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积极适应社会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初中政治 积极适应社会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初中政治 积极适应社会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初中政治 积极适应社会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积极适应社会单元知识脉络第九课 亲近社会基本问题回答 1. 如何看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答: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以平凡而朴实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正气,构成了社会的主流;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类消极丑恶的现象,这些虽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但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不可低估。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终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得以解决。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2. 如何认识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答: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

2、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个人离不开社会。 3. 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亲近社会?(热爱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有什么意义?)答:个人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括号中问题不答) 4. 为什么说“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答:亲近社会,才能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当身处困境时,积极努力,求助社会,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5. 为什么说“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答:融入社会,可以

3、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人格。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亲近社会,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崇高境界。 4.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亲近社会,首先要关注社会。青少年应自觉培养关注社会的兴趣,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不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小事。(2)亲近社会,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切不可旁若无人,我行我素。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护公共设施,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社会的维护。(3)在真切关注社会、自觉维护社会的同时,更要热忱地服务于社会。服务社会,需要从身边做起

4、。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5. 青少年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关注社会?答: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光明与黑暗同在,美好与丑恶并存。在关注社会时,我们要看到光明、美好是主要的,阴暗、丑恶是次要的,光明和美好最终会战胜阴暗与丑恶。 6. 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答: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护公共设施,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社会的维护。 7. 为什么要自觉遵守规则、秩序?答: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则、秩序。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衡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

5、规则、秩序,才能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8. 为什么要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美化了环境。对它们的爱护,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社会的维护。 9. 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是什么?答:参加公益活动,可以把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表现出来。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参加公益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信心与能力。开放性问题问答1.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给你的启示。答: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美好社会。在参与自愿者

6、等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我们可以在合作与分享中把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表现出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造福社会,温暖自己。2.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关注社会、了解时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关注时事政治有何意义?答:(1)可以通过学习教材,看报纸、电视,听广播,上网等途径来了解时事,关注社会。(2)经常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了解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3.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

7、的人。”张海迪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答: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要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培养亲社会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热爱社会,奉献社会。4. 请试举几例说说你所养成的亲社会行为。答:遵守交通规则、学校制度、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等;每天关注新闻报道,阅读报纸刊物;爱护公共财物,不随地吐痰;参加公益活动;主动帮助同学等。5. 捐款、救助属于什么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实践这种行为?答:(1)这些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2)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要去同情、关心和安慰;对处于困难和危境的

8、人要伸出援助之手;在共同的事业中要善于与别人合作;面对利益要与别人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做出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并将有利于社会和他人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6. 作为中学生,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对你有什么帮助?答:(1)如: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普法义务宣传活动;到附近敬老院给老人义务演出;见义勇为,救助弱者;参加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等。(2)帮助:参加这些活动,有助于我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有助于我了解社会,走向成熟;有助于我积累社会经验,增长智慧等。命题范例1. 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C)过马路时,看见盲人,上前搀扶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9、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A. B. C. D. 2. (10苏州)在我国,“志愿者”已越来越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可。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志愿者的行为(B)A是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 B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C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 D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3. 2010年国家选派15 000名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大学毕业生上述行为( D )A. 说明他们想确保能就业B. 表明为了祖国要牺牲个人利益C. 说明要实

10、现个人理想,必须要到西部走艰苦创业之路D. 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表现4. 2010年2月10日“10·24”见义勇为集体荣获感动中国特别奖。2009年10月24日,为营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两名落水少年得救了,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大学生却在激流中英勇牺牲。下列对此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C) A.大学生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B.只有见义勇为,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C.当他人遭遇困境时,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D.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只能不顾个人安危5. 微尘,是青岛的一位普通的市民,她数次不留名向灾区大额捐款;后来,“微尘”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

11、微尘”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品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社会上有很多个这样的“微尘”,你怎样理解“微尘”们的举动?答: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对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他们在亲近社会的同时,回报社会,奉献社会。(2)从无数的“微尘”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等。(3) “微尘”由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名的普通市民扩展成一个爱心群体,对此你有哪些感想?答: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美好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他人、集体多奉献一片爱心,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资料太老6. 材料一2011年3月13日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22周年的纪念日。如今基金会已成为拥有5亿元总资产,年均筹资额3亿,年均受益人口50多万的全国性大型公益组织。材料二 2010年11月16日,华语地区最大的IT类垂直互联网门户网站中关村在线,再次向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50 551.7元,用于支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扶贫、助学活动的成功说明了什么?答:扶贫、助学活动的成功说明:社会生活尽管复杂,但光明、美好是社会的主流。许多人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社会,亲近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