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策略探析薛桂琴(江苏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泰州225300摘要: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偏重于对学 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个体其他方面的智能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为人们提供了教育评价的新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尝试运用 评价过程生 命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功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多 元化”的学生评价策略。关键词:教育评价;多元智能;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01-032008年第3M ODERN EDU
2、CA T ION SCIENCE收稿日期:2008-04-16作者简介:薛桂琴,女,江苏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专业:教育学硕士,研究方 向: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 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 平上的发展”,新课程评价改革充分体现了立足于个体全面发展的评价新理念。然而,目前我国教育过程中学生评价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学生评价也日益凸显出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主体单一,忽视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
3、;评价的 目的过分追求对学生的鉴定和选拔;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时过分重视结果 而轻过程等等。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Multiple Intelligences ,简称MI理论。他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它是多元的。就其基本结构来说,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ee、逻辑 /数理智力(logie/mathematieal intelli-genee、视觉/空间关系
4、智力(visual/spatical intelligenee、音乐/节奏智力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ee、身体 /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ee、人际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ee、自我反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ee、自然观察者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ee、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ee。但 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表现又有所不同。譬如,有人在某一种或某几种智能方面表现 突出,而其他的可能较为逊色。
5、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智能类型及学习类型具有独特 性。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表现形式、发展顺 序、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如果给与适当的教育并加以鼓励,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某方面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基于 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教师要能够了解每个学生 的智能特点和优势智能,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运用多元评价策略,针对其最具潜 力的智能方面给予及时的、恰当的积极评价,这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智能 优势,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智能,还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 地发展。多元评价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过程生命化评价过程生命化的内涵是指在教育评价过程中
6、强调 生命在场”,即凸现学生主体,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主体性,关 照生命的整体性。教育评价生命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多元性。要充分调动不 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 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 和发展。第二,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 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第三,过程性。评价 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 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第四,发展
7、性。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 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第五,学生中心。评价的主体和对象应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 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第六,全面性。不 能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各个方面为评价对象。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是 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要受人的意识的支配,所以,教学 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的形
8、 成和发展。二、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价值是由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来决定的。因此,任何评价都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判断。一般认为,评 价主体是指评价者,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评价客体是指评价对象,它可以是 个人、组织,也可以是事物或事件。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是一 种双向性的评价”。教育评价应当由自上而下的 单向性的评价”转变为 双向性的 评价”即:以往在传统教育评价中只能作为被动客体的评价对象现在都可以作为评价 者对 上级”进行评价。比如说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反过来也可以评价教师(在对 教师的评价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9、。这样,以教师作为评价对象的教 育评价的主体就不再单一了,它可以是学校和学生等。同样,对学校进行评价时,评价 主体也是多元的,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双向性的评价”可以使主客体相互转化,促进平等,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新课改中还应注重外部评 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所谓外部评价是指评价对象之外的他人作为主体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较为严格和客观,但是如果运用片面就会导致评价的 官方化”和 他人化”: 从而忽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所谓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自己对自己进行的评价。运用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调动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自
10、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因此,学校应该把师评、自评、家庭评和社会评结合起来,使多元主体全方 位参与评价。三、评价内容多元化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而使自己成为人才。受多元智能理 论的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一种全面的评价观,即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 较强的审美能力等多
11、方面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千差万别的发 展现状,坚持从不同的侧面评价学生,注意评价要多几把尺子。四、评价功能多元化目前,学生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教育外部对内部的评价 ,主要是发挥评价的 鉴定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所谓鉴定甄别,是指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 度做出区分和认定,其实质是一种目标参照评价或绝对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会考 等。首先,这种评价回避了教育的价值问题,即没有回答评价目标确立的依据。其次, 这种评价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的评价,这样势 必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 度与精神,反而
12、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 造性。所谓选拔淘汰,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地位与他人所处地位相比较,从而 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其实质是常模参照评价或相对评价,如中考和高考等。评价的这种选拔性功能确实使一些人改变了社会地位。时至今日,学生评价仍保留着选拔性功能,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这种评价仅仅提供一个等级参数,难以提供学生实际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对于诊断、改进学 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无能为力。另外,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必将给学 生带来心理负担,使部分差者丧失学习的信心,容易滋生出与教师不合作的态度,从而 降低评价工作
13、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新课程提出了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诊断 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发现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 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 进”。学生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具体表现为:第一,反馈调节。即倡导教师和学生在 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等沟通方式,将评价结果以具有建设性 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促进其改进提高。第二,展示激 励。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的优劣、效果的好坏,始终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一般说来, 得到正评价(奖赏、肯定的评价时,积极性比较高,得到负评价(惩罚、否定的评价时
14、, 积极性比较低落,因此,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如何重视这一心理反应,调动他们的内部动 机,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要求把 评价活动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 力和成绩,因而具有改进与激励功能。第三,积极导向。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把 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将随着评价具体的实施过程渗透到新 的课程改革的其他各个环节,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成长等方方面面,从而有 助于建构出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课程发展模式与框架。五、评价方法多元性评价往往体现出价值确认的特征,其结果常对被评价(上接第8页上,都
15、必须允许学生有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如果知识的传授得不 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积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 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真正为个体所掌握和运用。 这就说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不同的认识、情感倾向或信仰 ,不仅是合理的,也是 必要的。个人要想成为成熟的的主体,就必须在与外部世界的复杂的交往过程中,对 自己进行自我改造,即创造自己的存在内涵。同时,教育交往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 除差异,更不是用一种既定的同一性去抹杀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性 因此,主体之间的差异也是开发各自潜能难得的资源。总之,教育交往实践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
16、能够促进交往各方的理解,并且使学生 在此基础上生成更多、更好的发展可能性。也就是说,在教育中肯定交往的意义暗含着对平等、民主的主体人际关系和个体开放心态的倡导、以及尊重差异和鼓励独 特性、崇尚个性和主体性。因此教师不要将视线只局限于学生在一个知识点或一项 活动中的成败,而要以博大的胸怀、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去感受、理解和点拨 以促成学生的社会知觉、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同时,教育者自身也要反思,学会与学生真正地交往。参考文献: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03.3德黑格尔
17、.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9,121122.4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8.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27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0-91.责任编辑曙光对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就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 评价方法,实施多元性评价。首先,应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实践中 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以质化评价(定性评价作为量化评价(定量评价的指导,同时把 量化评价结果作为质化评价结论的基础。其
18、次,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全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折、研 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注重过程,是为指导教学过程 顺利进行而对学生受教育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对结果的 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激励作用。第三,将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 合。单项评价是对评价对象某个方面进行的评价。通过单项评价,不仅能为改进某一方面的工作、学习提供依据,而且能使被评价者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问题。综 合评价是对被评价者全面、整体的评价方式,只有通过综合评价才有可能判定今后 一个时期内被评对象的发展趋向,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单项评价是进 行综合评价的基础和手段,综合评价是单项评价的发展,二者结合才能保障评价取得 实效。第四,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DVW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智能制造技术入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山地开发土方工程项目施工与生态保护合同3篇
- 2025版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协议询价供货合同书3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 中国电信合同书
- 2025-2030全球隔音弹力织物墙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3年-2024年岗位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达标题)
- 23-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全面
- 2024年09月2024兴业银行总行岗测评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笔试)试题(含答案)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一至二十四章
- 2025年方大萍安钢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 2025年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安徽C卷)及答案解析
- 大型活动保安培训
- 2024年大学本科课程教育心理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类合同6篇
- 江苏省七市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