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报告解读_第1页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_第2页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_第3页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_第4页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1.0可编辑可修改动态血压报告解读钟栩1滕政杰2王纪3寇宗莉4蒙占权5卢玉俊6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血压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呈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血压的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 BPV.原 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 1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 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

2、2,3.因此,采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变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 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常用的ABPM参数有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 荷、动态脉压、趋势图、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曲线下面积、动态心率、谷/峰值和平滑指数等.一. 监测方法:以美国Welch Allyn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为例:袖带绑于受试者左上 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设08: 00- 23: 00为日间,23:00 - 08: 00为夜间.白昼为每15min、夜间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符合有效血压读数标

3、准:收缩压70-260mmHg,舒张压40-150mmHg,脉压20-150mmH.有效测量血压90% ,排除 心房颤抖者.二. 动态血压正常参考标准:根据最新202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 和AAM的检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 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12v1.0可编辑可修改血压均值低10-20%.目前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全世界尚无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三. 分析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 .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与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

4、压d-sBP 与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 夜间血压下降率: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判断昼夜血压变化状况.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平均血压 -夜间平均血压/白昼血压均值 x100%.一般应下降10%-15% >20%为异常,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 10mmH及5mmHg3. 血压变异性系数C":血压变异系数又称血压变异性,即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血压波动情况,有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采用标准差/均值比值,分别求出24h、白昼、夜间血压变异系数,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的程度. 血压变异系数大者, 其靶器官损害也较严重;血压变异性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触发因素.白昼血压 和

5、夜间收缩压变异性高的患者比变异性低的患者的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 nDamage TOD分值更高,相对于ABPM水平低的患者而言,血压水平高的患者具有 更大的左心室质量,白昼或夜间收缩压变异性越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越高.此 外,动态血压的血压变异性增大与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血压的长时变异性必须通过连续观察24小时血压才能测得,而且一天中所测量 的血压值必须到达一定数量才能真正反映全天血压波动的趋势,并要求夜间血压的 测量应在不干扰受试者睡眠的前提下进行.故只有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连续测压才能 准确测定血压的长期变异性.其表示方法主要有3:24小时最高和最低血压及差 值极差;白天和夜间血

6、压均值及差值;24小时血压的方差、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 ;24小时血压波动趋势图;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 mm H? h;血压负荷.4. 血压负荷值:血压负荷值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比.即24小时监测过程中收缩压140 mnHg 1 mnHg= kPa,或舒张压90 mnHg 的频数百分数或相应的曲线下面积.正常人血压负荷值5%-15%目前有的学者认为23v1.0可编辑可修改血压负荷值>50新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一项指标,但研究发现,血压负荷值>40%寸,有60%-908的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或舒张功能的减退.故血压负荷

7、值接近40%勺患者应积极治疗,预防靶器官损害.5. 动态脉压:24h脉压是高血压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通过ABPM勺应用可以早期发现动态脉压的异常,从而有效降压,预防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6. 晨峰:清晨6: 00 10: 00 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Hg 1 mmHg = 0. 133kPa,甚至可上升80 mmHg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 “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 MBPS.根据24 h动态血压检测后以收缩压计算清晨血压 增高值Increasment of morning blood pressure , IMBP.IMBP 为清晨血压与

8、夜间最低血压的差值清晨血压定义为06: 0008: 00期间收缩压的平均值, 最低收缩压等于夜间最低收缩压及其前后共 3个有效读数的收缩压的平均值. IMBP> mmHg为MBPS.202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标准是,起床后 2小时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的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小时的平均 值?35mmH为清晨血压增高.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了血压晨峰常导致高血压患者 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靶器官损害更严重6,7,且独立于血压昼夜平均水平8,既往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性 猝死、脑卒中等容易发生在凌晨,并与MBPS密切相关9.所以通过

9、动态血压监 测有依据的限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水平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病死率.7. 趋势图:趋势图以小时为单位,划分为24个时间区.一般血压应呈明显昼夜 波动性,曲线呈长柄勺状.正常血压在 2:00-3:00时处于最低谷,称夜间谷.凌晨 血压急剧上升,白昼根本上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多数人有双峰8:00-9:00,16:00-18:00.18:00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反之,那些夜间谷变浅,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下降v 10%或无明显的夜间谷,甚至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者,称 地降低夜间血压尽可能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并适中选择具有逆转肥厚心肌、改善 心肌供血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尽可能降低靶器官损害程度.对

10、于“黎明现 33v1.0可编辑可修改象明显者,应注意降低清晨起床前后的血压,以期减少在这段时间高发的心、脑 血管事件的发生.8. 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最高、最低血压值可以了解血压顶峰和低谷的时 间,结合患者的生活日志寻找其原因以指导治疗.9. 曲线下面积:曲线下面积即计算 24个时间区间收缩压或舒张压曲线下面积 之和.各个区间的面积采用梯形面积法近似求出,曲线下面积和血压负荷值是血压 升高幅度和时间的二维综合指标,有较高的预测靶器官损害的敏感性.10. 动态心率:24h动态心率可以反映患者心脏活动状况,有临床研究发现静息夏心率和高血压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明显相关,夜间心率较白天下降,10%U

11、更易 发生高血压并发症.11. 谷/峰值:谷/峰值为服用降压药物后降压的谷效应值与峰效应值之间的比 值.谷效应值是指药物在剂量末、下次剂量前的血压降低值;峰效应值指药物最大 效应时的血压降低值.反映药物作用的维持时间和平稳程度.一种长效降压药物, 谷/峰值不应50%12. 平滑指数:平滑指数为使用降压药物后每小时的降压幅度的平均值与每小 时降压幅度的标准差的比值.13.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 反 映左室射血、动脉硬化的主动和被动成分的综合效果.Dolan等1011认为,AASI可 独立于年龄及平均动脉压等传统心血管危

12、险因素,以预测心血管死亡和致死性脑卒中.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测量动脉顺应性的各种非侵入性方法.AASI测量是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中每次血压记录中的舒张压作为应变量,收缩压作为 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AASI=1 回归系数12.大动脉硬化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的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研究证实,大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 的独立预测因子.三.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异性的特点45v1.0可编辑可修改1.通常情况下,健康成人一天中血压的波动范围可达 4050 mm Hg小时血压的波动受觉醒-睡眠周期的限制.血压正常的健康成人夜间睡眠时血压 通常下降10流右,称为夜间谷,其谷底一

13、般发生在凌晨0时凌晨3时.而对于那些 夜间工作、白天睡眠者来说,其昼夜血压正好相反.3. 白天血压波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多数人清晨起床前后血压最咼,但假设此时 血压过高,那么称之为“黎明现象.以后呈逐渐缓慢下降的趋势,直至出现夜间谷. 但也有局部正常人无此规律,白天血压波动曲线较平直.4. 无论是正常人,或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运动量呈正相关,即运动越剧烈,血 压越高.其中,在等张运动中收缩压明显升高,在等长运动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 高;同样,血压亦随应激强度的增加而逐级递增.表现在血压波动曲线上,即监测 过程中活动或环境刺激的频数越多,运动量愈大,应激刺激愈强烈,或机体的反响 性愈强,其波动愈明

14、显,波幅愈大,24小时血压的标准差也愈大.5. 由于血压变化呈昼高夜低的节律,故正常情况下,24小时血压波动趋势图呈“杓(dipper ),即有一明显的夜间谷.总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进行血压变异性分析,可正确评价治疗过程中休息、 活动、情绪变化、睡眠时血压的整体水平,根据服药后的谷效应和峰效应以及二者 的关系(谷/峰)评价药物的降压效果,并提供适宜的剂量范围.目前,动态血压监 测可用于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制剂、同一作用机理不同药物、同一药物不同给药时间 和不同作用机理药物等的降压效应. 动态血压的应用,使高血压的研究、临床诊断、 治疗及预后评估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参考文献:(1) 张清琼,张新军,常

15、彬宾,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 2) :252 255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 子版),2021,3(5):42-93.55v1.0可编辑可修改(3) 刘治全,牟建军.高血压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4) 李桂芹,那开宪,丁袅伟.如何正确应用动态血压监测 .中国临床医生,2004, 32( 9): 15 17.(5) 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 , 34( 3):287-

16、288 .(6) 冯品,王瑞英,杨婷,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 17( 10) : 935-939.(7) 李献良.老年高血压晨峰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 , 18( 8): 787-789 .(8) Kario K. Cauti on for win ter morning surge in blood pressure: a possible link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elderly J . Hypertension , 2006, 47: 139-140 .(9)

17、 METOKH, OHKUBO, KIKUYAM, et al . Prog no stic sig ni fica nee for stroke of a morni ng presser surge and a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declineJ. Hypertension , 2006, 47: 149 154 .(10) DOLAN E THIJS L , STANTON A et al .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s a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dublin outcome study J . Hypertension,2006, 47: 365 370 .(11) KIKUYA M STAESSEN J IMAI Y , et al .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nd24-hour 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