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税法的概念第一部分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何谓税收? 第一,征税的主体:国家 第二,征税的依据:政治权力 第三,征税的目的:阶级统治、社会公共需要 第四,分配的客体:M(社会剩余产品) 第五,税收三性: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第六,税收主要职能:调节经济
2、税收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理解: 首先首先:所谓有权的国家机关所谓有权的国家机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同时,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之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往往拥有一定的税法立法权,因此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此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还可以授权行政机关制定 某些税法,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的构成者。 其次其次,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非直接的税
3、收分配关系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非直接的税收分配关系 税收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包括国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两个方面。 最后最后,税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和总和,即由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争讼法等构成的法律体系。从立法层次上划分:税收法律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税收法规、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地方性税收法规法规,由有关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规章税收规章等。从狭义上讲,税法指的是经过
4、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税收法律。 (二)税法特点: 1.从立法过程看,是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非认可的,属制定法而非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上看,以保障人们某种权利为主的可以称为授权性规范,反之从规定人们某种义务为出发点的可以称为义务性规范。税法属义务性法规而非授权性法规,显著特点是强制性。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税法与税收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税法与税收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二、税法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与适用原则 (一)基本原则 1.税收法律主义: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5、、税法的构成要素均须法定: 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依法稽征原则(依法定要素稽征、依法定程序稽征) 2.税收公平主义:量能负担;负担能力的标准(负担能力相等时的衡量指标、不等时衡量指标) 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公众信任原则):征纳关系就主流来看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而不是对抗性的。 4.实质课税原则: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其税负。 (二)税法适用原则 指指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协调、保障协调、保障 1.法律优位原则: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法阶) 2.不溯及既往原则:
6、维护税法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有例外。“有利溯及”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在新法生效后,新法效力优于旧法。但当新旧税法处于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时,以及某些程序性税法引用“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时,可以例外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实体税法不具溯及力,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有一定溯及力。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关于税收争讼的原则,指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在发生争讼时,先履行税务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 【例题例题1 1
7、】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如果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处理,违背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例题例题2 2】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
8、则 三、税法的效力 指税法的适用范围,即税法的约束力所能达到范围。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 (一)税法的空间效力一)税法的空间效力:指税法生效的地域范围地域范围,包括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 域域内效力内效力是在主权管辖范围内的效力:全国性税法域内效力、地方性税法域内效力。 1.全国范围内有效 2.在地方范围内有效 域外域外效力效力是指税法在其制定国管辖领域以外的效力。 (二)税法的时间效力 指税法的有效期间有效期间,包括税法生效、终止和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1 1. .税法的生效税法的生效:自税法颁布之日起生效;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颁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 2 2. .
9、税法的失效(终止)税法的失效(终止) 明示终止 :以新税法代替旧税法;直接宣布取消某税法;有效期届满(采用较少); 默示终止:未明确废止,但依“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旧法中与新法冲突部分自然废止。 3 3. .税法的溯及力税法的溯及力 我国及许多国家的税法都坚持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三)税法的对人效力 指一国税法可适用的主体范围,实际上是一国的税收管辖权问题。税法的空税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最终都要归结为对人的效力间效力、时间效力最终都要归结为对人的效力。 1 1. .属地原则:属地原则: 来源地管辖权 2 2. .属人原则:属人原则: 居民管辖权: 居民分自然人居民与企业居民 属人、属地相结合原
10、则 3 3. .折中原则折中原则(属人、属地相结合原则)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 (1)住所标准:看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 优点:住所具有固定性和永久性,易于确定纳税人身份 缺点:不一定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活动场所,通常用辅助性规定弥补住所标准的不足。 (2)居所标准:一般指一个人经常居住的场所。 优点:较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与其主要经济活动地间的联系 缺点:缺乏某种客观统一的识别居所的标志,易引起征纳纠纷。 (3)居住时间标准:我国规定为一年 企业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 (1)注册地标准:美国、瑞典、荷兰、墨西哥等 优点:注册地只有一个,易于识别纳税人 缺点:难以反映法人的真实活动 (2
11、)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英国、印度、新西兰、新加坡等 克服了企业通过登记注册避税的现象,但本身也会被滥用 (3)总机构所在地原则:法国、新西兰、日本 四、税法解释: 指法定解释,指有法定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内,对有关税法或其条文进行的解释。 分分解释权限与解释尺度:解释权限与解释尺度: 按按解释权限分立法解释、执法解释、司法解释解释权限分立法解释、执法解释、司法解释; 按按解释尺度分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解释尺度分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 税法税法立法解释:立法解释: 主体:制定者。 分为事前解释与事后解释。 税法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税
12、法税法司法解释:司法解释: 解释的主体:高法、高检。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原则分歧的,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分为司法解释、检察解释、共同解释。 税法税法执法解释:执法解释:也称税法行政解释。在执法中具有普遍约束力,但不具备与被解释的税收法律、法规同等效力,不能作为法庭判案的直接依据。 按照解释权限划分,税法的法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解释权限分类解释权限分类特点特点解释主体解释主体判案适用性判案适用性立法解释立法解释事后解释事后解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法律;国务院解释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解释税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常委会解释地方税收法规地
13、方人大常委会解释地方税收法规。可作判案依据可作判案依据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在我国限于税在我国限于税收犯罪范围收犯罪范围“两高两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宣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查宣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查解释解释可作判案依据可作判案依据行政解释行政解释在执行中具有在执行中具有普遍约束力普遍约束力国家税务行政主管机关国家税务行政主管机关包括财包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 原则上不能作判原则上不能作判案直接依据案直接依据 按解释尺度划分: (1)字面解释。这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2)限制解释。这是指在
14、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 (3)扩充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2条规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客观要件是“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此处“信件”在旧刑法中指有形信件,在信息时代扩展到电子邮件进而包括手机短信。此即扩大解释 五、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的规范作用(一)税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预测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二)税法的经济作用(二)税法的经济作用 1.税法是税收根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2.税法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 3.
15、税法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4.税法是监督管理经济活动的有力武器 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范围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 税收税收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包括: 1.国家与纳税人间的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 2.征税机关与纳税主体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3.相关国家机关间的税收权限划分法律关系 4.国际税收权益分配法律关系; 5.税收救济法律关系等 税收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法律关系的性质 1.权力关系说 2.债务关系说 权力权力关系说关系说:
16、:该学说从传统行政法学的观念出发,认为税收法律关系属于权力关系,国家为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必须拥有经济上的收支权力。派生于国家主权的税权,使得国家当然地拥有了课税权和税的使用权。国家在租税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优于人民,行政权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纳税人则处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客体位置,对于行政命令只有服从的义务。 债务债务关系说关系说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属于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地位对等,行政机关不享有优越地位。提出只要满足税法规定的课税要素,税收债务即纳税义务就随即产生,征税机关的行政行为仅具有确定具体的纳税义务内容的效力。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
17、特点 1.主体一方只能是国家 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一)征税主体的界定 应应然角度:然角度:国家国家 实实然角度:具体履行征税职能的行政机关然角度:具体履行征税职能的行政机关。如我国的各级税务机关、财政 机关与海关。 (二)纳税主体的界定l 现行征管法第四条第一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为纳税人。-只见义务不见权利,将纳税人与纳税义务人等同。l 纳税人与负税人、税负转嫁 (三)其他税务当事人的
18、权利和义务 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银行、工商、公安等其他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征税主体的具体权利(力): 税务管理权 税款征收权 税务检查权 税务违法处理权 税收行政立法权 代位权和撤销权征税主体的具体义务: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义务 为纳税人保密的义务 为检举人保密的义务 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的义务 税收宣传的义务 开具完税凭证的义务 开具收据、清单的义务 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 管理制度的义务 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义务 给付手续费的义务征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征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纳税纳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基本权利:从国家获取公共品与服务基本义务:纳税 具体具体权利与具体义务权利与
19、具体义务 纳税人纳税人的权利,的权利,主要有知情权;请求保密权;陈述、申辩权和要求举行听证权;请求税务行政赔偿权;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权。 此外,纳税人有权选择申报方式;有权在遭遇地震、水灾、战乱等不可抗力侵害并有特殊困难时,申请延期申报缴纳税款;有权依法申请减税、免税和退税;有权检举、控告征税人的违法行为。为保护纳税人的基本生存权,新的征管法还规定,税务机关在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时,不得查扣个人及其抚养家属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纳税人纳税人的义务主要有:的义务主要有: 纳税人在企业设立、变更或注销的时候,有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义务;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有关的信息的义务;开立银行账
20、户,并将银行账号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的义务;有设置和保管账簿的义务;有记帐和核算的义务;有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义务、依法缴纳税款的义务和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义务。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消灭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税法属义务性法规,应以纳税主体应税行为的出现为标志,而不应当是征税主体或其他主体的行为。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由于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指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终止。第三部分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一、税收实体法 (一)概念及内容 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
21、、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等,是国家向纳税人行使征税权和纳税人负担纳税义务的要件。税收实体法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是税法的核心部分。没有税收实体法,税法体系就不能成立。 税收实体法的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税种与税收实体法一一对应,一税一法。 二是税收要素的固定性。 我国税收实体法内容: 流转税法 所得税法 财产税:房产税、契税 行为税法:印花税、车船税 (二)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等项目。重点有:1.纳税人(纳
22、税主体): 含义: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范围:自然人和法人; 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自然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相关概念:负税人、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代征代缴义务人、纳税单位。 2.征税对象、课税对象。即纳税客体含义: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重要作用: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与课税对象相关的概念:(1)税基: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计税依据的表现形态: 一是价值形态,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
23、一般是一致的; 二是实物形态,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般是不一致的 (2)税源 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表明了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在社会产品价值中,只有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才能成为税源。税源与课税对象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3)税目 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代表征税的广度。 列税目的作用: a.进一步明确征税范围; b.对课税对象归类,方便确定差别税率 3.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代表课税深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与灵魂。我国现行的
24、税率主要有:税率形式 含义 形式及应用举例 (1)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 产品比例税率(如增值税) 行业比例税率(如营业税)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城建税) 有幅度的比例税率如娱乐业(2)累进税率 征税对象按数额(或相对率)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额 超额累进税率 (如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 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按增值额与扣除项金额比率) 全累与超累(3)定额税率 (固定税额)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如资源税
25、、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从量计征其他形式的税率:其他形式的税率: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前者往往高于后者 边际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税率与平均税率 平均税率=全部税额/全部收入 1.比例税率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2.累进税率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表明税率的累进程度零税率与负税率零税率与负税率 零税率是免税的一种方式,包括所得税中的免税、出口零税率。 负税率:政府利用税收形式对所得低于某一特定标准的家庭或个人予以补贴的比例。主要用于负所得税的计算。 4.减、免税 是对某些纳税人与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 (1)减免税的基本形式 税基式减免: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减免
26、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 项目扣除及跨期结转等。 税率式减免: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现减免税 税额式减免 (2)减免税的分类 法定减免: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免税中,如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避孕用品等免税。 特定减免:由于情况变化或基本法不宜或不能列举,故补充规定的减免税形式。通常由国务院或财政部、税务总局或海关总署规定。分有限期与无限期,通常为有限期。 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通常为定期的或一次性的。 (3)税收附加(地方附加)与加成 加成:指根据税制规定税率征税后,再以应纳税额为依据加征一定成数和税额。 5.纳税环节 指税法上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27、。 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情况。 狭义的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 按纳税环节多少,税收课征制度可分为: 一次课征制 多次课征制: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全过程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 环节课征的制度。 6.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纳税期限的决定因素:税种性质、应纳税额大小、交通条件 相关的概念:(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 (2)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时间。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现行纳税期限形式: (1)按期纳税 (2)按次
28、纳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临时经营、劳务报酬所得等 (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分期一般是按月或按季预缴。 顺延规定:若纳税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法定节假日,或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节假日,可顺延。 二、税收程序法(税收行政程序法) 指规范税务机关和税务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税款征收中的相关制度 1.核定税额制度 2.欠税管理与滞纳金的计算 3.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根据责任区别对待根据发现者区别对待 (二)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重点)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等采取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应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29、批准。 【提示】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对象有差异: 税收保全措施的实施对象只针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对象不仅仅包括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三、税法分类 (一)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种:流转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资源税税法。 (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30、四、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2.性质上属于公法。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制定所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和章程。宪法第五十六条、第三十三条。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两者有本质区别。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的范围不同。两者也有者密切的联系。因为税法和刑法对于违反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情节是否严重
31、,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则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从2009年2月28日起,“偷税”将不再作为一个刑法概念存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修订后的刑法对第二百零一条关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规定中的相关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了“偷税”。但目前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还没有作出相应修改。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五、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二)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三)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四)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
32、保证第四部分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一、税收立法机关分类分类 立法机关立法机关 形式形式举例举例 税收税收法律法律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立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立法 7部法律部法律 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车船税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适用三税等税收条例车船税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适用三税等税收条例的决定、关于惩治。的两个决定的决定、关于惩治。的两个决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 5个暂行条例个暂行条例 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等等 税收税收法规法规
33、国务院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暂行条例、暂行条例、实施条例、实施细则细则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房产税暂行条例房产税暂行条例等等 地方人大(目前只有海南省、民地方人大(目前只有海南省、民族自治区)族自治区)税收地方法规税收地方法规 税收税收规章规章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章税收部门规章 办法、规则办法、规则、规定、规定 税务总局颁发的税务总局颁发的税收代理试行办法税收代理试行办法等等 省级地方政府省级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税收地方规章 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等 二、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一)从实际
34、出发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三、税法实施原则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第五部分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 一、税收实体法体系 由19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它们按性质作用分五类。主体税主体税 流转税类(间接流转税类(间接税)税)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直接所得税类(直接税)税) 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非主体税非主体税 资源税类资源税类 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特定目的税类特定目的税类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征税)、筵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征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席税、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图书产品试用及读者评价协议3篇
- 2025年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与安装合同3篇
- 2024年鱼苗供需协议2篇
- 2025年度石场开采与地质勘探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文创商业街出售合同3篇
- 2024版钻井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重点区域安全保卫外包专项合同2篇
- 2024版画室租赁与创作分成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承包管理协议2篇
- 2024科技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协议
- 财务机器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保单检视专题》课件
- 建筑保温隔热构造
- 智慧财务综合实训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3
- 教育专家报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3-2024)
- 肝脏肿瘤护理查房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应对策略
- 2023年日语考试:大学日语六级真题模拟汇编(共479题)
- 皮带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 ISO9001(2015版)质量体系标准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