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守则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守则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守则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守则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守则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思考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我国人民监督体系的一局部.所谓人民监督是指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权力的所有者为保证权力在正当范围和轨道上运行,而对委托出去的权力以及权力的行使者进行监察、催促和控制的活动.最高人民检院为了解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侦查权的监督问题,同时也为了表达自觉接受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的决心,推出了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这项制度,探索将职务犯罪案件办理中的逮捕、决定撤 案、不起诉等局部决策环节向社会公开,使办案人员更注意证据的审查和程序的标准,更注重文明办案,提升办 案质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检察工作的社会公信力,而且也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

2、司法公正的信心.这一制度的全面推行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引起较大反响,有的观点认为这一制度是自我作秀,有的观点认为从制度的设计到推行能够看到,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向前开展,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水平的完善提升,以往旧的司法体制下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被逐步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程序公正观念.人民监督员制度就是在强化对检察权监督 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标准的程序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实现了检察机关外部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促使检察机关更加公平、公正地行使侦查权,表达了权力制衡的根本理念.本文对这一制度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思考的根底上,试从基层院试点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

3、出一隅之见.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指经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民主推荐产生的人民监督员,根据一定的程序和规那么监督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活动的程序和制度.它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经过充分论证,为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查r.::T .X"、/办职务犯罪案件外部监督机制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人民监督员的主要责任是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中以下 工作不含对涉及国家秘密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以及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案件作出撤销或不起诉的实施监督:1、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2、

4、拟撤销案件的;3、拟不起诉的.同时人民监督员发现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存在: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超期羁押的,违法搜查、扣押、冻结 的,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办案人员徇私舞弊、 贪赃枉法等一些违法情形的,有权提出纠正意见.在参加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其他执法检查活动中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等.?规定?第三十条至三十四条从严格执行监督范围、人民监督员享有独立表决权、监督工作享有经费保证作出了规定,并对阻碍人民监督员履行责任造成犯罪的,依纪依法处理,对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相关部

5、门对其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人民监督员制度产生的背景、成效和意义长期以来,对检察体制改革较为关注的人们讨论到一点,即作为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享有了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可以依法限制和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那么对于这种侦查权如 何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 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检察机关自身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检察机关高层在探索试从内部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了增强内部纪检监察、完善侦查制约机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等方法,但一直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处理的全过程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民群众对办案缺乏理解和信任,对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诸多不

6、利因素.因此,必须研究建立必要的机制,接受外部的监督,唯此,才有利于提升办 案质量,并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人民监督员制度就是在强化对检察工作监督的背景下孕育的,通过 标准程序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力求通过民众参与检察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预防检察权的滥用. 科学的监督依据应当从权力的本质中发生.权力除i 1 r t %了本质上具有阶级属性外,还具有公共属性.权力如何行使,理应由公众来监督.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正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着眼于解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根底上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目的是

7、为了健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外部监督机制,促进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权的全面正确行使.2003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和发布了?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决定在天津、辽宁、河北、 内蒙古、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四川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检察机关进行人民监督员试点工 作.在监督过程中,人民监督员将普通民众的感受和判断带入到评判过程中,使法律裁判能够与社会开展相匹配.与外国的大陪审团制度、检察审查委员会制度相类似的是,这种方式考虑到了民众的感受,与现行趋势下社区发展建设要求较相一致.一方面使群众参与司法,另一方面提

8、升了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保证了检察机关公正执法,预防检察权滥用,在深化“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意识上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一解决缺乏外部监督问题,促进办案水平的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说明,采取人民监督员使监督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监督和制约,预防检察权的滥用,保障其准确、公正地行使.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要有群众监督制度, 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根据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建立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检察机关才有可能跳出自我监督和异体监督的两难选择.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过程中,人民监督员通过对三类案件的监督和对其他检察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权 监督,增加了基层检察机关办案的外界压力,

9、 使之反作用于办理案件的质量, 办案工作更为细致, 取证更为全面, 办案人员适用法律更为审慎.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权力只有在受到制约和监督时, 才能更好地发挥为民 众效劳的目的.二建立了检察环节的司法救济途径.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民众参与司法活动,及时协调合法与合情在诉讼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冲突,起到矫正作用.这一制度的施行,使得一些不服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当事人有了救济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这一渠道,获得司法救济.有学术观点认为,应对监督范围扩大到对公安机关报送的案件作出的类似决定.我们认为实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目的是增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监督,其立法目的、意义和范围定位是明确的,

10、 不能为了监督而扩大监督,使监督失去本来意义,增加诉讼环节,加大社会诉讼本钱.在监督中我们必须严格根据高检院规 定的“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况开展工作,即使经过论证认为有必要扩大范围对普通案件进行监督,增加救济 对象,也应作出监督模式上的改变.1 I 1L Z'_ J-'三取得的社会效果较为显着.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民众参与检察的一个重要尝试.人民监督员制度使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成为抬头可见、触手可摸的实实在在的权利,克服了以往人民群众监督检察工作空泛化、形式化、抽象化等缺陷.这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监督权利的有效实现.根据刑诉法第十八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包括贪污贿赂犯

11、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和侵犯公民民主权利 的犯罪.在办理这些案件中,有关立案、侦查、逮捕、撤案、审查起诉等环节都由检察机关自行决定,仅靠检察 机关内部制约工作机制是难以实现有效地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检察机关原有的办案程序中,嵌入一个外部监督程序,对侦、捕、诉三个关键阶段加以监督制约,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作出的改革探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 在保证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受到国家监督的同时,还能受到更加广泛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提升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执法水平,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改善检察机关的执法 形象

12、.人民监督员通过监督案件,切身感受到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做法,拉近了司法与民众 的距离,考虑到民众的感受,有利于树立外部形象并为内部工作注入新鲜活力.三、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其正当性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指出了我国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 效劳.?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倾 听群众意见,接受

13、群众监督,调查研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信,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同内部矛盾.因此可以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符合宪法规定,它通过刚性的程序将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直接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了人民监督权利的行使,是人民民主经常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有益尝试.检察机关根据宪法精神和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认真行使职权,同时履行义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设计和创造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依据和背景可以看出,它是现行法律体制内, 依托宪法和法律基于检察制度现实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为了统一和标准试点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各地试点工作经验的根底上,对2003年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行规定进行了修

14、改,形成了规定和实施工作方案,这些制度作为全面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重 要依据,在全国、全省检察长座谈会上进行了讨论下发执行.目前,先期试点已收到了良好成效,人民监督员制i 1 r t %度的作用初步显现,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通过实践证实,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将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易发、多发问题的部位和环节置于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之下,促进了检务公开,提升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 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从而为开展检察工作奠定了更为深厚的群众根底.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了宪法上的正当性, 但与人民陪审制度相比, 既缺乏大量的实践来丰富完善操作的细节,同时也没有具体法律的

15、规定,这一制度是检察改革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一项法律创新,要使这一制度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为人民 检察事业发挥作用,就必须在合宪性根底上将其纳入法律轨道.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亟需的立法改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设置,在促进案件实体公正和保证诉讼程序公正两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它是在符合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根底上,汲取国际先进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制定而成,这一改革举措对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实现自侦案件实体正义和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各项社会制度改革中,可操作性强、实效高已成为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制度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从细节上保证制度的公

16、正性,便于实际执行.一人员选拔程序精心整理当前,人民监督员的遴选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观点认为人民监督员应从人大代表中产生,由于人大代表的法律身份形成了相应的监督权利,但没有检察机关主动导入接受监督的程序,人大对检察机关的权力监督难以表达和实现.这一观点忽略了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广泛代表意义上的社会监督,绝对化了人大监督作用层面,从而使人民监督员产生的范围变窄,成了一个特定群体的监督, 失去了制度包涵的民众层面意义.建议对人员结构上可以以地市级检察机关为单位,调控总体比率,采用“四三三方法,对人大代表取其民众代表性,在人民监督 员组成中占40%对政协委员可以取其参政议政特点,占30%群众团体、社区

17、等其他人员占30%既保证和强化人大代表的监督权,也实现了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二将监督模式统一更改为事后监督人民监督员所监督的“三类案件中除了对不服逮捕决定的监督是事后监督外,另两类都是事中监督,采取听证的方式进行,按少数服从多数原那么形成决议.这种做法类似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检察机关的人民监督员与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不同,后者发表的意见属于审判程序中民主集中,其个人意见对合议意见产生影响,检察权 /的司法属性要求人民监督员会议的审查应为事后审查,即对检察长或者检委会的生效决定提起对案件处理的监督i 1 r t %程序,而不能由于监督活动可能对检察侦查和公诉带来负面作用和障碍

18、,从而影响检察机关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同时,我们在建立制度时也不能疏忽受该制度影响的相对人的权益,预防因审查期限需要而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不能及时保护.?方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不得因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而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在法定办案期限届满前案件监督工作仍未完毕的,承办案件部门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提请检察长批准,依法撤销或变更强制举措.尽管?方法?第三十三条已作出规定不得超过法定办案期限,但监 督程序的事中审查还是可能会对相对人权益造成影响,使相对人的可预期权益因 “遭遇监督程序的介入而延后.人民监督员制度采用事后救济渠道不受期限制约,相对人的预期权益不受侵犯,监督的范围将更广泛、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