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4/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1.gif)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4/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2.gif)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4/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3.gif)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4/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4.gif)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4/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c363e6ec-a488-4318-a476-02ab692ae4c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数学目标重点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授课8古诗二首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时间1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 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 丽。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第一课时教学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依”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I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数具教学课件 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1 .小朋友,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2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师 板书课题:登鹳雀楼)、谈话导入,理解题意。【设计意图:学习古 诗就从背诵古诗入 手。古诗,背起来朗 朗上口,正是低年级 小学生喜欢做的事 情。1导入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 ?(结合学生() 分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 才能读准节奏?(登/鹳雀楼)4 .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5 .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题目应该怎么读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 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课件出示2): 形状像鹤。在山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师贴图)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3、。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要求:0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看看从这首诗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 读懂?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 奏和停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 上/ 一层楼。新课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教学 “尽”是前鼻音,“层、黄、穷”是后鼻音,“依、欲”是整体认读音节。()分钟3.领读、齐读。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过渡: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 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1 .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
4、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2 .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白日、群山、黄河、大海)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课件出示5)如:即将落山的太阳、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板书:落日 群山 黄河)3 .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 你能 帮帮我吗?(1)白日依山尽。“白日”在诗中指傍晚落山的太阳。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点往下落。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 (依)再猜猜,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板书:夕阳)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尽) (板 书:依尽)引导学
5、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 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课件出示6:夕阳落 山图)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 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指导学生朗读)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 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和大家分享。)(课件出示7)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 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 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 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
6、沿途汇集 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涅水、洗河, 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 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 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 1500米,一般 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 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2)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 二:黄河入海流。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课件出示8)出示文中插图。(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 下)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面变得更为 丰富。(课件出示9)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设计意图:课前搜(3)(课件出示10:诗人登
7、楼图9)出示: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 方呢?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 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 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 .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2 .指导朗读(1)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作者的心情。(2)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后评议。(3)有感情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 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 让我 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3 .
8、当堂背诵4 . 教师小结: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 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1. 交流识记字形。集资料,把自己搜集 的成果展现出来,锻 炼了学生搜集资料 的能力。1【设计意图:联系学 生生活经验,谈谈登 高的经历,感受古诗 表达的意思,就变得 很容易了。】(1)字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2)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楼、依”,“木、 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3)组词扩展法识记:“欲”,可组词为“欲望、 食欲”。(4)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谷”加“欠”是“欲”。
9、2. 教师指导书写。(课件出示11)“楼”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 的横笔与“木”的横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 捺收笔于横中线;“女”的撇点的折点在横中线,撇 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字,是部编版教材强 调的重点,书写的指 导,规范学生的书写 习惯,使学生爱写 字、会写字。1“依”左窄右宽,F ”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 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 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从竖中线 起笔。教师在黑板的田宇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 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 例,把字写匀称。3. 学生练习写字。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0、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 别作业展评。板书登鹳雀楼内容牌山黄河夕阳 依尽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ldu y I jinhu mg c <!n g高()()傍 ()头 ()河云()2 .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3 .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参考答案:1 .楼依尽黄 层2 .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 ,!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3 .白日:傍晚落山的太阳。依:靠着。 尽:完,指太阳落下去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照、炉”等5个生字,认读生
11、字组成的词语。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具教学课件准备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 庐山风光图,直观、 形象地展现庐山之 美,为接下来的学 习做好铺垫。】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正确读诗。(课件出示13:庐山风光图)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 美?导入()分钟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 水秀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 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 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多年 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 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于是写下了 一首望庐山瀑布,想读读这首
12、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板书:望庐山瀑布)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 古诗来)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 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_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设计意图:鼓励 学生在学习古诗 时,读准字音,读 准节奏,学会多元 识字。扫清阅读障 碍,为下面的分析 做准备。】“瀑、布”的韵母都是“ u",以“ p”和“ b” 为声母的两个字易混。注意“照、川”是翘舌音,“烟”是前鼻音。2 .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 的?读准诗的节奏和停顿:(课件出示1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
13、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新课教学()分钟3 .开火车读。4 .点拨评价。5 .出示生字,识记生字zh co l u y ngu achu n p u b u y O照 炉烟 挂川 瀑布遥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 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遥、烟”,“i_、火” 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瀑、烟”。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一)品析“日照香炉生紫烟”。1 .引导: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15:香炉 峰图):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什么地方?(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么?(板书:香炉峰)(峰顶升起的紫色烟雾、陡峭的岩壁、急速 直下
14、的瀑布)2 .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 能说说你的体会吗?(板书:生)【设计意图:古诗 比较抽象难懂,一 定借助图片或者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来理解词语和句 子。】“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像 源源不断地产生着。“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像妈 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 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 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 的生命力。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二)品析“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1 .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
15、是什么样子的? 像什么?(瀑布从山崖上飞落下来,像一条白丝带挂在 山前。)(课件出示16:庐山瀑布图):遥看瀑布挂前川2 .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7: 庐山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从“三 千尺”看出瀑布太长了。2.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 感受?(板书:快猛长)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三)品析“疑是银河落九天”。(课件出示18:银河图,瀑布图):疑是银河落九天。1 .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 深吸引。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 情呢?他应该陶醉不已。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像不知
16、道究 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2 .(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 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板书:疑)从“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师:“九大”指天极高,表现瀑布之高。“九” 不是实指。3 .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 感。)4.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 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 瀑布吗?(课件出示1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 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 读的过程
17、中背诵这首古诗)(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 .谁会背这首古诗?(指名吟诵,评价朗诵)2 .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板书: 热爱赞美)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20)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 炉 烟挂川1 .指导书写: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 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 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照”上下结构,“昭”窄、大,“小”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 “小”上合下开。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
18、中线上方, 生”, 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 士” 的底部在横中线。2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望庐山瀑布板书香炉峰生快猛长疑内容热爱赞美课堂作业新设计1 .解释词语生:遥:三千尺:。2 .()香炉()紫烟,()瀑布挂()。3 .用自己的话说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1 .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遥:远远地。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2 .日照生遥看前川3.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 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
19、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 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1 .读诗看图,感受诗意。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看看 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 描写的景物。2 . 画一画诗,解读诗意。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 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卜吾到了 “尽”。3 .读一读诗,理解作者的诗情。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
20、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 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不足之处:诗歌的朗读范读得还不够,最好能配乐朗读。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 写下的一首名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 限热爱。【作者介绍】王之涣( 688年一742年)
21、,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 (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 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 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家喻户晓。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 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王之涣、李白描写大自然的古诗: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望天门山李白大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看拼音,写词语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食品代理居间合同范本
- 科技园区装修合同解除
- 矿产资源运输管理合同
- 农村游园占地合同范本
- 入股购买设备合同范本
- 传真合同范本
- 代持股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木材购货合同范本
- 公司厨具采购合同范本
- 个人备案合同范例
- 珠海市政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指南(试行上)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DL∕T 1610-2016 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混合动力汽车用变速器效率台架试验方法》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2024年北京卷英语真题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分析与防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