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知识_第1页
食品添加剂知识_第2页
食品添加剂知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添加剂有关知识一、关于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产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 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 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保证食品供应, 繁荣食品市场, 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现 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据行业协会统计, 201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在 710 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 11%,产品销售额约 720亿元,同比增长 12.5%,出口创汇约 32 亿美元。二、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情况 目前,国内外均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建立了食品添加

2、剂监督管理和安全性 评价法规制度, 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 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 员会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有一套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和 安全性评价制度。列入我国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均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并经 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分委会严格审查, 公开向社会及各有 关部门征求意见,确保其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三、关于食品添加剂监管职责分工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和部门职责分工,卫生部负责食品 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质检总局负责食品添加剂生产和 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 工商部门负责依法加强流通环节食品添加剂

3、 质量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餐饮服务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 农业部门负 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工作: 商务部门负责生猪屠宰监管工作: 工信部门负责食 品添加剂行业管理、 制定产业政策和指导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各部门监管职 责明确。四、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的主要监管制度为贯彻落实 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按照 关 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卫监督发 200989 号)和关于切 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 (卫监督发 20115 号) 的要求,各部门积极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监管制度。在安全性评价和标准方面,制定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4、、食品添 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在生产环节,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 可审查通则。在流通环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 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的通知 和关于对流通环节食品用香精经营者进行市场检 查的紧急通知。在餐饮服务环节,出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餐饮服务食 品安全监督抽检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制度 ,严格规范餐饮 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五、关于食品添加剂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标准包括使用标准和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定

5、义、范 畴、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原则等,要求食品添 加剂的使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搀杂、掺假、 伪 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o GB2760包括2400 个食品添加剂品种,其中加工助剂 158种,食品用香料 1853种,胶姆糖基础剂 物质 55种,其他类别的食品添加剂 334种。此外,我国还制定了食品营养强 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使用范围、用量等 内容进行了规定。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约200种。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鉴别试验、纯度、杂质限量以及相 应

6、的检验方法。2010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了 95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对于尚无 产品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根据卫生部、 质检总局等九部门 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 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卫监督发 200989号)规定,其产品质量要求、检验 方法可以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的标准,由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定。六、关于餐饮业使用香料香精问题近期, “一滴香 ”、“火锅飘香剂 ”等问题, 反映了社会对香料香精在餐饮服务环 节使用的关注。经调查, 一滴香” 火锅飘香剂”等产品系将咸味食品香精作为 主要香型物质,再添加其他香辛料生产出的专供餐饮食品的复合调味料, 按照咸 味食品香精(QB/T2640-2004)标准的要求

7、使用咸味食品香精是安全的。近期,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餐饮单位使 用来源不明、 标示不清的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火锅底料等问题, 卫生部 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 知(卫监督发 20115号) ,部署加强生产、销售和使用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 加剂的监管工作。质检总局组织对全国385家食品用香精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 查。工商总局及时部署和组织各地工商机关按照质检总局通报的网站上的名单, 对流通环节经营食品用香精的经营者进行了集中全面检查。 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 各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加强火锅底料采购和使用的监督检查, 督促餐饮企

8、业严格 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餐饮环节, 同时也在研究进一步完善餐 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相关法规制度。七、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与工商营业执照的关系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 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 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第九条则规定了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七个条 件,其中第一款明确规定申请企业应当有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执行时, 要进一步 确认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当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八、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 加剂

9、生产许可的条件、 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 取得生产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1、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 2、生产食品添 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的生产场所、厂房设 施;其卫生管理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4、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 设施等生产条件; 5、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符合有关要求的技术文件和工艺 文件; 6、健全有效地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 7、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出厂检 验能力;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要求;8、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

10、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工艺落后、耗能高、 污 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九、关于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关系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 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卫生部、质检总局等九部门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卫 监督发 200989号)规定,2009年 6月1日以后新建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 其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并且必须依法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在食品 安全法实施之前,已经依法取得食

11、品添加剂生产或卫生许可证明的,许可证明 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凡未取得上述许可证明的,不得生产食品添加剂; 卫生许 可证明到期后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其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尚无标准的,其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可以参照国际组 织或相关国家的标准,由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定。十、关于撤销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 随着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和面粉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加工工艺能够满 足面粉白度的需要, 很多面粉加工企业已不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我国粮食主管 部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 我国面粉加工业已无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必要性, 同时 我国消费者普遍要求小麦粉保持其原有的色

12、、 香、味和营养成分, 追求自然健康, 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摄入。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 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钙已无技术上 的必要性, 因此卫生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 撤销过氧化 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十一、非食用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犯罪行为,同时也 是阻碍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长 期以来,一些单位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 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如孔雀石绿、苏丹红等)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 用物质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 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 误解。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卫生部会同相关 部门建立了违法添加 “黑名单”制度,共公布了五批共 47 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 质”,这 47 种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十二、如何加大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的查办和惩治力度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