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生命的逻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生理功能及机制需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进行研究,这三个水平的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细胞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是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 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 态对于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 兴奋 性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正常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内环 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将会出现种种病理现象。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方式,它们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自动而精确的调节。神经调节 是人体调节的最重要方式,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主要方式。 人体内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复杂的控制系
2、统。在人体正常的生 理功能调节中,以负反馈系统和前馈系统最为重要。负反馈调节在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反馈调节可保证某些生理功能的完成,前馈调节可以避免负反馈的波动性和滞后性,使机体的活动更富有预见性第二章细胞内容概览细胞是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 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物质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跨膜移动的,是不需要细胞另外供能的被动转运;而主动转运则是物质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需要由细胞代谢供给能量,它是人体最
3、重要的物质转运方式。 钠泵是主动转运的典型代表,其本质是Na+-K+依赖式ATP酶。当细 胞内Na+和细胞外K+增多时被激活。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主要有特异性的膜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及酪氨酸激酶受体等。细胞内高K+和静息状态下膜对 K+有通透性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相是由于 Na+通道开放,Na+内流而形成;其复极相是由于K+的通透性 增大,K+外流形成,后电位是由于 Na+-K+泵活动引起。动作电位的超射值相当于 Na+的平衡 电位,动作电位有不衰减性传导和“全或无”法则等特点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其 兴奋性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即经历一个绝
4、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以后,其兴奋性才能恢复正常。给可兴奋细胞一个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可使膜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爆发动彳电位;若给予一个阈下刺激,则可引起局部兴奋。局部兴奋呈电紧张扩布,可总和。多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兴 奋发生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可产生动作电位。同一细胞的任何一处兴奋,其兴奋部位与邻接的未兴奋部位之间,通过局部电流的再刺激作用,以动作电位的方式向膜两侧传导。有髓纤维呈跳跃式传导。(10)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具有电-化学-电传递的特点,在传递过程中,乙酰胆碱 的释放是一个关键步骤,产生的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11)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体,偶
5、联因子是Ca+o给肌肉一个足够强的刺激 ,只能引起一次单收缩,若给予两个和 两个以上的刺激,且相邻的 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小于单收缩的时程时,可发生收缩的总和。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可影响肌肉的收缩和作功。前负荷可影响肌肉的初长度,在最适初长度下,骨骼肌的收缩效果最佳。在中等程度的后负荷情况下,所能完成的机械功最 大第三章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正常成年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血液在心脏舒缩活动的推动下,在心血管中循环流动,成为细胞外液中最活跃的部分,具有运输、调节和防卫等重要 生理功能,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2)血浆渗透压由晶体和胶体渗透压组成,二者分别在维持细胞内
6、外和血管内外水平衡中起 重要作用.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防御保护中起董要作用。(3)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其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运送氧和三氧化碳;糖酵解是其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红细胞有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和悬浮稳定性;脾脏是破坏衰老红细胞的重要部位.骨髓是出生后红细胞生成的唯一场所。红细胞的生成需要铁和蛋白质作为原料,还 需要维生素B12和叶酸作为成熟因子,并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4)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类。 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可吞噬入侵机体的微生物和其他异物,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分别写过敏反应的引起和缓解有
7、关,嗜酸性粒细胞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淋巴细胞主要参与免疫反应。(5)生理止血过程可分为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时期。血小板 具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等生理特性,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居中心地位。(6)血液凝固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三个基本步骤;根据其始动途径和参与反应的凝血因子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其启动因子分别为因子XI和因子亚;内源性途径的作用在于维持和巩固凝血反应。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是 抗凝血酶I和肝素。止血栓的溶解主要依赖于红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纤溶可避免纤维蛋白在血管内堆积;凝血系统、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处于动态
8、平衡。(7)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A B 0血型系统和 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B0血型系统包括 A、B AB和O型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包括 Rh阳性和Rh阴性 两种血型,Rh血型的临床意义是 Rh阴性患者避免再次输入 Rh阻性血液和Rh阴性母亲避免 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为保障输血安全应坚持同型输血,并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第四章心血管生理1 .心肌细胞可分为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4期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 而自律细胞4期可自动去极化,快反应细胞0期去极由Na+快速丙流引起,其动作电位幅度和最 大上升速度较大;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由Ca2+内流弓|起,其动
9、作电位幅度和最天上升速度较 小。2 .与骨骼肌细胞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通常将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5期:0期为去极化过程,是由 Na+内流所致;复极过程的1期由一过性的K+外流引起;2期是K外流与Ca2+内流以及少量的 Na+丙流所致,便膜电位滞留 于0mV水平。3期由K+外流所致;4期为静息期。3 .自律细胞中的浦肯野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成机制不同。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1期、2期、3期的分期和形成机制与心室月JL细胞相似,不同点是4期有自动去极化。4期自动去极化的产生机制是逐渐增强的Na+内流以及少量的 K+外流衰减;而窦房Z细胞0期
10、丢极化Ca2呐流引起,复极过程、无明显的平台期,1、2、3期融合,K+外流引起,4期自动去极化与衰减的 K+外流,If电流,Na+-Ca2+交换电流及Ca2+内流有关。4 .窦房结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起搏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心脏其它的自律细胞则 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窦房结作为心脏起搏点的 机制是: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抑制。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有: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天复极电位和阈电位水平,其中以4期自动丢极化速度最重要。5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有:静息电位水平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以及引起 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11、相当于心肌收缩的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早期。 因此,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6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 -个心动周期。心脏的功能是实现泵血。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节律舒缩与瓣膜节律启闭相配合造成心房与心室间及心室大动脉间压五和容积的变化, 推动血液单万向流动。7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有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和心脏做功量。8 .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它除受神经、体液调节外,心脏自身也可对搏出量进 行有限度的精细调节。心脏的前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是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是等长自身调节。搏出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心室的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10 .循环系
12、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有助于缓冲血压的变化维持正常脉压,并使心室间断的射血变为连续的动脉血流。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为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以及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11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中心静脉压和外周 静脉压之差是促进静脉回流的动力。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体位改变和呼吸运动。12 .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血液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也影响组织液的生成和回心血量。13 .有效滤过压是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是
13、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 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的代数和。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钠水潴留)通过使有效滤过压增大和/或淋巴回流受阻,导致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即形成了水肿。影响组织 液生成的主要因素是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淋巴回流。14 .心血管活动主要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心交感神经兴奋产生正性变时、正性变力和正性变 传导作用;心迷走神经兴奋,产生相反作用。全身血管主要受交感缩血管神经支配。1 5.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都具有 紧张性活动,通过相应的传出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16 .颈动脉窦、
14、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负反馈调节对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7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全身性体液因素主要有血管紧张素、竖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 升压素。上述物质明显增多时可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竖上腺素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大于对外周阻力的影响。18.冠脉血流呈周期性变化,心室舒张期的长短和动脉舒张压的高低是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 要因素。心肌代谢水平增高可使冠脉血流增多。第五章呼吸(1)呼吸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换气、血液运输气体和组织换气等相互衔接又同时进行的多个 环节。(2)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内压和大气压之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通气阻力包括肺与胸廓的弹性阻力和以气道阻力为主要
15、成分的韭弹性阻力,弹性阻力与肺和胸廓的顺应性呈反.比,胸膜腔的密闭性是实现正常肺通气的必要条件。(3)胸膜腔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内液 _气界面表面张力的作用, 从而可减轻吸气阻力,保持 肺泡的“相对干燥”,维持肺泡内压及其容积的稳定性。(5)肺活量反映静态肺通气能力。用力呼气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它既反映肺活 量的大小,也反映通气速度和通气阻力的大小。(6)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气体分压、呼吸膜的面积、厚度以及通气血流比值。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的主要运输形式均是化学结合。氧气的化学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而
16、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形式 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氧离曲线是血液氧分压 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是血液PH、PCO2温度、红细胞 内2, 3-二磷酸甘油酸和 CO等。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在延髓,它与脑桥呼吸中枢共同形成正常的节律性呼吸运动。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由迷走神经传入,经兴奋吸气切断机 制抑制中枢吸气活动发生器,使吸气停止,转为呼气。但肺牵张 反射不参与平静状态下的呼吸调节。(10)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可接受动脉血PO2、PCO2 H+浓度的刺激,而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它的生理性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11)血液中
17、的PCO2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必要的生理性刺激。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加强呼吸运动的重要途径是二氧化碳扩散入脑组织与水生成H+,由H+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血液中的 H+主要通过外周 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低氧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第六章消化与吸收消化器官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消化管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外,又有其 自身的特点。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死主动过程,消化道接受 壁内 神经丛和外来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主要的 胃肠激素有胃泌素、 胰泌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和胃动素
18、。口腔内的机械性消化包括咀嚼和吞咽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唾液的作用,食物中的淀粉可被唾液初步分解,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胃液中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黏液。盐酸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和促进蛋白质变性等多种作用;胃蛋白酶能 分解蛋白质;黏液可润滑食物,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构成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有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作用;内因子有保护维生素 B12在小肠内不被破坏并促进其吸收的作用.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头期胃液分泌属神经-体液性调节;胃期胃液分泌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 经丛的局部反射以及胃泌素等引起胃液分泌;肠期胃液的分泌 主要是体液性
19、调节。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是盐酸、脂肪和高渗溶液。胃特有的运动方式是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实现的.胃排空的动力 来源于胃的运动。胃排空是间断性的,是 促进胃运动和抑制胃运动两种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小肠内消化是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小肠运动和胰液、胆汁、小肠液的作用下,基本完成消化的全过程。 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因而是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主要包括胃泌素、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等。胆汁中含有胆盐、胆固醇和胆色素,胆盐是胆汁的主要成分,有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作 用。胆汁分泌和排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以
20、体液调节为主,主要包括胃泌素、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等。小肠在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可产生分节运动和蠕动,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10)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糖的吸收形式是单糖, 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氨基酸, 均为主动转 运过程,都与N a+的转运偶联进行。脂肪的消化产物的吸收与胆盐有关, 脂肪的吸收途径以 淋巴为主。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些能源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中,机体利用ATP分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各种功能活动。除肌肉收缩作功外,其余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热能,在不作外功的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 内机体所散发
21、的总热量,就可代表机体的能量代谢。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和环境温度。基础状态 下的能量代谢为基础代谢。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 脏和骨骼肌,产热方式有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两种。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体温调节包括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个方面。自主 性体温调节是通过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的。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磔体温调节整合的中心部位。视前
22、区 -下丘脑前部内调定点的高 低决定体温的水平,控制系统的传出信息调节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的活动,从而维持体热平衡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肾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它以泌尿的形式将机体的代谢终产物、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过剩的物质以及水分排出体外,从而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等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 透性和推动血浆滤过的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近端小管是主要的重吸收部位。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在近端小管全部被重吸收,Cl-,HCO3和水大部
23、分被重吸收,肌酊完 全不被重吸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剩余的Na+、Cl-、K+、HCO3和水分。肾小管细胞分泌 K+,H+和NH3,通过分泌 H+和NH3促进HCO3- 的重吸收,这对于保持血液 HCO3含量,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有重要 意义。肾泌尿功能主要受抗利尿激素( ADH)和醛固酮的调节。抗利 尿激素主要是提高远端小 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醛固酮可促进远球小管 和集合管 重吸收Na+和水,排出K+。由于小管液溶质的浓度增大,渗透压增高,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
24、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是由于大 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血容量增加,引 起抗利尿激素(ADH) 分泌减少,致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肾对尿液有较强的浓缩和稀释作用。髓神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髓神升支细段对Na+、Cl-的被动重吸收是形成 髓质高渗梯度的主要原因。肾内尿素循环在内髓质高渗梯度的 建立中有重要作用。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和维持是通过髓神的逆流倍增作用和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完成的。清除率可用来测量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可通过测定菊粉的清除率和内生肌酊清除率的方法来确定。排尿属于反射性活动,受高位中枢的影响,由于副交感神经的
25、紧张性活动,膀胱逼尿肌处于 轻度收缩状态,使膀胱内压经常保持 在10cmH2O左右,一旦超过此数值,即产生排尿欲,引起 排尿。第九章神经神经系统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等特征。神经纤维内存在 双向的轴浆运输,对维持神经及支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经典的突触传递过程是:兴奋传到突触前末梢引起递质释放,递质和后膜受体结合后引起兴 奋性突触后电位(EPS蹴抑制性突触 后电位(IPSP)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即可爆发动作 电位。神经递质是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物质基础,递质须作用于相应
26、受体才能完成信息传递效应。一个神经元内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递质共存,其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在外周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以乙酰胆碱为递质,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则是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各种递质均有其相应的受体,并有多种亚型,因而可产生多样化效应,中枢内具有多种递质及 其受体系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在整体,f#况下,反射常受到多级高位中枢的整合与控制,因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适应性。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播有单向传播、中枢延搁、总和、兴 奋节律改变、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等特征。除中枢易化外,尚有中枢抑制,中枢抑制有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种。感觉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
27、主观上的反映。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首先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感受器将各种刺激所含的能量转变为相应的神经冲动,后者沿一定的神经传入通路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从而产生相应的 感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的编码作用和感受器的适应现象。躯体感觉包括触-压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痛觉等,一般由3级神经元接替,经特异投射系统传到大脑皮层感觉区。第一感觉区的投射特点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和投射面积大小与感觉分辨力有关等。内脏感觉主要是痛觉,经自主神经传入。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定位不准确。内脏疾患除引 起患病脏器疼痛外,有的还能引起体腔壁痛和牵涉痛。眼的调节
28、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双眼会聚,以晶状体的调节最重要。瞳孔对光反射是眼的一种重要适应功能淇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的光线量 ,使视网膜不至于因为 光量过强而受到损害,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临床上检查该反射有助于神经系统病变的定 位诊断。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包括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杆系统对光敏感度较高,主要感受光线的明暗,无色觉,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辩能力差;视锥系统对光敏感度较差,主要感受昼光 的刺激,有色觉,并对物体细微结构有较高的分辩力。(10)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等生理现象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11)耳是听觉的外周器官,人耳的适宜刺激是空气振动的疏
29、密波,外耳具有集音和共鸣腔的作用,中耳具有增压效应,内耳的功能是把传入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为听神经的动作电位。听神经通过部位编码和频率编码将声音的信息传入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变速运动,而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变速运动。它们的功能是感受身体的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从而对保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前庭反应主要有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姿势调节反射和眼震颤。嗅上皮中的嗅细胞是嗅觉感受器 ,嗅觉具有群体编码的特性,所 以尽管嗅感受器只有 1000 种,但人们能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味蕾中味细胞是味觉感受器,人类的味觉系统能够感受和 区分多种味道,而
30、众多的味道是由四种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组合而成。(14)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是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中枢姿势调节系统分散于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各级水平。肌紧张是维持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脑干网状结构及其他脑区内存在调节肌紧张的抑制区和易化区。躯体运动的发动主要受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传出通路控制,皮层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征为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和区域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有关等。运动的产生和协调也与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功能有关,基底神经节损伤时可出现肌紧张改变和动作的过分增减,小脑对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有重要作用。(15)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 其特征为紧张性支配、双重支配同一器官、受效应 器官功能状态影响等。内脏活动受高位中枢调控,脑干为重要的生命中枢所在,下丘脑是较高 级的内脏调节中枢,对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垂体激素分泌、情绪和生物节律等都有 调节作用。(16)本能行为和情绪的产生主要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有关。脑内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的活动与行为动机的激发密切相关。脑电活动有自发脑电活动和皮层诱发电位两种,临床上都有应 用价值。觉醒的维持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等结构有关。睡眠的两个不同时相(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各有其表现特点和生理意义。学习和记忆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功能有一定的定位,且语言活动功能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无棣县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中考押题预测卷(生物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吉林省长春二道区七校联考2025年初三5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我们能否建立生物医学研究的系统规范二
- 蓝色扁平简约财务知识培训
- 服务标准化与咖啡厅服务质量考核试卷
- 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流程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科技应用考核试卷
- 皮革护理行业服务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有机化学专题习题课专题部分课件
-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糖化与酒化考核试卷
- 承包餐馆协议书模板
- (省统测)贵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历史试卷(含答案)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担保合同
- 2025年山东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GB 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枢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校园零星维修协议书
-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 物控员岗位月度绩效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