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000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1.gif)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000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2.gif)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000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3.gif)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000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4.gif)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0001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7404b70d-c37e-4612-a467-601c27b5447d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初二物理 -第五章 -第四节 -眼 睛和眼镜(含解析)、单选题1. 关于近视眼,在不戴眼镜时看不清物体,这时物体成的像在眼睛:( )A. 视网膜上 B. 视网膜前方 C. 视网膜后方 D. 以上都不 对2. 下列关于眼镜度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远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B.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度数都是正数C. 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D. 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 100 的值3.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A. 远视 凹透镜B. 远视 凸透镜C. 近视 凹透镜 D. 近视 凸透镜4. 如图所示的
2、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5. 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C. 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6.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填空题7. 在图中, 图为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选填 “甲 ”或 “乙”)8. 如图所示的是 眼成像光路情况,矫正这种眼睛视力的透镜对光线有作9. 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
3、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 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10. 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 (选填 “平”或“凸”)一些 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 “前面 ”或“后面 ”),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选填 “近视眼镜 ”或 “远视眼镜 ”) 。11. 患近视眼的同学佩戴的近视镜是 ,老年人佩戴的远视镜是 ,潜望镜是(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12.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
4、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 (选填 “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透镜制成的眼镜片1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 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 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 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 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叫远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
5、的最 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 25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 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 变大(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 处最为合适(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 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 “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6、(选填 “变大 ”、“不变或“变小 ”),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三、解答题14. 一个眼睛正常的人,如果带老花镜看物体,情况会如何?15.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 人的眼睛也能变焦, 是通过改变 从而使清晰 的 、缩小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 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长时间用眼,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 25cm。(1)请把文中的空格填完整
7、(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眼的正常观察范围是()A0-10cm B10-25cm C10cm-极远处 D 0-25cm(3)如图 16 所示的四幅图中, 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 (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 矫正方法的是( )图 16100 倍。某人眼(4)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 镜的度数为 200 度,则他所佩戴的眼镜焦距为 。四、作图题16. 小呜在学习了近视眼的成因后,知道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其原理如图所示,一束光 线经过凹透镜和晶状体的折射,最后会聚在视网膜 A 点请你画出光线传播的大致光路17.请你在图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五、实验探究题
8、18. 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a)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 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 标出光屏位置, 表示近视眼的视网 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 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 b)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你认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填 “前方”或“后方”)(3)如图画出了光线经虚线框内的透镜后的出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甲、乙两种情况下对应的透镜示意图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 透镜,作用是 六、综合题19. 根据题意解答(1)如图
9、 1 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 (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画图说明20. 小东同学通过调查,得到如下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一些信息: (a)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 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 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 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 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晶状体太厚或太薄, 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或太弱时, 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在前后 方向偏离视网膜,导致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产生。(b) 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
10、:当焦距单位为m 时,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 100 即可。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1)人的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组成一个 镜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 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 (填 “前或“后”,)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的矫正措施:近视者应该佩带 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对光线的 作用,使图像聚焦在人眼的 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3)现有一度数为 200 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 m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 B【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 会聚能力增强, 远处
11、物体经过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 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 B 2. 【答案】 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距的倒数乘 100 的值,即焦度乘 100,故选 D。3. 【答案】 C【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 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 会聚能力较强, 看远处的物体时,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 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 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 C.【分析】图中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应用有
12、 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 .4. 【答案】 C【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甲是近视眼的成像情 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丙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图乙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汇聚, 表示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因此是远视眼, 凸透镜表示远视眼 的矫正,所以丁是远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 C 。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
13、反射来的光线通 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 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5. 【答案】 C【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选项 A 正确;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选项 B 正确;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薄, 折光能力太弱, 因此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大, 选项 C 错误; 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选项 D 正 确;故选 C 。【分析】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 晶状体的弹性 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
14、近视眼的矫正:应戴凹透镜。6. 【答案】 D【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故 A 错误。B、眼睛的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它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 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 网膜上, 就要戴凹透镜来矫正, 使光线在进行人的眼睛以前先发散一下, 以便使像成在视网 膜上故 C 错误。D、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近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 方,使人看不清物体故 D 正确。故选 D 。 【分析】根据有关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有关
15、基础知识就可以确定此题的答案。二、填空题7. 【答案】乙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解:从远视眼的成因,即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 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知, 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 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 应使光线提前 会聚,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而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故答案为:乙。【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 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 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8. 【答案】远视;会聚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观察图可 知,图中像呈在视
16、网膜的后方,因此是远视眼成像光路情况要想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 应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故答案为:远视;会聚。 【分析】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厚,折光能 力太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对远视眼的矫 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9. 【答案】 A 、C;B; D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正常眼无论看远处的物体还是看近处的物体,像都成在视网膜上,故正常 眼的成像情况是 A、C 两图;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变厚(凸) ,折光能力变强,使物
17、体成像在视网膜前而看不清物体,故是 B 图;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而看不清物体,故是 D 图。故答案为: A 、C;B;D。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正常眼,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不需矫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 能力增强,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 使像 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10. 【答案】凸;前面;近视眼镜【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18、 由图可知:鱼眼的晶状体曲度大,焦距短,会聚能力强,在陆地上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 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所以应佩戴近视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 。 故答案为:凸;前面:近视眼镜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晶状体的曲度越大,会聚能力越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 。11. 【答案】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 “经学 ”律“学”“算学”和“书学 ”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 “博士”,这 与当今 “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
19、些特别讲授 “武事”或讲解 “经籍”者,又称“讲师”。“教 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 “宗学”“律学 ”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 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 ”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 “助教 ”一席,也 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 “助教 ”,其身价不谓显赫, 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 “博士”讲“师”,还是 “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 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 透
20、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 处的物体;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 为了将光线会聚, 需要用凸透镜 来矫正远视眼,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 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 都跟水平方向成 45 度角, 物体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的虚像。【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要戴凹透镜做成的眼 镜进行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12. 【答案】乙;凹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
21、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本题答案为:乙;凹【分析】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13. 【答案】视角; 12.5;后;变小【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解析】【解答】( 1)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它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物体离眼睛 越近视角越大,我们就感觉到物体大,物体离眼睛越远视角越小,就感觉到物体小; (2)正常人眼睛的看物体最清晰、 最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即为明视距离为 25 厘米 因平面镜 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如能清晰看到镜中的像,就必须人到像的距离为 25 厘米,那 么人到镜的距离为人到像距离的一半,即为 12.5 厘米。(3)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
22、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 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 处的物体,就应该增大晶状体的会聚功能,即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小。故答案为:( 1)视角;(2)12.5;(3)后;变小。【分析】( 1)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2)平面镜成像时是物距与像距相等的,且成等大正立的虚像;(3)人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从远处来几乎是平行的,看近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 乎是从一点发散出来的 所以当看远处的物体时, 晶状体比较薄。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 聚在视网膜上; 当看
23、近处的物体时, 晶状体变厚, 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否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三、解答题14. 【答案】答:正常的眼睛看物体,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老花镜是一个凸透镜, 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戴上时,使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相当于成了近视眼) ,所以只能 看清近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物体【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戴上凸透镜时,使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15. 【答案】解: (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形成物体的像, 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24、我们就看 到了物体,物体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从图中材料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 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3)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 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故答案为:( 1)倒立;焦距; 像距;(2)C;(3) A 如图,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B 如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C 如图,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是近视眼镜D 如图,是用凸透镜来矫正的,是远
25、视眼镜故选 B,A (4)老花镜片是用凸透镜做成的;因为 “度”等于焦距(以米做单位)倒数的 100 倍,某人 配的老花镜是 500 度,该镜片的焦距:f=m100 除以 200=0.5m 故答案为: 0.5m【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形成物体的像, 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物体 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从图中材料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 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26、像距使像变得清晰(3)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 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故答案为:( 1)倒立;焦距; 像距;(2)C;(3) A 如图,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B 如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C 如图,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是近视眼镜D 如图,是用凸透镜来矫正的,是远视眼镜故选 B,A (4)老花镜片是用凸透镜做成的;因为 “度”等于焦距(以米做单位)倒数的 100 倍,某人 配的老花镜是 500 度,该镜片的焦距:f=m100 除以 200
27、=0.5m故答案为: 0.5m四、作图题16. 【答案】 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 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 应使光线推迟会聚, 使所成的像相对 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如图所示:【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 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第10页/共13页17. 【答案】解:由图中可知: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如【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
28、掌握: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凸, 焦距变长, 会聚能力增强, 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发散透镜矫正。五、实验探究题18.【答案】(1)凸透镜(2)(3)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 词义、 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 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 1)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一个凸透镜 所以,
29、 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 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 晶状体。(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当看物体时会将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 3)原本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不再平行,而是发散,发散的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平行, 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使光线发散故甲图虚线框内的是凹透镜。故乙图为凸透镜, 如图所示: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 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 1)凸透镜;( 2)前方;(3)如图所示:凹;使光线发散。【分析】(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2)而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2024年12月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调7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日用香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对氟硝基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塑料封面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研究
- 基于引导滤波的稀疏角CT重建算法研究
- 2025年绿色建筑评价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商品房建筑工程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物业管理保洁人员招聘合同3篇
- 2025至2030年法式沙发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3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
- 标志设计 课件
- 化工制图CAD教程-工艺流程图课件
- 金属常见的腐蚀形态及防护措施-课件
- (完整版)客户拜访方案
- 老年病科工作手册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及教学反思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 《字体设计》模块四 具象性变化设计技巧的训练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课内古诗文大全(五四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