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HK型系列使用手册_第1页
DJHK型系列使用手册_第2页
DJHK型系列使用手册_第3页
DJHK型系列使用手册_第4页
DJHK型系列使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JH系列使用手册作者:日期:DJH侬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DF国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KFJ型智能快速复合开关产品使用手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微控技术有限公司目 录0 前言 20.1 箴言 20.2 服务承诺 2第一篇 DJHK 型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 31 概述 31.1 适用范围及产品特点 31.2 控制原理 41.3 智能快速复合开关特点 51.4 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特点 51.5 装置型号命名 51.6 产品引用的标准 62 正常使用条件 63 技术要求 74 电路原理 145 安装与使用 166 装置容量的选择 17第二篇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 191概述 191.1

2、 适用范围及产品特点 191.2 控制原理 191.3 控制器型号命名 192正常使用条件 203技术要求 214人机界面及设置 245 电路原理 296 安装与使用 30第三篇KFJ型智能快速复合开关 321 概述 321.1 适用范围及产品特点 321.2 控制原理和技术指标 321.3 快速复合开关型号命名 321.4 引用标准 332 正常使用条件 333 技术要求 334 电路控制原理 355安装与使用 350前言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及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智能快速复合开关是采用自主知识 产权的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由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宁微控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的系 列产

3、品。0.1箴言欢迎您的惠顾!非常感谢您选择了本公司的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及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智能快速复合开关!为了使您的装置取得更大的效益,在使用装置之前,请您仔细阅读 本手册。并请您妥善保存本手册,以便碰到问题时,您能快速查阅。请您注意: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本手册内容有可能改变,恕不另行通知。我们尽最大努力保证本手册内容的准确性,然而,如果您有疑问或发现错漏,请您直接与本公司技术部或本公司授权代理商联系。对本手册内容如有不同的理解,以本公司技术部的解释为准。郑重声明:DJHI©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DF勰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KFJH智能快速复合开 关等产品涉及多项发

4、明专利权,受国家专利法保护:1、动态电容补偿装置及其投切方式(专利号 01114333.9专利类型:发明。2、一种获取可控硅过零同步信号及触发控制方法(专利号200510018270.6)专利类型:发明。3、动态电容补偿控制器及其投切方式(专利号 200610019024.7)专利类型:发明。4、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可控硅复合开关(专利号 2007200803462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规定:未经专利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专利权 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规定:侵犯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可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要承 担刑事责任。客户在

5、设计制造中,选用DF勰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和KFJH智能快速复合开关或购买本 公司生产的DF勰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KF用智能快速复合开关的情况下,将获得设计制造 DJHI©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的 专利许可授权。0.2 服务承诺本公司的宗旨是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争取超越客户的期望。本公司在通过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 向客户提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合同要求的合格产品。本公司的产品保质期一年,并提供产品终身服务,免费提供产品软件升级服务。第一篇 DJHK型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1概述1.1 适用范围及产品特点1

6、.1.1 适用范围本装置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不超过 1 000 V (或1 140 V)频率不超过1 000 Hz的低压配电系 统,动态响应时间达到国家最新标准 GB/T 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第6.13条规定的动态响应时间不大于1s的无功功率动态补偿。以提高供电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 减少电网电能损耗。一般是按 10/0.4kV供电变压器容量的30%S配。1.1.2 产品特点装置主要由控制器、优先组补偿电路、基础组补偿电路和断路器及熔断器保护组成:(1)控制器=DFD-368B或DFD-368C®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2)优先组补偿电路=KFJ-40A快速

7、复合开关+补偿电容器。优先组补偿电路可选择配置 2-6路,每路电容器最大额定容量为 25 kvar。(3)基础组补偿电路=交流接触器(或KFJ-100A快速复合开关)+补偿电容器。基础组补偿电路可选择配置1-12路,每路电容器最大额定容量为 60 kvar。因此,上述成套的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的最大额定容量为150+720 kvar = 720 kvar 。当优先组动作延时时间设置为 0.9s,基础组动作延时时间设置为 0.9 s,属于动态补偿。当优先组动作延时时间设置为 0.9s,基础组动作延时时间设置为 5 s,属于准动态补偿。GB/T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规定: 采

8、用半导体开关或复合开关投切的装置, 其动态响应时间不大于1 s。现在,基础组动作延时时间设置为 5s,应该属于静态补偿了,为 什么说它属于准动态补偿呢?其理由如下:大多数企业用电统计资料表明:正常生产条件下,企业用电负载的瞬时变化率一般占全部用 电负载的15%左右,即是说,在正常用电的情况下有 85%负载是相对稳定的,只有15%的负载 会瞬时变化。因此,用优先组补偿电路(一般设计容量占装置总容量的30%来补偿这15%的负载瞬时变化已足够。当偶然出现大于30%的负载变化时,基础组补偿电路(一般设计容量占装置总容量的70%在5 s内投入进行补偿,其交流接触器动作次数会很少很少。因此,称之为无 功功

9、率准动态补偿装置。产品容量按3:7比例优化分割(也可按用户要求的比例分割)由优先分补组补偿电路和基础 共补组补偿电路双循环热备控制方式构成。 设计容量为30%勺优先分补组补偿电路的快速循环频 繁投切(细调)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负荷瞬时波动的无功补偿要求,而设计容量为70%勺基础共补组补偿电路总处于热备状态(粗调),随时快速循环增补无功或切除无功。此设计方案 即满足国家最新标准要求,又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成本。实际上产品是在传统静态补偿电容柜的基础上用若干个智能快速复合开关替代其中的若干 个交流接触器,更换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其余不变就可以实现上述的优化控制。 用非常低 的成本实现了无功补

10、偿由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的升级。其中的交流接触器不但投切的响应时间可以快(热备),而且投切的次数大大减少,寿命大大延长。与传统静态补偿装置相比价格略高 15%经济性非常显著。当然,如果智能快速复合开关替代全部交流接触器也是一种合理方案选 择,当然价格会略高一些。产品采用的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克服了纯可控硅动态开关长期通电时因导通压降造成正弦波 畸变而产生高次谐波污染损坏电力电容器和需强迫风冷散热以及价格昂贵等三大缺陷。是新一代的更新换代产品。装置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物理量,功率因数和电压为参考限制条件,以功率因数值1.00为目标逼近,降低线路损耗效果好。用户可以获得供电部门的电费折扣奖励, 直接明显减少

11、电费支出。 1.2控制原理本装置的控制器采样信号取自于负载的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以负载低压配电系统的无功功率作为控制物理量。控制器分下面两种情况以双循环热备投切的工作方式对补偿电容 器进行控制:当系统无功功率欠补(即电流滞后于电压)并且无功缺额大于或等于投入门限值时,控 制器的优先组输出电路以循环方式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KFJ-4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在电压过零时刻接通补偿电容器,同时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处于热备状态, 当优先组补偿电容器全部接 通后系统无功功率仍欠补,则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再以循环方式输出有源接点控制交流接触 器(或KFJ-10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接通补偿电容器。

12、直至系统无功功率缺额小于投入门限值 为止。 当系统无功功率过补(即电流超前于电压)并且无功过补额大于或等于切除门限值时, 控制器的优先组输出电路以循环方式输出高阻态信号控制KFJ-4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在电流过零时刻切除补偿电容器,同时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处于热备状态, 当优先组补偿电容器全部切除后系统无功功率仍过补,则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再以循环方式分断有源接点控制交流接 触器(或KFJ-10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切除补偿电容器。直至系统无功功率过补额小于切除门 限值为止。控制器每完成一次投或切的动作之后再重新监测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并且判断系统的无功缺额或无功过补额是否符合投切条件。

13、控制器出厂时设置的投切条件:投入门限为 1.2 Qc,切除门限为0.2 Qc, Qc为每步投切补 偿电容器的最小额定容量。出厂设置的投切门限是推荐给用户的最佳条件, 如果投切门限选择不 当会产生投切振荡。1.3 智能快速复合开关特点KFJ型智能快速复合开关主电路由可控硅和继电器接点并联, 接到导通信号时,可控硅先电 压过零导通,0.1秒后继电器接点接通。接到分断信号时,继电器接点先分断, 0.1秒后可控硅电 流过零分断。开关克服了纯可控硅动态开关长期通电时因导通压降造成正弦波畸变而产生高次谐波污染 损坏电力电容器和需强迫风冷散热以及价格昂贵等三大缺陷。开关连续两次过零导通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 s

14、,即动态响应时间不大于1 So接通和关断补偿电容器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 So开关电寿命长,抗干扰性好。经国家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法定技 术监督机构检验,电寿命大于100万次,振荡波抗扰度达到 GB/T 14598.13-1998严酷度等级田 级(B级)要求,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达到 GB/T 14598.10-2007严酷度等级IV (A级)要求。 1.4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特点具有优先组和基础组双循环热备方式智能动态控制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快速投切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的功能。并且具有电力监测和GPRS无线通信功能(选装)。经国家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

15、心等国家法定技术监督机构检验满足国家标 准JB/T 9663-1999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和 DL/T 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 货技术条件以及国家最新标准 GB/T 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要求。1.5 装置型号命名D J H K 容 量怫祗压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1.6 产品引用的标准GB/T 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JB/T 9663-1999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DL/T 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GB/T 3797-2005电气控制设备GB/T 4025-2003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

16、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T4025-2003,IEC60073: 1996, IDT)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 4208-2008, eqv IEC 60529 : 2001)GB 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 套设备(IEC 60439-1 : 1999, IDT)GB 7947-2006人机界面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IEC 60446: 1999,IDT)GB/T 10233-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JB/T 3085电力传动控制装置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GB

17、 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 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 2682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 4205控制电气设备的操作件标准运动方向GB 12747.1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2正常使用条件2.1 周围空气温度2.1.1 户内型周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40 C,而且在24 h内其平均温度不超过+35 Co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533 / 402.1.2 户外型周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40 C,而且在24 h内其平均温度不超过+35 Co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25 C。2.2 大气条件2.2.1 户内型空气清洁,在最高温度为+40 C时,其相对湿度应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

18、允许有较高 的相对湿度,例如:+20 C时相对湿度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然 空气清洁,在最高温度为+40 C时,其相对湿度应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高 的相对湿度,例如:+20 C时相对湿度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然 产生适度的凝露。2.2.2 户外型温度为+25 C时,相对湿度短时可达100%2.3 海拔安装场地的海拔应不超过2 000 m注:对于在海拔高于1 000 m处使用的本装置,有必要考虑到介电强度的降低和空气冷却效果的减弱。打算在这些条件下使用的装置,应按照本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协议进行设计和使用。2.4 污染等级装置可以在污染等级3

19、环境使用。2.5 周围介质无爆炸及易燃危险、无足以损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气体、无导电尘埃。2.6 安装地点条件装置安装地点的系统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电压的士 10%电压总谐波H§变率不大于5% 但是装有抑制谐波的电抗器或有滤波功能的装置,在安装地点的电压为 1.1倍的电容器额定电压 情况下,谐波量不使电容器的电流大于其额定电流的 1.3倍的情况除外。2.7 运输、存放条件如果没有其他的规定,适用于运输和存放过程的温度在-25 C+55 C之间,且在短时间内(不超过24 h )可达到+70 C。3技术要求3.1 结构3.1.1 装置由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电气应力和热应力的材料构成,应

20、能承受元件安装或短路 时可能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同时不会因装置的吊装、运输等情况影响装置的性能,在正常 使用条件下经得起可能会遇到的潮湿影响。3.1.2 装置的门应能在不小于90°的角度内灵活启闭。3.1.3 操作器件的运动方向符合GB420比规定。3.1.4 装置的壳体外表面喷涂无眩目反光的塑粉覆盖面,表面不应有起泡、裂纹或流痕等缺陷。3.1.5 装置内所有金属紧固件均有合适的镀层,镀层不应起皱、脱落、变色及生锈。3.1.6 装置的焊接件焊接牢固,焊缝均匀美观,无焊穿、裂纹、咬边、残渣、气孔等现象。3.1.7 装置内母线的相序排列从装置正面观察,相序标识及排列应符合表1之规定

21、。接地线为黄绿双色。表1相序排列相序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L1相上左远L2相中中中L3相下右近中性线最下最右最近3.2 装置的防护等级对户内使用的屏式装置正面防护等级为IP20,柜式装置防护等级为IP30,户外装置的防护等 级为IP44。当装置采用通风孔散热时,通风孔不会降低装置的防护等级。3.3 元器件及辅件的选择与安装3.3.1 装置内安装的所有独立的电器元件及辅件应符合本标准及相关元件自身标准.电容器应保证在1.1倍的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通常元器件及辅件的选择应满足1.3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条件下 连续运行,考虑到电容器最大电容量可达1.10倍额定容量,这时电容器的最大电流可达1.43倍额

22、 定电流,其相关的元器件及辅件的选择应满足 1.5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条件下连续运行。所有电器 元件及辅件都满足使用的技术要求,并按照其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安装。3.3.2 电器元件布置整齐、端正,便于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设有与电路图一致的符号或代 号。所有紧固件都有防松措施,暂不接线的螺钉也要拧紧。3.3.3 装置内需要操作、调整和复位的元件易于操作。与外部连线的接线座固定在装置安装基准面上方至少0.2 m高度处。仪表的安装高度不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 2 m。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的安装高度,具中心线不高于装置基准面的2 m0紧急操作器件装在距装置安装基准面的0.8 m1.6 m范围内。3.

23、4 指示灯和按钮3.4.1 装置中所选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符合 GB/T 4025的规定。3.5 母线和绝缘导线3.5.1 装置中所选用的母线和绝缘导线的颜色符合GB 7947的规定,母线相序排列符合表1的规定。3.5.2 装置中的连接导线,具有与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的绝缘,采用铜芯多股绝缘软线。3.5.3 装置的绝缘导线采用冷压接端头与电器元件相连接。冷压接端头与绝缘导线的配合以及压 接装置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5.4 母线的材料、连接和布置方式以及绝缘支持件具有承受装置的预期短时耐受电流能力。3.5.5 装置的布线整齐美观。3.5.6 连接安装在门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考虑门开闭时不使这些导

24、线承受过大的张力或遭受任 何机械损伤。3.5.7 一个连接端子一般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最多连接两根导线。3.5.8 主电路母线或导线的截面积根据其允许载流量不小于可能通过该电路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3.5.9 辅助电路导线的截面积根据要承载的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但不小于1.0 mm2 (铜芯多股绝缘软线)。3.5.10 电容器支路导线的载流量不小于电容器额定工作电流的1.5倍。3.6 噪声装置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不大于声压级 60 dB (A声级)。3.7 温升3.7.1 母线与电器元件连接处的温升,不高于电器元件出线端的规定温升。3.7.2 母线之间连接处的温升,不高于表2之规定。3.7

25、.3 装置内绝缘导线和电器元件的温升不高于它们本身规定的允许温升。表2温升限值部 位温升K内装元件根据不同兀件的有美要求,考虑装置内的温度用于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端子,70内装兀件与母线连接处母线固定连接处裸铜-裸铜60铜搪锡-铜搪锡65铜镀银-铜镀银70操作手柄金属的15绝缘材料的25可接触的外壳和覆板金属表面30绝缘表向403.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8.1 装置内的电器元件符合各自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 距离。3.8.2 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表 3的规定。表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额定绝缘电压U/V电

26、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Ui<605560V U < 300610300V U < 6901014690V U < 8001620800V UK 1 000 (或 1 140)18243.9装置的介电性能3.9.1 绝缘电阻验证用电压至少为500V勺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测量。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带电体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 000 Q/V (标称电压),则此项试验通过。3.9.2 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主电路和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能耐受表 4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表4 试验电压值额定绝缘电压U/V试验电压(交流方均根值)/VUi<601 00

27、060V U < 3002 000300V U < 6902 500690V U < 8003 000800VUl< 1 000 (或 1 140)3 500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能耐受表5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表5不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值额定绝缘电压U/V试验电压(交流方均根值)/VUi< 1225012<UI<60500U>602U+1 000 ,但不小于1 5003.10短路保护与短路耐受强度装置的短路保护和短路耐受强度按 GB 7251.1-2005中7.5的规定执行。装置设有短路保护功能。3.11 安全防护3.11.

28、1 对直接接触电的防护依靠装置本身的结构措施。3.11.2 对间接触电的防护采用装置内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可通过保护导体和利用装置的结构 部件(如外壳、框架等)来实现。3.11.3 装置的金属壳体、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及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装有电器元件 的门、板、支架与主接地点间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具与主接地点间的电阻值不大于0.1 Qo3.11.4 装置内保护电路的所有部件可以耐受设备在安装场所可能遇到的最大热应力和电动应力3.11.5 保护导体(PE)的截面积和电流不超过相电流的30%勺中性导体(PEN的截面积不小于 表6的规定值。表6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PE、PEN)相导线的截面积

29、S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回积Sp!mmS< 16S16<S< 351635V S< 400S/2400V S< 800200S> 800S/4保护导体的取小截回积不小于2.5 mm。3.11.6 装置的框架或外壳作保护电路的一部分,其截面的导电能力至少等效于表6规定的相应最 小截面积。3.11.7 为便于识别,保护导体的颜色采用黄绿双色。3.11.8 外接保护导体的端子有标注,其图形符号为03.11.9 电容器未放电前,接触会造成危险,装有警告标志。3.12 装置的控制和保护3.12.1 装置在自动控制时按循环投切工作方式进行控制。3.12.2 在自动投切时,每

30、一组电容器投入或切除,有一定的时间延时。3.12.3 装置中优先组电容器投入瞬间所产生的涌流不大于该组电容器额定电流峰值1倍,基础共补组(用交流接触器作为开关器件时)电容器投入瞬间所产生的涌流不大于该组电容器额定电流 峰值的50倍。3.12.4 装置设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能将故障支路有效隔离,而不影响无故障支路的正常运行。3.12.5 本装置设有缺相保护。当主电路断相或支路断相时,延时30 s后将已投电容器切除。3.12.6 装置设有工频过电压保护,当施加到装置的电压大于或等于过电压保护设定值时,在1 min内切除过多的补偿电容器。工频过电压保护设定值的范围为231 V264 V,出厂设定25

31、4 V。3.12.7 装置设有瞬态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瞬态过电压是指操作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为了保证 装置的可靠运行将这种过电压限制在 2V2倍的额定电压以下。3.12.8 装置的动态响应时间不大于1 s。3.12.9 装置设有谐波超限保护功能,当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超过设定值时,在 1 min内切除已投电 容器。3.13 单台电动机的补偿3.13.1 对单台电动机过多的补偿,将会使电动机从电源切除而尚未停止旋转时,因自激励而起 发电机作用,这将出现系统过电压。为此,装置的补偿电流In (即电容器的电流)不超过电动机励磁电流Io的。9倍,即In 0 0.9 I 0。3.13.2 对电动机回路的要求电

32、动机不可逆连续工作制,且无大的冲击性负载。电动机在断电后仍在转动或产生相当大的反电动势时,不得再起动。在星-三角、自耦减压起动装置中避免使用电容器开路的转换线路。避免用于位能负载的场合。3.14 电磁兼容性(EMC装置按GB 725.1-2005中7.10的规定和按GB/T 3797-2005中4.13.3 , 5.2.12的规定进行电快 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对供电电源和保护接地端子施加电压2 kV,对控制、信号和通信端口施加电压1 kV,对每一特性(正/负)进行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不小于1 min。被试装置的工作特性不 应有明显的变化和误动作,对不会危害装置的工作特性允许有变化,但应能自动恢

33、复,被试装置不应出现性能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3.15 控制投切方式3.15.1 控制物理量: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电压作为参考限制条件。3.15.2 延时时间延时时间:控制器取样物理量的值超过稳定范围瞬间,输出电路并不产生相应的动作,而是经过一段时间问隔,并且在该时间问隔内取样物理量的值一直在稳定范围之外时输出电路才产 生相应的动作,此特性称为延时,该时间问隔称为延时时间。优先组延时时间在0.5 s60 s之间可调,步长0.1 s,大于1.5 s后步长0.5 s ,出厂设定 0.9 s ;基础共补组延时时间在0.5 s60 s之间可调,步长0.1 s,大于1.5后步长0.5 s,出厂设 定0.9

34、 s.用户可根据需要更改设置。注1:延时时间的设置决定装置的补偿类别,补偿类别分为动态补偿、静态补偿和动态、静态可调。本装置补 偿类别属于动态、静态可调的类别。注2:当优先组延时时间设定不大于 1 s ,基础共补组延时时间设定不大于 1 s时,装置属于动态补偿类别。 注3:当优先组延时时间设定大于 1s ,基础共补组延时时间设定大于 1 s时,装置属于静态补偿类别 。3.15.3 循环工作方式装置按先接通的依次先分断、先分断的依次先接通的循环工作方式动作。当无功功率欠补 时,优先组先接通补偿电容器,仍欠补,再接通基础共补组补偿电容器;当无功功率过补偿时, 优先组先切除,仍过补,再切除基础共补组

35、电容器。4电路原理4.1应用电路原理图电力曼氏署IA t © 小DFD碰N UA UB LKIAIBICIN嘘啮叫 比气SMI DbDBW1 D9-D7 AH6ELB8 Cl-Ct 74V-K1KAKBKl K< 4 NKFJKFJ47 :可上二口二t昌歌:我台-士*涉蛾常民健孑有第中隔 击f -ELT(M仇知拗&毕,陶KFJ: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图中,QS:刀开关;FU:熔断器;DFD-368B: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C:电力电容器;nK (n=1, 2,,12):交流接触器;FR:热继电器。4.2系统原理4.2.1 容量规格30、40、50、60、80、100、12

36、5、160、200、250、300、400、500、630 kvar。时/举3,gaiw 三总焉也篁1虐区鑫昆工二 一高罪洋装等麻IL港禽.-.- Mtosqwus?/霾SW 苴 三。昼2k小餐WfHE萋军二字心M,*到桨划上一。:.:,:.=lj学 M'JSWF* 番si=D-HKM二困卷受归他裳1 ZC4V5安装与使用5.1 开箱检查用户收到装置后应开箱检查,按照发货清单逐一检查货物和资料是否齐全,装置是否有运输损坏现象。如果开箱检查发现有问题,请及时与本公司销售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5.2 安装5.2.1 装置应安装在本手册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或)合同补充规定的环境条件中。5.

37、2.2 装置安装到位后,首先就位拧紧固定装置的地脚螺母,其次是检查装置内部的紧固件是否 有因运输振动可能发生的紧固件松动的现象,如果有紧固件松动现象则应该紧固。5.2.3 由工程技术人员或维修电工进行接线。5.2.4 装置的负荷线。5.2.5 装置的电源线。注意:配电系统的三相电按相序接入装置相应的端子,相序不能接错。配电系统的零线接装置的零线接线端子。配电系统的地线接装置的主接地点。5.3 调试 检查负荷接线、电源线均无误后方可投入低压配电系统运行。 将装置手动/自动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按照控制器说明书操作控制器, 检查系统电压和电流相位差,一般感性负载相位差应当在 060°或18

38、02400之间,则表明电压和电流相位差和相序是正确的。 参数确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确认参数 (装置出厂时设置的参数:控制器输出电路优先补偿组和 基础共补组的动作延时时间均为0.9 s,每步投入电容量QM24 kvar,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5 , 用户可根据自己实际使用情况另行设定这些值),确认时通过控制器翻页,逐项进行确认,直至 所有项目参数确认完毕,方可正确投入运行。 将装置手动/自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手动操作各开关、按钮,各元件操作灵活,指示灯 显示和功能正常。5.4 运行与维护5.4.1 装置投入运行时,要定期观察工作电源是否正常,控制器的各种显示是否正常,如果出现 异常情况,应

39、立即停机检查,如果处理不了,请与本公司联系。5.4.2 装置的操作和维修,必须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5.5 定期检修每年定期检修一次,定期检修时注意事项如下: 先停电并待电容器放电完毕,检测确定无电后方能进行检修。 全面清扫装置内灰尘及脏物。 检查主电路、二次电路的接头是否有松动、锈蚀等影响电接触良好和安全绝缘良好的现象,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进行维修处理。5.6注意事项 本装置严禁非专业人员和(或)非电工人员操作使用和维修。 安装使用之前要对配电系统的电压进行测量,严格执行电力管理规定。 检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供电,并且等电容器放电完毕,方可进行检修。 严格执行维修电工安全

40、操作规程。6装置容量的选择6.1 简易配置装置的容量规格按变压器供电容量的 30%-40%已置。6.2 计算及查表配置已知负荷功率为P,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 M需提高功率因数到cos也,所需电容器的容 量Q可按下式计算:Q P J12 1J1 1(kvar) cos 1 cos 2公式中:Q所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P负荷白功率;cos 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cos依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也可按照cos 也及cosa之值由下表直接查出每千瓦负荷所需补偿用电容器千乏数,再以此值乘以负荷功率即可。如:cos()1= 0.66 , cosa=0.96,从表中查得每千瓦负荷所需补偿用电容器千乏数为0.85,若

41、负荷功率=1000 kW,则所需补偿电容器的总容量为:0.85 X 1000 = 850 kvar补偿前为得到所需cos每千瓦负荷所需电容器之千乏数tan也cos <j)10.700.750.800.820.840.860.880.900.920.940.960.981.003.180.302.162.302.422.482.532.592.652.702.762.822.892.983.182.680.351.661.801.931.982.032.082.142.192.252.312.382.472.682.290.401.271.411.541.601.651.701.761.8

42、11.871.932.002.082.291.990.450.971.111.241.291.341.401.451.501.561.621.691.781.991.730.500.710.850.931.041.091.141.201.251.311.371.441.531.731.640.520.620.760.890.951.001.061.111.161.221.281.351.441.641.560.540.540.680.810.860.920.971.021.031.141.201.271.361.561.480.560.460.600.730.780.840.890.941.0

43、01.051.121.191.281.481.410.580.390.520.660.710.760.810.870.920.981.041.111.201.411.330.600.310.450.580.640.690.740.800.850.910.971.041.131.331.270.620.250.390.520.570.620.670.730.780.840.900.971.061.271.200.640.180.320.450.540.590.610.670.720.780.840.911.001.201.140.660.120.260.390.450.490.550.600.6

44、60.710.780.850.941.141.080.680.060.200.330.380.430.490.540.600.650.720.790.881.081.020.700.140.270.330.380.430.490.540.600.660.730.821.020.970.720.080.220.270.320.370.430.480.540.600.670.760.970.910.740.030.160.210.260.320.370.430.480.550.620.710.910.860.760.110.160.210.260.320.370.430.500.560.650.8

45、60.800.780.050.110.160.210.270.320.380.440.510.600.800.750.800.050.100.160.210.270.330.390.460.550.750.700.820.050.100.160.220.270.330.400.490.700.650.840.050.110.160.220.280.350.440.650.590.860.060.110.170.230.300.390.590.540.880.060.110.170.250.330.540.480.900.060.120.190.280.480.430.920.060.130.2

46、20.430.360.930.070.160.367.订货需知:7.1 注明产品型号规格,例:DJHK200kvar。7.2 注明采用的柜体型式,例:GCS抽屉柜或GGD固定柜。7.3 注明每路是否配置电抗器,例:配置 6%电抗器或无。7.4 注明是否配置柜顶母排,例:配置 100X10mm铜排或无第二篇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1概述1.1适用范围和产品特点智能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无功功率动态分相补偿或 三相共补的自动控制。是最新发明专利产品。本控制器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为低压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配套。本控制器与KFJ型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和并联电容器组成 DJHKf

47、fl智能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达到最优的配套效果。产品具有优先组和基础组双循环热备方式智能动态控制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快 速投切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的功能。并且具有电力监测和 GPRS无线通信功能(选装)。 1.2控制原理控制器的采样信号取自于负载的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以负载低压配电系统的无功功率作为控制物理量。控制器分下面两种情况以双循环热备投切的工作方式对补偿电容器进行 控制:当系统无功功率欠补(即电流滞后于电压)并且无功缺额大于或等于投入门限值时,控 制器的优先组输出电路以循环方式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KFJ-4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在电压过零时刻接通补偿电容器,同时控制器的基

48、础组输出电路处于热备状态,当优先组补偿电容器全部接通后系统无功功率仍欠补,则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再以循环方式输出有源接点控制交流接触 器(或KFJ-10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接通补偿电容器。直至系统无功功率缺额小于投入门限值 为止。 当系统无功功率过补(即电流超前于电压)并且无功过补额大于或等于切除门限值时, 控制器的优先组输出电路以循环方式输出高阻态信号控制KFJ-40A智能快速复合开关在电流过零时刻切除补偿电容器,同时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处于热备状态,当优先组补偿电容器全部切除后系统无功功率仍过补,则控制器的基础组输出电路再以循环方式分断有源接点控制交流接 触器(或KFJ-100A智能

49、快速复合开关)切除补偿电容器。直至系统无功功率过补额小于切除门 限值为止。控制器每完成一次投或切的动作之后再重新监测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并且判断系统的无功缺额或无功过补额是否符合投切条件。控制器出厂时设置的投切条件:投入门限为1.2 Qc,切除门限为0.2 Qc, Qc为每步投切补偿电容器的最小额定容量。出厂设置的投切门限是推荐给用户的最佳条件,如果投切门限选择不当会产生投切振荡。1.3控制器型号命名DFD 368 BA:含无线监控型;B:基本型;C:共补型产品代号智能低压无功动态补偿控制器1.4引用标准JB/T 9663-1999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DL/T 597-1996低压无功

50、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GB/T 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 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 成套设备(IEC 60439-1 : 1999, IDT)GB/T 10233-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T 4025-2003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 7947-2006人机界面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420

51、8-2008 eqv IEC 60529:2001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6587.4-86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GB 6587.5-86 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GB 6587.6-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GB 11463-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 11920-89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正常使用条件2.1 周围空气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不得超过+40 C,而且在24 h周期内其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5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25 C。2.2 大气条件空气清洁,在最高温度为+40 C时,其相对湿度不得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 湿度。例如+2

52、0 时相对湿度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然地产生适度的凝 露。2.3 污染等级控制器应能在GB7251.1-2005中规定的污染等级3环境中使用。2.4 海拔安装场地的海拔高度应不超过2 0OO mi2.5 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源电压AC220 V,允许偏差± 20%额定频率50 Hz,允许偏差± 5%2.6 振动安装地点的振动条件:振动频率范围为10150 Hz,最大振动加速度不大于5 m/s2。注:使用条件与上述不同时,用户应与本公司协商解决。3技术要求3.1 总则3.1.1 控制器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 要求。3.1.2 控制器外形美观,易于维修、安装和调试。电路的安排,元件的选用及结构设计都能保证控 制器的抗干扰性能。3.1.3 控制器装用的元器件应符合各自的标准。印制板符合GB/T 4588.2的规定。3.1.4 控制器显示功能控制器能够显示电源三相电压 UA UB UC电源三相电流(一次侧)IA、旧、IC;总视在 功率和A、B Cffi的视在功率;总有功功率和 A B、C1的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和 A B、C 相的无功功率;A、B Cf的功率因数,A、B Cf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当前日期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