能源发展回顾与节能工作评估主要从能源安全、节能减排、能源结构和新兴能源产业四大方面对吴江前期能源工作的成绩和问题进行总结。1 、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能源供应有待进一步加强能源安全保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全市在能源设施建设和能源供应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是电力建设稳步推进。 从电力供应

12、来看,2009年,全社会用 电量达135.15亿千瓦,较2005年增长了 51.17%。其中,工业用电量 从2005年80.31亿千瓦增长至2009年120.53亿千瓦(见表1-2)。表1-2:吴江市完成电力供应情况(2005-2009)200589.480.312006105.7218.26%95.1918.53%2007125.4618.67%113.5819.32%2008129.563.27%115.882.03%2009135.154.31%120.534.01%从电力建设来看,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变电站55座,主变 总容量为7826.3兆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一座、22

13、0千伏变 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33座、35千伏变电站14座。输电线路总 共有130条,其中,220千伏输电线路18条、110千伏输电线路58 条、35千伏输电线路54条。表1-3:吴江市变电站建设情况(截止 2009年底)变电站(座)容量(兆伏安)557826.3其中:500千伏12250220千伏82820110千伏332323.535千伏14432.8表1-4:吴江市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截止 2009年底)输电线路(条)长度(公里)1301209.2其中:220千伏18302.8110千伏58510.335千伏54396.1二是天然气供应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天然气供应快速增长

14、,主要由吴江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供应。全年销售量从2005年304.22万立方米快速增长至 2009年4156.85万立方米,成为工业生 产和社会生活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1-5)。表1-5:吴江市完成天然气供应情况(2005-2009)20052006200720082009销售量(万立方米)304.221418.342801.493533.754156.85增长率366.22%97.52%26.14%17.63%三是成品油供给稳步增长。 吴江成品油由苏州市统一调配,“十一五”期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柴油销售有所下降,但成品 油总体销售仍然稳定增长。截止 2009年底,全市有成品油经

15、营企 业共有127家,其中批发经营企业1家,零售经营加油站126家。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 全市能源需求量将进 一步增长,能源建设和发展将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 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一是确保电力安全将是能源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电力占全市一次能源比重近45%,是保障吴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全市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吴江 市电力全部依赖华东电网输入,由于地处电网末端,电网建设较为薄 弱,在用电高峰阶段往往出现电力供应紧张、企业错峰让电,给生产 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十二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力 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电力

16、安全供应。二是天然气发展仍需关注确保稳定和有效利用问题。虽然天然气供应逐年增长,并且在“十二五”期间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嘉兴 -甪直支干线(吴江市段) ” (以下简称西气东输二线)完工,天然气供应将大幅提升, 但仍需要重视 确保天然气供应稳定性 和 天然气有效利用 两大问题。 一方面, 要预防天然气高峰阶段用气需求激增的情况,高度关注天然气用气量,与供气企业签署协议、建立天然气安全保障机制,保证气源供应稳定。另一方面,要拓宽天然气用途,充分利用混合燃料汽车、热电联产等产品技术,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三是持续保障成品油和煤炭资源的安全供应。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按城市功能建

17、设和城市化布局的要求, 全市加大成品油供应保障和网点建设。由于成品油供应由苏州市统一调配,因此, 在“十二五” 期间, 要加大与苏州衔接力度, 确保成品油供应。重点加大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通过布局绿岛加油站等方式,完善成品油供应保障体系。 由于煤炭资源主要集中用于工业生产, 主要通过企业运用市场化方式购买等方式,因此“十二五”全市煤炭的安全保障压力不大,工作重心应放在煤炭的替代应用和清洁利用两大方面。2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提高,减排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十一五”期间,全市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 加强资金扶持和执法监管, 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工作氛围。“十一五

18、”前四年,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5%,预计能够顺利完成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从总体看,在“十一五”节能减排主要成绩有以下几点: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强化目标考核。 “十一五”期间,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 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 三个副市长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节能、 减排和专项整治三个工作组及办公室。建立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将万元 GDP 综合能耗下降指标分解到各镇(区) , 纳入市委、 市政府对镇 (区) 年度目标考核, 并作为镇 (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推动结构节能,控制能耗增量。 “十一五”期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9、。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服务业, 2009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较2005 年增长了 3.9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结构上, 着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并积极落实省和苏州市有关水泥、电镀、味精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深入开展化工专项整治,三年内关停并转了 31 家小化工企业,提前完成江苏省、苏州市下达的化工整治三年任务。 在新项目审批过程中,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鼓励发展低耗能、低污染和高科技含量的先进生产力,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投资项目。三是推动技术节能,聚焦重点领域。 “十一五”期间,在重点行业积极推广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领域方面,主要聚

20、焦于印染、涂层、 热点等高能耗行业, 大力推广和应用中水回用、 废水深度处理、油锅炉余热回收、 动力节能器、 高压变频风机给水泵密封水回收系统改造、甲苯回收等技术和设备。组织纺织、印染等高耗能重点行业开展节能会议交流和专题研究。在循环经济方面,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截止 2009年底, 全市已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1 家、 省级试点 5 家,苏州市级试点 47 家。在建筑节能方面,从2005 年起推广建筑节能50%标准,在申报、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全面把关。截止到2009年底,达标建筑占全市城区(松陵镇)存量建筑比重达到45%。部分大型公共建筑达到 65%节能标准。四是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执法监督

21、。 “十一五”期间,成立节能专项资金 , 每年安排资金600 万元, 引导节能技改投入,组织企业申报省市节能专项资金。 加强能源 人力资源建设 ,有计划、分期分批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注重 能源审计 工作, 截止2009 年底, 已有 97 多家企业完成能源审计。 通过能源审计挖掘了 300多个节能项目、 43 万吨标煤的节能潜力。加强 节能监测 ,分期分批对主要耗能设备实施节能监测和检测工作, 逐步解决部分企业能源效率低、 淘汰机电产品占在用设备比例过高、 机电设备功率因素偏低的问题。 加强 监督执法 ,重点监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单位主要耗能设备和重点用能企业。 严禁

22、生产、 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社会节能。 “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全民节能行动方案,组织节能宣传周助推市民参与达到更高的水平。大力宣传新节约能源法 ,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用能,全民行动的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主流媒体的作用,形成营造节约光荣的舆论氛围。开展节能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大力开展机关的节能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市机关开展提升节能意识活动, 形成人人讲节约的氛围, 使机关 真正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开展创建“绿色江村娃”活动,加大青少 年的节能参与活动。由经贸委与妇联合作开展节能进社区和家庭活 动,通过家庭

23、影响社区,社区带动全社会。“十二五”是全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既要保持高 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又要符合转变发展方式,因此,未来五年节能减排工作将面临以下两个重要的挑战:一是产业能级有待提高,结构节能任务艰巨。全市整体产业能级 不高,在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能 耗仍然达到0.149吨标煤/万元,仍有下降空间。一方面,支柱产业能 耗占比较大,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纺织业产值为 358.3亿元,占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6.8%,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9万吨标煤,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43.8%。纺织业单位产值能耗为0.388吨 标煤/万元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公

24、布信息,2009年江苏省纺织业(规模以上) 平均产值能耗为0.164吨标煤/万元。根据 苏州市统计局公布信息,2009年第三季度苏州市纺织业(规模以上)平均产值能耗为0.246吨标煤/万元。,是工业平均产值能耗的2.6倍。由于纺织业具有传统优 势,未来仍将占有较大比重。“十二五”期间,纺织业仍将保持快速 增长势头,给能耗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全市产值能耗要优 于江苏省和苏州市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公布信息,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产值能耗为 0.244吨标煤/万元。根据苏州市 统计局公布信息,2009年第三季度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产值能耗为0.205吨标煤/万元。,而工业增加值能耗却

25、劣于江苏省和苏州市,说 明工业附加值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节能领域仍需拓展。“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工作集中在 工业领域,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节能技改实现。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关注力度不够,工作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城市发展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建筑节能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呈现。 “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政府也将高度重视建筑节能,这也进一步促使全市将建筑节能尽快列为节能工作重点。3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调整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能源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以电力与煤炭为主,其中电力占全市综合能源结构比重近50%,煤炭占比约40%左右,油品占比约9%左右。随着“

26、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成供气,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从 2005年不足0.1%上升至2009年 0.7%左右,液化石油气占比则快速下降。一是天然气应用比重大幅上升。 随着 “西气东输一线” 管道工程竣工, 积极开展天然气高压管网项目建设, 推广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等天然气应用项目。 积极推进建设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华电吴江燃气热电联产与大唐吴江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将于 “十二五” 期间建成投运。二是太阳能应用有序推进。 积极推广民用太阳能热水器, 自 2008年开始, 12 层以下新建住宅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实现了零的突破, “十一五” 期间已经开工建设的聚能硅业厂房13

27、 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投运。“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对能源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能源结构调整工作将面临以下重大挑战:一是煤炭比重仍然较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纺织等热需求较高的产业持续发展, 煤炭消费与能源消费总量同步增长, 导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然维持在40%左右。二是对热负荷大的地区供热仍不够集中 。除盛泽地区外,平望、汾湖等地区企业集中,热负荷大,区域集中供热相对不足,大量企业自备燃煤小锅炉,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导致煤炭消费迅速增长。 三是天然气应用领域仍然较窄 。 目前, 天然气消费以工业燃料、 民用和商用为主。 “

28、十二五”期间,全市合同供气量将大幅增加,需大力推广天然气热电联产、 燃气锅炉替代燃煤或燃油锅炉改造与天然气汽车等更多天然气利用方式,以消化合同供气。四是新能源应用推广有待加强 。 吴江属于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贫乏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光伏发电与风电项目,全市应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推进风光互补路灯、 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风能与太阳能应用, 并争取在全市进行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建设, 探索水蓄冷等储能方式的应用。4、新兴能源产业发展有所突破,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认真贯彻江苏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部署, 积极推进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29、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截至 2009 年,全市已投产新能源企业6 家,总产值约为 7 亿元,包括光伏企业3 家、风能企业 2 家、核电零部件企业1 家。预计到 2010 年底,新能源企业可达15 家,总产值约 13 亿,包括其中光伏企业8 家、风能企业6 家、生物质能企业 1家、核电零部件企业1 家。二是产业领域逐步拓展。 积极吸引、 培育各类新兴能源企业, 产业领域积极向多元化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硅片、硅棒、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薄膜)及组件的生产能力。 风能产业方面, 主要集中在小型风力发电机整机和风力发电机绝缘材料、机座等配套产品制造。核电

30、产业方面,目前已具备规模生产核电安全阀的能力,弥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三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聚能硅业、 强生光电、 旺能光电三个项目稳步推进,被列为苏州市新能源重点建设项目。此外,苏州瑞尚太阳能有限公司年产 15 兆瓦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生产线以及平望镇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十一五” 期间, 全市在新兴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产业规模较小。 目前,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产业规模不大、产值偏低,集聚度较低,尚未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产业园。新能源企业数量较小,主要为光伏制造企业,其他新能源企业较少。二是产品层次偏低。 新兴能源

31、产业发展与江苏省、 苏州市层面的融合度有待加强,产业发展偏低端,尚未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互补发展。全市新兴能源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较薄弱,尚未掌握在设计、工艺、材料、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产品缺乏技术优势。三是能源服务产业有待提升。 节能减排工作仍以政府推动为主,节能服务产业尚属空白, 亟待建立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手段推进节能减排的机制。同时,与新能源产业配套的检测、认证及综合应 用新能源的方案设计等新能源服务产业有待加大力度推进。四是政策引导与扶持有待加强。目前,市政府尚未针对新兴能源 产业的发展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对新能源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及财政 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十二五”

32、能源规划背景“十二五”是全市能源发展的关键阶段,吴江处于工业化、城市 化快速发展阶段,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 于GDP较快增长,能源消费增长快的趋势难以改变。在低碳经济受 到全球关注、发达国家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 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绿 色发展的背景下,应充分把握当前能源发展趋势、 准确定位自身能源 发展位置,为“十二五”能源发展奠定基础。(一)顺应转变发展方式大趋势1、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趋势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缺乏动力。在下一轮全球经济增 长动力形成前,预计“十二五”时期世界能源消费将进入低速增长期。 在气候变化加剧、环境资源瓶颈凸显的双重压力下, 低碳发展模

33、式已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各国在大力促进节能改造、提高能效的同 时,积极推广低碳能源的利用与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据 IEA (国 际能源机构)预测4,全球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将从 2007 年的18.5%大幅提升到2030年的31.9%。各国竞相将发展新能源产4在控制升温幅度不超过 2摄氏度情景下。业和低碳经济作为驱动经济复苏的引擎,加大力度研发绿色能源技术,企图占领、垄断新一轮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2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 尽管我国自身的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加强, 但由于能源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 能源通

34、道复杂且输送距离较远, 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保障能源供应的难度加大。同时,我国将长期承受国际减碳压力,为了实现2020 年的碳减排目标,将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考核要求将更加严格 。预计“十二五”时期,全国万元 GDP 能耗下降率的目标约为18% , 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重点。 今后,我国将积极调整能源结构,预计到 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到15%左右。此外, 国家将推动能源价格改革, 逐步与国际接轨, 能源价格总体进入上升通道。围绕能源资源、 能源技术、 能源服务和绿色投融资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将在各层面广泛开展。3 、江苏省大力

35、发展绿色经济“十二五” 时期, 江苏省将充分贯彻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转型”与“创新”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提升, 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考虑到外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日趋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 江苏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能源需求将进入适度增长期。 “十二五”时期, 江苏省万元GDP 能耗下降目标约为 18%左右, 减碳目标也将全面落实。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江苏省将持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 ,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及核

36、电等新能源应用,促进能源结构积极调整。预计到2020 年全省新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 15%以上。同时,江苏省将 聚焦光伏产业、风电装备、先进核电、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托重大能源项目, 提升能源科技装备的自主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力争建设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地位、 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研发、制造及应用示范基地。随着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正式发布,江苏省将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在能源安全保障与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二)全面审视“乐居吴江”新形势“十二五”是围绕打造“乐居吴江” ,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

37、竞争力, 全面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突破性五年。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复杂的能源环境变化以及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全市能源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主要有以下方面:1 、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压力凸显期吴江是一次能源完全由外埠调入的纯消费型城市, 能源对外依存度极高,且处于能源通道末端,自主保障条件有限,能源保障难度较大。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型的高能耗工业驱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加速攀升,停电、缺油、断气等终端能源供应短缺事件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市化、 工业化发展的加快推进,一系列大型项目将陆续投建, 能源需求将趋快

38、增长, 预计年均增长率为 7.6%, 低于“十一五”时期(11.8%) 。因此, 能源安全保障压力仍然较大,形势不容乐观,能源安全系统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2 、节能减排工作进入推进攻坚期“十一五”期间,全市主要依靠淘汰落后产能等节能手段,如期完成万元 GDP 能耗下降的约束性目标;然而,受产业结构、产业能级等发展阶段的制约,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仍然较高, 万元 GDP能耗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高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 2009 年全国为 1.077 吨标煤 /万元,江苏省为0.761 吨标煤/万元,吴江市为1.08 吨标煤/万元)。 “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GDP 能耗下降指标将不低于苏

39、州市的水平,维持在18%左右,即年平均下降3.9%。考虑到工业用能高居不下、 建筑用能趋快攀升、 交通运输和生活用能刚性增长,控制能源总量的难度较大。由于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能级普遍偏低,短时间内两者均难以大幅提升,维持万元 GDP 能耗较快下降的难度较大。 可见, 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级提升仍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3 、能源结构调整进入深化加速期全市充分把握了“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通道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拓展气源, “十二五”时期,将获得较为充足的天然气供应,为拓展天然气的应用领域与利用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促进天然气替代部分煤炭与成品油。同时,把握新一轮城市化建设契机

40、,因地制宜,进一步推广太阳能、 江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等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示范应用以及农村沼气应用和秸秆汽化工程。 全市应抓住清洁能源供应较为充裕的机遇, 加快调整、 主动调整,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清洁利用技术,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4、能源产业发展进入突破提升期“十二五” 全市迎来了以下产业发展机遇: 一是 日趋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 激活了工业、 建筑、 交通、 生活等各领域的节能减排需求,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国家出台的 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以及地方陆续出台的对接扶持政策, 为节能服务产业的规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

41、政策环境。 二是 随着新能源市场规模扩大,欧系、日系、台系等新能源制造业务陆续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 吴江有望凭借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江苏省及苏州市的新能源产业平台,承接新能源产业转移。三是 根据江苏省的战略部署, 苏州市的发展重点包括光伏垂直一体化产品、薄膜电池、光伏生产和检测设备等,为全市光伏产业在产品、服务对接与产业链引进整合上留下较大的拓展空间。 四是 政府高度重视节能环保、 新能源等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 已明确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将陆续出台配套扶持政策。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推进能源装备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能源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能级提升是重中之重。三、

42、“十二五”能源发展思路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全球视野审视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做好新形势、新背景下的能源发展工作,在“十一五”能源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融合、重点突破,形成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的能源发展思路,统领全市能源发展。(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全市 “十二五” 的能源工作, 在充分衔接江苏省和苏州市能源规划的基础上, 全面贯彻落实“ 保障安全、多元发展、节能减排、产业带动 ”的能源发展方针,坚持“ 以人为本、低碳发展、重点突破、因势利导 ”的基本原则,切实发挥能源对经济发展的

43、支撑和保障作用,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 “十二五”能源供应保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能源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重点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用气的供应安全, 完善电网和气网的管网布局,合理布局油品供应网点,建立能源供应保障制度。低碳发展。 “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应坚持低碳发展的原则,大幅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大力推进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逐步实现供热、供冷的集中化和区域化,形成以低碳能源系统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重点突破。 “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应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节

44、能减排责任制度, 重点聚焦高耗能领域和高能耗企业, 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减排项目, 建立节能监测和服务平台, 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因势利导。 “十二五”能源产业发展应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把握新能源产业和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机遇, 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审时度势、合理引导,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推进产业优化布局,努力延伸产业链,依托区域内四大经济开发区,形成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新能源产业集聚,为“十二五”全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三)发展思路“十二五” 期间是全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落实产业振兴计划和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能源发展思路应满足 “十二五”经

45、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衔接“十二五”产业转型升级,准确把握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围绕建设“乐居吴江”的目标,优先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 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 初步建成以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与节能服务产业为主导的新兴能源产业高端集聚,为 “十二五”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四)具体目标1 、总量目标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传统能源的耗竭, 能源消费的模式已经从粗放型掠夺向集约型合理配置转变,为顺利完成我国承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占15%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

46、度比2005年削 减40%-45%的两大目标,“十二五”国家能源规划中的设定节能目标 将与“十一五”基本相当,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需要承担相对较大的 节能减排任务,这为全市“十二五”能源发展提出了更强的约束条件。为更准确地预测全市“十二五”能源需求总量,在“十二五”地 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的基础上,按照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 降15%、18%、20%为约束条件设置三个预测情景,对 2015年全市 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1 :不同情景下2015年吴江市能源需求的预测200520102015历史数据预测值年二情景三能源总需求532910137013201290单位增加值

47、能耗1.321.0280.8740.8430.822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22%按年初制定的年度节能目标计算得。15%18%20%情景一、二、三的预测结果代表了针对不同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率,全市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1370、1320、1290万吨标准 煤,“十二五”期间对应的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4%、7.6%、7.1%。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的初步考虑,各省市 将承担共同的有差别的减排义务。由此可认为,如果经济保持年均增 速12%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20万吨标准煤较为合理, 即推荐参考情景二,作为能源项目建设、完善能源供应系统和推进节能减排工

48、作的基础。2 、能源安全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是能源发展的首要工作。 坚持能源项目规划适度超前,实现能源来源多渠道, 能源供应多主体。坚持输变电网络和输气通道建设适度超前, 提高输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坚持能源储备体系构建适度超前,完善能源应急预案。加强能源供需衔接,满足居民生活和重点产业领域、 重点单位项目需求, 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在电力供应方面,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以区域网供为主,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为辅的电力供应结构, 进一步完善 “供需和谐有序、系统安全稳定、网络坚强可靠”的电网网架结构。在天然气供应方面, 到

49、“十二五” 期末, 基本形成西气一期、 西气二期、 川气、 LNG 、CNG 相结合的多气源供应结构和“覆盖全市、安全可靠”的天然气城市管网网架结构。3 、能源结构目标调整能源结构是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努力降低煤炭比重,大力发展天然气,力争在风电建筑一体化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依托西气东输与川气气源, 大力推进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 力争建成多项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初步实现混合燃料汽车的试点应用;控制“两高一低”产业的发展, 优先向低能耗、 低排放、 高附加值的产业提供天然气供应。预计“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量将保持较平稳的增长速度,将从“

50、十一五” 期末 450万吨左右增加到 500万吨左右, 在综合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到30%左右。天然气比重显著提升,将从不足1%增加到9%,基本实现全市天然气管网全覆盖。电力消费稳步增长,市外统调电比重将基本维持“十一五”期末的水平。油品消费比重将有所提升, “十二五” 末达到11%左右。可再生能源得到进一步发展,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4、节能减排目标推进节能减排是能源发展的必要责任。全面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将节能降耗工作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确保实现本市节能降耗目标。“十二五”全市节能工作力争

51、实现“一个约束指标,四个全面覆盖”,即到2015年,力争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8%,新建建筑项目50%节能标准达标率达到100%,政府主导新建大型公共建筑 65%节能标准达标率达到100%,耗能2000 吨以上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能源评价或编制节能篇章比率达到 100%,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率达到 100%。5 、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抓手。 把握新一轮绿色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与江苏省、苏州市的新兴能源发展规划相衔接,与自身资源禀赋、 城市定位和产业转型要求相匹配,重点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与节能服务产业, 持续推进太阳能光

52、伏、 风能、核电等配套设备制造,密切关注太阳能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空气热泵、江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智能电网、碳捕捉与碳埋存等低碳能源技术发展, 引进并培育专业突出、 行业领先的新能源企业与节能服务企业,搭建立足本市、服务苏州、面向全省的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智能电网等能源装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力争到 2015 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50 亿元,新能源与节能服务企业超过40 家。以吴江经济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等地区为依托, 重点建设 1-2 个特色明显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园区和节能服务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以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节能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

53、群。四、 “十二五”能源发展主要任务为了在面临新形势和新环境下确保实现 “十二五”能源发展目标,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于经济发展阶段,把握经济运行周期和城市建设特点, 夯实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保障能力, 保持适度能源建设规模,促进能源平稳较快发展,提高能源发展质量,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建设多元化的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工作健康发展。(一)深入强化低碳城市规划理念城市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未来能源供应和消费。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加快新城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 城市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必须在规划阶段就开始注入低碳和节能理念,更加强调能源系统优

54、化和生态保护,在市政建设、公共交通等各个方面推进低碳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 把碳减排控制在城市建设的源头上。在下一轮城市建设中, 必须在几个方面重点突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的工作:在城市功能布局中要合理规划生态绿化 。 以现代化、 低碳化的理念编制城市规划, 在南部新城、滨湖新城等规划建设中,积极进行生态布局,打造集约、生态的绿色公共空间。规划要综合考虑水系等自然资源,注重水系规划和林业规划的总体布局,合理引导城市发展,营造绿色生态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大规模推广低碳交通。 以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为核心, 重点建设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通过道路高规格建设、路权通行高要求实施、公交车高标准投入,提

55、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准时性,力争将公交作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的方式,结合城市建设的人口规模、空间布局等特点,加强自行车使用推广,推进步行设施系统的规划建设,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 积极推广双燃料车、 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车辆,有效地减少交通能耗。积极推进公共绿色照明工程。 从城市特点和实际出发, 加紧编制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城市绿色照明专项规划, 全面推进规划评审和管理。 在市政照明建设过程中, 政府优先采购通过绿色节能照明认证、 经过专业检测审核或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绿色照明产品。 正确引导社会消费意识和行为, 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开展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在旧城中开展现有路灯、景观灯的节能改造, 在新城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