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1页
《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2页
《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3页
《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4页
《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2、反复诵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位语言的精妙。3、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难点: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教学方法朗读法、练习法、讨论法。运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软件

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品读句段等,在朗读、练习、讨论中完成教学目标,加深文本印象。教学过程导入:(约3分钟)曾有一位有名的外国友人问余秋雨先生:中国哪一处景点最值得游览?余秋雨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三峡。同学们,三峡究竟有何魅力呢?今天让我们走进郦道元的三峡探究一下。走近作者及作品(约2分钟) 同学们,郦道元因一部水经注而出名,水经注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地理价值而被后世称颂。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长江三峡的魅力,还要欣赏三峡语言的特色。学生齐读书下注解1,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熟读课文,理解文意。1、教师范读一遍,学生把自己

3、把握不准的停顿在听老师读时做上批注。学生再自由读2遍,然后请一名同学展示一下,老师点评。2、通过小检测,查看对课文的翻译是否到位。(投影出示)准确译,我能行!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沿溯阻绝。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朗读并要求:正字音、准确停顿。6、译文:借助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重要的词作出批注,有疑问做出标记,7、准确完成翻译。让学生掌握朗读和课文翻译1、分段朗读,知三峡,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2、品位语言的精妙。3、背诵(约20分钟)1、评价学生朗读2、出示问题让学生作答。怎样的山夏水有什么特征春冬景色如何秋景给你什么感觉3、提示学生

4、从从修辞、色彩、观察角度、准确精炼的语言等角度品味课文,学生完成后展示再作评讲。1、男生读写山和夏水的层次,女生读春冬和秋景的句子。2、回答问题。3、让学生在书上批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4、背诵。5、比比看谁更能读出三峡的特征来。6、让学生更深刻掌握文本。三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5、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及预习作业。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预习作业:(见本课“教学文本”中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一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阙( ) 嶂( ) 曦月( )襄陵( )沿溯( )素湍绿潭( )漱( ) 属引( )绝巘()(2)文学常识积累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选自,这是一本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专著。三峡是指长江中上游湖北、重庆两省市之间的峡峡和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已在此建成。2.二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

6、考资料,解释下列实词绝巘多生怪柏_或王命急宣_略无阙处_虽乘奔御风_不见曦月_猿鸣三声泪沾裳_飞漱其间_林寒涧肃_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_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以及长江三峡的风光辑录片,学生观看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三、检查学

7、生课前预习情况1、教师根据对预习作业抽改的情况,有重点的订正“教学文本”中“课前预习”作业第1、2两题。(视频展示)2、检查(1)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五位同学朗读文章,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重点注意不读错字,不漏字,并把握好节奏)教师总结指导范读课文后全班齐读。(配乐)(2)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教师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点拨指正)第二课时四、深入研读1、理清思路。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

8、,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明确:前三句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2、深入研讨。(1)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地貌特征有:山高岭连。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生讨论,师巡视)请分别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的四季之景。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的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

9、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讨论交流明确:三峡春冬之景是清荣峻茂;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三峡的秋天是水枯谷凄。写春冬之景从色彩的角度描写,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漱其间”等。同时“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

10、合为一体描绘。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对文字上的缺陷及时给以点评指导)五、拓展延伸1、文章以写景为主,其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目的是抒发感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明确:表达了对三峡欣赏赞叹之情。夏天写了江水的奔放美,春冬写了江水的清幽美,晴初霜旦写了凄婉美。3、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鉴和学习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2)注重字词的锤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他们的任何一点发现都是他们自己所得,不必把老师的答案强加给学生)六、布置作业(1)背诵翻译课文。(2)做好“教学文本”中的“课后作业”。附板书设计:三峡郦道元山山高岭连夏季水流湍急水春冬清荣峻茂秋季水枯谷凄三峡教学设计3【创意说明】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

12、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凭借多媒体,利用丰富的“三峡”声像资料,形象直观地感受三峡风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凋动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3、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笔法之妙。【教学过程】序曲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峡这篇课文(展示课题)。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

13、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郦道元,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欣赏有关三峡图片,领略三峡壮丽景色。(感受瞿塘峡的雄伟险峻,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滩多水险。)本篇课文的学习分为四大板块进行:教学板块一:复习旧知,积累词汇1、 大屏幕投影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2、大屏幕投影 明确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句子。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半,不见曦月;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教学板块二:研读赏析,共同探究过渡:三峡以凝练

14、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顺句子,体会文章的音乐之美。2、 共同探究:a.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b.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c.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屏幕显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明确:a.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b.写山,突出山高峡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起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侧面映衬三峡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初

15、步感知文章的内容。2、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包括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能力目标1、通过文言知识积累,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对文意的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获得美的享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把想像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重难点】通过品析语句领悟三峡的雄壮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并且能用语言把美描述出来。能够掌握一些描写景物的技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训练朗读,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理解能力。

16、一、导入:二、读一读,读通文意1、初读:生速读课文,理出课文生字,借助工具书解决。师检查字音。2、顺读:根据学生读课文出现的节奏问题,老师加以指导。解决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3、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4、赛读:男女生比赛朗读,加深理解。5、齐读:理清内容。三、作业1、整理文言字词。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文章美点,探究文章写作技巧,学以致用。一、导入以“三峡”视频导入新课。二、说一说,说出美点。1、你能用“三峡的_美,美在_。”的句式说一说吗?学生思考,然后发言。如:三峡的山美,美在雄壮,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悬崖,层层峭壁,

17、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教师点评小结。2、播放三峡图片,再次感受三峡的美。三、品一品,品出技法。三峡的这些美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法将它们表现出来的呢?如:文章句式美。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收放自如,很有节奏感。文章修辞美、文章妙在语言精练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小结。四、小结本文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五、绘一绘,绘三峡美景语文活动设计:我是三峡小导游1、活动要求:人人都是小导游,紧扣课文内容,适当选择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或学过

18、的有关诗文,发挥想象写一段情文并茂的导游词。导游词设计范例:(多媒体视频出示)2、学生交流,进行小组间合作。3、交流反馈。六、作业1、根据课堂活动整理导游词。2、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法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山水美景。三峡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1 强调朗诵,整体感知课文,感悟作者的欣赏之情。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质疑、释疑。3 课内安排一课时4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5 学法指导: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自主、合作、探究中积累文言词汇。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想象导入发挥想象力,描述心中的三峡情景。引入课题,组织学生交流。“联系学生的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听教师范读课文,把握文章朗读方法,试读,评价,修正,感知课文内容。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