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完整word版)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完整word版)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完整word版)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4页
(完整word版)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隧道施工应急预案镇安县木王国家森林公园风凸岭隧道A 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二年四月十日隧道施工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 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 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 定、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和我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 预案。二编制目的: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坍塌、突泥突水、火灾、 瓦斯爆炸、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等灾害提前做出安排, 明确应急职责,识别紧急需求,降低和减少对环境和 员工的危害,编制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标段承建的隧道。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2、一切行动都要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康、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 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 分发挥各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 量的骨干作用和广大职工的基础作用。 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在项目部统一领导和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组织 协调下,工区各部门和各施工队及其各部门切实履行 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 救援、 处置工作。各施工队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 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纵横结合,以项目部为主。项目部各个部门和各施工队及其各部门要相互配 合,相互支援,相互协调。实行项目部经理安全生产 责任制,发生安全

3、生产事故各施工队要第一时间启动 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同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启动同 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经验人员作用,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切实可行的救援装备和技术, 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 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预防为主,言行结合。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 产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 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五 应急领导机构和职责1 应急领导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安全管理

4、领导小组:组长:贾革建副组长:柳芳团 温朝军 景洲扬组员:张步昂 柳朝锋 潘 H 温宗科 吴词刚1、现场负责人隧道发生坍塌、突泥突水、火灾、瓦斯爆炸、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等险情后,施工现场负责人立即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段。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2、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组长接到险情后,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系统立即投入运作,在现场设立指挥场所,相关人员到位,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坍塌、突泥突水、 火灾、 瓦斯爆炸、 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等事态扩大,将人员和机械迅速撤出危险区。3、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满足现

5、场应急需求,与企业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组织本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由项目经理、总工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评估施工现场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源的风险, 指导安全部门对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响应支援措施。5、现场抢救组由项目部经理负责, 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根据伤员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联系就近医疗单位设备、医务人员会同项目抢救人员, 进行现场抢救处置工作。6、技术处理组由总工程师负责相

6、关人员参加, 工程部协助提供技术支持,制订其可操作性的施工应急响应方案,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图纸。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部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文件。7、伤员营救组由副经理温朝军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根据伤员情况,制定伤员营救方案、进行事故现场伤员的营救、转运等工作,联系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妥善的营救治疗工作。8、消防灭火组消防灭火组由安质部部长温宗科任组长,项目部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制定灭火方案,组织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灭火工作。9、后勤供应组后勤供应组由程红负责, 财务、 物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配合,制订物资计划,检查、监督落实物资的储

7、备情况。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10、善后工作组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柳芳团负责, 项目部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主要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抚恤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伤员及家属。11、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柳芳团担任, 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主要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调查了解事故发 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六 隧道灾害的预测

8、及特点隧道施工前, 详细了解施工图纸, 针对施工图纸中标明的地质灾害:瓦斯、突泥突水等进行详尽的了解,并在施工中采用超前钻孔和超前地质预报等技术措施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预测。七 报警和监控报告程序1 事故控制与信息报告项目部要加强对各种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事故的险情,或者其它灾害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第一时间上报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2 事故分级与预警行动机制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一般(V级)、较大(IV级)、重大(H 级)、特大(n级)、特别重大(I

9、)五个等级。一般(V级):各类轻伤事故、一次重伤3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 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 万元以下, 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突发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较大 (IV 级): 造成 3人以下死亡 (含失踪) , 或 危及 3 人以下生命安全,或 30 人以下中毒(重伤) , 或直接经济损失在 100 万元以下,或产生重大社会影 响的突发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重大(田级):造成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 (含失踪) , 或危及 3 人以上、 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 30 以上、 50人以下中毒(重 伤) ,或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

10、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特大(E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 失踪) , 或危及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生命安全, 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中毒 (重伤) , 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 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特别重大 (I 级 ): 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 (含失踪) , 或危及 30人以上生命安全, 或 100人以上中毒 (重伤) , 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 亿元, 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 “以上” 含本数, “以 下”不含本数。根据有关因素分析和趋势预测,有可能发生V、

11、IV、田、E、I级安全生产事故,应及时进行预警并依次用浅蓝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预警信息发布需经授权部门批准。项目部针对工程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估,完善预测预警监控系统和信息传递通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理,尽量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它安全事故预测预警。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部各部门、各施工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信息后,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八 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应急物资:1、大于25cm圆木、3-5m长、6

12、根,工14工字钢、 6-8m 长、 2 根, 5cm 的木板、填塞短木2m3;2、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3、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等。4、消防器材;5、防毒面具;6、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 应急设备:1、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喷射混凝土设备、有线电话、担架;2、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3、值班应急车;4、指挥车。 应急队伍(编制、培训) :组织 20 人的应急队伍, 并由综合办组织提前进行培训。 应急救治(药品、器具、设备) :1、 可供临时处置的医药卫生设备即氧气呼吸机、 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2、立即与就近医院联系,将受伤人员转移救治。 预防措施:为确保隧道

13、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确保隧道通风:隧道内作业用通风管必须连接到掌子面,并备用一节通风管;随着风管道前移,一旦发生塌方堵住出口,马上将风管接上,确保掌子面的作业人员能有氧气,争取抢救时间;隧道内的通风管道必须采用防火材料制品,遇到火灾,确保通风的畅通;对隧道内通风管每隔 500m, 必须设置一处硬连接装置,在通风管遇到被刮或损坏时能得到及时的更换;必须有确保供风的备用风机和发电机,一旦发生事故,电源中断时,备用设备必须立即启动供风;动力和照明线路必须分层架设。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电线距离人行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2m ;禁止将通

14、电的多余电缆盘绕堆放,防止一起电缆热燃烧引起火灾;隧道内供电应有两套电源, 一套电源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套电源负责救援、抽水、照明用电;(8)在离掌子面5m处设置20m直彳仝1米的辟险铸铁管,发生岩石坠落时迅速钻入;2、设置消防器材:隧道内每个避车洞处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灭火沙、水、铁锹或其他消防器材) ;隧道内所有易燃易爆品(旧胶管、塑料品、废旧轮胎、木料、外加剂、油料等) ,必须清除洞外;二次衬砌铺设防水板的简易平台上必须配备灭火器, 穿越衬砌台车的电线必须用 PVC 管或其他绝缘材料包裹;隧道内的电路和通风管路必须分设;二次衬砌铺设防水板不得超过15m,堆放防水板处必须配备灭火器

15、;隧道内水管到掌子面的距离不得超过10m,使用软管时不得超过3m, 保证作业和消防用水。 给水管道与支撑点之间应加垫木。3、配备抢救器材:各施工队必须配备防毒面具,每个施工队不得少于 5 套;隧道内施工必须安装应急灯;隧道口的应急物资必须地点固定,数量固定,不得随意挪用。4、设置监测装置隧道内必须设置有害气体、火灾等监测设备,随时检测, 并做好记录; 按照规定对隧道拱顶进行量测,发现围岩有变化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隧道内有水时,应超前量测,发现变化立即采取措施。(六)隧道坍塌、突泥突水、火灾、瓦斯爆炸、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事故应急预案:1、隧道内火灾应急预案发现隧道内起火,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将作业

16、人员疏散到隧道外;调查起火原因,了解隧道内人员、设备、物资情 况,了解有无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救援;如果有施工人员被隔在洞内,立即利用作业风管向隧道掌子面大量送风,同时风往外吹,排泄烟尘;洞外排风系统利用反风措施,使风机反转,向洞 外排放烟尘;火灾工作面附近必须保持正常的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如果已经停风设法切断自然通风,造成缺氧条件,使火灾自行熄灭;掌子面人员可以利用作业水源进行灭火;隧道内蓄水池旁边有人员,就近利用条件组织灭 火;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出现,进入隧道救援人员 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立即通知最近的医院、卫生所做好抢救伤员的工 作。2、隧道突泥突水应急预案当隧

17、道内发生突水、突泥事故时,必须马上切断 电源,立即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来不及撤离机械设备时,应首先将人员撤出;组织调查突水、突泥的原因,与水库,蓄水池、裂隙外来水源的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当水流位置高于隧道时,应在适当距离外,开凿引水斜洞或水槽,将水位降低到隧道底部位置以下,再进行处理;利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机械挖泥;当水流能控制时, 采取注浆的方法进行封堵裂隙、隔离水源、堵塞水点,根据围岩地质条件,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设置的水沟与隧道的主水沟相连;冬季隧道排水沟的出口应设置防寒措施,防治冰塞;事故发生后,用地表注浆、洞内工作面注浆、小导管注浆的方法进行封堵,清理工作面,达到标准后方可继续施工。

18、3、隧道内瓦斯爆炸应急预案当险情发生后,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置栅栏和警示标志,洞口救护队首先组织调查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遇难人数和所在位置,以及洞内通风瓦斯等情况,并立即制定抢救疏散方案;如有人员伤亡或引起火灾, 应立即拨打“ 120 ” 或“119”等急救电话;救护对抢救洞内遇难人员和处理洞内各种灾难事故必须及时、果断、有效。救护队员对受伤人员在现场立即进行初级救护,并按正确方法搬运;在排除瓦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瓦斯浓度变化,以防未能排除的积聚瓦斯引起二次爆炸;因瓦斯爆炸引起火灾时,不准停风,应当控制进风量, 对塌方体上积聚的瓦斯, 应设置局部通风系统。塌方地段尽快衬砌,封闭

19、瓦斯出路;对塌方体地段的岩石缝隙应加强监视工作,掌握瓦斯浓度变化,及时提供险情报告;救护队员在处理事故时, 不得进入灾区个别行动,在窒息区工作时,不得通过口具讲话,队员之间必须保持彼此看到信号或听到声音的范围;4、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应急预案接到有害气体超标的报告后,立即切断电源,马上撤出施工人员;调查有害气体的类型:粉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硫化氢,还是瓦斯的来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救援预案;救援队伍进入隧道后,必须随时检查有害气体的浓度,掌握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或连续爆炸,确认没有爆炸危险时方可进行救援工作;不得改变通风系统,防止因风流变化,发生以外 事故;在有明火时必

20、须控制风速,采用喷雾洒水法,不得使有害气体、粉尘飞扬发生爆炸,随时检查围岩变化,防止坍塌冒顶,如果围岩发生变化,必须增设临时支撑;发生粉尘、有害气体爆炸时,立即抢救遇险、遇难人员,迅速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对爆炸引起的火灾必须采取直接灭火的方法进行灭火;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全部撤离的情况下采用反风措施排毒,为防止爆炸危险可以采取强行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因有害气体喷出燃烧时,如喷出量较小,在规定浓度以下时,应保证正常通风或加大供风量,防止有害气体浓度上升,发生爆炸;(10)如果有害气体喷出和突出的数量很大时,应停止通风或隔断风源,对火区隧道进行封闭;(11)为防止有害气体扩散必须封堵有害气体排放

21、源。 隧道内设置救生管道、逃生通道和急救箱1、 为预防隧道塌方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在隧道施工时设置救生管道、逃生通道和急救箱。2、救生管道为直径不小于100 毫米,壁厚不小于 6毫米的钢管,法兰连接,平常作为高压水管使用,设置于隧道掌子面和二衬之间。留足必要的爆破和出渣机械施作距离后,随隧道掘进向前移动。3、 急救箱包括饮用水、面包、手电、口哨、无线对讲机和一些急救药品,固定在钻孔台车或放置在开挖作业面,随开挖面向前移动。4、逃生主通道采用(|)800钢管,壁厚10毫米,连接钢板连接,同救生管道一样布置于二衬到掌子面之间。5、 逃生主通道在洞内掌子面与下导坑之间安装铺设长度为50m,作为逃

22、生管道,发生突发事件后可确保遇险人员顺管道脱离危险区。万一逃生管道不能满足要求,可通过救生管道输入氧气和牛奶等流质食物,为施救争取时间,洞内通讯采用对讲机及安装程控电话的方式进行随时联系。6、 隧道中存在不同的工作面时, 所有的警报信号必须闭塞,在一个工作面发生危险时,其他工作面的预警信号也必须启动;7、所有的预警设备必须具备发声和发光的功能;8、 在得到其他工作面的警报信息后, 每个工作面的施工安全员必须通知撤离切断本工作面的电源,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九 保护措施程序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现场应急救援项目部根据需要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