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报批稿)参考材料、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说明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刖 目1第一章规划背景.5第一节 土地利用状况5第二节面临的形势.7.第二章规划目标.9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9.第二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9.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1.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13.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7第一节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 1.7.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与布局优化 18.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2.0.

2、第一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 20.第二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1.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3.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6.第五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27.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0.第一节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30.第二节构筑生态功能分区 30.第三节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和建设 32.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3.第一节用途分区类型 33.第二节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33.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 .38.第一节 土地整治目标 38.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38.第三节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工程).38.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40.第五节 项目管理措施 4.Q.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42.第十章

3、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4.附表47.参考材料一、县域概况萧县地处宿州市北部,位于东经116 31 117 12'、北纬33 56' 34。29'之间,东北分别与江苏省铜山县和丰县相连,南与宿州市、 淮北市和滩溪县接壤,西与扬山县、河南永城市毗邻,土地总面积 185531公顷。2005年全县总人口 133.22万人,城镇化率 为 14.17%,地区生产总值为54.6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6元。二、规划目的为了协调各行业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转变土 地利用方式,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全县未来社会经济可持 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4、管理法的规 定,以安徽省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依据,编制 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 觑划)。三、规划任务确定县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用地需求,划定土 地用途区,重点安排耕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 业和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治规模及范围,以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四、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 .冲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冲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 .冲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5 .其它相关法规、规范(二)政策文件1 .姻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 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 的通知发200532号)2 .姻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土资发2005182号)3 .姻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发200833号)4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厅 发 200943 号)5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 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土资厅发200951号)6 .安徽省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方 案皖国土资201031

6、2号)7 .关于加快推进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1209号)8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T1024-2010 )9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TD/T1021-2009 )(三)相关规划1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2 .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3 .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2010年)4 .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 .萧县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0年)6 .萧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年)7 .安徽襦县经济开发总体规划(2008-2020年)8

7、 .其它有关专项规划五、规划期限本规划规划期为2006 2020年,2005年为基期年,2020年为 规划目标年。六、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萧县行政辖区,总面积1855.31平方公里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185531公顷,其中:1 .农用地1433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27%。其中,耕地 面积1124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61%,主要分布在张庄寨、 马井、王寨、赵庄等乡镇;园地面积114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17%,主要分布在新庄、圣泉、黄口等乡镇;林地面积9942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6%,主要分布在官桥、庄里、白

8、土、龙城 等乡镇;牧草地面积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 ,主要分布在 酒店乡;其他农用地面积9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2%,主要 分布在等圣泉、龙城、张庄寨等乡镇。2 .建设用地291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3%。其中,城 乡建设用地 23824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84%;交通水利用地51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特殊用地177公顷,占土地总 面积的0.10%。3 .未利用地129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9%。其中,未利 用土地94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8%;其他土地3556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1.92%。、土地利用特点(一)耕地和园地的比

9、重大,有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从农用地整体看,萧县的耕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 78.43%,高 出全省27.28个百分点。园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7.89%,高出全省 4.84个百分点。而且,集中连片性好,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量大,有利于建设用地的挖潜从建设用地的构成看,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总规模 的72.51%,比例高、规模小而分散,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提供有利条件。(三)未利用地比例较小,土地开发的难度大全县的未利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6.99%,特别是,未利用 土地面积仅为未利用地总面积的 36.56% ,后备资源的匮乏将随着土 地开发要求的技术水平越来

10、越高和经济成本越来越大,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农用地(大部分为耕地)被建设占用是必然趋势,且建设占用的往往为质量较高的耕地 ,这 不仅导致耕地数量的减少,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止匕外,化肥、农 药的大量投放,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耕地生产能力下降。(二)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116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41%,高于全市10.62%和全省7.33%的平均水平,建设用地特别 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散乱,利用不合理,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土 地利用的效率

11、有待提高。(三)采煤塌陷较为严重,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到2005年,采煤塌陷区已塌陷的老煤矿13座,另有新矿4座, 土地塌陷总面积达816公顷,涉及近10个乡镇,24个村庄。随着煤 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将产生更大范围的采空塌陷,煤炭开采与耕 地保护的矛盾突出。第二节面临的形势随着萧县原始积累的逐步完成和淮海大开发的推进,萧县经济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机遇1 .优越的区域位置。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 四省交界处。县城东距江苏省徐州市 25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 公里、连云港出海口 260公里,乘车3小时可到达合肥、南京、济 南、郑州4省会城市。萧县东临京沪铁

12、路和京杭大运河,符夹铁 路、陇海铁路纵横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在境内交汇,国 道、省道和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形成了完备的立体交通体系,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 .丰富的资源条件。萧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充足水电供应。15条河道,总长440公里为萧县的各业建设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此 外,农产品资源充裕,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区, 畜牧业发达地区。3 .良好的经济基础。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4.66亿元,是 2000年的1.74倍,年均增长14.7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16元, 是2000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2.99%。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 为24.4

13、: 11.4: 18.81,呈现出典型的 幺三二”发展格局。从发展趋 势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增加 值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挑战1 .萧县面对江、浙、鲁东部地区机动灵活的政策和产业结构雷 同等的强烈挤压,萧县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的发展必然在政策上处 于劣势。2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直接冲击萧县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3 .三农”问题仍然比较严峻。构建和谐社会重点、难点在农 村,城乡差别短期内难于缩小,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且更复杂。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 .规划至202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5

14、0万人以内。2 .规划至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将达到45%以上。3 .规划至2020年,全县GDP将达到300亿元以上,人均 GDP超过2000美元。第二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一、农用地保护目标(一)耕地保有量。规划至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111815 公顷。(二)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量。规划至2020年,全县补充耕 地面积不少于1181公顷。(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2006-2020年,全县确保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数量在95851公顷以上。(四)园地面积。规划至2020年,全县园地11292公顷。(五)林地面积。规划至2020年,全县林地10373公顷。(六)牧草地面积。规划至2

15、020年,全县牧草地43公顷。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一)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 控制在30572公顷以内。(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控制在24687公顷内。(三)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 规模控制在1632公顷以内。(四)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 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181公顷以内。三、土地集约利用目标(一)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划至2020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 用地为117平方米/人。(二)地均GDP。规划至2020年,全县地均GDP分别由2005 年的2.946万元

16、/公顷升至16.170万元/公顷。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调整2006-2020年,农用地面积增加1141公顷。主要是由林地和其 他农用地增加引起的。1.耕地:2006-2020年,耕地减少631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 增加172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200公顷,采矿用地复垦增加 47公顷,土地开发增加305公顷;新增建设占用1100公顷,生态 退耕及农业结构调整减少256公顷。2 .园地:2006-2020年,园地减少153公顷,其中农业结构调 整增加246公顷,土地复垦增加6公顷,土地开发增加8.顷;农用 地结构调整及生态结构调整减少 232公顷,新

17、增建设用地占用181 公顷。3.林地:2006-2020年,林地tf加432公顷,其中农业结构调 整增加102公顷,土地开发增加437公顷;农用地结构调整及生态 结构调整减少55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53公顷。4.其他农用地:2006-2020年,其他农用地增加256公顷,其 中农业结构调整增加300公顷,土地复垦增加2公顷,土地开发增 加23公顷;农用地结构调整及生态结构调整减少 34公顷,新增建 设用地占用36公顷。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2006-2020年,建设用地增加1382公顷。主要用于城镇工矿和 基础设施建设。1.城镇工矿用地:2006-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增加2207公 顷,其

18、中新增城镇工矿占用农用地903公顷,占用存量建设用地1152公顷,占用未利用地203公顷;工矿复垦51公顷。2 .农村居民点用地:2006-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 1344公顷,其中新增农村居民点占用农用地12公顷;农村居民点整 理减少206公顷,作为存量建设用地减少1151公顷。3.交通水利用地:2006-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增加 520公 顷,其中新增交通水利用地占用农用地 421公顷,占用未利用地102 公顷,建设用地内部调整增加1公顷;土地整治减少5公顷。4.特殊用地:2006-2020年,特殊用地减少2公顷,其中建设 用地内部调整增加1公顷;土地整治减少1公顷。三、未利用

19、地结构调整2006-2020年,未利用地减少2523公顷。1 .未利用土地:2006-2020年,未利用土地减少2513公顷, 其中建设占用1235公顷;土地开发减少1278公顷。2 .其他土地:2006-2020年,其他土地减少10公顷,其中建 设占用7公顷;土地开发减少3公顷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在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和土地适宜性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现 状,按照主导性原则确定生态用地、耕地、城镇工矿用地、区域性 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具有地方优势的土地空间布局 。一、优先安排基础性生态用地按照保障区域生态过程连续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要求,保护对维护水文过程、生物迁徙和自然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的

20、土地类 型及空间格局,构建由基本农田、山体、湿地、水系等构成的完整 生态网络,保障基本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根据萧县生态发展规划 的要求,划定全县生态建设用地布局。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 化,强化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开展以治水、改土、培肥、植树 造林为中心的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 生产,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生态林业体系。开展生 态示范基地和生态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推进生态萧县”建设,继续抓好生态县及农业生态示范村 、镇 建设,加强酥梨种质资源、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工作

21、 。继续 抓好龙河、岱河、闸河、黄河故道的整治,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问题。二、保持耕地与基本农田稳定在保持耕地布局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按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对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质量 好、集中连片的耕地进行重点保护和整治 。规划期间,保持全县耕 地面积基本稳定。将质量好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协调好基本农田与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关系 。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集中连 片、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交通沿线、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应优先 划为基本农田。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总 要求,对基本

22、农田进行适当调整。规划期间,萧县基本农田保护面 积不得低于95851公顷。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 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所提高,调整后的 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应协调一致,严禁将不符合要求的 农用地划定为基本农田。三、优化安排城镇工矿用地根据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县域空间发展战略,确定区域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明确中心城区和其他重要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建设用地适宜性为依据,立足现有城镇和基础 设施用地布局,遵循尽量少占耕地和避让水域、煤炭采空塌陷区和 重要生态环境用地的原则,合理布局新增城镇工矿用地。各类开发 区(工业园区)应纳入城镇用地,

23、在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统筹 布局,并与周边其他用地布局相协调。具有高污染、危险性的独立 工矿、生产仓储用地,应当与居住、商业等人口密集地区保持安全 距离,高污染性工业用地布局要避让基本农田保护区 。萧县中心城区要围绕 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 特色,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集聚 力。坚持内涵改造与外延扩大并举,拉开城市框架,促进人口从老 城区疏散,建设向新城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四、协调安排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性基础设施用地应依托城镇工矿用地的空间格局,按照便捷、安全、高效的原则调整布局,确保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 施保障能力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的空间

24、集聚相协调。政策性基础设施用地,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的需 要进行布局,并与需求性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相协调 。统筹省级以上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地方基础设施项目 ,以改建扩建为主、新建为 辅,充分利用原有线路和存量基础设施用地 ,减少对重要生态用地 的分割。交通用地布局应统筹公路、铁路、水运、管道等各种交通运输 方式,协调好主干交通用地与集散交通用地、快速交通用地与普通 交通用地的布局。规划期间,萧县要以龙城为中心,以提高综合运 输能力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公路主干线建设。水利设施用地应以改善区域水土资源配置为主要导向围绕城镇工矿和基本农田合理布局,兼顾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五、

25、合理安排园地、林地、牧草地按照土地适宜性对园地、林地、牧草地、水产养殖地等进行合 理布局。根据萧县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因 地制宜,集中布局园、林、牧和水产基地,推进规模化、专业化。 协调农用地与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的布局,鼓励在大面积连片城镇工 矿建设用地间穿插布局一定规模的园地 、林地、草地和水面,防止 城镇蔓延,促进生态功能完善和都市农业发展 。规划期间,通过调 整园地布局,引导黄河故道沿线地区果园的发展 。充分利用宜林荒 山荒坡造林,多途径地增加林地面积。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节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一、保护目标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的原则,在保证萧县经济社会稳 步

26、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到2020年完成 111815公顷的耕地保护任务。通过合理安排耕地的空间布局,制定 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划期内耕地保 护任务。二、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严格控制新增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尽量 占用质量较低的耕地。规划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1181公顷。三、保质保量完成耕地补充任务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必须在先补后占”的原则下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确 保不因新增建设占用减少耕地。为保证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的落实,规划2006-2020年,萧 县通过整理复垦开

27、发补充耕地不低于 1181公顷。四、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加大污染及灾毁耕地防治力度,强化耕地污染和灾毁情况监 控,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减少人为污染及自然灾害损毁耕地 ,对 污染、灾毁耕地及时治理和复垦。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 展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实施 沃土工程”、移土培肥等工程,提高耕 地综合生产能力。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中,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 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用于新开垦耕地的质量建设。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与布局优化一、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将其落实到各乡镇。2006-2020年,萧县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稳定在95851公顷以上。二、促进基

28、本农田布局集中将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优质园地等优质农业生产用地优先划 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于零星分散的现状基本农田,应尽可能调整 至耕地集中连片的区域,促进基本农田布局集中。三、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积极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四、严格基本农田管理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对基本农田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建设 保护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测。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模式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形成分

29、工明 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以城乡一体化的理 念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提高城乡土地统筹利用水平和集约利用水 平。二、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在形态上严格按照 与核,两轴,四星”、由点而线,在面上扩 展”的空间发展基本框架,以围绕建设萧县中心城区为目标,优化和 重点开发 幺核”建设发展区域;尽可能开发未利用地,减少和避免 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使用,协调好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并 促进建设用地内部功能的合理配置,减少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城镇建设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和开发区建设及相关配套的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其用地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 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优先利用

30、非耕地或劣质耕地。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城镇建设严禁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 性绿地和基本农田;以生态公益林、农田、绿地为开敞空间,优化 生态环境,创建人居适宜度较高的社会 -经济-生态和谐系统。在进行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区内土地开发利用时首先保证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公共设施的配置来引导土地开发利用的 区位和时序;即区域空间组织要强调基础设施的先导性 ,保持中心 城区内部组团以及城区与重点城镇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进城农民宅基地与城镇安 居房置换政策,鼓励进城农民进城居住。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推 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合理布局规划,差别化改造

31、利用农村居民点 用地,扎实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工作,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第二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与总量规划期间,萧县将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严格控制新增 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萧县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1632公顷以 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控制在 1499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控制在1181公顷以内。在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城乡用地,严格控 制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相关控制标准审核各类建设项目用 地。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 30572公顷以内。二、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一)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整理对城市规划区

32、内的农民住宅建设,集中兴建多层、高层农民安置公寓防止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 上次拆迁”。各乡镇要逐步对 城中村”实施改造,拆迁腾 出的土地除保留村民安置用地外 ,均用于急需的重点建设项目。结 合新区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二)加大老城区内涵挖潜。引导城市住宅、商业和服务业项 目建设同旧城改造有机结合 ,发展多层与高层建筑,提高建筑密 度,开辟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共享集中,合理规划、集中建设城镇 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内涵挖潜,发掘老城区存量土地潜力,保证 城市发展的用地空间,提高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三)促进工业用地整合集聚。运用地价杠杆推动工业

33、用地整 合,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工业用地整合 ,借助生态建设驱动工业用地 整合,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工业用地整合 。鼓励建设高层标准厂房, 使工业用地向空中扩展,提高园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严格控制 厂区绿化率,不准圈占土地搞 花园式工厂”。三、推进基础设施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一)合理安排各类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 局、集约高效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用地的资源整合、设施共享、 综合利用。优先安排国家道路、县乡村三级路网等大型建设项目用 地,重点保障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基础设施用地;严格执行基础设 施类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到2020年,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5

34、709公顷以内。(二)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用地规 划,避免和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和效率。倡 导结合大型绿地、文化、休闲等重大设施建设,综合设置地下商 业、娱乐、民防、物资存储等功能,促进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对轨 道交通建设,以枢纽车站为核心,加强周边相关设施的互相连通, 形成以交通功能为主导,集商业、休闲、民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 公共活动空间。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一、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划定目的1 .为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防止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无边 蔓延,将城镇村、工矿用地等城乡建设用地划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2

35、.合理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 管制分区能与城市规划发展边界更好地衔接。有条件建设区可用于 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布局的调整,以应对城乡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 , 增加规划的弹性。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一)允许建设区。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包括现状及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划为允许建设区,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及工矿建设。该区土地 总面积312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82%,主要分布于中心城 区、工业园区及各乡镇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2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

36、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 .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 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 .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 界以内的范围,划为有条件建设区。该区面积约为11740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6.33%,具体分布于中心城区、各乡镇工业集中区等 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周边。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 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

37、治规模已完成,经评估 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 ,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 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限制建设区。将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 设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划为限制建设区。该区土地总面积约126346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10%。在除中心城区以外其他各乡镇均有分 布。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 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2 .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 目用地。(四)禁

38、止建设区。将重要的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 值所在区的核心区划定为禁止建设区。该区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及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该区土地总面积约4170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2.25%,主要分布于皇藏峪国家森林保护区、凤虎 山林场。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2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 整。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一、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依托现状建成区,积极向东发展、保持 向南延伸,适度向北跨越,形成东进、西扩、北跳”的城市发展格 局。、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规划形成

39、 工带、两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带”一一由凤 山、虎山组成的城市带状的生态走廊 ;两轴”一-沿交通路城市东 向发展轴和沿中山路城市南北向生长轴;四区”一一老城区(龙城)、城东新区(凤城)、城南新区、山北新区。老城区(龙城)保持旧城历史脉络,强化旧城商业功能,改善 人居环境空间,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充分利用老城区特有的城市文 脉,营造自然、历史、传统与现代共生的鲜明的城市特色空间。城东新区(凤城):依托老城向东发展,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土地 资源,通过政务中心区带动龙凤大道和商住区开发,整体推进新区建设,丰富城市机理。城南新区依托老城向南延伸,利用存量土地,优化用地布局, 通过文化教育设施的

40、培育和交通设施建设整合南部新区,拓展城市空间山北新区通过外环路(预留中山路向北穿越凤山的通道)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在凤山以北建设新区。以凤山自然山体为背景,以 岱河自然水系为纽带,通过人工造湖,构建休闲度假中心。同时, 结合萧县书画艺术特色,依托凤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萧县书画 艺术中心(包括职业学校、书画院等)。三、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一)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底,建成区城市人口为10.42万人;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 23万人。(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扩展边界2005年,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面积 994公顷,到2020年,中 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 2300公顷。由此,

41、2006-2020年实际新 增建设用地空间为1306公顷,而对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建设用地面 积则为1218公顷。第五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一、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规划期间,重点开展蔡洼红色旅游、月亮山旅游开发、环山路 休闲旅游、皇藏峪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凤山公园及梅村生态园等项目,以及河流整治项目,占地面积将达到56公顷。止匕外,萧县 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13公顷;萧县医疗废弃物处理厂,占地面积 3公顷以及其它项目。二、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工程(一)交通运输工程把握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好机遇,全面加强区域交通设施建设,规划期间将需要占用土地 533公顷,占用耕地预计达 到426公顷。规划

42、期间,重点满足国家道路和县乡村三级路网建 设,其中郑徐高铁宿州段将经过大屯镇、赵庄镇、杜楼镇、马井镇和圣泉乡,总长40.3km,约需用地73公顷,县乡村级公路约需用 地161公顷;萧县战略路改造建设,约需用地70公顷;萧县至徐州 省际快速通道,约需87公顷土地。(二)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规划期间,重点满足陶瓷工业园、合成革工业园及龙城轻工业 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用地。(三)能源建设工程规划期间,萧县全面开展能源工程建设 ,在天然气、煤矿开 采、铁矿开采上将投资60.80亿。项目总占地面积131公顷,其中耕 地125公顷。规划期间,新建萧县生物质发电场,规划发电2X12.5兆瓦,约需土地10公顷;

43、张大屯煤矿项目占地20公顷;萧县旗杆楼铁矿占地面积30公顷;输变电所建设占地面积100亩;加油站建设占地面 积300亩。(四)水利建设工程规划期间重点项目包括龙岱河 、洪碱河、闸河、倒流河、岱 河、大沙河、利民沟、故黄河等行洪河道疏浚治理及无眼泉、老毛 沃、牛山等十三座小2型水库加固项目等。(五)重大民生及教育工程规划期间重点项目包括教育、医院及农业发展项目,其中教育 项目将需要用地3公顷,医院用地预计达到1公顷,农业发展项目 中,种猪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0公顷;面粉加工、生物饲料生产建 设项目占地面积7公顷;国尊农业科技公司占地面积7公顷。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44、总体目标全面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环境的开发性保育、文化的继承 性创新、生态的渐近性渗透,最终把萧县建设成为经济比较发达 、 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永续利用的 生态园林城市”。二、分阶段目标2006-2010年,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形成以产业集团为核心的生态产业网络 和皇藏峪旅游生态景观格局,居民生活大幅改善,达到全省中等偏 上水平。2011-2020年,完成生态县建设的各项指标,持续改善和 提高城市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推行绿色消费、绿色社 区和绿色行政,基本实现乡村美化、城镇现代化、产业生态化、社 会文明化,居民生活达到全省同

45、期发达水平。第二节构筑生态功能分区本次规划将萧县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位于萧县北部,面积约520平方公里。主要受风 沙侵害,沙化区域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及其支流周围地区的黄泛冲积平原区,尽管沙化生态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风蚀的潜在威胁。主要建设内容:以保护开发为主,在合理引导下进行适度开 发,保护并不断改善区内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沙化敏感区进行 改造,保护酥梨、葡萄等种质资源及其生境,防止地下水位回升导 致土壤盐碱化。二、矿区煤炭开采与塌陷恢复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位于萧县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 区南侧,主要包括萧县西南部地区

46、,面积约552平方公里。是主要 的农产品生产区,也是重要的煤炭产区,采煤塌陷地对该区域生态 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该区域人口密集、生态承载重、地下水 超采也是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主要建设内容:以基本农田及塌陷区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 统和改善环境质量因子为保护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对采空 塌陷区进行综合生态恢复和治理开发,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减轻工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三、皇藏峪及周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位于萧县东南部,面积约784平方公里,在县城 东南约20千米,龙岗山的皇藏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该区域生 态环境主要是受煤炭开采的影响,生物多

47、样性系统受到较大冲击。主要建设内容:以地带性典型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等生物多样 性为主导,适度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 ,禁止违规采石 和破坏森林植被等行为。第三节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和建设(一)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规划期内,保护萧县耕地、 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 ,控制基础 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生 态功能前提下,严格依据规划统筹安排。(二)推进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 督,及时复垦工矿废弃地,切实提高废弃土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 力。村庄废弃地复垦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大土地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沿河及丘陵岗地区

48、土地生态环境整治 。抓好湿地恢复、崩 岸防护、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以及生态防护林等重点生态项目 建设。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第一节用途分区类型结合全县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全县各主要类型用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和自然与文 化遗产保护区。第二节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将区内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改造和已列入改造规划的中、低产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集中连片程度 较高的耕地及为基本农田生产和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其他农业设施,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划为

49、基本农 田保护区。该区主要分布在张庄寨镇、马井镇、王寨镇、赵庄镇、 杜楼镇、杨楼镇等乡镇,面积为96370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 积为95891公顷。市级下达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95851公顷,在基 本农田保护区中,多划了 40公顷的基本农田,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 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包括难以确定用地范围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 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污染企业搬迁等)。管制规则: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土 地;2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 (经

50、批准的高压线塔基、地 下管线、通讯基站等除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基本 农田的,应按程序修改规划并按 耋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严格审批 用地;3 .通过整理的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调 整为基本农田。二、一般农地区将区内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土地划为一 般农地区。该区总面积 23821公顷,主要分布在庄里、龙城、大 屯、孙可孜乡、马井、酒店、杨楼、黄口等乡镇。管制规则:1 .优先复垦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将其他零星农用地调整为 耕地、园地;2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 区内土地。三、林业用地区将用于保护和发展林业生产的土地划为

51、林业用地区该区域主要分布丁里、白土、龙城和官桥等乡镇,以及沿铁路、国道、省道 公路护路林带以及防风治沙防护林带,总面积约16241公顷。管制规则:1 .林业用地区的土地主要供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服务 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2 .控制林业用地区内耕地改变用途。除改善生态环境等确需退 耕还林的耕地外,其他耕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3 .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及 其他各种防护林用地。四、城镇村建设区将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预留城市、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建设 用地划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该区域集中承担了城市生产和生活服 务中心的功能,用地功能以发展城镇商贸、工矿为主,区域

52、面积为 28381公顷。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与经批准的城 市、建制镇、村庄和集镇规划相衔接;2 .区内城镇村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 弃地;3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 荒芜。五、独立工矿区将独立于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之外的用于工矿建设的土地划为独 立工矿区。该区面积为903公顷,主要包括独立于城镇的一些采矿 用地、变电站等。管制规则:1 .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2 .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3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用 地。六、自

53、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将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用地划为自然与文 化遗产保护区。该区面积为3895公顷,主要分布在皇藏峪国家森林 保护区、凤虎山。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2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划;3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 .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5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 、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 动。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将重要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和主要河流划为生态 环境安全控制区。该区面积为275公顷,主要分

54、布在凤虎山。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2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3 .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 用途;4 .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 ,原 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第一节土地整治目标2006-2020年,全县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181公顷。第二节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根据各乡镇土地整治潜力,划定全县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其中 土地整理重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屯 、王寨等乡镇,新增耕地潜力为 500公顷;土地复垦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庄 、大屯等乡镇,新增 耕地潜力为400公顷;土地开发重

55、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永堰、官桥和 丁里等乡镇,新增耕地潜力为281公顷。第三节 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工程)在划定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和形成集聚规模 效益,以落实重点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或解决重大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域开发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国土 整治活动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为目的,将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一致、规模较大,重点组织实施的工程,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 程。一、村庄整理工程根据萧县的潜力情况,确定萧县土地整理开发重点工程,至2010年规划组织实施龙城镇邵庄村庄整理项目,规模76公顷;张庄寨镇尹庄村庄整理项目规模 2公顷;孙可孜乡中桃元村庄整理项目 规模10公顷

56、。二、农用地复垦工程农用地复垦包括塌陷区内搬迁村庄旧址复垦213公顷和非搬迁村庄旧址复垦996公顷,总计农用地复垦1204公顷。其中,龙城镇 郑台塌陷地复垦项目规模18公顷;龙城镇靳场塌陷地复垦项目规模 4公顷;龙城镇毛郢孜矿复垦项目规模3公顷;龙城镇刘行塌陷地复 垦项目规模25公顷;庄里镇大蔡庄荒土地开发项目规模31公顷;永堰镇老河村苇地开发项目规模 26公顷。三、矿区塌陷地治理工程萧县现有生产煤矿10座(永固煤矿、孟庄煤矿、金黄庄煤矿、 华丰煤矿、清大煤矿、忠辉煤矿、许岗煤矿、泉沟煤矿、永青煤 矿、柴山煤矿),最近已关井闭坑煤矿 3座(毛郢孜煤矿、代村煤 矿与费村煤矿),已关井闭坑达五年以上的煤矿有孤北、孤中、老孤山、花甲寺、闸河以及庄里等煤矿。本次重点规划为县内的10对现有矿井和7对已关闭的矿井因采 煤引起的塌陷地及其涉及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