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_第1页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_第2页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 摘要: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最富开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本文从人口分布、经济规模以及城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武汉城市圈的空间结构,总结武汉城市圈整体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其结构特征的优势与缺乏,以期对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开展建设提供有利的根底资料。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 Abstract: Wuhan city circle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regions for developing in the middle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2、 of Wuhan city circle from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cale of economy and the towns structur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all spatial structure,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a favorable foundation data for the future d

3、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Wuhan city circle. Key words: Wuhan city circle; spat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圆心,涵盖半径100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等8个周边城市,通过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形成的区城经济格局,又称“1+8城市圈。该区域以占湖北省33%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省50.4%的人口、59.9%的国内生产总值、53.1%的地方财政收入、57.2%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8%的全社会消

4、费品零售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成为中国内陆最富开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1 人口结构分析 城市的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响城市的规模和等级,以城市非农业人口为统计口径,将武汉城市圈内九个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统计后可以发现,在武汉城市圈内,只有一个人口大于200万的超大城市,两个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大城市以及五个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缺少人口在100万2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武汉市人口规模远大于其余八个城市,没有形成完整的规模等级体系。把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进行横向比拟,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 下面用城市首位指数对人口规模结构做

5、进一步分析。 城市首位律是杰斐逊1939年在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他提出了城市首位法那么,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一国或一个区域内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首位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理论上一个区域内城市首位度为2时,说明区域内城镇规模结构较合理;当首位度超过6 时,就认为区域内各城镇处于一种极度失衡的开展状态,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城市首位度通常用二城市指数来表示,使用首位度对武汉城市圈的人口规模结构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得出武汉城市圈二城市指数为474.98/94.84=5.01。

6、为了改良首位度二城市指数简单化的缺陷,再用四城市指数进行分析,武汉城市圈四城市指数=474.98/94.84+63.51+45.10=2.33,而按照位序规模原理,理想的四城市指数为1。显然,按照对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进行的分析,武汉城市圈是典型的首位型人口规模结构。 2 经济结构分析 像人口结构一样,武汉城市圈经济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2004年武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到达1956.00亿元,占城市圈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5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达822.20亿元,占城市圈总量的57.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达960.58亿元,占城市圈总量的57.99%;出口总额为193141

7、万美元,占城市圈总量的74.98%;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到达131231万美元,占城市圈总额的75.29%。 显然,从上述各项经济指标看,武汉市各项经济指标均到达整个城市圈总量的50%以上,且都远远超过第二位城市。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结构特征是以武汉为绝对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 3 城镇结构分析 武汉城市圈内有京珠、沪蓉两条高速公路主干线通过,取其两侧30 公里范围,形成两条呈十字交叉的交通走廊。对交通走廊内的城市进行统计,37个县市中有25个在该交通走廊内,占城市圈内县市总数的68%。 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城镇结构表达出以武汉为中心的轴线放射式布局。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人

8、口结构、经济结构以及城镇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都处于武汉城市圈的绝对中心位置。这是因为武汉是湖北省的中心城市,紧靠长江两岸,拥有便利的根底设施,兴旺的交通体系;拥有齐全的市场类型,是工业和效劳业的聚集地;拥有强大的招商引资能力,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投资;科教文化中心的地位更使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的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基地。凭借这些优势,武汉市吸引整个华中地区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等生产要素向武汉聚集,从而产生规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武汉市成为华中经济开展的龙头。 武汉市凭借此种优势不断开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以武汉为经济开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

9、人才等资源优势,反过来又会带动武汉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开展。武汉市将先进的经济观念、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扩散到周边地区,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稳固其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核心地位。其结果是在武汉市周边形成了卫星城和城市群,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镇的开展。 然而武汉市由于极高的首位度导致集聚效应大于扩散作用,使得省内大量的资源进入武汉市,造成城市圈内其他中小城市开展缓慢,单单武汉市一个鹤立鸡群。从区域的角度看来,这种开展模式是不健康的,不均衡的开展导致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不平衡程度较高,二级中心城市发育不够健全,薄弱的经济影响力难以对地区经济开展起带动作用,对武汉城市圈的长远开展带来不利影响,这是武汉城市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周均清 王珺.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湖北: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 【2】 王珺.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