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_第1页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_第2页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_第3页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_第4页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

2、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难点: 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 先根据例题把运算顺序讲清,适当补充四则运算的题型和量。情景是作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为何可以这样计算的素材来加以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算顺序后,再补充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型,从而使解题步骤和策略得以强化。 五、学生情况 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 1 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六、教学建议 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

4、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七、课时安排 四则运算(一) 2课时 四则运算(二) 2课时 四则运算(三) 2课时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一、单元名称:位置与方向 二、单元教学

5、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单元知识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 2 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

6、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五、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六、教学建议 注

7、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

8、,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七、课时安排: 方向与位置 4课时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单元名称: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3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9、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熟练掌握五大运算定律; 2熟练运用五大运算定律 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关键: 1、观察,因势利导,启发、倾听,点拨、指导的多种教学方法。 2、探索、交流、尝试、质疑相结合的多种学习方法。 五、学生情况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10、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六、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 4 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

11、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

12、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七、课时安排: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 .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 .1课时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材分析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

13、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 5 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其中,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14、求出 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措施 1、教学时多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学习小数的读写。 2、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让学生体会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5、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6、强化概念记忆,特别是后进生,让他们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第五单元 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

15、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及图形的拼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上期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6 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知识秘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还重视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教学内容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并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16、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辩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学会按角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学措施 1、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

17、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 一、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发、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学习内容: 1、 知识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7 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 能力目标:2、 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 3、 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

18、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 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四、知识基础: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 五、采取的措施; 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2、 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3、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4、 六、课时安排: 一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2课时 两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2课时 课时小数的简便计算2 第七单元计划 一、单元简析: 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在会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

19、问题的前提下,建立了统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单元目标: 1、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学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 8 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 1 能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

20、基本方法。2、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 3 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四、课时安排: 3 第八单元计划 一、单元简析:“数学广角”除了一年级上册没有外,在其他年级都有安排,目在本册中安排的内容主的在于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要是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它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植树问题,可在数学上实际上是设置等分点的计算问题,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也可是知道几段和每份的长度求以是知道总长和几个点求分成几段,是探讨关于一条1总长。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植树

21、问题的典型问题:例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借助围棋盘来探讨封闭曲例32题。例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相关的情节并不限于植树,生活中的走楼梯,锯木头,插红旗,安路灯等问题,都可以按照植树问题的数量关 系和思路解答。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 1 法。、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 2 方法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22、题, 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几种植树的方法。 9 难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 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做一做例1 P118第一课时:P117 做一做例2 P119第二课时:P118 3 P121做一做P120第三课时:例 第四课时:小管家 第九单元计划 一、单元分析小数,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 有单独安排复习

23、内容。 、关于“小数的认识”的复习。1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小数的初“小数的认识”本学期所学的小数的认识和整数的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小数重点仍然是让学生从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去掌握,认识一样,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也是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种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其实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相通的,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和求整数的近似数方法类似,复用“四舍五入”但小数又有着和整数习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其结果是完全不”不同的特点,如在小数、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 同的,复习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关于“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复习。2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系,又有区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复习题,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教材还注意复习验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因为四则运算的法则对于整数和小数同着重复习四则运算,接下来, 10 样适用,因此教材上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加以整合,集中复习,着重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最后,也便于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