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_第1页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_第2页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_第3页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承袭杜拉克的理念, 因此在第二代知识管理中, 并非建立一强而有力的系统,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以人为主轴,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的力量更显重要。 企业推动知识管理也已不是新闻, 而成为共同的认知。 市场上有关知识管理的资讯及报道颇多,可谓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令企业界无所适从。1998年 , RudyRuggles曾 在 加 州 管 理 评 论 ( 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大部分的美国企业推动知识管理,都导入内部网络、资料仓储等,以资讯科技来收集、储存或萃取知识。 但这种将资

2、讯编码处理的方式, 功效有限,无法处理隐性知识,该文强调推动知识管理,一定要强调“人” ,由产生知识的人自己来储存、传播知识才最为有效。1999 年,史丹佛大学教授 Pfeffer & Sutton 联袂在同一本评论上提出相同的说法, 他们认为传统的知识管理太强调科技, 把知识当成有形的物件来处理,是知识管理行不通的原因。 2002 年 7 月,知识管理大师赖瑞·普赛克( Dr.Larry Prusak)提出了“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概念。他表示,第一代知识管理以架构为主,由技术地图、知识地图等开始,重视文件管理、知识库,以数位图书馆的观念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因此把资讯管理等同知

3、识管理,认为科技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但这样的知识管理观念后来被证明为不可行, 因此普赛克等人开始探讨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他们认为应重视组织内非正式的沟通,鼓励面对面的接触,强调人与人的联系,建立信赖的环境,同时提供学习的空间,以分享并创造隐性的知识。知识管理推动初期以“分享”为主轴,至于中期则应推动学习。因为,第一期的数码图书馆, 知识库中所储存的都是过去的、 旧的知识,它仅在“管理”知识。为了预应未来,配合企业的经营策略, 应该“经营”知识,也就是有系统、有目的学习新的知识,所以建议中期的目标应放在建立知识学习机制, 来增加知识的流通与价值, 所以组织应导入学习性组织,建立实务社群,同

4、时由重视显性知识的分享,进一步推动隐性知识的采撷,而这些活动都是以“人”为主轴。至于知识管理长期的目标,则在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以创新产品、服务和事业经营模式为根本目的。 因此,此阶段的工作应致力于对外的知识连结,譬如:供应商知识链、顾客知识管理等,以扩大知识交流的对象,激发组织的创意。换句话说,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在建立组织的知识网,形成创新文化,以推动创新管理。现将第二代知识管理建置模式,三阶段的工作与目标分别说明:第一阶段工作主要是把“个人知识变为组织知识”的基础,第二阶段主要的目的则在将 “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 ,也是希望能启动 “知识螺旋”,并打造学习型组织,第三阶段则是为企业挹注知识的

5、活水“建造创新的企业” ,我们深信这样的知识管理推动模式能对企业建构知识管理有所帮助。虽然我们将知识管理分成三个阶段来推动, 但事实上此三个阶段并没有先后的关系,它们可以同步来做,而且同步推动时效果较好,只是推动者工作量较多而已。 同时为了推动第二代知识管理, 我们也根据推动其他企业的经验,归纳演化出如下的推动架构。此一架构由现况分析,也称知识盘点开始。了解知识管理的现况后,即拟定知识策略,并分成资讯科技、流程以及组织三个小组同步进行,资讯科技小组的目的在为员工建立敏慧的知识平台; 流程小组的任务则在把知识管理变成日常作业,将知识流程融入日常的工作流程中;组织变革小组也是任务最重要的一组,工作的重点在“人”身上,他们必须要改造人心,让所有的人认同知识管理,投入知识管理,把知识管理变成工作习惯。当然最终目的在建立知识创新型的企业。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ker)曾表示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社会,未来企业都将充满着知识工作者。 而知识工作者犹如游牧民族般地逐水草而居,热爱工作但不一定热爱组织,哪里有知识可以追逐,哪里可享受成就感,就往哪里走。未来的人是独立而有个性的, 所以他又说:“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 ”承袭杜拉克的理念,因此在第二代知识管理中,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