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0.07.12高三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1页
(推荐)10.07.12高三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2页
(推荐)10.07.12高三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3页
(推荐)10.07.12高三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4页
(推荐)10.07.12高三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荐)10.07.12高三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主要目的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主要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主要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尿素:co(nh2)2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

2、离与计数两个主要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co(nh2)2 + h2oco2+2nh3脲酶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美国微生物学家布鲁克1966年发现水生耐热细菌taq 分离到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自然界筛选: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自然界筛选: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自然界筛选: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室筛选: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自然界筛选

3、: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室筛选: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一 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目的是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 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1.显微镜直接计数: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1.显微镜直接计数: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

4、物总数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1.显微镜直接计数: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优点: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1.显微镜直接计数: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优点: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1.显微镜直接计数: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优点: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

5、物的形态特征。缺点: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1.显微镜直接计数: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优点: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缺点: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应用: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应用: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应用: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原理: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

6、数法: 应用: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应用: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原理:注意: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记数。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一 研究思路(二)统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一 研究思路(二)统

7、计菌落数目2.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 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将待测样品经过一系列的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均匀涂布在平板上,然后培养。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将待测样品经过一系列的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均匀涂

8、布在平板上,然后培养。注意:为了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菌液涂布到3个或3个以上的平板上,经培养,计算出菌落的平均数。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一 研究思路(三)设置对照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对照培养基接种后培养观察菌落数目。二 实验设计二 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二 实验设计1. 实验

9、设计的内容包括: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等。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系列稀释涂布平板与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 菌落计数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1)土壤取样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1)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1)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2)样品的稀释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1)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

10、2)样品的稀释因为不同微生物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其目的是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不同。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 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 )a. 2.34108b. 2.34109c. 234d. 23.4 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 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 )a. 2.34108b. 2.34109c. 234d. 23.4 b b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 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234,那么每克

11、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 )a. 2.34108b. 2.34109c. 234d. 23.4 b b计算公式: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 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 )a. 2.34108b. 2.34109c. 234d. 23.4 b b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cv)m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培养皿编号:104、105、106各编号三个培养皿。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3)

12、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培养皿编号:104、105、106各编号三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培养皿编号:104、105、106各编号三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用移液管按照编号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土壤稀释液各0. 1ml,转动培养皿,使土壤稀释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二 实验设计2. 实验流程:(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培养皿编号:104、105、106各编号三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用移液管按照编号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土壤稀释液各0. 1ml,转动培养皿,使土壤稀释液与

13、培养基混合均匀。冷却倒置放入3037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纪录。三 操作提示三 操作提示1. 无菌操作2. 做好标记3. 规划时间四 操作提示三 操作提示1. 无菌操作2. 做好标记3. 规划时间四 结果分析与评价五 课题延伸五 课题延伸 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生 物化学的方法。五 课题延伸 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生 物化学的方法。2.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 。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五 课题延伸 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生 物化

14、学的方法。2.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 。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3.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 ,说明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练习1.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 比实际值高b. 比实际值低c. 和实际值一致d. 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1.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 比实际值高b. 比实际值低c. 和实际值一致d. 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2. 2. 下列

15、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a. kha. kh2 2popo4 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7h2 2o 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葡萄糖、尿素、琼脂、水b. khb. kh2 2po4po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7h2 2o o、葡萄糖、琼脂、水葡萄糖、琼脂、水c. khc. kh2 2popo4 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7h2 2o o、尿素、琼脂、水尿素、琼脂、水d. khd. kh2 2po4po4、nana2 2hpohpo4

16、 4、mgsomgso4 47h7h2 2o 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2. 2. 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a. kha. kh2 2popo4 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7h2 2o 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葡萄糖、尿素、琼脂、水b. khb. kh2 2po4po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7h2 2o o、葡萄糖、琼脂、水葡萄糖、琼脂、水c. khc. kh2 2popo4 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

17、7h2 2o o、尿素、琼脂、水尿素、琼脂、水d. khd. kh2 2po4po4、nana2 2hpohpo4 4、mgsomgso4 47h7h2 2o 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氮源,氮源是是_。(2)(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

18、是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培养基。培养基。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氮源,氮源是是_。(2)(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培养基。培养基。4 4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9、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氮源,氮源是是_。(2)(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培养基。培养基。4 4葡萄糖葡萄糖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

20、碳源是_,氮源,氮源是是_。(2)(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培养基。培养基。尿素尿素4 4葡萄糖葡萄糖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氮源,氮源是是_。(2)(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

21、分是_培养基。培养基。尿素尿素4 4葡萄糖葡萄糖固体固体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氮源,氮源是是_。(2)(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培养基。培养基。4 4葡萄糖葡萄糖尿素尿素固体固体选择选择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3)(3)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 。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3)(3)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 。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3.3.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4)(4)该培养基中,可通过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