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_第1页
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_第2页
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_第3页
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_第4页
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一、工作制度(一)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1、医院建立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接到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指令的医院 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或院行政总值班(夜间 ),应问清“事件”发生和 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下达给本院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电话记录,立即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报告。3、接到报告,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迅速到 指定地点集合;根据

2、指令要求,启动医院应急处理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 调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 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上级卫生行政 部门报告医院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 :床位预留、技术力量、 特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5、医务科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布置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抢救(救治 )组成 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6、医院对参加院内应急处理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讯联络并 宣布相关纪律。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

3、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 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 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保证在有效 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办公室控制,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作 他用。8、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的指令;接受专 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等指导。9、指定专人对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 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对事件中所有进入本院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10、每日向区疾控中心和区、街道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报告在院的患者 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 卜医疗救

4、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11、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区、街道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请求支援:(1)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2)需要特殊解毒药品、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3)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12、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本院应急救治的情况与结果,有关的分析 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区、街道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二)应急预案启动制度1、医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医疗处理预案.2、院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或行政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部门下达 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分析情况,逐级

5、汇报。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 案启动和响应级别。3、预案启动决定:一级响应:院长(或院长指定的分管副院长)启动并负责。二级响应:分管副院长或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启动并负责。三级响应: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或医院行政总值班启动并负责。4、预案响应等级:一级响应:全院响应。二级响应: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三级响应:急诊科响应。5、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根据情况变化调 整响应等级。(三)请示报告制度1、分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有多个相 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或医院行政总值班报告和请示。2、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或医院行政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

6、应的同时,应立即 向院领导报告和请示。3、院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 应向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报告。(四)预检分诊制度1、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 室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 用品.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要求工作认真, 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 .发现 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3、对于突发重大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 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或行政总值班汇报 .4、按“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

7、”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 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 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 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 病科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 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 的预防措施。8、预检分诊处应当

8、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 ,并按照医疗废 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9、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科室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 运送病人的担架等要进行消毒。10、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 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 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 注明记录时间.11、从事预检、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 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

9、作制度.(五)转诊制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必须服从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统一 指挥和调度,无条件收治送达的患者。2、医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处理预案,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开通“绿 色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急救的需要.3、对医院附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批量患者涌入,在未接到上级指令的 情况下,应该一边报告,一边处理,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置和监护。4、除对重危患者(包括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抢救,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 及疑似患者收住感染性疾病科)外,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患者, 在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可临时腾出会议室、办公用房等安排留观。5、对于需急诊手术、进入IC

10、U抢救、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由抢救组组长决 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并向领导小组汇报。6、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就诊者,无论是被收住入院, 还是被安排留观,都应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做好记录;同时, 统一登记造册。7、对已接收的,超出本院容纳和救治能力的患者及需转送到其他收治医院 或留观医院的传染病患者,经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同意分流和统一调度,并在落实转诊医院的情况下,必须写好简要病历,方能转往指定医院。(六)培训、演练制度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传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 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 培训与演

11、练。2、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 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 法规、政策、条例、 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理 新技术及新项目等。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 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 ,同时要学习掌握: 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各种急救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5、全院工作人员要学习

12、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6、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七)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1、所有从事执业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报告人.2、医疗机构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管理。3、明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4、明确报告内容。5、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应当在2小时 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同时进 行网络直报。(八)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戴工作帽、穿工作衣和隔离裤、换鞋,操作护 士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时应穿隔离衣

13、。医务人员的手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查体、 治疗、护理后,一定要进行手的消毒与清洗。2、每日进行消毒巾湿扫床铺,一床一巾,用消毒液擦抹床头柜,一柜一巾; 地面用消毒拖地及紫外线照射,每日二次。3、检验采血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严格防止交叉感染。4、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 后集中处置。5、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置。凡被污染的物品或 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6、病人的便器使用一次性的.如不是一次性的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7、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涤污水流入下水道后,需经污水处理达到消毒 要求后才能排放.8、

14、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用具严格分开 .9、使用后的物品严格按照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再放入医疗废物塑料袋中送往医院指定 的地方集中处理。二、岗位职责(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小组由院长组建并由院长担任组长, 负责全院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2、在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领导下,组织、部署、协调本院应急救援的 医疗救治工作。3、组织制订并审定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4、负责本院应急处理小组和常设机构的组建。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科室的职责,检查和考核各成员科室应急准备的落 实情况.6、突发公共卫生

15、事件发生后,在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启动院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指挥对到院的患者开展救治。并对正在进行的 应急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7、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报告本院即时的医疗救治情况,派出应急 处理小组。8、决定是否提请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予以技术、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 院分流患者的请求。9、负责应急响应终止及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奖惩。10、分管副院长协助院长开展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工作。(二)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职责1、以医务科为主体组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平时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战时具 体执行和落实院领导小

16、组的各项决策,及时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具体情况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根据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的要求,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 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4、负责建立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应急救治网络体系。5、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开展医疗救援与卫生防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具体救援方案,建立“绿色通道 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集合外派现场应急小 分队。7、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与上级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接受其指令,获取专 家组关于诊断及救治方案的意

17、见,出院的标准和时限等信息,及时传达并应用于 本院救治。8、负责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 急救治进展情况,按时向院领导小组和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报告。9、负责收集、评估临床意见,及时向院领导小组请示,提出需要上级专家组 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分流部分患者,向上级医院或 专科医院转送部分危重患者等请求.10、对转诊患者督促科室写好简要病历,联系接诊医院。11、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三)医院行政值班应急处理工作职责1、负责值班期间发生的各类重大医疗抢救工作的首诊组织和协调工作。2、及时向分管院长或医院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医疗救援

18、的接诊与初 步处置情况.3、在院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参与值班期间应急医疗救治的组织与协调。4、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5、完成院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四)应急处理专家组职责1、医院应急医疗处理专家组,由分管副院长负责组建,医务科负责日常管 理。成员由急诊专业(包括急性中毒 卜危重病专业、传染病(感染)专业、呼 吸专业、创伤专业(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烧伤整形科、胸外科等)、院内 感染、药学专业等专家组成。2、在医疗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应急救治提供咨询、建议、技 术指导和支持.3、向院领导小组提供医疗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负责全院危重症病人 会诊、抢救,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预防原则和救治 Zu 04、审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