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0分)1 .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不正确的是()A.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C.液氯可以保存在干燥的钢瓶中D,漂白粉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CaCC)3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CaCO3不是电解质8. CO?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是电解质C.金属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D.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3 .下列事实与股体性质无关的是()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
2、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而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溶解4 .将5moi !的盐酸10mL稀释到200mL,从中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5 mol - L-1B. 0.25 mol L-i C. 0.1 mol - L-1D. 1 mol - L-15 .分离氯化钠与氯化核的混合物,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加水溶解法B.萃取法C.分液法D.加热法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 X 1023个分子B. 1 mol氧的质量为16gC
3、. 0.5 molHe 约含有6.02 X 1()23个电子D. 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分子7 .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神(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 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 维生素C=砒霜(AS2O3)” .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C.维生素C能将+5价珅还原成AS2O3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8 .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HC1溶液+Na2cO3溶液,HC1溶液+NaHCC)3溶液B. NaOH
4、溶液+HC1溶液,Ba(0H)2溶液+H2sO4溶液C. BaC%溶液+H2sO4溶液,Ba(0H)2溶液+Na2s。4溶液D. CaCOs + HCl溶液,Na2c。3溶液+H2s。4溶液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5。& lLpH = 9的C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 X 10一§NaB.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0z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必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必D.过量铜与含0.4molHN03的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大于0.2Na10 .为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和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
5、等杂质离子,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然 后对铝业进行四项操作过滤加适量盐酸加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加入过 量氯化钢溶液.上述操作正确顺序为()A.B.C.®® D.11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碱溶液中:Na+、K+、Al07.B.在pH =0的溶液中:K+、Fe2+. Cl-. NO-C.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r、SCN-D.常温下在c(H下=IO73moi儿的溶液中:NH;、AF+、SO、NO12.对于反应8NH3 + 3C12 = N2 + 6NH4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是还原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6、2: 3B.电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 3C.每转移6mol电子就生成22.4LN2D. NH4cl是氧化产物,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1: 613.有一瓶17.1%的Ba(OH%溶液,加热蒸发掉200克水后,变成34.2%的Ba(0H)2溶液160mL,则 该16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1.25mol-L-1 B. Imol-L-1 C. 2mol - L_1 D. 2.5mol-L-114.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3A1、 +2 a B、 +3e F + 4 H N、cr. OH-、NO。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
7、多有()A.4种B.5种C.6种D.7种15.把200mL有Baa和KC1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领 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 中钾离子浓度为()A. 5(b 2a) mol/LB. 10(2a b) mol/LC. 10(b - a) moi/LD. 10(b 2a) mol/L16. 24mL0.05mol 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 0.02mol L的电心。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 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6B. +3C. +2D. 017 .将0.390g锌
8、粉加入到20.0mL 0.200moi.LIM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MB, M2+C. M3+D. M02+二' 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8 .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 + S0 = BaS04,表示的是()A. BaCl2 + K2SO4 = BaS04 X +2KC1B. BaCO3 + H2SO4 = BaS04 i +C02 T +H20C. Ba(NO3)2 + H2SO4 = BaS04 X +2HNO3D. Ba(OH)2 + 2KHS04 = BaS04 X +K2SO4 + 2H2O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
9、小题,共5.0分)19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僧萃取洗气© 加热分解等。选用合适的方法序号填空。(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而上常悬浮有CaC0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溶液中悬浮的CaC03微粒。(2)除去H2中的CO?,可用 的方法除去。(3)为了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钵的混合物中获得氯化钾,可先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将得到的滤 液,就可得到氯化钾晶体。(4)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5)从澳水中提取澳单质,可用 方法。(6)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 方法。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0 . (1)若加
10、热10.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2.48 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实验室中需2 mol/L的Na2c。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 - 10%0质量分别是oA.950 mL: 201.4 g B. 1000 mL: 212.0 g C. 950 mL: 543.4 g D. 1000 mL; 572.0 g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容量瓶、玻璃棒、烧杯、量筒,还缺少的玻嘀仪器有(填写仪器 名称)<>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下列编号)C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饰水洗干净,
11、但未烘干B.定容观察液而时仰视C.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定容D.加蒸馀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0分)21 .清晨,阳光射入密林中的现象如图。请分析其中的道理,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作,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有 的性质。(2)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22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浓HNO3溶解,反应为:Cu + 4HNO3 = Cu(NO3)2 + 2NO2 T+2H2O.(1)用双线桥发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若有ImolCu被氧化,
12、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3 . (lROmLO.lmol/LBaCb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a?+的物质的量为 . (2)3.01 X 1023个H2。的物质的量为 mol,其中所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所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3)将标准状况下22.4LHC1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从其中取出100mL该溶液,则这100m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这100mL该溶液 所含溶质的质量为(4)将钠、镁、铝各0.4mol分别放入100mLl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4 .油画所用颜料含有某种白色铅化物,此颜料置于空
13、气中长时间后就会变成黑色PbS,从而使油 画的色彩变暗,若用双氧水电。2来清洗,则可将PbS变成PbSO/从而使油画复原.上述清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S + 4H2O2 = PbS04 + 4M(已配平)(1)生成物M的化学式为.(2)若发生转移的电子为4moi时,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3)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来源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物质.通过特殊的催 化装置,可以使co与NO相互反应生成无害且稳定的气体电和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反应生成lmolNz,转移的电子数目为(总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答案与解析L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药品的保存,属于基础知识的
14、考查,难度不大。A.氯水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A正确:B.白磷易燃且密度大于水,少量白磷可保存在水中,故B正确:C.液氯可以保存在干燥的钢瓶中,故C正确;D.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而变质,故D错误。故选D。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A. CaCO3的溶解度很小,导致将CaC03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CaCO?在熔融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 阳离子,所以是电解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 解质,故B错
15、误;C.金属铜丝能导电,但铜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故D 正确C 故选D。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利用胶体性质对 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试题难度不大。A.灰尘是胶体,在外加电源作用下,是胶体的电泳,与胶体性质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与胶体性质无关,故B符合题意: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是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性 质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稀
16、硫酸是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答案:B 解析:解:令稀释后的盐酸的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HC1的物质的量相同,则:5mol L-i X 10mL = 200mL X c解得:c = 0.25mol/L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的盐酸中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稀释后盐酸的浓度相同为 0.25mol/L。故选:Bo根据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盐酸的浓度,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的盐酸中取出5mL,这5mL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与稀释后盐酸的浓度相同.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不大,可以利用定义式计算,但利用稀释定律更方
17、便,根据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5 .答案:D解析:解:氯化核加热易分解生成气体,温度降低时HC1和氨气又化合生成氯化铉,而NaQ不能, 则利用加热热分离氯化钠与氯化钱的混合物,二者均溶于水,不分层,且均不易溶于有机溶剂,则A、B、C中方法不能分离,故选D.氯化核加热易分解,而NaCl不能,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 注意性质及发生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6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概念,明确物质的量使用时应注意问题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A.物质不一定都由分子构成:B.指代不明确;C.氮为氮原子分子,一个H
18、e含有2个电子;D.2H不能表示氢气分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 X 1023个微粒,故a错误:8.1 molO的质量为16 g,故B错误:C.0.5 molHe 约含有0.5mol X 6.02 X 1023moi = 6.02 X 1()23个电子,故 c 正确;D.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2 mol氢分子,故D错误;故选:Co7 .答案:D 解析:解: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 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 As,则A.人体中的As元
19、素为+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 正确:8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 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B正确;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故C正确: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不能还原还原产物砒霜,故D错误; 故选D.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 原因是生成+3价As,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神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生成+3价As.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
20、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9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A.HC1 + Na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2H+ + CO- = C02 T +H20, HC1 + NaHCO?的离子方程式为HCOJ + H+ = CO2T+H2O,离子方程式不同,故A错误;B.NaOH + HCk Ba(OH)2 + H2sO4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 + 0H- = H20. Ba2+ + SO5- + 20H- + 2H+ = BaSO4X+2H2O,离子方程式不同,故B错误:C.BaCl2 + H2SO4. 82(0坦
21、2 +脂2$04的离子方程式都是822+ + 50歹=82504 1,故C正确:D.CaCO3 + HCk Na2cO3 + H2sO4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CaCO? + 2H+ = Ca2+ + C02 T +H20, 2H+ +COf =CO2T+H2O,离子方程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C。10 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 题关键。A.25OC, lLpH = 9的CH3coONa溶液中,溶液中的c(H+) = 10-9moi/L,而溶液中的c(OH-)= 10-smol/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同,则发生电
22、离的水分子数为IXIOTNa,故A错 误;B.NO与。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生成Imol二氧化氮,而 二氧化氮可生成四氧化二氮,故最后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C错误;D.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ol,若与铜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氮,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但是由 于铜足量,浓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后来变成了稀硝酸,生成了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增加,所 以0.4mol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2moL则电子转移数大于0.2Na,故D正确。 故选D。10.答案:D解析:
23、解: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钢离子,如果先加入碳酸 钠溶液,过量的钢离子就无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 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沉淀完全,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 离子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0.故选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盐酸要放在过滤之后,用于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先 加过量的氯化钢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过量的钢离子,即碳酸钠溶液要放在氯化钢溶 液之后,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发生
24、的反应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L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 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较易。A.强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pH = O的溶液,显酸性,Fe2+、NOJ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C.Fe3+. 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D.c(H+) = 10-i3molT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A13+,故D错误。 故选Ao1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
25、基本概念的考查,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题目难度 不大,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A.C1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为氧化剂,生成NH4cl为还原产物,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 化,NH3为还原剂,生成NZ是氧化产物,当有8moiNG参加反应,有2moi被氧化,则该反应中还原 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 3,故A错误,B正确;C.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C错误;D.由A可知,NH4cl为还原产物,电是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6: 1,故D 错误。故选B。13 .答案:D解析:解:设17.1%的Ba(0H)2溶液的质量为叽 则:m X 17.
26、1% = (m - 200g) X 34.2%,解得:m = 400g, mBa(0H)2 = 400g X 17.1% = 68.4g,物质的量为:言:意=0.4mol,则该 160mL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 2.5mol/L,0.16L故选D。设17.1%的Ba(OH%溶液的质量为m,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物 质的量,根据c = 5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本题考查溶液浓度的计算,涉及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 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1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
27、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 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 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 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d+、Fe2+、Fe3+、MnO1等有色离子 的存在等。无色时可排除C1+、Fe?+、Fe3+、MnO等有色离子的存在;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碱性溶液 中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分别根据酸性、碱性条件下讨论最多大量共存的离子数目即可;Fe3+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不与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有:H +、N
28、H:、Ba2+.卬3+、C1-, NO,总共有6种:碱性溶液中,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离子为:Ba2+(COf-), Cl-, OFT、NO”最多4种, 根据分析可知,最多含有6种离子,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故选C。15 .答案:D解析:解: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发生反应 为Ba?+ + SOl- = BaS04 1,恰好使钢离子完全沉淀,则每份溶液中n(Ba?+) = (Na2soQ = amol; 另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发生反应为Ag+ + C=AgCll,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 n(Cl_) = n(Ag + ) = bmo
29、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满足:2n(Ba2+) + n(K+) = n(cr),则每份溶液中n(K+) = bmol - 2amol = (b 2a)moL所以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c(K+)=史筌史=10(b - 2a) mol -f1, 故选D.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发生反应Ba2+ + S0= BaS04 X,恰好使钢离子完全沉淀,可知该份中n(Ba2+) = (Na2so。:另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发生反应Ag+ + cr = AgCl 1,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n(C-)= n(Ag+),再利用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2n(Ba2+
30、) + n(K+) = n(C-),据此计算每份中n(K+),根据c = ?计算钾 离子浓度.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根据电荷守恒计算钾离子的 物质的量是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16 .答案:B解析:解:n(Na2SO3) = 0.024L X 0.05mol/L = 0.0012moL SO式被氧化生成SO:一,失去电子0.0012mol X 2 = 0.0024mol,n(K2Cr2O7) = 0.02L X 0.02moL/L = 0.0004mol,应得到0.0024mol电子,设Cr还原后的化合价为 x,贝IJO.OOO4m
31、oi X 2 X (6 - x) = 0.0024moLx = 3,故选:B.n(Na2SO3) = 0.024L X 0.05mol/L = 0.0012moL n(K2Cr2O7) = 0.02L X 0.02moL/L = 0.0004moL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此解答.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角度解答该类题目.17 .答案:B解析:解:设还原产物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电子守恒可知,X(2-0) = 0.02L X 0.200
32、mol/L X (5 - x),解得x = 2,即还原产物为M 2+, 故选B.恰好完全反应时,Zn失去电子数等于M得到电子数,结合电子守恒计算.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 目相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8 .答案:AC解析:解:A.BaCl2 + K2SO4 = BaS04 X +2KCl&(JTjSJBa2+ + S0|- = BaS04 X,故 A 正确;B.BaCO3 + H2SO4 = BaS04 X +C02 T +电0的离子反应为BaC()3 + 2H+ + SO- = BaS04
33、 X +C02 T +H20,故B错误:C.Ba(NO3)2 + H2SO4 = BaS04 X +2HNO3的离子反应为Ba?+ + S0=BaS04故 C 正确: D.Ba(OH)2 + 2KHS04 = BaS04 X +K2SO4 + 2H2。的离子反应为Ba?+ + 20H- + 2H+ + S0r= BaS04 i+2H2O,故 D错误; 故选AC.可溶性钢盐与可溶性硫酸盐(或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和可溶性盐(或强酸)的离子反应可用Ba2+ + SOM = BaS(X】表示,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即可解答,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 关键,题目
34、难度不大.19 .答案:;©:解析:解:(1)碳酸钙微粒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2)氢气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二氧化碳可以和碱反应,而氢气不能,可以采用洗气的方法来除杂, 故答案为:(3)从氯化钾的水溶液中获得氯化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答案为:(4)碳酸钙高温易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可以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分离,故答案为:(5)从澳水中提取澳单质,可以向澳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这样澳单质溶于四氯化碳中,实现澳和水的 分离,故答案为:(6)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僧法,故答案为:。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分离方法的积累。20
35、 .答案:(1)32.8%(2) D胶头滴管C解析: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会根据c =弓分析误差,为易错点。加热10.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2.48g,设碳 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2NaHCO 3Na2CO3 + H 2。+ CO 2 T m 16862x2.48g,168 X 2.48g 62=6.72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00g - 6.72g = 3.28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28g10.00gX 100% = 32.8%,故答案为:32.8%:(2)容量瓶没有950mL规格,应用1000
36、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m(Na2cO3 10%0) = cVM = IL X 2mol/L X 286g/mol = 572g,故 D 正确;配制顺序是:计算T称量T溶解、冷却T移液一洗涤仪器(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定容T摇匀T装瓶T 贴签,一般用天平称量(用到药匙)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 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储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 适量蒸锵水,当加水至液而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而的最低点与 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
37、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储水洗干净,但未烘干,无影响,浓度不变,故A错误;B、定容观察液面时仰视,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B错误;C、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定容,体枳偏小,浓度偏高,故C正确;D、加蒸馀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溶液体枳偏大,浓度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D胶头滴管C。21 .答案:(1)丁达尔效应胶体(2)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 nmlOOnm,能使光产生散射(3)鉴别溶液和胶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和应用,难度不大,熟记胶体的性质和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1)有浮尘的空气形成了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清晨,阳光射入密林中的现象
38、,发生了丁达尔效 应,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胶体;(2)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根本原因是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 nm100 nm,能使光产 生散射,故答案为: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InmlOOnm,能使光产生散射:(3)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所以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故答案为:鉴别溶液和胶体。失去3X2 cII22 .答案:3Cu+$HNOK裤)=3Cu(NO/+2NOM 4Hq HNO3 Cu(NO3)2 1: 2 2mol 和2 乂 3c-解析:解:(l)3Cu + 8HNC)3 = 3(>1(1>103)2 + 210 1+41i2
39、0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为还原剂,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NO3为氧化剂,Cu(NO3)2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 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每消耗3moi铜,失去6moi电子,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失去3X2。一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3Cu¥8HNO§(稀)=34(NQ办+2NO + +4HQ,故答案为:I1翻到2X3L失去3X2”33 Cu + 8H NO式梅)=3C u (NO6 斗 2N O 花+ 4H ;O ; I,耨到2X3b(2)反应物HN(%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价,则HN(%为氧化剂,生成NO为还原产物, 铜元素化
40、合价升高,铜为还原剂,生成硝酸铜为氧化产物,所以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1 : 2:故答窠为:HNO3; Cu(NO3)2: 1: 2:(3)3Cu + 8HNO3 = 3Cu(NO3)2 + 2N0 T +4比0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由。价升高到+2价,则每消耗 Imol铜,失去2moi电子,所以有Imol Cu被氧化,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故答案为:2mol.(l)3Cu + 8HNO3 = 3Cu(NO3)2 + 2N0 T +4&0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每消耗3moi铜,失去6moi电子;(2)3Cu + 8HNO3 = 3Cu(NO3
41、)2 + 2N0 T +4%0反应中根据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 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3)3Cu + 8HNO3 = 3Cu(NO3)2 + 2N0 T +4比0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由。价升高到+2价,则每消耗 Imol铜,失去2mol电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能用双线桥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难度不大.23 .答案:0.2mol/L; 0.002mol; 0.5; 1.5; 5; 2mol/L; 2mol/L: 7.3; 4: 1 : 1解析:解:(l)20mL0.1mol/LBaS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_
42、) = 2c(BaCl2) = O.lmol/L X2 = 0.2mol/L;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lmol/L,该溶液中含有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X 0.02L = 0.002mol, 故答案为:0.2mol/L: 0.002mol;(2)3.01 X 1。23个H2O的物质的量为:6 0-Xio'mol = 0,5mob 03mol水分子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 为:0.5mol X (2 + 1) = 1.5mol; 0.5mol水分子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X 10 = SmoL 故答案为:0.5: 1.5; 5:(3)将标准状况下22.4LHC1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含有HC1的物质的量为皿HC1) =三篇一=Imo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 鬻=2mol/L:0.5L从其中取出100mL该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则这100m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然为2moi/L: 这100mL该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mol/Lx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作品拍摄制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形象代言效果评估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版离婚后财产分配协议范本:女方不要求财产4篇
- 2025年度个人无息借款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打印耗材供应与回收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榨菜种植与农村电商体系建设合同3篇
- 23年-24年项目安全培训考试题(达标题)
- 二零二五年度金属冲压废弃物回收利用合作协议4篇
- 23年-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巩固)
- 23-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巩固】
- 【“凡尔赛”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传播研究11000字(论文)】
- ppr管件注塑工艺
- 液化气站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措施
-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劝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规定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课件设计
-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 优秀支行行长推荐材料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