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3)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是:,。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

2、,让书香浸润心灵。C.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D.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站在古村,一股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只是静静地(A.端详B.打量),所有的青瓦已声泪俱下,两千多年的时光,(A.记忆B.记载)着你艰难而清贫的足迹。宋、明、清的烟雨,在这里留下水墨,在这里留下传奇,在这里留下华彩斑 驳 甲 (A.b 6 B.p 6)的墙上,日影与山色,化成一帘旖旎的春光,化成精神世界里的万盖华灯。你, 如

3、一本线装的古诗集,散发出清新淡雅的意韵; , 。你在 乙(d ng)然的春意中熠熠生辉。(1)为文中甲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甲处 乙处(2 )为文中、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3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6分)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4、娟。4.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 “此事古难全”是词人对自然和人生高度概括,有哲理意味。D. 全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

5、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 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 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

6、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注】: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占:占卜。有年:指丰收。乙卯:古代 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忭(bi d n)高兴,快乐。(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4)甲子又雨.()(3 分)6.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3)越三月()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B.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C.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D.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

7、其南/引流种树8. 翻译下面句子。(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9. 回答下面问题。(5分)(1) 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2分)醉翁亭:喜雨亭:(2)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题。(20分)感恩无终米立 待在家的那几天, 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稳定了,没

8、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并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我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牵挂,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父亲, 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 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 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 我明天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

9、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不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 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我久久无法入睡, 从门 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 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 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我原来中学校门

10、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都是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 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 一定是一早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 你带回来的。”待我吃完早餐,父亲收拾完毕,最后一次检查家里的门窗水电,然后提上他 前一晚整理好的包裹便和我出门了。父亲一直走在前面, 我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幼时,父亲第 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 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 直到进了幼儿园, 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 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 门外,

11、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 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而如今,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 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 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自己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 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

12、家吧。”他拼命地点头。©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 了我家的这个男人, 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本文摘自读者 2017年第6期)10.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文中父亲“如山的父爱”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4分)11. 品析词语。(6分)(1)有人认为第段划线句中的“固执”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2)文章第段划线句中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品析。12. 文中第、段写“我”流泪了,请说说“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13.

13、请说说你对文章末段划线句的理解。(3分)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我”内心的几番纠结,使故事一波三折,深深地打动了读者。B. 回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一事,是“我”改变了送父亲去养老院决定的转折点。C. 第段“神情黯淡下来”可见年老父亲的内心无比失落无奈,以及对儿子的不满。D. 文中所写之事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敬老、养老”这一问题的思考。(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精神的三间小屋(有删节)毕淑敏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 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

14、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 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活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 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而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 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 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 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

15、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 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少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是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白桦林中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 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 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 受种种条件的制约,

16、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 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 刁曰十、r 4得 安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 生命的远方。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可它又确实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一一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 变成他人

17、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 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瞭亮, 都是别的喉咙嘟嚷过的。 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划过的。我们把 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 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 找不到自己曾经 生存的证据。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 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 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15

18、从全文看,作者所说的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6分)16. “让一束圣洁的阳光, 从天窗洒入。”将“洒入”换成“射入”好吗?为什么?( 3分)17.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在纷繁的世界中,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是必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B. 作者认为能坚持不懈并根据自己倾心的爱好,找到适合自己事业的人是很少的。C. 事业时时会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精神毫无喘息的机会,无丝毫的自由。D. 相对人类而言,三间小屋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我们自身的生活。(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20题。(10分)【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且至今仍然在使用的

19、唯一的文字。现代汉字是从3300年前的甲骨文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在这过程中,留下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字体。这些字体各具美感,是书法艺术赖以存在的基础。小篆笔画圆劲均匀,粗细一致,笔 法瘦劲挺拔;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轻重顿挫富有变化;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草书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流畅迅速;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既有草书笔势流动的特点,又有楷书的端正平稳的特点。可以说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材料二】书法采用刚柔并济的毛笔作为工具, 使得书法的线条粗细疾徐、 干湿浓淡变 化万千,极富表现力,这种在书写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痕迹之美就是书写美。书法美是造型美和书写美的高度统

20、一,在中国写意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材料三】书法学习有利于多种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书法碑帖的临习中, 人们通过观察点画结构、用笔方法和特征,心摹手追,训练既久,观察事物的能力就会提高。其次,书 法学习能培养想象能力。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笔法之理,正是书法艺术有利于想象力培养的例证。再次能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在临摹古代书法中,有很多辩证统一 的思想贯穿其中,如行笔中的提按、墨色的浓淡、行笔速度的疾涩、起笔时的顺锋与逆锋等, 都构成了矛盾统一的现象。另外,学习书法对人的专注力、耐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18. 下面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至今仍然

21、在使用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B. 书法艺术存在的基础是汉字演变过程出现的包括隶书、楷书等在内的各种字体。C. 书法艺术在中国写意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欣赏书法可从造型和书写两方面入手。D. 书法线条粗细疾徐、干湿浓淡变化既体现书写美,也体现书法艺术的矛盾统19阅读材料一,在横线上填出“马”字的相应字体。(3分)纟馬焉$草书 楷书20阅读材料三,请概括学习书法的具体意义。(4分)(六)名著阅读。(6 分)21.填空题。(3分)A.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 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 把门军人见了,那里敢拦挡;见A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A抢到厅前,下了

22、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两摆在厅前A见刘高不出来,立了一回,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选段中A是 (人名),其绰号是 “”,选段中A搜人是为了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3分)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李逵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 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一一水浒传李逵杀虎的起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两人相约到山上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块他认为最精 美的石头。甲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

23、块啊?”乙说:“漂亮的石头很多,但我只选一块最精美的就够了。”乙也建议甲扔掉一些,甲笑着拒绝。下山途中,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不 得已把筐里的石头一块一块扔掉。到达山脚时,他的筐里只剩下一块石头!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放弃”或“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分)(2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分)(3)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24、木春。(2分)(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2. C ( 3 分)3. (1) A 盎(2 分)(2)A B ( 2 分)(3) 示例一:如一首婉转的歌曲,吟唱出抑扬顿挫的旋律。(3分)示例二: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绘出浓墨重彩的色调。(3分)二、阅读(70分)4. B ( 3 分)5. 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3分)6. ( 1)情趣 (2)离开(3)到了 ( 4)下雨(4分)7. A ( 3 分)8. ( 1)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2分)(2)官员们在官署里一起庆贺 ,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2 分)9. (

25、1)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2分)(2)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3分)【参考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 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 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