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民风民俗_第1页
作文范文民风民俗_第2页
作文范文民风民俗_第3页
作文范文民风民俗_第4页
作文范文民风民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文范文民风民俗“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 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 同俗”。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 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 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 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 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 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 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

2、行走。己成为中国妇女 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长度缩短,几近膝盖, 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 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 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 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 罩对襟马褂。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

3、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 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 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 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 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 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 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 去周围的头发。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 慢的认识。人间四月天,春色满江

4、南。茅山庙会,是传统民俗与春天的一 场约会:4月13农历三月十八日,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 古镇今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节庆的气息, 威风锣鼓,激扬茅山福地;龙腾狮舞,跃动古镇春风。周边城镇的老 百姓们汇集一堂争相观望茅山庙会的盛况,颇有“平民狂欢节”之感。追溯茅山庙会,约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 山有组织规划的第二十二届庙会,庙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 是去集商贾,交流物资,供应春耕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 兴经济,搞活市场的作用,另有文艺青年,发挥特长,化装表演,比 赛娱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早晨八点,“口匡唯口匡”的锣声声解开了庙会的

5、帷幕,威风凛凛 的舞龙队率先登场,在空中飞舞翻腾的舞龙引得众人高声欢呼。这些 舞龙队由各个乡镇组成,一般一个乡出两条龙,多则四条,舞龙由专 门的船运送,到达茅山后被安置在当地的庙中,待到庙会正点,以旌 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舞龙从庙中请出来。龙身大多用竹扎成圆 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 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 巨球,作为引导。舞动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 引起龙身游走飞动。舞龙穿过东岳庙,东岳庙会源于东岳大帝的原型一一三茅真君 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创始人,每一条舞龙都在东岳大帝像前三 叩头以示祈福,

6、最终到达景德禅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点的扫街。 香客们跟随龙队进庙拜佛,寺庙里摩肩接踵,人烟鼎沸,漫天的烟雾 让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刹之称的景德禅寺更是香烟缭绕,梵鸣悠 长,大雄宝殿也在今日举行上梁仪式。寺内卧佛殿、藏经楼、方丈室 上梁和山门殿己经重修完毕,对外开放,卧佛殿最为热闹,造价大约 一亿的卧佛由缅甸进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约6吨,他静静地接受来 往香客的膜拜,聆听他们的心声,潜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 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满眼的虔诚和期待,满身的坦然和灵气。兴化的淮剧团在景德禅寺里搭台表演,老百姓们为了看得清楚, 早早地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茅山号子那除亮的唱腔和急促的节奏穿 过天

7、空,站在老远就能听见,柔软缠绵的舞蹈,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同 台演绎,给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满欢声笑语的视觉盛宴。下午一点,舞龙汇合,组成一条百米龙队,环绕茅山镇游行扫街。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 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龙队前面有一人敲乱棒锣,以示 紧急,继由马皮清路。马皮是当地人请来的巫师,在社祭前进行扫街, 以驱除妖魔和邪气,马皮带领龙队穿过大街小巷的每一户人家,众人 夹道欢迎,十多面颜色异同的彩旗,迎风招展,以助阵威,家家户户, 秉烛焚香,燃放烟花鞭炮,以保来年平安吉祥。放眼望去,是茅山浓厚的乡土风情让人陶醉,古镇老百姓在纳 新同时不忘传承文化,

8、刮而,扎香,自制的农具深受群众喜爱。在沿 袭传统的同时也吸取新经验,谋求新发展,文化沟通的背后是经济的 融合。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来的茅山人民,在政通 人和的情况下,自发恢复茅山庙会,其目的是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文化古迹,开发旅游经济,弘扬民族宗教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 的发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扩大市场,振兴茅山。一座茅山,一方风水,拉动一方经济,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 文明的交融。我们坚信福祉茅山!好运茅山!“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 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

9、袍”。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 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 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 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 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 “改良带”和“文化带”。“韩袍”是韩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 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 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 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 域特色,无不展示着

10、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 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 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 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 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 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 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 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 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 们干脆

11、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 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 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 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 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 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 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 神奇禀性和不凡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 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靖,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门 神

12、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 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 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 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 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 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 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的风土人情,相信大家伙一定会 喜欢上这个民族的。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

13、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 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 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 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 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 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 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苗族讲究真情实意, 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 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 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

14、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 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 佳肴,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 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苗族人确实是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节 的。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广西桂林旅游。在旅游过 程中,我发现广西桂林的瑶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风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假如你有一天去瑶族游玩,看到一位小姑 娘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银项圈,而且这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这表 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订做这个 银项圈为她戴上,只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为

15、解下来。那么,如 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假如,你想问一瑶族小姑娘几岁了,应该问:“你家酸鱼淹多 久了 ”她就会告诉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如你说“你几岁了?” 她理也不理你。原来,她们从刚生下来的那天,她阿爸阿妈就一定到 街上买条大鱼淹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她舅舅吃, 别人都不能吃的。如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 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的也揣她一脚。因为,她揣你一脚是表示她 喜欢你,揣得越重说明她越是喜欢你。如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 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订亲,你就走不了 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

16、子看上谁家姑娘呢?他就会在晚上姑娘住 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她,就 会洒一盆冷水下来,那他就会知趣的走了。同学们,你们说瑶族的风俗有趣吗?吴江的民风民俗,有袜底酥,有青团子,有粽子糖,有八宝鸭, 有腊八粥,还有有春节吃的年货袜底酥袜底酥,一个像椭圆形的饼,咬上一口,里面的味道甜甜的, 酥酥的,会有饼屑站在嘴巴上,这可是同里古镇的特产。外面的皮上 偶尔一些,比皮稍微小一点的红印章,别以为,它有“毒”,其实, 这种红色的印章并没有“毒”,还是可以食用的。里面松松的,软软 的。前面几口没有什么味道,到中间有一点甜蜜蜜的甜味,可以吃出 来一共有三层。如果,咬的不怎么幸运

17、,还会断掉,更会有“碎片” 掉下来,这样就浪费了!青团子,俗话说就是青色的团子。外面滑滑的,软软的,柔柔 的,有一点黏糊糊的。在外面咬上一口,哇没有一点的清凉的感觉, 稍微有一点空心,面粉不会故意放的很多,而是,把中心的位子留出 来,感觉有什么液体会流下来一样。清凉的青团子,吃了以后,会使 浑身都是汗水的你,不会继续流汗,会凉爽一阵子,如果你是男生, 那么就没有效果咯!粽子糖,俗话说就是像粽子的形状一样的糖。甜甜的,硬硬的, 酥酥的,当然也有一点黏糊糊的。在外面咬上一小口,会感觉有一点 像酥糖,就是那种麻麻的感觉。粽子糖有五彩缤纷的颜色,有黄色,有紫色,有蓝色,还有绿 色八宝鸭,俗话说就是鸭里

18、面,把它的五脏六腑掏空,放上八宝 饭,在锅里面的蒸。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八宝饭,因为它糯糯的,香香 的,很美味。太湖三白,俗话说有白丝鱼,白虾和银鱼。白丝鱼,柔嫩,滑滑的,最适合清蒸了!白虾,白色的肉,嫩嫩的,用白煮也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银河, 应该是银鱼炒蛋,那当然是最好吃的!水八仙,俗话说有菱白、莲藕、水芹、英实(鸡头米)、茨菰(慈 菇)、孽养、藐菜、菱八。又称“水八鲜”。菱白一般都是跟毛豆一 起炒着吃的,莲藕脆脆的,水芹和肉丝一起炒。我最喜欢吃的是鸡头 米炒虾仁,还有蒜菜汤春节的年货有,猪蹄肉,腊肠这些都是中国风味的年货, 很是经典。民风民俗,美在特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

19、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 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 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 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 后才算心诚。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 如: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 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 到深夜。根据宗慎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己有吃年 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

20、美好希望之意。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 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 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 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噎噎喳地忙着剁肉、 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 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 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 个来说吧。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 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 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

21、来年丰收。家乡的端午节生在江南 的我,独钟于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从农历五月初一便算开始了,初一一大早起来, 把头天准备好的菖蒲艾叶,用红纸黑线一扎一扎扎好,一般为一棵菖 蒲和一丛艾叶为一扎。每两扎为一对,摆放在门两边,放在大门两旁 的会尤其大些、粗壮些。据说摆放这些菖蒲艾叶是为了驱邪,好平安 迎接端午节的到来。逐个门摆放好后,燃放一串鞭炮,端午节的气味 就可以闻到了。家里的主妇忙里偷闲地准备好粽叶,洗净剪去硬角,淘好糯米 加上红豆,拿出一些细带来,请上邻居主妇们一起帮着扎起粽子,说 说笑笑,一串串有棱有角的粽子扎好了。接下来就是下锅煮,待五六 个小时后,粽子的香味就飘满了小屋小院了。走在

22、村子里总会不期然 地闻到这种特有的香味,让人不禁想起端午节来到了。山西大部分地区为一日三餐制,个别地方如阳城等地有一日吃五六顿饭的。冬闲日短时节,一般改为两餐,称一老晌。民间称一 餐饭叫一顿饭。早饭为早晌饭,午饭叫晌午饭、后晌饭,晚 饭叫夜饭。一般做重体力活时在三餐之间有饼类食品加餐称为犒 晌,老百姓也叫搬的吃。晋中早饭大多以稀饭里加玉米面,俗称 煮疙瘩,用小菜佐餐;晋东南一带,早饭多食小米稠饭加凉菜丝。 午饭比较丰盛,吃面条、饼子、馍头,加上土豆、粉条、白菜烧菜及 腌菜。晚饭也多备有汤类杂锅饭,和子饭面食等,但不讲究多吃。晋 南的开水白馍就辣椒,又是极有风味的饭食。春冬寒季,晋北人吃饭总喜盘腿围坐在热炕头上,主妇坐锅头 掌勺盛饭,给男人、孩子们吃好,自己拣剩下的随便吃点,俗叫: 做在人前、吃在人后。吃完一碗饭如若把筷子横架在碗上就表示吃 饱了,如筷子放旁边或拿在手中,就是没吃饱。一些农村在夏秋暖和时节,有站街吃饭的习惯。各家各户盛一 大碗饭走出院门,或站蹲门口,或到街中碾盘上、大树下,聊天吃饭 两不误,趣闻笑谈、家长里短得以交流。如在农忙收割、打场时,多 有手提黑陶饭罐送饭到田间的习惯。如路途较远无法送饭,便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