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信息获取_第1页
第四章信息获取_第2页
第四章信息获取_第3页
第四章信息获取_第4页
第四章信息获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管理概论王爱王爱Wangai_ 第四章第四章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21.4.1 信息管理的产生背景信息管理的产生背景(II) (回顾回顾)o信息流通过程信息流通过程信息信息流通过程流通过程认识认识再次加工再次加工收集收集统计登记统计登记加工加工存贮存贮检索检索分配分配使用使用34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o 4.1 信息源及其特点信息源及其特点o 4.2 信息的评价与选择信息的评价与选择o 4.3 信息搜集信息搜集44.1 信息源及其特点信息源及其特点o4.1.1 信息源的概念信息源的概念o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o4.1.3 信息源的其他分类信息源的其他分类54.1

2、.1 信息源的概念信息源的概念o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称为称为“信息源信息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献术语文献术语) )64.1.1 信息源的概念信息源的概念7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I)o一、记录型信息源一、记录型信息源o二、实物信息源二、实物信息源o三、智力型信息源三、智力型信息源o四、零次信息源四、零次信息源8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II)l记录型信息源记录型信息源:n 由传统介质由传统介质( (如纸张、竹、帛等如纸张、竹、帛等) )和各和各种现代介质种现代介质( (如

3、磁盘、光盘、缩微胶卷、胶如磁盘、光盘、缩微胶卷、胶片等片等) )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n记录型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信息系统,便于记录型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信息系统,便于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源) 常用文献信息源常用文献信息源n 科技图书科技图书n 科技期刊科技期刊n 科技报告科技报告n 会议文献会议文献n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n 标准文献标准文献n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n 产品资料产品资料n 技术档案技术档案n 科技报纸科技报纸n 光盘数据光盘数据n 网络数据网络数据10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III)l记录型信

4、息源:记录型信息源:11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III)12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III)13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IV)l记录型信息源:记录型信息源:n分类二:按不同的分类二:按不同的加工情况加工情况划分划分l一次信息:一次信息:在各类信息活动中生产的原始信息。在各类信息活动中生产的原始信息。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专利说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专利说明书等;明书等;l二次信息:二次信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信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息。如书目、题录

5、、简介、文摘等;l三次信息:三次信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分析、综合综合而产生的信息。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而产生的信息。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文献指南等。结、文献指南等。14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V)l记录型信息源记录型信息源:n特点:特点:l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传播信息的最重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要的手段;l所载信息固定、明确,利于进行多方面加工和利所载信息固定、明确,利于进行多方面加工和利用;用;是确认人类活动、进行社会规范的工具。是确认人类活动、进行社会规范的工具。154.1

6、.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VI)l实物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n由实物携带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某种由实物携带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某种生物的样品、产品样机、工艺品等生物的样品、产品样机、工艺品等。n特点:特点:l真实可靠;真实可靠;l信息浓度大,内容丰富,直观生动,易于理解;信息浓度大,内容丰富,直观生动,易于理解;l易于开发利用;易于开发利用;传递不方便,流通渠道不够广泛。对其进行管理,传递不方便,流通渠道不够广泛。对其进行管理,首先要将其转换为记录型信息。首先要将其转换为记录型信息。16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VI)17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

7、信息源(VII)l智力型信息源智力型信息源:184.1.2 四种主要的信息源四种主要的信息源(VIII)l零次信息源零次信息源:(口头信息源口头信息源)n作用:(作用:(课本课本p107p107108108)194.2 信息的评价与选择信息的评价与选择o4.2.1 信息评价的基本问题信息评价的基本问题o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o4.2.3 网络信息评价网络信息评价204.2.1 信息评价的基本问题信息评价的基本问题(I)o信息评价:信息评价:n 按照一定的按照一定的标准标准对信息集合的状况加以对信息集合的状况加以评判和估价,从而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评判和估价,从而为信

8、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源的组织提供选择依据。信息源的组织提供选择依据。o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信息的价值信息的价值n“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在特定的问题和状态中:在特定的问题和状态中被利用并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信息,是实现某被利用并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信息,是实现某种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是进行决策和选择所种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是进行决策和选择所必需的资料必需的资料 。214.2.1 信息评价的基本问题信息评价的基本问题(II)o评价信息价值的一般指标:评价信息价值的一般指标:l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要的依据;l信息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信息

9、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l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高;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高;l信息具有综合性;信息具有综合性;l信息容易获取;信息容易获取;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 22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I)l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法n 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件或标准,信息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根据对信息源的一般根据对信息源的一般要求对信息源进行评分评价,从不同角度和要求对信息源进行评分评价,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n评价主体:评价主体: 信息工作者信息工作者234.2.2 信息

10、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II)l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法n实例:实例:五项指标,十分制,按总分排序五项指标,十分制,按总分排序24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III)n局限性:局限性: 主观性太强;主观性太强;l实际利用考虑不够;实际利用考虑不够;l指标不够完备。指标不够完备。l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法25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IV)l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法n以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以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信息用户信息用户对信息源对信息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然后由信息工作者对调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然后由信息工作者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对信查所得

11、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对信息源的价值做出评定息源的价值做出评定。n评价主体:评价主体: 信息用户信息用户n特点:特点:o需要信息用户密切配合,工作量较大,但评价结需要信息用户密切配合,工作量较大,但评价结果较为客观。果较为客观。26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l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法n实施步骤:实施步骤:被调查人被调查人信息源信息源F1F2FjFn1a11a21a1ja1n2a21a22a2ja2n iai1ai2aijainmam1am2amjamn总总 计计R1R2RjRnl收集数据:收集数据:在调查表中要求用户根据自己利用信息源的情况对在调查表中要求用户根据

12、自己利用信息源的情况对所要评价的信息源评分。所要评价的信息源评分。27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l分析数据:分析数据:依据事先设定的依据事先设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计算信息,计算信息源各指标的值,以此确定信息源的价值大小。源各指标的值,以此确定信息源的价值大小。l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法n实施步骤:实施步骤:28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29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30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31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324.2.2 信息评价的

13、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33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344.2.2 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评价的一般方法(VI)35364.2.3 信息准确度的评价信息准确度的评价374.2.3 信息准确度的评价信息准确度的评价384.2.4 信息经济性的评价信息经济性的评价394.2.4 信息经济性的评价信息经济性的评价404.2.4 信息经济性的评价信息经济性的评价414.3 信息获取的途径信息获取的途径o4.3.1 信息搜集的原则信息搜集的原则o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o4.3.3 信息搜集的方法信息搜集的方法o4.3.4 问卷调查法简介

14、问卷调查法简介424.3.1 信息搜集的原则信息搜集的原则(I)l针对性针对性n任何信息服务机构必须根据本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任何信息服务机构必须根据本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信息搜集的范围和重点。为此,务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信息搜集的范围和重点。为此,必须必须仔细调查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仔细调查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l系统性系统性n为了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效用,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效用,必须必须了解和掌握信息了解和掌握信息源的动态变化,系统地、连续地搜集和积累有关的信源的动态变化,系统地、连续地搜集和积累有关的信息。息。l预见性预见性n必须制定面向未来的信息搜集计划,要预见可能产

15、生必须制定面向未来的信息搜集计划,要预见可能产生的新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新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434.3.1 信息搜集的原则信息搜集的原则(II)l科学性科学性n依据科学原理,研究信息的分布规律,选择和确定价依据科学原理,研究信息的分布规律,选择和确定价值高的信息源,并采用科学方法来搜集信息。值高的信息源,并采用科学方法来搜集信息。l计划性计划性n事先制定比较周密详尽的信息搜集计划,以便按计划事先制定比较周密详尽的信息搜集计划,以便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搜集信息。有目的、有步骤地搜集信息。444.3.2 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I)l采全率采全率n定义:某一定义:某一信息系统信

16、息系统所含的全部所含的全部切题性信息切题性信息在当时在当时系统内外系统内外所有切题信息中所占的比例。所有切题信息中所占的比例。n表达式:表达式: P = r / RoP 采全率;采全率;r 信息系统中切题的信息;信息系统中切题的信息;R 系统内外全部切题的信息。系统内外全部切题的信息。n功能:功能:衡量信息搜集的衡量信息搜集的完整程度完整程度。45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II)l采准率采准率n定义:某一信息系统所含的全部切题信息在当时定义:某一信息系统所含的全部切题信息在当时该该系统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n表达式:表达式: E = r / Q

17、oE 采准率;采准率;r 信息系统中切题的信息;信息系统中切题的信息;Q 系统内所有的信息。系统内所有的信息。n功能:功能:衡量信息搜集的衡量信息搜集的针对性针对性。46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III)l及时率及时率n定义:搜集过程的定义:搜集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一环节所花费的总时间。所花费的总时间。n表达式:表达式:oT 及时率;及时率;i 搜集过程的环节数;搜集过程的环节数;t i 第第i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n功能:功能:衡量衡量信息搜集的信息搜集的速度速度。initT147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IV)l费用率费用率n定

18、义: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定义: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单位信息单位信息所耗费的所耗费的费用费用。n表达式:表达式: C = F / GoC 费用率;费用率;F 搜集信息的总花费;搜集信息的总花费;G 搜集到的信息量(总件数)。搜集到的信息量(总件数)。n功能:功能:衡量衡量信息搜集的信息搜集的资金效率资金效率。48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V)l劳动耗费率劳动耗费率n定义: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定义: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单位信息单位信息所耗费的所耗费的最低劳动最低劳动量量。n表达式:表达式:oL 劳动耗费率劳动耗费率;i 搜集过程的环节数;搜集过程的环节数;li 单位信息在第单位信息在第i个

19、环节所花费的劳动量。个环节所花费的劳动量。n功能:功能:衡量衡量信息搜集的信息搜集的劳动效率劳动效率。inilL149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VI)l采全率采全率l采准率采准率l及时率及时率l费用率费用率l劳动耗费率劳动耗费率50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VII)o“采全率采全率”与与“采准率采准率”的关系:的关系:n反变关系。采全率越高,反变关系。采全率越高,采准率越低;反之,采准采准率越低;反之,采准率越高,采全率就会越低。率越高,采全率就会越低。514.3.2 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信息搜集的效率指标(VIII)o“采全(准)率采全(准)率”

20、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与其他指标的关系:n“采全率和采准率采全率和采准率”是随是随着信息搜集的着信息搜集的“及时率、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率”的的增长而增长的。增长而增长的。524.3.3 信息搜集的方法信息搜集的方法(I)n分类一:分类一:o动态信息:直接从信息源中发出,且大多尚未动态信息:直接从信息源中发出,且大多尚未用文字符号或代码纪录下来的信息。用文字符号或代码纪录下来的信息。o静态信息:经过人的编辑加工并用文字符号或静态信息:经过人的编辑加工并用文字符号或代码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信息。代码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信息。n分类二:分类二:o公开信息:来自大众传播媒介、公共信息服

21、务公开信息:来自大众传播媒介、公共信息服务或其他公开渠道的信息。或其他公开渠道的信息。o非公开信息:来自非公开途径,甚至采取了一非公开信息:来自非公开途径,甚至采取了一定保密措施的信息。定保密措施的信息。l信息的分类:信息的分类:534.3.3 信息搜集的方法信息搜集的方法(II)l信息搜集的常用方法信息搜集的常用方法动态信息动态信息静态信息静态信息公开公开信息信息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预订采购法预订采购法参观考察法参观考察法信息检索法信息检索法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日常积累法日常积累法非公开非公开信息信息访问交谈法访问交谈法交换索要法交换索要法技术截获法技术截获法委托收买法委托收买法敲诈利诱法敲

22、诈利诱法抢劫窃取法抢劫窃取法544.3.3 信息搜集的方法信息搜集的方法(III)l采购采购o订购、现购、邮购、委托代购订购、现购、邮购、委托代购 l调查调查o现场调查、访问调查、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样品调查、样品调查l交换交换l索取索取o直接索取、间接索取直接索取、间接索取l检索检索o手工检索、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手工检索、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l信息搜集方法实例:信息搜集方法实例:554.3.4 问卷调查法简介问卷调查法简介(I)l概念概念n问卷调查法:调查者就某些问题向被调查问卷调查法:调查者就某些问题向被调查者发放统一设计的者发放统一设计的问卷问卷,填好

23、,填好回收回收后,获后,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取有关信息的方法。564.3.4 问卷调查法简介问卷调查法简介(II)l主要步骤主要步骤l问卷设计问卷设计o基本内容:基本内容:l前言: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意图、填表须知等;前言: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意图、填表须知等;l被调查者的情况:包括性别、民族、职业、收入、被调查者的情况:包括性别、民族、职业、收入、年龄等基本情况,用于分析调查结果;年龄等基本情况,用于分析调查结果;l调查内容:需要被调查者回答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调查内容:需要被调查者回答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结语:谢辞,调查者的名称、介绍、联系方式等基结语:谢辞,调查者的名称、介绍、联系方式等基本

24、情况。本情况。57 实例:某旅游网站的调查问卷前前言言被调被调查者查者情况情况调调查查内内容容结结语语584.3.4 问卷调查法简介问卷调查法简介(III)l主要步骤主要步骤l问卷设计问卷设计o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l简明性。尽量为被调查者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问卷,减少简明性。尽量为被调查者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问卷,减少回答问题的难度和时间。回答问题的难度和时间。 l适应性。问卷的设计要避免给调查者造成心理上和思想上适应性。问卷的设计要避免给调查者造成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尽量设计出适应被调查者心理和思想要求的问卷。的压力,尽量设计出适应被调查者心理和思想要求的问卷。 l目的性。问卷设计就要紧紧围

25、绕着研究目的来进行。目的性。问卷设计就要紧紧围绕着研究目的来进行。l针对性。要设身处地为被调查对象考虑各种困难,避免针对性。要设身处地为被调查对象考虑各种困难,避免被调查对象因问卷造成的困难而放弃应答。被调查对象因问卷造成的困难而放弃应答。目标:保证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保目标:保证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保证调查的质量。证调查的质量。59l问卷长度要适中,恰好满足调查目标的需要;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l调查项目安排要合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l问答形式要合理:先“结构式”后“开放式”;l问题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的概念;l问卷格式要清晰,问题要简洁明了;l要避免使用复合性的问题;l提问时的语言要适合被调查者的特点,通俗易懂;l问题应该客观、中立,避免倾向性和诱导性;l避免敏感性、窘迫性、威胁性的问题;604.3.4 问卷调查法简介问卷调查法简介(IV)l主要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