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1页
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2页
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3页
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4页
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治林区政府副秘书长、农林局局长 李天柱(2010年7月16日)农业是与自然气象条件高度相关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 就是与自然界博弈的过程。近年来,我国低温冻害、洪涝干 旱交替发生,且霜冻、冰雹、病虫等灾害也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破坏极大。灾后反思,几乎每年每月都有 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如何因时因地地科学防灾减灾,灾后 迅速反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除了不断提高农业灾害的预 测、预报、预警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外,普及抗灾减灾知识、 提高应对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预 见性、主动性、能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为此, 我结合这些年的农业工作经验,谈一谈农业

2、抗灾救灾的措施 与方法,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农业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 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农业自然灾害就是指影响农 业生产正常进行和对农作物收成起破坏作用的自然灾害。我 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南涝北旱、雨雪冰冻、台风、 地震以及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认识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分 布规律等,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对我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二)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冻害、大风、冰雹、沙尘暴等

3、。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 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 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但目前也有向山区、高原延伸 的趋势,如今年在西南各省发生的特大旱灾和洪涝灾害。与 温度有关的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 候炎热的南方各省、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 高原地区,但目前高温热害也开始向北方侵袭,前几天北京 的地面温度达到了68C,而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则席 卷了中国南方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 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 重,而地处中国中部的神农架

4、,这几年被大风损毁的庄稼也 已不在少数。据统计,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0 87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2万人)的40%特别是20世纪末至今,我国就发 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1998年的大水、2008年的冰冻雪灾我们一定记忆犹新,而今年的干旱、越来越频繁 的沙尘暴更是让我们体现到了大自然的威力。2、生态灾害。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 ,荒漠化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 以北地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

5、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 地区最为严重。3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 重。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几大生态问题。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 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虽放牧;滥砍、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因此,合理的开发资源、 提高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3、 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在全国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内,病、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紫茎泽兰”、“水葫芦”等恶性杂草已在云贵高原、江浙一带形成生态灾害。再 如这些年在我区发生的马陆危害,核桃害虫、稻

6、飞虱以及当前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农作物病虫害,五号病、蓝耳病、禽流 感、非典型肺炎等动物传染病害,其危害程度已不亚于气象 灾害,有的已经开始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有不慎,就会引起社会恐慌。4、 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 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而地震因发生隐藏性强 ,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 被称为“群害之首”。2008年的四川地震、今年的青海玉树 地震,给我们的心底加上了一道深深的烙印。在我区,泥石 流、滑坡时有发生,松柏铜镣沟滑坡带更是不得不让我们随时警醒(二)农业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灾害种类多,造成灾害类型复杂

7、多样。我国地域辽阔,构造复杂,地理生态环境多变,有着各种灾害发生的生态条 件。与4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灾害种类几乎包括了 世界所有灾害类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成灾类型多。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质构造活跃带上,地震活动随处可见。加之我国乂是一个受季风影响十分强烈的国家,受季风影响导致寒暖、干湿度变幅很大;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年季变幅亦 大,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暴雨、涝灾等重大灾 害常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常常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在各类灾害中,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危害最大。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之中,但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能耗高,乂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灾害。2、

8、灾害发生范围广,造成灾害影响面大。我国东西、南北间,一年四季几乎总有灾害发生。春季北方有“十年九旱” 之称,江南多低温连阴雨。春夏之交北方常有干热风,南方多冰雹、雷雨、大风和局部暴雨。夏秋是我国灾害最多的季节, 自南而北先后多暴雨、洪涝,盛夏多伏旱,夏秋之交沿海多台 风、风暴潮。冬季全国各地都有寒潮、霜冻威胁。这些灾害 在平原、高原、山地、海岛等凡有农业的地方都会发生,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范围极其广泛。3、灾害发生频率高,造成灾害频繁。洪涝和干旱是对农 业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其出现的时间和地区都比较集中,危害程度很大。南方一般发生在56月,北方78月。珠 江、长江、淮河、黄河等流域是旱涝最频

9、繁的地区,一般平 均每两年都会发生了一次大的旱涝灾害,一般的旱涝灾害更是频繁。54、时空交替分布,对农业的影响复杂。因受副热带高压 活动的影响,我国汛期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呈跳跃形式,其前进速度或停滞时间异常会形成一方出现洪涝,而另一方出现干旱的情况。因此,干旱与洪涝在地区分布上往往是相嵌 分布,最常见的形式为南涝北旱,南北涝中间旱,或北涝南 旱。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并 有群发和诱发其他灾害等特征,因此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是十 分严重的。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减少农业损失,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二、预防和治理农业自然灾害的原则和主要措施(一) 预防和治理

10、农业自然灾害的原则(1)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树立农业自然灾害可持续治 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3)分工协作,协同应对。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 其职,各尽其责。(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靠科技,应用先进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谿技术,发挥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积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二)预防和治理农业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1、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预警机制积极和气象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农业灾害如洪涝干旱灾 害等的全天候、大面积、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并及时发布农 业自然灾害预警信息。62、建立以政府为主

11、导的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迄今为止,人类既不能非常准 确地预测,乂不能完全地控制自然灾害。鉴于危机的破坏性 和负面影响,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时间因素极为重要,作为危 机应对者的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在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灾区局势,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乡村干部、 行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农户应在1小时内据实向当地政府和农业、民 政部门报告灾情,灾情发生地人民政府和农业、民政等部门 要立即对收集到的农业自然灾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在 规定时间内逐级上报。报告应有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形 式。来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呈送 书面报告;来不

12、及呈送详细报告的,可先做简要报告,然后 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3、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应该在支持农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而事实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规模狭小、范围过窄,尚未有效调动农民、保险经 营主体、政府等多方积极性,很难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理论,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极其脆弱。当前农民主要还 是采取自救、依靠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等方法来防范和分散 农业风险,而农业保险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机制,以政府为主体,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 障基金。

13、4、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7自然灾害发生后,封锁信息、信息不明或传言传播的失 真性,很容易加剧人们的恐慌情绪,使社会心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稳。因此 ,政府必须及时向 公众披露信息,化解公众的怀疑情绪,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 持。因此,有必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有关灾害信 息。对于信息披露其基本要求是 :时间第一,争取舆论主动权 言行一致,确立信息沟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明确信息发布通道和时d;处理与各种媒体的关系 ,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合 作机制。5、加强工程建设质虽的管理和监督要规划并建设好农业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工程建设质虽的管理和监督,发挥工程防治灾害最大效能。由于历史

14、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片面追求“多、快、好、省”,造成不尊重科学规律和不讲究质虽、效益的工程很多,实践证明,防治工程本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灾害频发且治理困难的原因。因 此,在规划、建设各种防治工程的时候 ,除了要设计好工程的 功效、配套设施以及承载能力之外 ,还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其 他效应,如生态、环境效应,权衡利弊,合理规划,科学施工, 严抓质虽,杜绝豆腐渣工程。三、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对策(一)暴雨洪涝洪涝系指某一时段内由于降水过多、排水不畅而产生的 洪灾和涝灾,其中洪灾指河流泛滥和山洪暴发,涝灾指雨水 过多或过于集中,使农田积水成灾。在我区,5-10月是洪涝灾害高发期。8洪涝灾害发生后,

15、将导致作物叶片变黄,根系发黑、腐 烂,生长减慢,植株软弱。综合防御对策:(1)建造高标准防洪工程;(2)修好田间排水沟;(3)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4)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防涝栽培。如调整种植业与 养殖业、旱作与水生作物比重等等。(二)连阴雨持续5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成为连阴雨。 我区常发生于春 秋两季。春季连阴雨对玉米播种、小麦抽穗开花、油菜结荚 成熟以及核桃、板栗花期授粉影响较大。秋季连阴雨主要影 响秋种和秋收活动。连阴雨持续时间长的,将导致作物减产 甚至绝收。综合防御对策:(1)掌握天气气候演变规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尽虽避免在连阴雨期间进行播种、收获等关键农事活动;(2)修好田间排水沟

16、,及时清沟排渍,搞好田间管理;(3)提倡薄膜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实施育苗移栽;(4)播种、收获季节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及时组 织人手抢种、抢收。(三)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气候现象。在我区主要有春 旱和夏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则是旱期长、范围广的伏 秋连旱(出现在7-89月,延续到9月甚至10月的大旱)。综合防御对策:(1)根据干旱规律,调整农业结构。在常发生春旱和 初夏旱的地方,应改以种植秋收作物为主,夏收作物为辅。 在伏旱常发区,调整播种日期,使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躲过 伏旱。(2)兴修水利,合理灌溉。(3)平整土地,深耕改土。平

17、整土地是减少径流、控 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虽的有效办法。在坡度大的地方 应栽果树或生态树种,根据当地条件,修高梯田、水平沟或 鱼鳞坑,已增多蓄水,保住土壤。(4)抗旱播种。春旱最主要的是影响作物出苗,因此 要特别注意适时播种,获得全苗。(四)低温冻害低温冻害是指越冬作物和果树、林木、蔬菜等在越冬期 间(包括晚秋和早春),遇到0C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而引起 的植物体冰冻或丧失一切生理活动,造成植物体死亡或部分 死亡。我区近些年以“倒春寒”为主的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所有作物均难幸免,尤其是对干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 经济林木的影响最大,一旦受灾,必然造成减产减收。综合防御对策:(1)掌握低温

18、规律,调整农业布局。根据地问规律, 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栽期,从农业气象角度,这是防御低温冻 害的战略性措施。(2)利用和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能力。10(3)运用综合栽培技术防御低温冻害。如地膜覆盖、 合理施肥等措施。(五)高温热害高温热害是指持续出现超过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上 限的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虽形成的损害。目前,我区 持续高温天气逐渐增多,已开始出现高温热害倾向,必须注 意防范。综合防御对策:(1)种植抗性较强的作物;(2)套种高杆作物,遮阴降温;(3)适时浇水,通过蒸发散热降温;(4)覆盖遮阴栽培;(5)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落花落果。如用2,4-D浸花 防治番茄、茄子落花

19、,PCPA(对氯苯氧乙酸)防止茄果类落ii花等等。(六)大风瞬时最大风速 三17.2米/秒的大风,可以造成作物叶片 损伤,茎秆折断,植株倒伏,自理脱落,农业设施损毁。一 般6级以上大风就能造成风灾。 我区玉米最易受到大风影响。综合防御对策:(1)营造农田防护林,减轻作物受害;(2)合理布局,使作物生长关键期避开大风高峰期;(3)大棚蔬菜产区尽H搭建骨架式蔬菜大棚,增加压 膜线。(七)冰雹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高大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冰雹季节性明显,破坏力强,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38月是冰雹高发期,我区高山乡村易发生冰雹灾害。综合防御对策:(1)人工消雹;(2)大力种草植树,改善气候条件

20、,减少冰雹发生频率;(3)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准备;(4)一旦发生雹灾,及时补救措施。(八)生物灾害生物灾害主要指病、虫、草、鼠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造 成农作生长发育受阻和产虽损失。受灾害性气候影响,我区 生物灾害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综合防御对策:12(1)调整结构,选择抗性强的作物品种;(2)严格实施动植物检疫,避免外来物种、检疫性病 虫害进入我区;(3)采取高效种养模式,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如开展 林下养鸡模式等;(4)大力开展物理防治,采取黄板诱虫、频振杀虫灯 灯方式进行作物病虫害防治;(5)谨慎开展化学防治。农作物发生生物灾害后,必 须及时上报灾情,做到统防统治,对症下药。在实施化学

21、防 治过程中,严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等违禁农药。喷 药时间安排在早上或傍晚,避开中午高温,达到农药安全间 隔期后方可食用和上市销售。四、加强分类指导,落实科技抗灾措施,扎实开展灾后 生产自救和抗灾生产在灾害发生后,要抢抓农时,根据灾害影响情况,因地 制宜,加强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制定抗灾救灾措施,迅速组 织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生产。重点落实好“七抢”。1、抢排。对被水淹没的农田,要及时组织劳力和机械, 抓紧时间抢排渍水。水稻田先排高田,争取让水稻叶尖及早 露出水面,尽虽减少受淹天数, 减轻损失。 在排水时应注意, 如遇高温烈日天气,不能一次性将田水排干,必须适当保留 水层,使水稻逐渐恢复

22、生机。旱地要抓住降雨间歇,及时清 理沟厢,达到沟沟相通,沟渠相连、雨住田干。同时,加强 畜禽圈舍和水毁设施的修复,抢排积水,转移受灾畜禽,加 固塘堰堤坝,减少灾害损失。132、抢管。重点抓好在田作物肥水管理。重点抓好水稻 控水,扶苗稳苗,清水洗苗,同时轻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对 玉米等旱地作物,重点加强控肥防倒。要做好清沟排渍、培 土壅苑,一旦发生倒伏,要抢时扶苗、用土培苑。对于遭受 涝灾的玉米,要及早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 促进植株恢复生长;能下地时,及时中耕培土,以破除土壤 板结,防止玉米倒伏,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根部尽快恢复正 常生理活动;及时增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

23、损失。对成熟前倒伏或茎折的玉米,应及时扶起,以免影响 光合作用。对受灾的果茶园,灾后要及时抢修果茶园的沟渠、 道路,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排除园内积水,避免因长时间积 水造成死根烂根。要及时扶正果茶树,做好根部培土,合理 修剪枝叶,抢时间清除树上杂物、泥渍,保持枝叶清洁。受 淹后的园地土壤板结,容易引起根系缺氧,待园地表土基本 干燥时,要及时进行浅耕松土,恢复土壤的通透性。对于受 灾的蔬菜作物,已成熟的要及时采收,防止落果烂果;对受 渍严重的,可提前罢园,提早改种补种其他蔬菜;育苗田要 采用遮阳网避雨育苗,出现死苗烂苗的要及时进行翻耕补 种。雨后根据作物的长势,培土护根,整枝固架,及时追肥, 增强

24、作物抗性。3、抢收。 对开始进入成熟收获期的农作物, 要抓住阴 雨间歇,抢晴天,战雨天,组织开展抢时收割。对即将进入 成熟期的干鲜果,应抓住雨停间隙,积极抢收果实,降低灾 害损失。4、抢种。在干旱严重地区,全面推广抗旱播种技术,采取综14合措施确保一次性播种保全苗。一是适时实行抢璃播 种;二是实行育苗坐水移栽;三是推广应用抗旱剂和地膜覆 盖技术;四是改种早熟品种和抗旱能力强的作物;五是提倡 增施有机肥和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对因旱灾造成作物滞长、台风造成作物严重损伤、洪涝 灾害造成脱肥的地块,要在浇水灌水、扶苗固苗、排涝洗苗 的基础上,适时适虽补施肥料,并喷药预防病虫害发生蔓延。对因灾造成作物

25、绝收的地块,根据时间早晚,选择合适 作物品种,及时进行补、重种作业。无法进行补、重种的, 要按农时季节改种生育期短的农作物,保证受灾农民有一定 的生活物质来源,增强自身抗灾渡荒能力。5、抢补。抢抓农时弥补损失,加强绝收农田的补种改 种,确保多种多收,弥补灾害损失。对被水淹没或遭受持续 干旱的农田,要及时翻耕整田,采用早中熟作物品种,精虽 直播,湿润管水,适时防控病虫草害、喷施多效哇,培育早 发壮苗。对因渍害、旱灾死苗断垄的玉米田,要间套杂豆、 蔬菜等作物,增加种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做到以密补迟、 以肥补迟,达到一播全苗。同时,应强化措施,搞好救灾种 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尽可能引导农民改种 补种经济作物,确保农民收入稳中有增。6、 抢防。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引起的大面积灾害,实行 “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药械、统一防治)应急措施,及时控制病虫蔓延。对受灾田块,要 加强田15间调查,实行分类指导,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侵 入的机会,防止“灾后灾”;抓住阴雨间隙,及时组织植保 机防队,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害流行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