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旧人教版_第1页
四川省武胜县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旧人教版_第2页
四川省武胜县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旧人教版_第3页
四川省武胜县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旧人教版_第4页
四川省武胜县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旧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秋武胜县2011级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文科综合 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满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第卷注意事项: 1答第l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下图为圣彼得堡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4题。1.根据图推断,圣彼得堡的地理坐标为( )A53°26N ,30°E B53°26N ,45°EC60°N ,45°E D60&#

2、176;N, 30°E 2.根据图推断,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3W)在北京时间6月22日的夜长时间大约为( )A约1820小时 B约2223小时 C约24小时 D约12小时3.当圣彼得堡6月22日正午时,南极长城站的区时为( )A6月22日18时 B6月21日18时C6月22日6时 D6月21日10时4.圣彼得堡在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结合图,分析此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白夜”现象即是极昼现象B“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

3、用D“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逆辐射作用2.4.62007年夏季,湘、鄂等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56题。5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B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命题人:周伟 潘虹 张强 审题人:谭红林 唐书海 王英6“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

4、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 B C D图2为“我国某山地剖面图”,读图回答79题。图2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8.该地区七月份气温( )A. 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B.从北向南依次递减 C.随海拔增加而增加 D.从南向北依次递减9.由图中信息可知( )A. 该地的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B.山地的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C.该地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 D.该地的风向为偏北风2010年世博会于

5、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作呼应,进一步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回答10题。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包括城市发展更加生态、更加环保、更加绿色。本次世博会推出各项措施,有望实现“低碳世博”,下列不科学的措施是( )A.搬迁原有钢铁厂 B.采用氢能源汽车和纯电容的汽车C. 大规模的绿化建设 D. 禁止使用化石能源相关的模拟研究表明,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范围在20公里左右。20公里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变化幅度在0.5。C左右,而降雨在接近湖面地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超过20公里的范

6、围,三峡工程对气候就没有什么影响了。据此回答11题。11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降雨变化的原因是 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B附近陆地全年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C.夏季水面温度低,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D冬季附近陆地温度高,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第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6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116”,回答下列问题:(36分)KH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上山路线。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沿 线修建公路比较合理,理由是 。(9分) (2)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在图中甲、乙两处建一个疗养院,以 处较好,理由是 。(8分) (3)在

7、A、B两山顶之间有电缆车相通。电缆车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约需 分钟。(3分)(4)打算在H、K两处选建一海港,最终选择建在K处,则理由是 ;不选H处的理由是 。(10分)(5)图中A、B两山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3分) A200 B185 C120 D250(6)从改善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图示区域宜大力发展( )(3分)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水产养殖业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0分) 材料一 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区。1998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

8、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够蓄水314亿米3,1983年能够蓄水187.4亿米3,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米3。材料二 洞庭湖水系变迁图(1)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4分)(2) 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洞庭湖遭受水灾频繁的自然原因?(10分)2010年秋武胜县2011级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地理答案)1. D 2. B 3. C4. B5. A6. C7. B8. A9. B 10. D11. C 36 (36分)答案:(1)DB (3分)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3分)工程量(或施工难度)较小(3分) (2)甲(2分);甲处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2分);阳坡(2分);环境优美(2分) (其它答案酌情给分)(3)略 (请阅卷老师结合图形量算)(3分) (4)选择K处的理由:处于背风港湾处,风浪小(3分);无河流泥沙淤积航道,水深(3分)不选H处的理由:泥沙易淤塞航道,水浅(2分);风浪大(2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5) C (6) B39(60分)(1)湖泊萎缩或面积缩小。(2分)原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淤湖泥沙增多,湖底抬高;(2分)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2分)措施:在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体系植树造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