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年终报告修改版_第1页
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年终报告修改版_第2页
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年终报告修改版_第3页
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年终报告修改版_第4页
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年终报告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年终报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工作2016年度工作报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一项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能通过交强险制度和侵权人得到赔偿时,可以通过救助基金的救助,获得及时抢救或适当补助。根据上级部署要求,我县自去年九月份开始着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前期准备工作,并于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救助工作。 目前救助基金工作进展整体运行顺利,救助工作开展取得明显进步。 现将我县2016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工作汇报如下:一、 主要工作进程2016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调整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2、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成员名单,并对 相关成员单位印发文件,更新并强化了组织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建立了工作运行机制,为该项工作 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组织保障;坚持制度先行,规范运行程序,认真贯彻学习上级相关政策文件精神, 使救助基金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加强救助基金监管,设立专户,专户专管,建立规范的资金保障机制, 做到专款专用。5月份参加市局关于省级调研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座谈会,省级领导在了解了县区救助基金运行情况后对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截至目前,救助基金工作中共受理申请案件21例,经中原农险审核符合规定的20例,已垫付救助基金共计913260.08元。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存在的困难主要为救助基金垫付追偿难度大,一是群众认知存在误区。有的“受益人”在得到交通事故赔偿后,不主动告知救助基金管理人,有的甚至故意逃避偿还救助基金垫付款,导致垫付的基金无法追 偿。二是逃逸案件无法破获。交通事故案件因种种原因没能破获,对于该部分案件,受害人无法得到责任 人的赔偿,垫付的社会救助基金也就无法追偿。三是事故责任人无力偿还。经过法院调解或判决责任人偿 还救助基金垫付款,但其中部分案件责任人确无支付能力,肇事车辆又没有保险,垫付的救助基金确实无 法追偿。另外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及时,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 人员和多数医疗机构不清楚救助基金相关规

4、定、垫付申请流程等,给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协调和沟通仍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三、工作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确保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 助基金工作顺利推进。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及时分析研究解决救助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部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 运转有序、服务高效的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健全制度,依规办事。在上级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抓紧 研究制定救助基金管理工作的各项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相互衔接配合。三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强培训,扩大宣传

5、。加强对救助基金管理人员、参与救助工作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更好服务救助基金管理工作;广泛宣传救助基金的有关 政策,尽可能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受众知晓度。第二篇: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依法救助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令第56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二条重庆市道路交通事

6、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和监督适用本暂行办法。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第四条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依法救助、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保障救助基金安 全、有序运行。第五条救助基金全市实行统一政策,单独核算,集中管理,分工负责。第六条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管委会)负责基金管理工作的组 织协调。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救助基金工作。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中心)具体负责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 助基金筹集、垫付和追偿等管理、使用工作。市财政部门、市公安部门、市农业机械

7、化主管部门、市卫生主管部门、市交通主管部门和重庆保险监 督管理机构应当按职责,分工负责救助基金相关工作。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数据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数据信息网络交互能力,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章救助基金筹集第八条救助基金的来源:(一)每年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的保险费一定比 例提取的资金;(二)市人民政府按照在渝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三)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四)救助基金孳息;(五)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六)社会捐款;(七)其他资

8、金。第九条 市财政部门和重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每年根据财政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的交强 险保险费收入提取救助基金的比例,确定重庆市的交强险保险费收入提取救助基金的比例。财政部和中国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比例有幅度的,应当将确定的提取比例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条重庆市范围内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从2010年1月1日起,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将交强险救助基金提取资金,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全额缴纳至 救助基金市财政专户。总公司在渝的,由总公司统一缴纳;总公司不在渝的,由重庆分公司统一缴纳。第十一条市财政部门按照市地税部门提供的全市交强险营业税数额,

9、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于每季度结 束后10个工作日内拨付救助基金市财政专户。根据市对区县(自治县)的财政体制,将属于区县(自治县)分享的交强险营业税部分,年终由相关区县(自治县)财政通过年终决算全额上解市财政。对全市各区县(自治县)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全部作为市级非税 收入,由执收单位按“罚缴分离”的规定缴入市财政。市财政于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全额划拨至救助基金市财政专户。第十二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从 2010年1月1日起,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已垫付的追偿资 金转入救助基金市财政专户。第十三条道路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或者明确无损害

10、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丧葬费和死亡赔 偿金,基金管理中心代管二年后,依法上交市财政,纳入基金,按交通事故处理专项进行管理。第十四条 政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向救助基金捐赠。捐赠财物应当依法纳入基金管理。第三章救助基金垫付程序第十五条 发生在重庆市范围内的道路交通事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基金管理中心按规定垫付受 害人丧葬费用或者抢救费用:(一)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二)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三)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抢救费用一般指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需要垫付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的,医疗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

11、法机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丧葬费用指受害死者遗体运送、停放、冷藏和火化的费用。第十六条受害人抢救费用垫付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通知或者受害人治疗医院 申请基金管理中心垫付。受害人丧葬费用垫付由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申请基金管理中心垫付。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申请书可以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转交基金管理中心。第十七条 基金管理中心接到垫付通知或者申请后,应当受理,并按规定及时审核垫付。特殊情况下, 基金管理中心可以派员或者委派人员现场审核,迅速垫付。第十八条 需要基金管理中心垫付抢救费用的,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抢救费用垫付通知书或者抢救费用垫付申请书;(二)交通事

12、故受害人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材料;(三)交通事故受案登记和简要案情;(四)交通事故受害人身份证明材料;(五)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及驾驶人身份证明材料;(六)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交强险保险证明材料;(七)抢救费用清单;(八)治疗医院银行账户资料;(九)其他证明材料。交通事故受害人身份不明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逃逸等,不能提供上款第四项至第六项有关材料 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提供书面说明。第十九条 基金管理中心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垫付通知书或者受害人治疗医院垫付申请书后,应当在 5个工作日内,组织人员按照试行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重庆

13、市物价部门公布的临床诊疗收费标准等有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核实:(一)发生交通事故时间、地点、驾驶人基本情况、机动车及保险基本情况、事故性质等基本事实;(二)抢救费用垫付范围是否符合试行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三)抢救费用是否真实、合理、符合收费标准;(四)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第二十条 抢救费用垫付审查核实完毕,符合抢救费用垫付规定的,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相关垫付费用划入受害人治疗医院的银行账户。不符合抢救费用垫付规定的,基金管理中心应当说明理 由。第二十一条 对抢救费用垫付范围、数额发生争议的,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市卫生主管部门协 商解决,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复核。第二

14、十二条 需要基金管理中心垫付丧葬费用的,除应当提供本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至第六项外, 还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交通事故受害人丧葬费用垫付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和与受害人关系证明材料;(二)交通事故受害人法医学尸体检验报告或者鉴定书;(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等出具的尸体处理通知书;(四)丧葬费用清单;(五)丧葬费用垫付申请书;(六)其他证明材料。第二十三条基金管理中心收到丧葬费用垫付申请书后,应当及时按照试行办法和重庆市物价部门 公布的丧葬费收费标准等有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核实:(一)发生交通事故时间、地点、驾驶人基本情况、机动车及保险基本情况、事故性质等基本事实;(二

15、)丧葬费用垫付范围是否符合试行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三)丧葬费用是否真实和符合收费标准;(四)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第二十四条 丧葬费用审查核实完毕,符合丧葬费用垫付规定的,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相关垫付费用划入申请人个人银行账户或者通知申请人领取。对不符合垫付范围的,基金管理中心应当说 明理由。第二十五条交通事故受害人丧葬费用或者抢救费用垫付后,基金管理中心应当书面告知公安机关交通 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告知书应当归入交通事故处理档案。第二十六条 基金管理中心可以邀请医学、法律、交通工程事故处理等专家,组成专家机构加强审核。 对案情复杂,伤情严重,垫付金额较大,交通事故受害人抢

16、救时间长,对审核结论有异议的等,应当组织 专家进行审查。第二十七条基金管理中心在审核有关垫付费用时,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民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 机构、殡葬机构等单位核实情况,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支持配合,并根据垫付审核需要,建立数据信息交互 机制,提高基金垫付审核效率。第二十八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需要基金管理中心垫付未知名死者丧葬费用的,由市公安机 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市高速公路执法机构通知基金管理中心,比照本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和 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办理,垫付费用直接划入殡葬机构银行账户

17、。第四章垫付费用追偿第二十九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建立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追偿制度,落实责任,加强考核, 依法追回已垫付的资金。第三十条 因偿还垫付费用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在交通事故调解、结案等 处理过程中,应当通知基金管理中心派人参加,并协助向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等追偿已垫付的 费用。第三十一条 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等应当在交通事故调解、结案前偿还基金管理中心所垫付 费用。基金管理中心对已偿还垫付费用的,应当出具偿还结清手续。第三十二条 在交通事故结案处理时,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等应当出示偿还结清手续,公安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

18、机构应当查验。对未偿还垫付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 路执法机构应当督促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等及时到基金管理中心偿还结清垫付费用。第三十三条 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拒不偿还垫付费用或者未办理偿还垫付费用手续的,基金 管理中心应当发出偿还通知书,明确偿还的期限和金额。对到期仍不偿还的,基金管理中心依法向人民法 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涉及交通事故的机动车停止办理机动车 相关业务。第三十四条 基金管理中心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应当建立交通事故处理实时通 报机制,及时告知垫付与追偿情况、交通事故调解处理和逃逸案破案情况,加强

19、垫付与追偿。第三十五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建立公共信息网络查询平台,及时提供救助基金垫付、追偿信息,方便 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有关部门等查询、查验有关垫付、偿还信息。第五章救助基金管理与监督第三十六条 市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试行办法规定,设立救助基金财政专户,集中统一管理全市救助 基金资金。凡符合本暂行办法第八条的所有资金均应当纳入市财政专户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借、 挪用、侵占救助基金资金。第三十七条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交强险规定,规范交强险 经营管理,及时受理交强险业务,缴纳交强险营业税,按规定提取交强险救助基金资金并缴入救助基金财 政专户。保险

20、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不得违规拒绝或者拖延受理交强险业务,不得违规降低交强险保费收取标 准受理交强险业务。严禁虚报、瞒报或者拖延不报交强险营业税和交强险救助基金提取资金。第三十八条重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交强险经营业务的监督检查,督促其按时足额缴纳提取资金。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治疗,减少死亡,减轻伤残。严禁医疗机构推诿、拖延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 治疗。严禁医疗机构提供虚假抢救费用和有关医疗证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医疗机构的交通事故受伤 人员抢救治疗规范化管理,严格监督检查。殡葬机构应当加强交通事故死亡人员

21、的运输、冷藏、火化等殡葬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管理。民政主管部 门应当加强殡葬机构的监督检查。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和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机动车注册、转籍、年 检审、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检查机动车交强险投保情况,依法查处未投保交强险或 者涉牌涉证的违法行为,及时收缴罚款并全额缴入国库。重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市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和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 当积极支持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交强险投保情况的经常性检查,提高机动车交强险投保率,确 保机动车足额投保交强险。市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投保交强险罚款收缴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罚款资金

22、及时全额上交市财政。市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基金的审计监督。第四十一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按照试行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金2009175号)等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基金财务管理,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加强基金垫付、追偿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及时公开公布信息;依 法接受市审计部门审计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教育本单位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考核,建立绩效考 核机制。第四十二条 市财政部门应当按照 试行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金 2009175号)等规定,对基金管理中心的垫付审核调查费用、追偿费用、委托代

23、理费用、人员费用、 办公费用等,在财政预算中予以安排,不得在救助基金中列支。第四十三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建立健全救助基金接受捐赠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救 助基金捐赠财物,严禁挪作他用。对救助基金捐赠财物使用情况,应当与救助基金使用情况同时向社会公 布。第四十四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交强险条例、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积极支持基金管理中心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和追偿等工作,并依法对基金管理中心及 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第四十五条 基金管委会应当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及时指导、督促基金管理中心依法履行职责,促进基金正常有序运行。基金管委会成员单位应当向基

24、金管委会报告工作情况和对救助基金的监督管理、审计情况,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向基金管委会报告救助基金筹集、使用情况和总结报告。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试行办法规定,依法查处与救助基金管理 使用有关的违法行为。第四十七条 重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不及时或者不足额缴纳提取资金的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催缴,超 过3个工作日仍未足额上缴的,给予警告,并予以公告。第四十八条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推诿、拖延交通事 故受伤人员抢救治疗,出具虚假医疗证明和医疗费用等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依法严格处理。民政主管 部门应当依法严格处理出具虚假殡葬

25、证明和违反规定收取殡葬费用的殡葬机构和人员。第四十九条 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严格查处基金管理中心及其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第五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和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 造成机动车未投交强险的, 按规定追究责任。不按本暂行办法的规定管理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损害赔偿费, 或者擅自收取未知名死者损害赔偿费的,按违反财经规定追究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五十一条道路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或者明确无损害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其丧葬费和死 亡赔偿金由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代管。交通事故结案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

26、应当督 促交通事故责任人或者其他赔偿义务人向基金管理中心缴纳死者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未知名死者损害赔偿权利人确认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通知基金管理中心 交付损害赔偿权利人。未知名死者死亡赔偿金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执法机构根据侵权责任法,按城镇居民和法医鉴定的死者年龄计算;丧葬费按规定计算。第五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1月1日之后发生的交通事故,适用本暂行办法。第三篇:_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评论.doc_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评论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首次提出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第75条规定了在

27、3种情形下基金的垫付责任, 并在第98条规定了救助基金的一个资金来源途径。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4-26条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适用情形及来源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近日,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卫生部和 农业部联合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全面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救助基金的最终建立,办法规定救助基金来源增加财政补助是一大原因,且规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从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来看,真正意义上的交强险制度 应当包

28、括两项基本制度:一是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进行法律性强制,二是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 基金,以弥补强制保险的不足。二者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制度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交强险制度均是不 完整的。然而,交强险建立以来近四年的时间里,救助基金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导致交强险存在的问题被 放大,实践中引发不少理赔争议。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救助基金制度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争议。 下面从救助基金垫付的三种情形与垫付内容作一论述。一、垫付情形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 或者全部抢救费用:(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条例将交强险的赔偿标准规

29、定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 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并且授权中国保监会对每一个赔偿项目都分别做出了责任限额规定。根据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实践中,由于医疗费限额相对较少,交强险保险公司的垫付往往不能弥补三者的损失,救助基金的建立从一定

30、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车主(被保险人)在造成三者较重人伤的情况下,可积极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交强险保险公 司与救助基金出具垫付通知,并积极联系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参与作补充赔付。三者现实损失的及时弥补,不仅是可能引发的交通肇事罪的酌定减刑情节,而且也有利于今后相关赔偿的处理,而不至于引发民事诉 讼。同时,救助基金垫付均可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此处的交通事故责任人通常即为驾驶员、车主(被 保险人),垫付的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抢救费用一般属于商业三者险的理赔范围,所以在支付救助基金垫 付款时要注意保留相关单证,以方便商业三者险理赔。(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救助基金的建立使此种情况下三者

31、的部分损失有了先予承担的主体。但需要强调的是,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属于违反法律的行为,这意味着此种车辆肇事后不能得到交强险理赔,救助基金也仅为先予垫付三 者部分损失,车主、驾驶员须自负侵权赔偿责任。并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机动车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 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逃逸会带来无法核实标的且无法核实是否有交强险免责事由,对于交强险保险公司而言,此种情况是 否应赔付交强险。实践中存在争议。争议的现实原因在于逃逸后受害人权利

32、保护有现实需要,保险公司因无法核实标的且无法核实是否有交强险免责事由无法赔付。基金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机 动车肇事后逃逸后,受害人的部分损失可以得到救助基金的垫付。车主(被保险人)非肇事驾驶员的情形下,务必说服驾驶员,令其投案自首,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认定交通事故基本事实与责任,以确保交强险保险公司可核实标的并核实是否有交强险免责事由,从 而进入交强险理赔程序。此种情形属于商业三者险的免责事由,不能得到商业车险的赔付。需要强调的是,肇事逃逸为严重违法行为,可能涉及承担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且为法定加重情节。二、垫付内容(一)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根据办法规定,丧葬费用是指丧

33、葬所必需的遗体运送、停放、冷藏、火化的服务费用。具体费用应当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确定。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 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有所区别。救助基金垫付的丧葬费用应依办法确定,而 交强险赔付依据应为高院司法解释。两者可能出现实际冲突的情况仅限于机动车肇事逃逸,但救助基金丧 葬费采实际损失原则,故车主(被保险人)支付救助基金垫付款后,在无其他交强险免责事由情况下,应 可正常获得赔付。(二)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根据办法规定,救助基金垫付的抢救费用以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发生

34、的费用作原则界定。特殊情况下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由医疗机构书面说明理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门垫付通知和医疗机构垫付尚未结算抢救费用的申请及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按照本办法有 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将审核结果书面告知处 理该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抢救费用的时间界定与赔付依据中不区分医保非 医保用药,与交强险不同。交强险对抢救费用作了概念描述,并要求医疗费(包括抢救费)医保用药。商 业三者险也约定医疗费(包括抢救费)要求医保用药。因此,车主(被保险人)支付救助基金垫付款后, 除了要注意保留相关

35、单证,依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保险条款须自负其中的自费部分,因此要注意提示三者 治疗医院医保范围内用药。总之,救助基金垫付的申请主体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其中后者仅限于申请尚未结算 抢救费用的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应当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 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肇事机动车驾驶员、车主(被保险人)作为追偿对象,支付救助基金垫付款后,需 注意与可能发生的交强险、商业三者险索赔的衔接。在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要求相关部门申请 救助基金垫付,以及时救助三者,避免损失扩大及后续赔偿争议。第四篇: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设计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设计道

36、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 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或者肇事后逃逸的曲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这项制度是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制度的补充,旨在保证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能按照交强险 制度和侵权人得到赔偿时,可以通过救助基金的救助,获得及时抢救或者适当补偿。

37、建立这项制度,是贯 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意义。其资金来源有以下几方面:1按照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2地方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3对未按照规定投保强制保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4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5救助基金孳息;6社会捐款;7其他资金。目前,我国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管理机构不 明确,对基金垫付责任限额的规定缺乏,救助要件的设定未尽合理,追偿对象规定不全面等。这些问题的 存在,表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还需继续完善。我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