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_第1页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_第2页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_第3页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_第4页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国 家家 税税 收收 B区公选课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 主讲人 罗 成(副教授) 二二0 0一三年一三年九九月月-二二0 0一四年一月一四年一月 国家税收国家税收教教 案案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32013年年9 9月月20142014年年1 1月月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B区公选课 课程类别课程类别: 讲授课讲授课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本、本、专专科生科生 课课 时时 数数: : 周周 4 4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国家税收国家税收是一门财政学是一门财政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以及面向全校其它经济、会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以及面向全校其它经济

2、、会计、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计、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国家税收国家税收教学要求的目标是使同学们通过该教学要求的目标是使同学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掌握必要的税收基础理论,同时课程的学习,既掌握必要的税收基础理论,同时又比较熟悉税务实务,着重涉税事务的分析和运又比较熟悉税务实务,着重涉税事务的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税收基础理税收基础理论论和和税收实务的特点税收实务的特点安排为两大部分。安排为两大部分。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国家税收理论部分: 这部分是关于税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目的是为进一步学

3、习各税收实体法做准备。内容主要包括税收基本概念、本质及其特征;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能与作用;治税思想与原则;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分析;最适税负的确定;税负转嫁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避税与逃税的区别;税收的构成与分类;税式支出及其管理;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及税法的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国家税收实务部分: 这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使同学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包括流转税制、所得税制、资源税制、财产税制、行为税制。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税制的发展历史;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五大税种其它各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

4、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调整、税收优惠、费用扣除、征收管理等。 资料资料: 20122012年年全国财政收入全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12.8% 20122012年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64亿元,增长15.1%。 一、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1.国内增值税26416亿元,比上年增长8.9% 2.国内消费税7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卷烟消费税3949亿元,增长17.8%;成品油消费税2811亿元,增长9.9%。 3.营业税15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房地产营业税4051亿元,增长11.6%;建筑业营业税3

5、706亿元,增长18.6%;金融业营业税2874亿元,增长32.7%,主要是金融业贷款利息收入增加。 4.企业所得税19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上下年企业所得税退税因素后增长12.8%。 5.个人所得税5820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工薪所得税3577亿元,下降8%;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595亿元,下降12.5%。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796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关税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7.出口退税10429亿元,比上年多退1224亿元,增长13.3% 8.车辆购置税2228亿元,比上年增长9%。 9.证券交易印花税304亿元,比上年下

6、降30.8%。 10.城市维护建设税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11.地方其他税种收入情况:土地增值税2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契税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城镇土地使用税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耕地占用税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50.7% 12.非税收入16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非税收入2849亿元,增长5.7%。地方非税收入13760亿元,增长20.3%。 公共财政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64亿元,增长15.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财政支出64148亿元,其中,中央

7、本级支出18765亿元,比上年增加2251亿元,增长13.6%;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5383亿元,比上年增加5462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06947亿元,比上年增加14214亿元,增长15.3%。 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1、教育支出21165亿元,比上年增加4667亿元,增长28.3%;2、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比上年增加601亿元,增长15.7%;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1亿元,比上年增加358亿元,增长18.9%;4、医疗卫生支出7199亿元,比上年增加769亿元,增长1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4

8、2亿元,比上年增加1432亿元,增长12.9%;6、住房保障支出4446亿元,比上年增加625亿元,增长16.4 %7、农林水事务支出11903亿元,比上年增加1966亿元,增长19.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20亿元,比上年增加1399亿元,增长18.4%;9、节能环保支出2932亿元,比上年增加291亿元,增长11%;10、交通运输支出8173亿元,比上年增加675亿元,增长9 %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本章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目的 主要使同学们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概念、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及财政的职能等财政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财

9、政概念,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理论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理论, ,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职能的内涵。 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一节第一节财政概念财政概念 一、财政概念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分配,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公共经济活动。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 1 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范畴。 2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 由于财政属政府的经济行为,在经济部门划分中政府属公共部门,因此,财政活动是一种公共经济活动。 3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即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二、二、 社会

10、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理论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理论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而言的,其是以社会为单位提出的需要。 需要分为私人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满足需要的物品也相应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私人主体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和单位,也不给他人带来外部的收益和成本。 公共物品是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都不可分割的散布到整个社区里。 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是:

11、所谓纯粹的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是从公共物品的供给角度来讲的。即为该物品的供给出资的人在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利益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从中受益。具体说,就是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不可排除的原因,或是技术上不可能,或是排除的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存在“搭便车”现象。 非竞争性是从公共物品的消费、受益角度讲的。即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

12、消费者的消费或同时从中受益。严格说来,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是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消费质量,即多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边际生产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边际拥挤成本-是指在消费中存在拥挤现象,每个消费者的消费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具有不可分割性,必须由政府集中组织

13、来满足。 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共同享用的需要,一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在满足公共需要是也要付出代价,但其规则不是等价交换,付出与所得是不对称的。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三)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很广,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三方面) 1国家行使其政治职能,保障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稳定及正常运转的需要。如行政、国防、公检司法、外交等。这些都属于纯粹的社会公共需要。 2国家行使其社会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的一些公益性、基础性条件的需要。如文化教育

14、、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风险产业等。这些有的属纯粹的公共需要,更多是属于介于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之间的准社会公共需要。 3保障市场经济顺利高效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调控措施、政策及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并存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三)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 1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精神,重新认识财政概念。 2澄清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若干误区。 3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政府与财政市场

15、、政府与财政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它主要包括两重涵义:其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二是对那些以社会目标为主的活动市场无能为力。 既然市场存在失灵状况,经济的运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客观上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这样,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就有了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而财政正是政府干预和调控的主要工具。 二、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共二、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共8 8方面)方面) (一)公共物品 1首先,纯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提供。这是由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决定的。 2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

16、分有效地提供。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出现外部效应时也要求政府干预,以实现对经济主体外溢的补偿和外部成本的内在化。 (三)垄断(即竞争失效) 在规模经济显著(规模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行业,特别容易形成垄断,此即自然垄断。 在自然垄断行业(如电话、供水、供电等)中,存在规模经济要求与保持合理的价格、利润水平的矛盾,市场无法解决,需要政府干预。 为了对付垄断,政府可以实行公共管制,或在垄断部门建

17、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和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 (四)信息不充分 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务,也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五)市场不完全 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物品不仅仅是公共物品和有外在效益的物品,还有许多物品市场也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此时则存在市场不完全的问题。 (六)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或优效品、劣效品问题) (七)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效率,这就决定了收入的初始分配首先是按要素索赋分配。由于每个人的索赋或挣钱的本事不同,参与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性别、遗产继承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收入分配

18、结果的不公平。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八)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有盲目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三、政府的经济作用(共2点)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1行政法律手段。包括,制定规制市场和经济主体行为的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直接采取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公共物品、公共提供并非一回事。 3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主要的经济政策手段之一。 (二)政府干预失效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也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机制同样存在缺

19、陷和干预失效问题。由于二战后一段时期内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造成的不良后果,目前在西方理论界,政府失效是比市场失效更受关注的一个问题。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一是政府干预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虽然达到了干预的目标,但成本太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未达到干预目标或虽实现了干预目标,同时又产生了未预料到的副作用。 政府失效的原因很多,如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并非大公无私;信息不完全或失真,导致决策失误;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寻租,谋取私利等。因此,建立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一、财政职能的内涵 (一)什么是财政职能 关于财政职能的解释或理

20、解目前有两种: 一种是把财政职能解释为财政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另一种是把财政职能理解为财政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 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财政职能决定于政府职能,是政府职能的经济体现。 二、资源配置职能二、资源配置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和目标。 资源配置,广义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的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其特点和作用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其目标是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在

21、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财政配置职能的依据是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失灵。其主要是: 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及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品。 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全性”。处于体制转中的我国更是存在“市场残缺”问题,价格扭曲、信息失真、地区封锁、资源转移的种种限制及垄断的存在都妨害市场竞争。 市场无法提供供非竞争性产业、耗资大、周转慢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三)财政的资源配置措施(共四方面) 财政主要是通过支出和税收等财政措施,决定或影响资源配置的数量和方向。 1、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范

22、围,确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供给能力。 2、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 4、通过安排中央与各地方财政之间的分配比例,确定部门与地区间的资源配置。 三、收入分配职能 (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和目标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达到社会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即实现公平分配。 (二)贯彻收入分配职能的财政措施 1、税收。主要通过税种设置和差别税率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及财富占有水平,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差距。 2、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各种补贴等。其主要是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改变收入分配差别的程度。 3、公共支出。其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向公众分配社会福利,也可对实际的收入分配结构起到调节作用。 四、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一)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 经济稳定包含多方面的含义,其主要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严格说来,其还包括国际收支平衡并内含适度的经济增长。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