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化学推断题1. 2017哈尔滨市中考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 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一裳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 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 ),已知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 E是含有三种元 素的物质。 回/ z 0 a H "H(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请回答: 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 2017齐齐哈尔市中考已知A、B、C
2、、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请回答:口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 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3. 2017山西省中考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装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一装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o(1
3、)D的化学式是(写一个),D和E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2)B的化学式是(写一个),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4. 2017长春市中考鉴别(4)24、43、3三种无色溶液,随机编号为 A、B、C,实验过程及现象 如下图所示:(1)A中的溶质是;(2)B与(3)2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分别列出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5. 2017?河南中考A、B、C、D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 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常作干燥剂属于碱。则A的一种用途是 的化学式为 油C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为。
4、6. 都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一种主要原料,俗称小苏打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和M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E是液体、Z是黑色固体是红色粉末是一种碱,农业上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 A、B、C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物质能相互反应,一"表示由反应物转化到生成物为年产量最多的金属为蓝色溶液(1)分别写出A物质的名称(填一种即可)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C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 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
5、的气体; B的次外层电子数占电子总 数;C的阳离子比B原子多2个电子;D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E和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比B多一电子层。(1)写出元素符号:、。(2)画出的结构示意图:。(3)和形成的物质是由和构成的。9. 下列框图中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铁锈的主要成分(2O3 2。)、F为无色气体,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I; 一通电 IA C 号厅 | I* 国nN*。丸溶液B-D “高f 白色沉流H(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C。(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条)
6、。10 .已知、B、C、D、E、F、G等物质均由前18号元素组成,其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是 生活中的常见液态物质是一种单质,其构成原子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是一种碱,其阳离子存在于一种常见生活调味剂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填 大"小”或 相等”的用途 (任写一点)中阴离子符号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写出G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I、n、出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填反应编号)。11 .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 2。它们之间有
7、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一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a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 .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 ),试回答(友情提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1)写出E、F的化学式:;(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13 .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
8、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装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一裳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写出:(1)B的化学式。(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如下图所示,A 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Y为单质。C为生活中最常见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名为;D物质的类别是_。(2)H的化学式为;反应的反应条件是。(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与E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 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9、。其中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 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 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 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叶丁叵1一修一回LT国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X起作用。(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参考答案1.(无色)气体(或氢气)燃烧,(1)【答案】H2C2H5(或C2H6。或C6Hl2O6)(合理即可)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解析】E含有三种元素,若 D为水,则E为酒精或葡萄糖,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 根据图示可知,A为氢气,B为氧气,C为氧化铜或氧化铁等。 A
10、的化学式为H2; E的化 学式为C2H5或C6H12。6。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答案】。2(2) 2= 2【解析】若D为二氧化碳,则 E为硫酸,根据图示,A为一氧化碳,B为碳酸盐,C为氧 气。A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为02。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图中生成一氧化碳的反 应是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o2.【答案】C 2C为,B为2。【解析】由题可知D为,A为C, C将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单质,则小、讣、商_ I声温(2)【答案】3203-232(或 43O4:342)【解析】32032驾232或430鸿旦342;作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3.(1)【答案】(或也4)(合理
11、即可)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之前【解析】由题意知,E为,能和反应且不同类的物质应为酸,则 D为或H24;酸与铁的反应 生成了氢气和二价铁,现象为铁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能够发生反应说 明贴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之前;(2)【答案】或()2或(合理即可)2232。或()22=3go或22=K2320K合理即可)【解析】能和酸反应的化合物为碱,则可能为;A为氧化物,则可能为2,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320。4.【答案】3【解析】俊盐与碱加热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3)2与(4)2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4,43与Q2不反应,结合图示可知
12、A为3, B是(4)24, C是43。(2)【答案】(4)24(3)-4( +4343、Qb和43、。方和43【解析】硫酸俊与硝酸钢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硝酸俊,化学方程式为Q)24(3)l4J +4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为43;当(4)24过量时,溶质为43、(4)卬 当(3)2过量时,溶质为43和(3)2。5. 【答案】建筑材料 22()2【解析】由题意及转换关系推出 A为碳酸钙为氯化钙为氧化钙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作为 建筑材料的化学式为2;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6.【答案】Wj温(2)【答案】32。332+22()2= 30【解析】
13、A俗称小苏打,则为碳酸氢钠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为氯化氢,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且常温下E是液体,则E是水。G是一种碱,且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则是氢氧化钙,故X是氧化钙是二氧化碳,D是氯化钠,H是碳酸钙。C、M元素相同,则M是一氧化碳,Y为C。与一氧化碳反应的红色粉末N应是氧化铁。Z是黑色固体,则为铁粉。7.(1)【答案】稀硫酸(或稀盐酸)(合理即可)(2)【答案】4+2 = ()2以合理即可)【解析】B为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为铁;因为A物质与铁、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能反应,说明A物质为酸,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物质为蓝色溶液,且由酸与氧化铜反应得到,则 C为硫酸铜或氯化铜。8.【答案】H
14、 OS【答案】 力(3)【答案】钠离子 氯离子【解析】根据提供信息“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可知其单质是氢气,A是氢元素;B的 次外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 -,若第一层为次外层,则第一层上应有2个电子,总电子数为 8,即为氧元素,若第二层为次外层,则第二层上的电子数为8,总电子数为32,那么最外层应该排22个电子才能达到32,但最外层电子不超过 8个,故B为氧元素;C失一个电子后比 氧原子多2个电子,氧原子中有 8个电子,则C阳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C原子中有11 个电子,有11个电子的原子为钠元素的原子;C和D具有相同电子层即 3个电子层,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僦原子有
15、18个电子,则D中有18个电子,是D得到电子后形成的,所以 D原子中有17个电子,即有17个质子,为氯元素;E与B最外层电子 数相同,但多一个电子层,即电子数为16,是硫元素。9.【答案】()2H2O(2)【答案】232 = 23 J(3)【答案】刷漆(或涂油、烤瓷、烤蓝、刷银粉等均可)【解析】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则是盐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是氢氧化钙;盐酸与氢氧 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物质能通电分解,则是水是氯化钙;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且E能由盐酸生成,所以E中含有氢元素,则E是氢气是氧气;铁锈是铁、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I是铁是铁锈。10.吸)(其他合理答案亦可)(1)【答
16、案】小维持生命活动(或维持生态环境和谐;或燃料燃烧;或钢铁冶炼;或动植物呼(2)【答案】23()2 = 31+2(3)【答案】m【解析】A是生活中的常见液态物质,且通电可分解,则A是水和C是水通电的产物,且C物 质能支持燃烧,则 B是氢气是氧气;D物质具有可燃性且是单质,且其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倍,则D是碳;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 F为二氧化碳物质是一种碱且阳 离子存在于一种常见生活调味剂中,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是氯化钠,所以E物质是氢氧化钠,氢 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G是碳酸钠。(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氧气具有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性质。(2)碳酸钠和氢氧
17、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配平。(3) I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从 +1变成0,氧元素化合价从-2变成0; n反应中碳元 素化合价从0变成+4,氧元素化合价从0变成-2,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反应出中没有元素化 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1.【答案】乩4(2)【答案】42: 24 J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解析】化合物A、B、C中都含有三种元素,且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 2,故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物质A、B均可转化为C,则C一定是硫酸钢沉淀,故 A是硫酸,AC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钢的中和反应(生成沉淀和水);AB的反应是硫酸与等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的反应(有气体
18、生成);B-C的反应可能为424造。12.【答案】C(2)【答案】高温(合理答案均可)【解析】由题意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根据 D由碳酸钙转化而来所以D是二氧化碳,E就是一氧化碳为碳;可推知C是氢氧化钙,B为氧化钙。13.【答案】2O式或3O)【解析】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由“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则A是铁;B能够转化成铁,则 B是铁的氧化物,如2O3或3O4等。(2)【答案】()223= 3 1+2(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由"C与铁和铁的氧化物都能发生反应 ”可推断出C为一种酸,则D、E可能是碱和 盐中的一种,因此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23= 3 J +2(注意选取的碱和盐都必须能和同一种酸发生化学反应)。14.(1)【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盐【解析】B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C是水,则D是盐;(2)【答案】2。3点燃【解析】H是四氧化三铁,反应是氧气和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3O4+4H234H20;(3)【答案】2()2【解析】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2()2;(4)【答案】3O4+4H234H2。【解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加热生成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