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_第1页
QC小组活动、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_第2页
QC小组活动、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_第3页
QC小组活动、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_第4页
QC小组活动、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 一次验收合格率 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 QC小组 2016年3月目 录 一、课题介绍 二、小组概况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目标设定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实施效果 十一、巩固措施 十二、今后打算制表人:赵红泉 制表时间:2015年3月30日 、课题介绍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综合指挥中心两侧配楼项目 2 工程地址 轩文路以东,南外环以南,北湖中路以西,圣贤路以北 3 建筑面积 15000 m2 4 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五层 5 建筑高度 24.0 米 6 结构型式

2、框剪 7 质量目标 鲁班奖 8 参 建 单 位 建设单位:济宁市新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公司 施工单位: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表 表1 制表时间:2015年3月30日 制表人:赵红泉 图片2:东配楼工程立面效果图 精装修 石骨板吊顶设计概况表 表2 吊顶工程种类 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玻纤板吊顶、铝板吊顶、铝格栅吊顶、木格栅吊顶、 GR明顶 吊顶总面积 95000 m2 |石膏板吊顶面积 35000 tf,占比 37% 吊杆形式 吊杆长度 1000mm 4 6全牙吊杆 吊杆长度 1000mm 4 8全牙吊杆 龙骨形式 U50

3、*20主龙骨,C50*20副龙骨 石膏板 2400mm*1200*9.5mm 双层设置 主要节点图 见图4 图片1:西配楼工程立面效果图 本工程功能设计复杂,吊顶空间狭小,综 合管线复杂,吊顶末端设备排布密集,确保天 花吊顶高度和末端精确定位是本工程控制的难 点,大面积石膏板防止开裂是本工程控制的重 点。为保证本工程的创优目标,特组织 QC攻 关小组对提高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 验收合格率课题进行研究。 、小组概况iw 畿 fry zoo 卸珂龙1WQ0 门 木上 A希膏枢朋阍节点做泣禾*珀二 图片4:吊顶平面及纵横剖面图 图片5:走廊吊顶效果图 图片6:大厅吊顶效果图 图片3:石膏板吊

4、顶三维图 小组简介表 表3 小组名称 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 Q( 小组 注册时间 2008年3月16日 课题名称 尾局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右宣板综合 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 课题注册号 SDHSJTKT-2015-02 小组注册号 SDHSJTQC-2015-02 活动日期 2015.3-2016.3 小组人数 9人 课题类型 攻关型 活动频率 3次/周 人均受QO育 时间 48课时以上 出勤率 100% 序号 姓名 照片 学历 职称 职务 组内职务 1 王希称 本科 工程师 项目总工 组织活动,综合管理,bim策 划 2 李恩军 J 本科 高级工程师 技术处处长 顾问,组织策划 3

5、赵红泉 i 1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经理 进度安排 小组简介表 表3 4 王倩倩 J 本科 1 工程师 bim小组组 长 BIM软件应用,技术指导 5 刘凤伟 q 本科 工程师 技术贝 bim软件应用,对策实施、质 检 6 王贤鹏 C 本科 1 _ 助工 技术贝 BIM软件应用、对策实施 7 张岩 C 一 A, Z 专科 助工 资料员 质检、资料搜集、整理、反馈 8 日专科 工程师 技术贝 BIM软件应用、对策实施 9 段连响 专科 助工 技术贝 BIM软件应用,对策实施 制表日期:2014年3月30日 制表人: 王希称 小组历年来获奖情况表 表4 制表人:王倩倩 制表日期:2013年4月1

6、0日 课题名称 获奖 年度 获奖等级 授予单位 获奖证书 质大浆注质 地下泥灌工g 杂件径壁施!I 复条直护桩量 2012 年 度 山东省建筑业 优秀成果二等 奖、 山东省优秀质 量管理小组 山东省建筑工程 管理局、山东省建 筑业协会 山东省质量管理 协会 跨面预架 大截结框 低大粘力 降度有应梁 2013 年 度 全国工程建设 优秀质量管理 小组一等奖 国家工程建设质 量奖审定委员会 骨梁节合 钢框区接 高与心连率 提柱核点杵 2014 年 度 全国工程建设 优秀质量管理 小组一等奖 国家工程建设质 量奖审定委员会 面式 大宽 提积 岗幕 花材 放石 开岩 合 装 安率 墙格 2015 年

7、度 全国工程建设 优秀质量管理 小组二等奖 国家工程建设质 量奖审定委员会 三、选题理由 1.工程目标 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2.企业标准 板面平整度不大于 2mm收口条顺直度不大于 2mrp各种设备末 端居中对称,成行成线,分布均匀,无裂缝、污染,重点目标工 程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93% 3.合格率现状 大型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 86.5%(见表) 4.工程量占比大 吊顶总面积约95000平方米,种类繁多,其中石膏板吊顶面积约 35000平方米,占比最多,约占吊顶总面积的 37% 5.施工难度大 吊顶空间狭小,吊顶内综合管线复杂,

8、吊顶设备末端排布密集, 各专业交叉作业,配合程度高。 选定课题: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1.调查过程 由于工程质量要求高,小组成员在正式施工前对 省内类似规模、功能、装修风格的工程进行了实地调 查,发现石膏板吊顶易出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设备 末端排布混乱,检修口、风口、转角位置等部位出现 裂缝,墙顶交接位置不顺直,墙顶交接污染,顶面平 整度差,等。 小组成员通过对类似工程石膏板吊顶观感质量 的实地考察,严格按照规范及创优要求对大面积石膏 板综合吊顶观感质量问题进行细化、统计、整理,做 出调查数据统计表。 图片7:吊顶实地考察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统计表

9、显示,公共空间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仅为 86.5%,我们对观感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开讨论,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整理,共 找出6类问题,做出如下影响观感质量问题频数、频率统计表 频数频率统计 表 表6 序 号 项目 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吊顶设备末端排布混乱 37 37 45.7% 45.7% 2 裂缝 29 66 35.8% 81.5% 3 墙顶交接不顺直 6 72 7.5% 89.0% 4 墙顶交接部位污染 5 77 6.2% 95.2% 5 板面平整度差 3 80 3.7% 98.8% 6 其他 1 81 1.2% 100% 合计 81 序 号

10、项目 检查 点数 合格 点数 不合格 点数 不合格率 合格率 1 吊顶设备末端排布混乱 100 64 37 13.5% 86.5% 2 裂缝 100 74 29 3 墙顶交接不顺直 100 93 6 4 墙顶交接部位污染 100 94 5 5 板面平整度差 100 96 3 6 其他 100 98 1 合 计 600 519 81 表 调查数据统计 表5 制表人:刘凤伟 制表日期:2014年4月30日 2,调查结果 根据上述观感质量问题统计表,做出如下质量问题排列图。 结论:从排列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吊 顶设备末端排布混乱、裂缝是我们这次 QC舌 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累计频率达到81.5%

11、, 是关键的少数项,是本次活动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 制表人:刘凤伟 制表日期:2014年4月30日 图片8:末端排布混乱 图片9:转角裂缝 图片10:墙顶相接裂缝 五、目标设定 2015年4月20日,小组成员召开会议,通过以前的调查,确定了本次活动目标。 4(? C 60 5 A 4 常 29 3 2 10 O c:墙顶斑接不哪直 f :其他 b d a :拍m设备木端排布透乱 b :曩魅 d 墙项咬按再第 e :慎面平整成学 颇裁A 80 图片11:质量问题排列图 提高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 率由原来的86.5%提高到93%A上 目标设定依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

12、) 、小组成员参加 QC活动屡次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QC活动效果良好。 (2) 、小组成员均参加过类似精装修工程施工,积累了较多的施工经验。 (3) 、小组成员去省内已获得鲁班奖或全国装饰奖的类似工程进行了多次参观、 考察、学习活动, 信心十足。 (4) 、采用bim机电深化设计软件(magicad软件)与bim装饰软件(revit )结合进行深化设 计,从源头控制,形成综合大花排布方案,确保吊顶施工质量。 因此,基于以上有利条件, 我们对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公共空间石膏板吊顶观感质量不合格 率现状为13.5%,而吊顶末端综合排布、 裂缝问题占观感质量不合格率的 81.5%;如果将吊

13、顶末端 综合排布、裂缝问题解决90%观感质量合格率可以提高 81.5%X 13.5%X 90%=9.9%,石膏板综合吊 顶观感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可提高到 86.5%+9.9%=96.4%。 我们认为将目标设定为“将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到 93%A上”是 可行的。 六、原因分析 小组针对公共空间大面积石膏板吊顶出现的设备末端排布混乱和裂缝问题召开了会议, 对影响上述问题的末端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图 图片13:目标设定图 定曲删虽方法不正葫 质松.员插青不到 构遣措施不舍莲 测量快器梏度差 绢邢节.点设计;T含爰 吊顶设备末端排布混乱 外力变形 匿果不完善 滨敏底不到废

14、工种之间配吾有间题 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二人培训交底苹到位 与墙交搂祁位处 工人对部分验收 末翁角部风口检僚口 辰支撑设置)A I 京(相匿应为考虑不到 图片14:关联图 制图人:王希称 制图日期:2014年5月20日 七、要因确认 从关联图中可以看出,造成公共空间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质量的末端因素共 13条,逐一进 行了确认 表 要因确认计划 表7 序 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 法 确认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 质里桓查制度 不健全 检查项目 部是否有 专项检查 制度 调查分 析 肩专项检查制度,质安员 每天巡查 2次 王希称 2015.7.1 2 反支撑设置不 规范 检查是否

15、符合设计 和规范要 求 现场验 证 4#角铁加固,保证整体稳 定性 段连响 2015.7.1 3 温度应力考虑 不到位 检查伸缩 缝设置是 否合理 现场验 证 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或者 吊顶长度超过12米的,要 在合适位置(如转角或造 型变化处)预留伸缩缝。 李恩军 2015.7.2 4 石膏板拼缝部 位处理不到位 检查拼缝 是否采用 柔性连接 现场验 证 拼缝部位米用专用嵌缝石 膏腻子,后贴柔性抗裂纸 带 王贤鹏 2015.7.2 5 角部”应力 考虑不到位 检查角部 加强构造 措施合理 现场验 证 转角基层部位采用 L型 0.5厚镀锌铁皮或九厘板 加固处理 李恩军 2015.7.1 6 与

16、墙父接部位 处理不到位 检查是否 留置凹槽 工艺缝或 收边龙骨 现场验 证 墙顶交接留置工艺凹槽或 收边龙骨 胡义深 2015.6.29 7 成品保护措施 不到位 检查吊顶 是否存在 人为破坏 调查分 析、现场 验证 成品无损率100% 刘凤伟 2015.6.29 8 工人培训交底 不到位 检查是否 有培训交 底记录 调查分 析、现场 验证 考核优良率90%合格率 100% 王倩倩 2015.6.28 9 交叉管理措施 不完善 检查专业 会签资料 是否齐全 调查分 析 各专业会签资料齐全 王希称 2015.6.28 10 深化设计不彻 底 利用 Naviswork 、magicad 软件检查

17、综合布点 准确率 调查分 析、现场 论证 magicad软件导出三维信 息模型,Naviswork软件 动态漫游检查,无碰撞 段连响 2015.6.29 11 设计交底不到 位 检查设计 洽商单、联 系单、图审 资料是否 完整 调查分 析 前期答疑资料完整、齐全 赵红泉 2015.6.29 12 测量仪器精度 差 检查是否 在规定时 间内校验 调查分 析 有效期内,仪器100%校检 合格 胡义深 2015.6.29 13 定位测量方法 不妥当 检查现场 控制线是 否统一,末 端定位准 确 现场验 证 各专业控制线标识统一, 明确,末端定位准确 刘凤伟 2015.6.26 制表人:王倩倩 制表日

18、期:2014年7月10日 要因确认1 :质量检查制度不健全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有专项检查制度,质安员每天巡查 A 2次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对项目部工程管理档案进行查阅,已制定针对开放石材安装的检查制度, 图片 15 : 质量检查记录表 图片 16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要因确认2:反支撑设置不规范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确认依据】4#角铁加固,保证整体稳定性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通过对样板区进行检查,吊杆长度超过 1.5米的区域采用用刚性的材料 4# 角钢做钢架,钢架与墙体做斜向拉结固定,加强反支撑钢架的刚性,在反支撑下方再做吊筋及轻 钢龙骨主副龙骨吊顶。反支撑整体稳定性

19、较好,操作规范,能起到切实作用。 要因确认3:温度应力考虑不到位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吊顶长度超过 12米或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在合适位置(如转角或造型变化处) 预留伸缩缝。 【确认结果】经小组成员对已施工完成连廊吊顶进行了现场查验,伸缩缝留置符合要求,现场施 工操作规范,能满足要求。 【确定结论】 _- 1 w 1 图片17:反支撑剖面示意图 图片18:反支撑现场设置图 【确定结论】 石;皈用I州毕缅握做.M 业:td示麻也 要因确认5:角部”应力考虑不到位图片19:伸缩缝设置示意图 图片20:现场伸缩缝设置图 【确定结论】 要因确认4:石膏板拼缝部位处理不到位 【确认方法

20、】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 拼缝部位采用专用嵌缝石膏腻子,后贴 柔性抗裂纸带处理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对现场正在施工 2#样板区域的 吊顶嵌缝部位进行检查,石膏板拼缝在上板前预先刨 出了 “ V形口,拼缝部位采用先补填嵌缝石膏,后粘 贴抗裂纸带再分层涂刷石膏腻子的工艺,现场操作施 工规范,经检查所有部位均达到要求,起到防开裂的 目的。 图片21 :接缝设置示意图 【确定结论】 在苦姓石蓦快上站 宣St虾番班联陞帝 、 第二尾或堆在节比签扉邕1网 M旦里*罐石、比拿三层更10。 图片22:现场V型刨口 图片23:现场施工图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转角基层部位采用 L型0.5厚镀锌铁皮或

21、九厘板加固处理 【确认结果】 小组成员通过对施工中的龙骨以及封板后的口部结构进行检查, 发现龙骨转角部位 未做任何加固处理措施,现场仅对石膏板面层进行 L型裁割处理,口部四周未均匀设置吊杆和附 加龙骨,上述问题产生明显的开裂隐患,达不到创优标准。 要因确认6:与墙交接部位处理不到位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墙顶交接留置工艺凹槽或收边龙骨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对完成区域样板间检查发现:现场墙顶交接部位,采用直接硬拼接处理或 者打胶处理,硬拼接部位由于石材爆边等缺陷,出现收口缝隙不一致、不清爽现象,墙顶两种不 同材料相接打胶部位出现胶缝收缩开裂现象,上述情况均不能达到创优标准。 【确定结

22、论】 图片24:无附加龙骨 图片25:转角无加固措施 图片27:墙顶相接裂缝2 260% 要因确认7: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成品无损率 100% 【确认结果】经现场核验资料,现场施工前已报送装饰装修工程成品保护方案,方案经过公司的 审核、监理的审批,现场每天进行成品保护检查,检查记录真实、完整,现场不存在交叉作业破 坏吊顶现象。 【确定结论】 图片28:成品保护方案 图片29:成品保护检查记录 要因确认8:操作人员培训交底不到位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考核优良率大于 90%合格率100% 【确【确认结果】QC小组成员张岩、刘凤伟确

23、认得出,项目部 开工时就设立农民工学校,作业人员均经过系统培训,技 术部还组织所有吊顶施工人员施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 试,共有42人 (木工33人,焊工6人,力工3人)参与 考试,考核成绩优良工人占总数的 94.9%;考核成绩合格工 人(力工2人)占5.1%。 图片30:技术交底 合格(60-80分) 260% 图片31:抽查人员考试 从以上饼分图可以看出,操作人员考核优良率大于 【确定结论】三非要因莹 要因确认9:交叉管理措施不完善 【确认方法】分析研究 查阅资料 【确认依据】各专业会签资料齐全 【确认结果】经查阅资料,项目部在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石膏板吊顶质量控制流程表,在交叉作 业管理方

24、面,各安装专业专业会签单签字齐全、有效,起到切实可行的作用。 图片32:饼分图 90%合格率为100% 图片33:专业交叉工序会 图片34:管理流程图 【确定结论】 要因确认10:深化设计不彻底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现场论证 【确【确认依据】magicad软件导出三维信息模型, Naviswork软 件动态漫游检查,无碰撞。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段连响、张岩、胡义深通过 magid软 件进行管线综合深化,发现原深化图纸中一些特殊部位管线 交叉未能全面反映出来,导致设备末端冲突,综合布点图局 部调整,最终影响装饰排版效果,此类问题属于普遍问题。 星非要因三 图片35:三维动态漫游检查 图片36

25、:风机盘管与喷淋末端冲突 要因确认11:设计交底不到位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确认依据】前期答疑资料完整、齐全 【确认结果】通过与建设单位沟通,设计单位每月定期来现场交底,服务周到,能及时解决图纸 中“错、漏、碰、缺”等设计问题,经检查:项目部前期设计答疑资料(工作联系单、图纸会审 记录、工程洽商单)齐全。 要因确认12:测量仪器精度差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确认依据】有效期内仪器 100滋验合格 【确认结果】 QC小组成员刘凤伟、胡义深查阅内部资料,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均有检定证 书。从检查情况可知,进场的测量工具均有检定,且在有效期范围内。 图片37:碰撞分析检查表 【确定结论】 【

26、确定结论】 图片38:设计交底现场 要因确认13:定位测量方法不妥当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各专业控制线标识统一,明确,末端定位准确 【确认结果】2015年6月20日至6月30日,小组成员对项目设置的控制线进行检查,现场各 专业水平总控线、竖向总控线统一。 装饰单位根据确认好的综合布点图在现场进行准确放线,对平面位置及高度方向进行准确定位, 灯具、风口、喷淋、烟感、扬声器、摄像头等在满足相关专业要求的前提下,与吊顶造型要有相 互对应关系,安排有序。 【确定结论】 图片40:测量仪器检定证书 经过对以上13条末端原因逐一论证,我们 QC小组确定的主要要因有三条: 1. “角部”应力考

27、虑不到位 2. 与墙交接部位处理不到位 3. 深化设计不彻底 八、制定对策 针对已确认要因,QC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对策,从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 时间性进行评价选择,详见下表: 对策评价选择表 表8 要因 对策 评价 分 数 选 定 【确定结论】 片 现场总控线设置 图 41: 图片42:设备末端定位图 有效 性 可实 施性 经 济 性 时 间 性 方 案 “角部”应力考虑不 到位 加密角部基层龙骨布置 8 不 选 “角部”区域增设附加龙骨、九 厘板、白铁皮补强处理,或采用 废龙骨与墙面拉结加强处理 20 首 选 “角部”区域设置反支撑 O 10 次 选 与墙交接部位处理 不到位

28、采用专门加工的 W型不锈钢收边 龙骨 O O O 14 次 选 交接部位采用石膏装饰线条遮盖 处理 O O 12 不 选 改进工艺,留取“工艺缝”处理 20 首 选 深化设计不彻底 聘请BIM专业顾问团队进行深化 O O 16 次 选 样板实施,找出碰撞点,逐一现 场解决 12 不 选 运用三维建模 BIM软件(magicad 和revit ),精细策划排布方案 O O 18 首 选 注: 5分 1分 制表人:王倩倩 制表日期:2015年10月10日 经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制定可行性分析表,见下表: 对策可行性分析表 表9 序号 要因 对策 可行性分析 结论 1 “角部”应 力考虑不 到位 加密

29、角部基层龙骨布置 此措施针对性不强,个别部位能起 到一定作用,但是成本较高,费时 费工 不可行 “角部”区域增设附加龙骨、 九厘板、白铁皮补强处理,或 采用废龙骨与墙面拉结加强处 理 针对不同部位角部,逐一进行深化 设计,对症下药,切实可行,更具 施工可操作性,且保证质量。 可行 “角部”区域设置反支撑 作用显著,成本增加太多。 不可行 2 与墙交 接部位处 理不到位 采用专门加工的W型不锈钢收 边龙骨 能保证质量,但成本增加较多 不可行 交接部位采用石膏装饰线条遮 盖处理 改变设计意图,影响整体装修效果 不可行 改进工艺,留取“工艺缝”处 理 工艺缝的留置,在原有设计方案的 基础上,通过优化

30、节点做法,更利 于保证工程质量,更利于创优,且 成本增加不多。 可行 3 深化设计 不彻底 聘请BIM专业顾问团队进行深 化 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本单位 bim人 才培养。 不可行 找出碰撞点,逐一现场解决 碰撞点较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短期内无法解决。 不可行 运用三维建模 BIM软件(magid 和revit ),精细策划排布方 案 邀请bim顾问对小组成员进行培 训,掌握软件应用,并通过考核, 通过标杆工程引进 bim技术,培养 了自己的bim团队,以点带面推动 整体企业bim发展。 可行 制表日期:2015年10月10日制表人:王倩倩 QC小组成员按照对策评价选择表、 对策可行性分析表

31、的分析结果, 参照我司以往工程的经验和 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按照 5W1H的原则,针对要因制定相应实施对策与措施 ,并落实责任人和 完成时间,详见以下对策措施表。 表 对策 表10 序 号 主要 原因 对策 措施 目标 负责 人 完 成 地点 完成 时间 1 “角部”应 力考虑不 到位 “角部”区域 增设附加龙 骨、九厘板、 白铁皮补强处 理,或采用废 龙骨与墙面拉 结加强处理 1.汇总“角部”易出现问 题的节点2.针对各个节 点做补强优化3.方案评 审4.现场样板引路5.实 施 无明显裂 缝 王希 称 项目 现场 2015.8.30 2 与墙交接 部位处理 不到位 改进工艺,留 取“工艺缝

32、” 处理 1.分门别类汇总相接材 料种类2.针对材料特性, 深化工艺槽留置3.方案 评审4.现场样板引路5. 实施 无明显裂 缝,交接 部位顺 直、挺拔 王倩 倩 项目 现场 2015.8.25 3 深化设计 不彻底 运用三维建模 BIM软件 (magid 和 revit ),精细 策划排布方案 1.软件培训2.确定总体 排布方案,吊顶综合布点 方案3.确定吊顶标高4. 三维模型信息输入5.方 案评审、确定 排布方案 最优,可 以有效实 施,覆盖 点位 100% 李恩 军 项目 现场 2015.8.30 制表人:张岩 制表日期:2015年10月20日 尤其对基层附加龙骨安装和石膏板裁割过程进行

33、重点监控, * bM r曲所程捕曲所程捕 fl, il f 1 M 如如-1芥芥.村村:?J Fr 1 5 rrkw J - 1 九、对策实施 1、 经过类似项目现场实地考察以及前期样板房施工质量情况, 角部裂缝主要存在以下部位: 转角 部位、跌级部位、检修口部位、风口部位。 2、 针对石膏板上述转角部位开裂问题,小组专门组织专题会议,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论证,针 对各个节点分别进行节点深化,提出最佳方案,并通过公司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各部位深化节 点详见附图。 3. 由小组成员赵红泉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工人进行交底,并要求严格按交底施工。 4、 为确保工人按既定交底方案的正确实施, 小组指派小

34、组成员段连响对节点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控, 基层补强处理 件吊峰定 图片43:转角部位加固深化图 确保施工质量。 图片45:检修口深化节点图 专毛峰 I岫 寸射确就就 scdif 图片44:跌级部位加固深化图 图片46:风口深化节点图 图片47:转角部位现场控制示意图 图片48:跌级部位现场控制示意图 图片47:转角部位现场控制示意图 图片48:跌级部位现场控制示意图 效果检查: 小组成员于2015年11月26日对完工吊顶板角部进行抽查,抽查表见下表,石膏板吊顶“角部” 观感合格率满足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且达到创优标准。 抽查统计分析表 表11 项目 创优标准 观感质量 抽查数量 合格率

35、检修口部位 无明显裂缝(可处理) 上乘 100处 95.2% 风口部位 无明显裂缝(可处理) 上乘 100处 94.8% 转角部位 无明显裂缝(可处理) 上乘 100处 96.1% 跌级部位 无明显裂缝(可处理) 上乘 100处 95.3% 结论:经评定,达到目标要求 制表人:王贤鹏 制表日期:2015年11月30日 对策实施后,根据复查结果得知,转角部位石膏板合格率达到要求,观感质量上乘,达到了 我们的要求。 齐 改进墙顶交接节点做法 1、小组成员通过查看本项目精装修图纸,汇总整理出 本项目石膏板吊顶相接墙面材料主要是:乳胶漆墙面、 玻化砖墙面、石材墙面与木饰面,通过对类似项目实图片49:检

36、修口现场设置示意图 图片50:风口部位现场设置示意图 图片51 :小组成员讨论图 地考察以及前期样板房的施工质量情况发现,墙顶相接出现问题主要集中在玻化砖墙面、石材墙 面和木饰面墙面。 2、 针对石膏板墙顶相接开裂问题,小组专门组织专题会议,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论证,针对各 个节点分别进行节点深化、改进,提出最佳方案,各方案最终经公司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各深 化改进节点做法详见附图。 3、 为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小组指派小组成员王贤鹏对节点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控, 尤其对阴角部 位乳胶漆施工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交接观感清爽挺直。 小组成员于2015年11月29日对完工吊顶墙顶相接部位进行抽查, 抽查

37、表见下表,相接部位 石膏板吊顶观感合格率满足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且达到创优标准。 抽查统计分析表 表12 项目 创优标准 观感 质量 抽查数量 合格率 与石材相接 缝隙均匀,直挺,清爽,无开裂,一次成优 上乘 50处 96.1% 与玻化砖相接 缝隙均匀,直挺,清爽,无开裂,一次成优 上乘 50处 95.3% 与木饰面相接 缝隙均匀,直挺,清爽,无开裂,一次成优 上乘 50处 94.8% 结论:经评定,达到目标要求 制表人:王贤鹏 制表日期:2015年11月30日2O*1OT*型龙骨 50 系列轻钢龙骨 挂件 50 系列轻机盘骨 9,渊 M纸面心膏板 乳胶漆 水泥妙浆粘结房 水泥砰浆技平

38、-层 50系列轻钢外骨 桂件 9.雌面石膏莎 石材干挂件 砌 瞬曙瑁钢 5#热镀粹角钢 一木怖曲 一木怖面首件 -5。案列程蜀龙背 0 :以 TT- 图片52:墙砖与石膏板吊顶相接示意图 图片53:石材与石膏板相接示意图 图片54:木饰面与石膏板相接示意图 图片55:石材与石膏板吊顶完成效果 图片56:木饰面与石膏板吊顶完成效果 运用bim技术精细策划排版方案 1、bim软件学习 Magicad和Revit软件是专为建筑信息模型 (BIM)构建的,将各个专业模型信息化,实现各专业的 协同设计、进行深化设计并加以协调。 2、确定总体排布方案 QC小组邀请分包一同参与,采用 magicad软件进行

39、管 线综合排布和综合布点。 3.深化设计方案完毕后,整理图纸提交公司技术委员会 进行评审,与会 专家对管线综 合布置的总体 高度、排列合理 性、经济性及施 工后的观感等问 题,提出了意见 和建议。 4. 导出装饰施工图:采用 revit软件结合 magicad软件导出 装饰施工图 5. 精确定位:将空调风管、新风管、空调水管、消防管的走 向定位于大花上,同时将喷淋、烟感、灯具点位反映于大 末端的圆形孔,用开孔器开孔。 6、为确保过程施工质量控制, 小组指派小组成员王贤鹏对节点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控, 尤其对末端 定位进行重点监控,确保达到方案要求。 花之上。对吊顶设备末端以及检修口在吊顶推行“强行

40、定位”做 法,对平面位置及高度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吊顶喷淋或其他设备 冲冲 _IEBI 图片58: bim深化流程图 图片57:小组成员bim学习图 图片59:吊顶管线综合 图片60: revit生成二维综合平面图 效果检查: 通过采用BIM技术(机电magicad、建筑装饰revit) 进行管线精确排布以及末端精确定位,小组成员于 2015 年11月20日对按优化完的5个公共区域(走廊、公共空 间)末端综合排布情况进行了抽查复核, 灯具、烟感、喷 淋、风口等均居中对称, 成行成线,分布均匀,能达到创 优标准。 对策实施后,根据复查结果得知,石膏板吊顶设备末 端综合排布一次成优,达到了我们的要求

41、。 图片61:末端排布过程图 表13 项目 创优标准 观感质量 抽查 数量 合格率 公共区域1 居中,对称, 成行成列 上乘 50处 94.5% 公共区域2 居中,对称, 成行成列 上乘 50处 94.3% 公共区域3 居中,对称, 成行成列 上乘 50处 93.8% 公共区域2 居中,对称, 成行成列 上乘 50处 94.1% 公共区域3 居中,对称, 成行成列 上乘 50处 95% 结论:经评定,达到目标要求 抽查统计分析表 制表人:胡义深 制表日期:2015年11月30日 十、效果检查 效果一:超过了既定目标值 通过对策实施后,小组成员对大面积石膏板综合吊顶观感质量又进行了检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次验收合格率调查表 表14 项目 序号 检查位置 对策实施前(各100点) 对策实施后(各100点) 1 吊顶设备末端排布混乱 37 13 2 裂缝 29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