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莅临(11)莫不关心畏罪潜逃(qu如)B.静谧蜷伏(qudn)怪诞不经天涯海角(ji5o)C.羞怯缥缈(miao)眉开眼笑神采奕奕(yi)D.怂恿酬劳(chdu)哄堂大笑参差不齐(C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氛囤。 B.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一些日用品的广告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 3. 下

2、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B.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 “我爱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C. 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D. 同学们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4.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比如微信4. 2就作出了两个史要更新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让用户能够使用 网页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 微信,正在快速向着创新的议程前进,我们期待腾讯继QQ之后的下一场互联网 变革。微信每一次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一切,将由微信主导。 不少人已经开始

3、畅想,认为这种新的视频通信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当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 统先生不无感慨地表示: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的一次总统模拟活动。OA. 从小立大志,泄能从此走向辉煌。B. 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实在重要。C. 要想把理想变为现实,就一左要经历生活的磨难。D. 多方而开展模仿活动,对人的成长不无裨益。二、诗歌鉴赏阅读下而古诗,完成各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牺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郎中:官名。中庭:即庭中,庭院中。6.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

4、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射下,好像铺上了一层 霜雪。B. 第二句“冷”字描写了秋夜壺珠的淸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 境。C. 第三句“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淸楚地看到。D. 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 乡之情。7.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的开篇描绘岀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B.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C

5、. 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 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淸辉,一起洒落人间。D.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泄的环境气氛,悠然 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三、课外阅读阅读下而文言文,完成各题。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 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 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 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眩箧,人履其板,六

6、幕相 持,自不能动。人皆伏英精练。 注释:据:统治。贻:赠送财物之意。讫(qi):完毕,终了。实钉:用钉 子钉实、钉牢。弥束:全部紧束眩箧(qtiqi6):打开的箱子。六幕:文中指立 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而:相持:互相支撑。8. 对下而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乃以瓦/布之B.密使其妻/见喻浩之妻C.但/逐层布板讫D.人/皆伏英精练9.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患其塔动:(2)故如此: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1. '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12. 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评价。四、句子默写13.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7、1)树木丛生,洪波涌起。(2)随君直到夜郎西。(3)潮平两岸阔,。(4),却话巴山夜雨时。(5),不亦君子乎。(6)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擇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 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 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椰死了。“不,我不 去!”我狠命地捶打

8、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 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撷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 得整宿整宿翻来腹去地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剩咆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看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吋候? ”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 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 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

9、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 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 “跑”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

10、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 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 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4.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15.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16. 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17. 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18.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第段“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爱如山路十八弯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 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

11、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 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棒至父亲跟祈吋,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 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如此的不在意,深深刺痛了她。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她跑去问母亲, 母亲抚抚她的头说:“怎么会呢?生你的时候,你爸一高兴,从不喝酒的人,喝掉半斤 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苴余的篇目中选 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七、作文25.题目:怀念秋天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550字。参考答案1. A【解析】【分

12、析】【详解】A. 莫不关心漠不关心,潜qidn:故选A。2. C【解析】【详解】A. 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使用正确:B.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使用正确:C. 付之一笑: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D.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使用正确:故选Co3. D【解析】【详解】A. 语义重复,应删去“第一个”或“首先”;B. 成分残缺,应在“我爱读书”后而加“的活动”:C. 语序不当,应把“培养”和“提髙”调换位置:故选D。【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苴存在的问题。常见的 病句类型有

13、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 遇到难以确左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4. 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这段话用绕“微信”展开,句引入话题,可作 为起始句:句举例证明'新功能”如何使人眼前一亮,在前;句评价“微信” 意义,“这一切”可作为总结句,所以在后。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故答案为D。5. B【解析】【详解】本题考査语句的衔接。上句“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的一次总统模拟活动”表达的是学生时 代的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故选B。6. C7. D【解析】【分析】6. 本题是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第

14、三句中的“人尽望”是指人望月,即人都在赏月,不是 说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淸楚淸楚地看到。故选C。7. D. “元宵佳节望月”表述错误,全诗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 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淸、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故选D。8. A9. (1)担忧,忧虑 (2)所以10.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立了。11. 喻皓的“笑”,一方而透露岀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而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 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12. 匠师的虚心好学是值得肯泄的。但他要而子,不敢(不愿)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 方。【解析】8. 本题考查断

15、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淸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乃 以瓦布之”意为: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根据句意:“以瓦布之”句意完整,结构 淸晰,不能分开,故句子断为:乃/以瓦布之。故选A。9. 本题考査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总思,然后 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 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患英塔动”意思是:忧虑它晃动,由此可判断:患, 担忧,忧虑:“故如此”意思是:所以才这样,由此可判断:故,所以。点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 性活

16、用词等,应以课文下而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 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10.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 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词语:如,按照:遂,于是、 就。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左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 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査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

17、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11.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根据“此易耳”可判断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很简单,他胸 有成竹:如此简单的问题匠师却无法解决,所以"笑”还有对匠师嘲笑的意味。12. 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可以看岀匠师想知道塔动的原因, 是虚心好学的,这一点是可取的:但他自己不去而是“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又表现出了他 的好而子,这一点不可取。出处: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朝代:宋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忧 虑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而轻,所以

18、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 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 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 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 泄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朿,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 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 皓的高明。13.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我寄愁心与明月 风正一帆悬 何当共剪西窗烛 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析】【详解】本题考査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这

19、是传统的记忆类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岀指左的文 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不要出现 错别字。“茂、萧、瑟、烛、愠、博、笃”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14. 本文主要讲了:病重的母亲为了照顾瘫痪的儿子,终于倒下了。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的 苦心,他要跟妹妹坚强地活下去。15.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 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16. 母亲说“好好儿活” 一母子两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要好好儿活”一一为了母亲,我 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17. 照应前文,含蓄地揭示了主题。从烂

20、漫的菊花中,记起母亲的话"要好好儿活”。18.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重新扬起生活的 希望,坚强的活下去一一这是母亲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心愿。(意近即可)【解析】1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本文叙述了 “我”双腿瘫痪以后,脾气变得眾怒无常, 病重的母亲为了鼓励“我”,想推“我”去北海看花,最终未能成行便已去世的事情,歌颂 了母亲伟大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15.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全文的中心事件,就是母亲想带我 去看花,以此来帮"我”赶上心灵深处的阴霾,给"我”以鼓励,因此&quo

21、t;看花”是母爱的集 中体现。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菊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从而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明白母爱,因此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16. 本题考査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第段语境,我在自邸自弃的时候,母亲说“咱娘儿 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不希望儿子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流露出自 己也要坚强活着的意思,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顽强。第段中“我”说“要好好 儿活”,是在母亲去世后,我终于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为了 母亲,我和妹妹都要坚强地活下去。体现岀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17. 本题考查结尾段的

22、作用。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照应了开头“听说北海的花都开 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含蓄的表达岀我重拾生活的信心这一主题:我双腿瘫痪后,母亲一直 想办法让我走出阴影,带我看花是想让“我”散心,结尾写“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 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说明了 “我”在烂漫的菊花中,记起了母亲的话“要好好 儿活”,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18. 本题是对补写人物心理的考査。首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 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 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文 中母亲

23、一直想帮“我”走岀疾病的阴影,想让"我”好好的活下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 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后面没有说完的话应是表达对儿子女儿能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和 期盼,作答时要用母亲的口吻,语言要通顺。19. 槪括了父亲的特点威严,引出下文“她”和父亲之间的"斗争”。20. 高中分文理科时,偏选理科。填报志愿时,偏填建筑专业。毕业选择时,偏选外 地工作。21. 看到女儿的成绩父亲内心是髙兴的,要她继续努力是希望她不要骄傲。22. 张伯一向对我关怀备至是受了父亲的拜托。23. 父爱就像这山路一样的曲折含蓄、绵长、幽远,让人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伟大。点明了文 章中心。【解析】19.

24、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 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写岀了父亲威严的特点,"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 来对付父亲的”表明了 “她”倔强的原因,为下文“她”处处和父亲作对做了铺垫,也能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点睛:用在记叙文开头的句子起到如下作用: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 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根据5段“髙中分文理科时,父亲建议她学文,那是 她的特长,她偏偏选了学理”“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要她填师范专业,照父亲的想法,女孩 子做老师,是最理想的了,安静又安全。她偏

25、不,而是填了建筑专业,气得父亲干瞪眼” “大学 毕业那年”“她一气之下,跑到千山万水外去了”等关键语句即可概括出答案。21. 本题考査对文章的理解。从全文看,父亲爱女儿爱的深沉,对女儿的表现不予大力表扬, 是为了女儿不骄傲,能继续努力进步。22. 本题考査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语境“他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打来,拜托我要好好照 顾你” “也只是电话里认识,还没见过而呢”''张伯,竟是父亲战友的朋友的朋友”可知张 伯对我关怀备至是因为父亲千方百计找到张伯拜托他照顾女儿。23. 本题考査学生对标题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 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

26、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标题含义可以从以下方 而分析:题目本身义,指文中的某样物品(题目为名词时多见),文章中的某个情肖(题目 为句子时多见);题目深层义,往往与中心相联系。含义方而:“爱”点明了父亲对“我” 的爱,'如山路十八弯”指父亲曲折的找到张伯并拜托他照顾“我”,表明了父爱的深沉和 绵长。作用方面:'爱如山路十八弯”运用了比喻,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生动形象 的点明了 "父爱深沉”这一主旨。24. 示例: 阅读阿长与V山海经,我貞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 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

27、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 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 题及现实意义。阅读划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 意义。本题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围绕'主 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梳理有关情宵,谈阅 读感受即可。如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 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 的方式教冇孩子。25. 参考例文:怀念秋天又一片枯叶飘了下来,又一丝思念涌了出来,又是一个令人怀念的金秋。打开记忆的窗户,一幅幅画而如同电影一般从眼前展现,在那温暖的教室里,留下了我 和她一起共同探讨问题的身影,滴下了我们一起共同拼搏的汗水,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了我 和她肩并肩走过的身影,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印在了路上。关闭窗户,脸上已挂满了的泪水。那个秋天,树上的叶子又落了一大片,那沉闷的天气,仿佛在预兆着什么。踏进教室, 来到她身边,就觉得她今天与平时不大一样:脸上带着不自然的微笑,平时整齐的刘海儿, 今天却有些凌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