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_第1页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_第2页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_第3页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_第4页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心提示: 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20 世纪90 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为了区分20 世纪 50 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中国商品混凝土发展历程及行业特征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 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

2、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为了区分20 世纪 50 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英文是 Ready mixed concrete, 不能直译成commodity concrete。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 行业的一般特性。期性: 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

3、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域性: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资拉动性: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增长的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有规模效应: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没有复杂的窑炉,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

4、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有所不同。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国外专业混凝土公司,如Hanson、 Rinker 等;商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发展而来,如华新水泥等;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断有新进入企业);有一定资金和行业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有一定资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以 2005年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47.18%;合资企业占总数26.06%;民营企业占总数19.01%;集体企业

5、占总数7.74%。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中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现状.1 产业政策有力推动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 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003 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

6、定了124 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 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 号令), 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 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

7、设工程项目中,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广州市等地区都出台了新的有关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地方政策法规;了更好的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上海、 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效果。24 个 “禁现 ”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域。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因此,充分利用闲置生产力,减少资源浪费,保持城市环境,出台地方政策法规,推广预拌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各地执法力度差别较大。.2 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

8、契机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 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34个百分点。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 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国家基础建设牵制。随着国家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随着申奥成功, 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峡工程:三峡河段全长约 200km,整个大坝由161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总方量居世界大坝第一位。计划2007 年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运工程: 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5 项, 含子项共46 项, 总投资 307亿元。水北调工

9、程: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自2002 年底开工建设以来,至今已有 9 个单项工程相继开工,涉及工程投资规模近300 亿元。 截至2005 年底,累计完成土石方6116万立方米,占在建工程设计总量的57。速铁路项目:由于高速铁路造价数倍于常规铁路,所以“十一五 ”期间的投资规模,比“十五 ”期间翻了两番。2004 年是 500 多亿元; 2005年原计划投资1000 亿元,从2006 年到 2010 年的 5 年间,总投资规模更是猛涨到125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2050亿元,等于又翻了一番。这样的增速,尚属空前。2005 年上半年试验段投标开工的武广、郑西、京津等3 条线路全线将铺设1500公

10、里的无碴轨道。.3 产品结构调整国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产量还是较低。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预拌混凝土占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84,瑞典的比例也与此接近,为83%。紧随其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预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20%。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迅猛的提高。2010 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0002004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 38.38%,预计20042008复合增长率为19.28%, 8 年复合增长率为28.48%。未来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1、,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预拌混凝土所取代。.4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年来设备利用率在50%左右徘徊,平均单个搅拌站每年的实际产量小于 20 万立方米。规模效益难以显现。过去几年高增长除了宏观经济利好等因素外,行业进入门槛低,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或市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建站经营等因素一方面促成了行业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行业进入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1) 企业发展情况。2003年整个混凝土企业呈现“井喷 ”的势头, 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 726家迅速增长至1359家, 增长率从2000年的6.3到2001 年的12.28。而到 2003年则成为增长的拐点,企业增长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年增速降缓主要由

12、以下两方面决定:宏观调控加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设备保有量、成新度大幅提高,拌站基数不断增大。004年,中国混凝土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商品混凝土前十强企业的总产量也仅占行业总产量的13。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企业层次较低的现状。行业处于买方市场,企业通过恶性竞争来求得发展,处在“诸侯混战 ”的时候。行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 在买方面前没有话语权,企业在面对恶意拖欠等等行业潜规则时显得力不从心。2) 企业分布情况。拌混凝土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在北京、 上海、 广州、江苏等大城市,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尤其是江苏省,2005 年发展极为迅速,新建混凝土生

13、产企业30 多家, 新增生产能力1000 多立方米,产量也从2004年第二位一举反超上海。2005年数据表明,预拌混凝土产量第一的江苏为5930万立方米,比 1999年全国总产量还多500 万方,上海预拌混凝土用量5016 万立方米,与 1999 年全国的产量相当。这证明这些城市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西部地区,有的省份还没有一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有的省市即使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充分发挥作用。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商品混凝土十强企业也主要建立在这三大区域。新利恒是中国现阶段唯一一个从全国战略考虑的混凝土企业,其目标是建成为中国混凝土行业的航母。目前在十个省会城市分别建

14、了十家搅拌站。前水泥企业集团却没有大规模进入,虽然令人困惑,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时机尚不成熟!同时现在唯一一个产量超过千万方的混凝土企业却偏安上海或江苏一隅。已进入国外专业混凝土企业虽进退维谷,但不乏虎视眈眈等待时机者。.5 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1)混凝土外加剂。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2005年全国年产111万吨,销售收入约51 亿。 2005年全国共有合成企业200家,其中规模化企业近80 家, 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主要以萘系生产为主,产量占到80%左右,高浓高效减水剂用量还不到5%。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我国高效减水剂发展的一个亮点,但仍处在初级阶段,有10 多家有生产

15、能力。目前中国外加剂销售收入十强企业中,主要产品为萘系母料的为4 家,分别为浙江五龙、天津雍阳、天津飞龙和浙江吉龙。 而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则是以终端产品为主, 2004年销售收入高达3.75亿元。同时我国外加剂企业开始谋求向国外输送产品,如浙江五龙化工、龙游五强等。2)水泥。005 年继续延续2004 年下半年水泥运行经济效益逐渐降低的趋势,继续惯性下滑。2006年初水泥价格明显出现回暖迹象。品混凝土中磨细矿物掺合料的大量使用,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诸多性能, 而且通过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对水泥的强劲需求,从而节约了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能源。3)混凝土机

16、械。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规格的局面。无论是搅拌机、搅拌楼、搅拌输送车还是混凝土泵(泵车)等产品,除大型的和高技各生产厂家的生术含量的型号外,常规产品已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产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外混凝土机械进口数量逐年下降,120m3/h以下的搅拌站、125m3/h以下的输送泵以及搅拌机等国产设备已占主导地位。国际混凝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1)海德堡。于德国的海德堡水泥集团成立于1873 年,以水泥生产为主业。1953年业务拓展至预拌混凝土领域。2004年,海德堡水泥销售超过7600万吨。 预拌混凝土销量为2700 万立方米。业务拓展到全世界50 多个国家, 拥

17、有雇员42000名。 广州及香港有13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2)汉森。于英国的Hanson PLC (派安)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供应商之一,其业务遍布全球四大洲14 个国家,共有雇员27400 人。 2004 年,Hanson PLC税前禾润达3.368亿欧元,每股收益0.35欧分。2004年销售集料22900万吨, 集料27000万吨。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集料公司及第三大的商品混凝土公司。anson Pacific 为亚太区,包括新加坡、中国(含香港及澳门)、印度、泰国、 马来西亚等地提供优质建筑材料。在香港和马来西亚是最大的集料和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而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总部更是当地沥青 及预拌

18、混凝土供应商之首。中国只有无锡和苏州两个分公司。3)拉法基。为世界建材行业的领导者,拉法基集团在水泥、混凝土与骨料、石膏建材和屋面系统四大产品领域位居世界前列。集团成立于1833 年,企业分布于75 个国家。 2001 年以首付38 亿欧元兼并了英国兰圈水泥公司。 2004 年拉法基销售水泥13800 万吨,集料21400 万吨(含RMC) ,预拌混凝土3400 万立方米。水泥销量排名世界第一,预拌混凝土产量排名世界第二。4)霍尔西姆。912 年,在瑞士一个名叫霍尔德班克的小村庄成立了,公司原名Holderbank。 2001 年初经重新整合以后才正式改名为霍尔希姆(Holcim)。现已成长为

19、世界上水泥、集料、预拌混凝土及建筑工程相关服务领域内的最大供应厂商之一。集团在世界各大洲70 多个国家均有业务经营。004年, Holcim 集团全球销售额超过130亿瑞士法朗,销售水泥11900万吨,销售集料9600 万吨,销售预拌混凝土2700 万立方米。目前员工总数为61000人。005 年 6 月 18 日,华新混凝土(武汉)有限公司青山搅拌站开始试运行,通过华新水泥刚涉足中国混凝土行业。5)瑞科尔。科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著名重型建筑材料集团,年销售额57亿澳元 ,在美国、 澳大利亚及亚洲运作730 多个工厂,拥有 13000 名员工。瑞科尔建筑材料(天津)有限公司系原“西斯尔(天津)

20、混凝土工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4年,拥有三座大型搅拌站,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可提供各种高、新系列的混凝土产品,曾为天津地区70%重点项目和90%的外资项目提供过混凝土产品。青岛也有一家分公司。6)百通。是欧洲第二大利百通总公司有着四十年的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历史,大商品混凝土公司,也是混凝土经营的跨国公司。2002 年开始在中国市场稳步推进,目前有6 个公司。其一为淄博百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是由意大利百通股份有限总公司与山东齐银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混凝土企业,中外投资比例为30: 70, 2003 年3 月投产,位于淄博市高新区民营工业园内。于看好山东市场,另有五家姊妹公司,它们是:淄博

21、意齐混凝土有限公司、济南百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潍坊百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潍坊意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日照百通混凝土有限公司。7)新兴栈。加坡最大的建材贸易商新兴栈,去年在重庆开设该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好西南市场,目前这家位于重庆江北区的搅拌站已经建设完成,2005年 7 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年产能力预计在50 万立方米左右。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国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 世纪 70年代后期的上海、常州等地。随后,由于建设的需要和政府的支持,城市预拌混凝土发展较快,每年以约15的幅度递增。但在西部地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还有有待时日。1) 部分地方行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严重阻碍商品混凝土的发展;2) 行业整合时机未成熟,行业集中度低,缺少龙头企业;3) 各地诸侯混战,产品价格逐渐降低,行业利润向亏损的边缘迈进;4) 建筑行业的带资的潜规则造成应收帐款增加;5) 小企业产品品质和数量难以保证;6) ERP软件及GPS系统开始逐渐被企业接受,而且发展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