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茂名市实验中学徐达胜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小节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碳循环;二是物质循环的概念;三是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是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关于物质循环的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一个讨论题: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 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都没有被生命活 动所耗尽?把主题带入课堂,接着通过碳循环过程总结出物质循环的概念。关于碳循环,这是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用碳循环模式图形象、生动 地描述了碳循环的过程,紧接着,精辟地讲述了碳循环的形式和范围,教材用 较长的篇幅,用“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讲
2、述了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关于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教材首先站在生态系统的角度概括地指出;二者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接着辩论地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关于探究性实验,课本中分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引导并设计了两个案例供参 考,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2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 的能力。(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 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
3、达能力。(4)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难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在碳循环的过程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的关系,学生对这块内容可能会较难掌握,根据这一情况,对于这部分内容, 可以多通过练习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是学生的一个弱点,也是学生难掌握的地方,通过案 例分析加以指导,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
4、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2 .学案导学3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 究、精讲点拨一反思总结、当堂检测一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 的。请学生讨论: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 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 循环利用)教师评价:回答得很好,接下去我们首先来讨论碳循环的过程。(三)合作探究、精
5、讲点拨。探究一:碳循环的过程首先请学生阅读P100-101碳循环部分及图5-11,教师出示“光合作用”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CO2光合作用(CEO)接下去教师出示“细胞呼吸”图片,请大家说出有氧呼吸过程中碳是如何传递的?(CH 2O)有氧呼吸 CO2然后,请大家分析碳循环模式图,思考如下问题:(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 式存在? ( C0碳酸盐)(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存在?(有机碳化合 物)(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 ( CO)师生归纳最后,请学生独立得出碳循环文字示意图,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投影并通过 讨论纠正,得出正确的结果并投影:光合作
6、用、化能合成作用无机环境(CO2)彳生物群落(有机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作用碳循环大气CO 2库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燃烧呼吸作用分解者化石燃料总结、归纳物质循环的概念,分析碳循环的特点:教师提问;(1)我们所讲的碳循环是指在什么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2)除了碳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 境之间循环?请同学们归纳物质循环的概念,并指出这里的物质是什么?(组 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兀素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元素 1循环的范围有多大?(全球性)(3)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那么,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呢?(全球性循环往复)探究二:
7、探讨、分析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解决的办法教师提问:(1)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那么地球上的资源是不是用之不竭 的呢?请大家思考问题:人们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化石燃料燃烧使碳在 短时间内大量地释放出来,森林砍伐又使绿色植物吸收的 CO减少,打破了生物 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 CO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2)温室效应将 带来哪些危害呢?(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我们应该如何尽量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呢?(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8、。)教师投影:(先投影空表格,再补充)育抓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形式以无机物形式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往复联系育区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物质是育区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育区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的动力探究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1)介绍背景资料 首先介绍落叶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的时间是不同 的,并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提出问题根据小组内交流平时观察到的现象,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是由什
9、么因素引起的,从而确认实验的变量。(3)作出假设 小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回答本组提 出的问题,即做出假设。(4)制定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本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小组成员通过讨论、 整理出完整的实验方案,特别要注意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即遵守单一变量原则) 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注意事项。(5)实施实验方案 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课后完成,学生要做好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并派代表将情况及时向老师反馈。(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自己所做的假设 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7)表达和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实验方案,结果以及得出的结 论进行交流,教师需进行有效的点评。
10、(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八、板书设计概念生物 群落九、教学反思本小节内容虽不多,但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能量流动及其他章节的联系很紧密,教学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讲解物质循环概念时,多给学生时间理解:物质一一组成生物体的基本 元素,循环一一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往复。(2)碳循环的形式、特点、过程的归纳,要用好投影片,直观地理解各个环 节的生理变化,强化知识点在习题中的应用。(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运用表格的形式既可以节省时间,也相当 于自学提纲,有利于学生有序的思维活动,真正起到教师主导,学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家用空调租赁及安装维修一体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国有土地储备中心资产置换专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智慧环保产业园区建设补贴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旅游度假区与旅游院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合同6篇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红酒年份品鉴代理销售授权协议3篇
- 2024食用油绿色环保包装设计制作合同3篇
- 2024年项目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4年食品工厂代加工食品安全责任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位买卖与车位抵押合同范本2篇
- 2023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充电桩项目运营方案
- 2024年农民职业农业素质技能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及答案、对应练习题)
- 新版《铁道概论》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律师承办案件费用清单】(计时收费)模板
- 高中物理竞赛真题分类汇编 4 光学 (学生版+解析版50题)
- 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词汇清单高中英语人教版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