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肿瘤生物学复习题(含个人整理答案)_第1页
南师大肿瘤生物学复习题(含个人整理答案)_第2页
南师大肿瘤生物学复习题(含个人整理答案)_第3页
南师大肿瘤生物学复习题(含个人整理答案)_第4页
南师大肿瘤生物学复习题(含个人整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概论 1. 肿瘤 化生 转化 细胞癌变 永生性肿瘤(tumor):属赘生性(neoplasia)疾病,为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扩张性增生。细胞特征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并常伴有浸润和转移化生: 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转化: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表型发生变化癌变:上皮细胞类(外,内胚层起源的细胞)起源的肿瘤。永生性:胞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不死性或永生性细胞系2. 恶性肿瘤细胞有哪 3种基本特征?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 3. 细胞异型增生?细胞增生,且细胞失去分化和组织结构丧失。胃粘膜上皮的异型增生是指胃粘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

2、变。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很少可不经过个阶段而直接从正常转化为恶性的,因此,它不同于单纯性增生及肿瘤性增生。单纯性增生只有细胞的过度生长,而无细胞结构上明显的异型性表现;肿瘤性增生则为细胞的自主性生长且伴有细胞的结构上明显的异型性。应该说异型增生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交界性病变,是真正的癌前期病变。4. 肿瘤主要分为哪几类?命名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把由上皮细胞形成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称为瘤,来源于血液和淋巴的为血癌。1、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将所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置于词缀“carcinoma癌”前,还需另外鉴定上皮的类型:腺上皮可形成腺癌 aden

3、ocarcinoma 前列腺癌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鳞状上皮可形成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2、来源于间充质细胞的肿瘤命名时将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置于词缀”sarcomas”之前: 如: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骨肉瘤 osteosarcoma3、白细胞癌即白血病(leukaemia),在命名上有些特殊(1)  根据他们进展的速度进一步定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4、)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2)    B细胞和T细胞起源于淋巴瘤,仍保留着实体细胞的聚集作用4、由于历史的原因,某些癌症发现后命名混乱: Burkitt氏淋巴瘤: 指B淋巴细胞瘤 (B-lymphocyte) Wilm氏瘤:指儿童患的肾癌 Kapposi氏肉瘤:来自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5. 肿瘤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影响是哪些? 组织坏死:妨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合成功能(如肝细胞癌)出血: 大量的:侵蚀血管(如胃癌) 少量的:持续出血(如肠癌)导致贫血梗阻:重要通道梗阻(如乙状结肠癌)感染:肿瘤周围脓肿(

5、如肺脓疡) 对并发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转移:扩散到生命的重要部位和妨碍重要的调节功能 (如脑转移)心功能不会: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增高。6. 2000 年前的古罗马医生 Galan 提出对肿瘤的新认识,将肿瘤分类:“遵循自然规律的肿瘤,超出自然规律的肿瘤,违反自然规律的肿瘤。”用现代生物医学理论怎样理解?遵循自然规律:肿瘤的产生是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当生物体受到外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刺激下产生,是细胞或有机体应激于外界的伤害,是细胞或有机体适应不良环境所作出的适应,肿瘤细胞同样通过控制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增殖、分化,遵循细胞生长分化规律。超出自然规律: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

6、制,超出普通细胞水平,并且肿瘤细胞表面粘性小,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接触性抑制丧失,可以在组织间转移,这超出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肿瘤会导致组织坏死、出血、梗阻、感染、转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增高,对有机体自身造成伤害,肿瘤细胞具有永生性,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是不死性或永生性细胞系这些都违反自然规律。7. 人类肿瘤发生有哪些特点?您认为能避免肿瘤发生的风险吗? 特点:1、无物种之分2、无人种之别3、无年龄的不同4、无男女之差5、无组织器官之异6、诱发肿瘤病因各异,病理结果相同7、癌症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互为因果 我认为不可能避免肿瘤发生的风险。一般的癌症是普通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变

7、异,逐步成为癌细胞的。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能降低得癌症的风险,但有限。癌症是基因变异导致细胞获得了不死和无限增殖的能力。而这基因变异,是生物得以不停进化适应环境的核心机制。只要有细胞分裂复制,就有变异的可能。就是说,癌症是生物生存的必要代价。没有这种强制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1.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阐明肿瘤的流行规律,拟订肿瘤的防治对策、检验肿瘤防治对策效果的一门学科。2. 研究内容:“W W W”概 念发生、发展和分布流行规律(what), 流行原因和条件 (why ), 制定预防和控制的学科(How

8、),What why how (研究范畴)3. 肿瘤流行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主要由病因、环境和宿主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 4. 发病率 发病率某年该地新发病例数/某年该地平均暴露人口数×100000/10万5.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6. 吸烟后产生的物质对人体肿瘤发生的机制有哪些?(致癌和促癌)卷烟烟雾中包括了3800多种已知化学物。有害成分包括CO、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脂类,酚类,烷烃,醇类,多环芳烃,脂肪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镍、铜、铬等重金属元素,以及有机农药等,范围极广。它们具有肿瘤引发剂、肿瘤促进剂和协同致癌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

9、括:1. 对呼吸道产生炎症刺激,如烯烃类等2. 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如腈类,胺类、重金属元素。3. 使人体产生成瘾作用,如尼古丁等生物碱。4. 对人体具有致癌和促癌作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酚类化合物5. 使红细胞失去荷氧能力,促使人体衰老。如CO 7.城市致癌率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男人职业接触致癌物质。2.城市男人和妇女较长期接触较大量的吸烟奢好者。3.一般城市居民较多接触空气中的烟雾。4.与城市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其它室内污染来源。8. 水污染中致癌物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微生物微粒 放射性核素 固体微粒 无机溶解物 有机化学制品9. PM2.5 定义及其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定义:是指

10、动力学当量直径2. 5 m 的颗粒物,可直接进入肺泡,也称细颗粒物或可吸入肺颗粒物。对肿瘤发生的影响:颗粒径小,可到达肺泡并沉积,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系统。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为一些化学物质、细菌、病毒提供载体,易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如甲醛、SO2、NO2和 PAHs(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具有强致突变活性)等,尤其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所携带的重金属元素也具有致癌活性,其致癌机制主要与氧化自由基的生成有关。金属离子进入细胞后主要通过自由基作用、DNA蛋白质交联及碱基甲基化等方式对遗传物质造成损伤。10.紫外线是引起人类皮肤癌的因素吗?(回答机制),但在人群也并不一定发生肿瘤,是为什么?紫外线

11、是引起人类皮肤癌的因素,因为UVB可能通过引起 DNA损伤、对细胞周期分子的调节、对细胞通路以及对某些酶类的影响来发挥作用。1. 紫外线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及照射时间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2. 造成肿瘤发生原因有很多,环境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包括宿主对肿瘤反应,以及肿瘤对宿主的影响。而且,肿瘤的发生不只是单个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过程。3.人体的DNA受到损伤后会启动DNA的修复机制,以维持其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第三章 致癌因素 1. 化学致癌物的激活作用2. 化学致癌物的激活作用?化学致癌物进入体内为前致癌物(未经代谢活

12、化的、不活泼的间接致癌物),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对致癌物的环氧化、羟化、脱烷基化、氧化还原结合以及水解,从而使致癌物活化呈近致癌物进一步被活化为终致癌物或代谢成水解产物排出体外。一旦形成了终致癌物(带正电荷的亲电子物质),会引起基因突变从而一起癌症的发生。3.怎样区分直接致癌物 (direct carcinogen) 、间接致癌物 (indirect carcinogen)、促癌物/肿瘤促进剂(tumor promoting agent):直接致癌物是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的物质。其化学结构的固有特性是不需要代谢活化即具有亲电子活性(有极少例外),能与亲核分

13、子(包括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adduct)。这类物质绝大多数是合成的有机物。间接致癌物,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促癌物(promoter):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可由于其它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的协同作用而增大。这种增加致癌效应的物质叫做促癌物,如巴豆油、激素、酚和某些药物。4. 转化基因?可使受体细胞发生性质改变的基因。如肿瘤转化基因。癌基因是指人类或其他动物细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一类基因。又称转化基因,它们一旦活化便能促使人或动物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癌基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病毒癌基因,指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里带有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

14、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简写成V-OnC;另一类是细胞癌基因,简写成conc,又称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这是指正常细胞基因组中,一旦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换言之,在每一个正常细胞基因组里都带有原癌基因,但它不出现致癌活性,只是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才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癌基因有时又被称为转化基因(transforming gene),因为已活化的癌基因或是从肿瘤细胞里分离出来的癌基因,可将已建株的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或其他体外培养的哺乳类细胞,转化成为具有癌变特征的肿瘤细胞。癌基因的形成是反映一种功能的获得(gain of functi

15、on),即细胞的原癌基因被不适当地激活后,会造成蛋白质产物的结构改变,原癌基因出现组成型激活,以及过量表达或不能在适当的时刻关闭基因的表达等。5. 辐射对组织致癌敏感性有哪些原则? 各种组织对辐射损伤的敏感性,它基本符合Bergonie和Tribondeau定律:细胞群体的辐射感性直接与细胞增殖率和核分裂率有关与细胞群体细胞具有核分裂次数能力大小呈正相关。与细胞形态和功能分化程度相关。也就是说细胞代谢旺盛,增殖能力强的组织对辐射换伤所感。如造血组织、性腺、胃肠道粘膜及皮肤表皮组织。7. 致瘤病毒致瘤的分子机制方式是怎样的?比较 RNA 和 DNA 病毒在致癌机制方面的异同? DNA病毒:插入激

16、活细胞癌基因;其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结合,影响后者的功能RNA病毒:V-onc转导激活;顺式激活;反式激活相同点:DNA病毒的致癌作用发生在病毒进入细胞后复制的早期阶段,相关的癌基因多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激活某些癌基因。RNA病毒致瘤性是由于LTR的插入,其内的病毒启动子或增强子致使细胞内某些邻近的原癌基因过度表达。(都能插入基因)不同点:DNA病毒一般没有细胞内同源物,其编码的蛋白质主要为核蛋白,直接调节细胞周期,并与抑癌基因相互作用,抑制或干扰抑癌基因产物的功能。而RNA病毒均能通过前病毒DNA进行复制,多通过病毒致癌物基因诱发肿瘤RNA肿瘤病毒可通过LTR插入到细胞

17、致癌基因附近,促进后者表达转化蛋白质,或通过引起细胞致癌基因转导、易位、基因扩增或点突变等途径引起细胞癌变。RNA病毒引起细胞癌变的转化蛋白质不少是位于质膜上对酪氨酸特异的蛋白激酶,另一些是染色质上的核蛋白类、细胞内膜的糖蛋白及某些核普三磷酸酶类等。(致癌的原因不一样)8. 线性能量传递 (linear Energy Tranfer, LET)LET是指其粒子经迹能量损失的平均密度,其单位为每单位径迹长度的能量损失,即KeV/m 。LET值越大对生物损伤效应越强。第四章 细胞癌变机制 1. 细胞周期哪些环节出现异常会导致肿瘤发生?1.细胞周期驱动机制的过强-原癌基因的激活2.细胞周期制动机制的

18、“失灵”-抑癌基因的失活3.DNA损伤检验点p53失活与肿瘤2. 癌变的多阶段学说 认为肿瘤的形成可以人为地分为启动、促进和发展等阶段,由于在这些阶段中可穿插有细胞向正常方向发展的过程即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的过程,故有学者也将分化列为肿瘤形成过程中的步骤之一。激发阶段;促进阶段;演变阶段。3. 细胞转化 正常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细胞转化:将体外培养的细胞用几种不同的方法, 如病毒感染, 接触化学物质, 辐射等处理, 能明显地改变其生长特性, 并产生致癌性。主要原因:基因异常引起恶性变: 由于外源基因插入或自身 DNA发生突变, 引起的恶性变 基因表过调控失常引起恶性变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

19、学改变4. 肿瘤会不会传染或遗传?为什么? 肿瘤不会传染。肿瘤是机体的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它并非某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的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因此,肿瘤不具有传染性,任何分期都不会传染。癌症和遗传确有一定关系。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肿瘤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性肿瘤,常见于某些儿童肿瘤,如Wilm氏瘤(即儿童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它们均属遗传性疾病,由异常的基因决定;另一类是没有发现遗传的物质基础,但是有明显遗传倾向,是由遗传性发育障碍引起的,如家族性环结肠息肉

20、、遗传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些癌前病变本身具有遗传性,但不一事实上都发展成为癌症,只是有发展为癌症的危险。发家族性环结肠息肉,如不予治疗,容易发展为结肠癌;遗传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淋巴网状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 5. 假设基因组都无异常,此人会否患肿瘤?为什么? 肿瘤细胞表达调控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突变基因的正常表达和正常基因的异常调控。原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内存在的一大类促进细胞增殖、阻止其发生分化并具有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潜能的基因群,如myc,myb,sis,SlFC等。这些基因在机体进化过程中往往高度保守。原癌基因可因受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而被激活为有致癌活性的

21、癌基因。激活的形式有两种:基因突变:发生结构改变,产生具有异常功能的癌蛋白。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生长促进蛋白,使细胞受到持续或过度的生长信号刺激而发生转化。同时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修饰的水平有关。基因突变已经广为人知,而表观遗传修饰则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关于这点,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表观遗传和肿瘤生成的密切关系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代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 and IDH2)发生突变,导致参与DNA去甲基化修饰的一种酶(TET)和另外一种参与组蛋白修饰的酶(KDM)的失活,从而导致DNA甲基化水平的上升促进了肿瘤的产生和转移(主要是胶质瘤和AML)。第五章 肿瘤基因 1

22、. 怎样区分肿瘤基因 c-oncogene、原瘤基因 proto-oncogene、病毒癌基因 v-oncogene?肿瘤基因(oncogene):其编码区或调节区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增加癌源性或转化潜能的基因。原瘤基因 proto-oncogene:正常细胞中存在的癌症相关基因,其激活或表达异常可引起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叫原癌基因或细胞癌基因。肿瘤基因是细胞内一类与恶性变有关的基因族,它的前身为原瘤基因,这些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分化、个体发育、组织修补和生命的必需的生长正调节基因。癌基因,正生长调节基因。病毒癌基因(v-oncogene,v-onc):病毒基因组中发现的细胞癌基因的同源物。2

23、. 您认为肿瘤基因是怎样起源的? 肿瘤基因起源于人体内的原瘤基因,原瘤基因一旦激活或表达异常就成为肿瘤基因。1、染色体重排(DNA重排)2、基因突变: 点突变、缺失3、基因扩增4、基因过表达5、癌基因甲基化6、其他调控方式异常 1)mRNA寿命延长,自身蛋白质调控自身基因表达。 2)Trans 增强,oncogene反馈性增强。即反式调控的增强。3. 病毒早期基因主要功能是什么? 早期基因包括与病毒核酸复制有关的基因。早期基因中的某些基因能够应用寄主细胞所具有的结构将它的信息转录成RNA,但另一些基因如没有这一部分早期基因形成的产物,就不能转录。这样在早期基因中信息表达也是依次进行的。早期基因

24、的表达不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且先于DNA复制,其转录由宿主细胞RNA聚合酶催化.早期基因主要为病毒DNA复制。4. 肿瘤基因的主要功能? 1、蛋白质磷酸激酶类: 一般磷酸化位点在羟基上。 1) Tyr 有利于细胞生长 Rouse肉瘤 2) Thr/Ser2、ras 家族 GTPase->GDP + Pi GTP/GDP ATP/ADP(CAMP)通过细胞代谢调节的。3、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生长因子促进自身或相邻细胞生长,转化,导致恶性。 sis基因,生长因子,猴肉瘤中发现的。sis促使血管内皮增生,止血。 erbB生长因子受体,EGF表面生长因子,腮腺,唾腺受体。erbB细胞膜外无受点,细

25、胞膜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保持细胞一直不断生长,EGF受体分为膜内,外和膜三部分。 4、核蛋白及转录因子 myc-myb 转录激活位点, DNA结合, 导致后方的基因表达Jum fok 细胞生长调节,通常具有与DNA结合的功能, 类似于转录激活因子。5、膜上蛋白 mas基因, 只有定位在膜上, 为信号受体, 激活酶类位于膜内侧, 膜上为信号受体或通道(受体通道)基因位于质膜上。 非逆转录病毒癌基因, 如myc N-ras N是N细胞分化出的, 类似于ras病毒.6、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5. 肿瘤基因激活机制 转导激活插入激活 顺式激活 反式激活1、染色体重排(DNA重排)2、基因突变: 点突变、缺

26、失3、基因扩增4、基因过表达5、癌基因甲基化6、其他调控方式异常 1)mRNA寿命延长,自身蛋白质调控自身基因表达。 2)Trans 增强,oncogene反馈性增强。即反式调控的增强。 第六章 肿瘤抑制基因 1. 肿瘤抑制基因与肿瘤基因的区别 2. 肿瘤抑制基因所包括范围和主要功能。 (一)可能包括:1) 编码抑制细胞生长的物质2) 基因表达调控区3) 调控基因组稳定性的基因(二)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1、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cdc2 , P53磷酸化调节, RB磷酸化2、与DNA结合, 负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element在DNA中, Domain在蛋白质中)WT1 ZinCF Leucine

27、Zip P53酸性区域3、与病毒转化蛋白形成复合物P53 SV40 LTRB E1A, HPV E6E73. 可以通过哪些证据说明肿瘤抑制基因地存在? 1、遗传性肿瘤中某些基因丢失,肿瘤细胞中经常发现有等位基因的杂合型缺失(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如视网膜母细胞RB瘤由于ESD丢失。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抑癌基因存在的直接证据, 1989年Rb基因的克隆。2.正常细胞与恶性细胞细胞融合实验证明肿瘤抑制基因的存在。3、畸胎瘤种植试验:正常拟胚胎4、单条染色体或基因组DNA大片断的microcell 导入到肿瘤细胞:脂类与水,水多亲水性向外;水少亲水性向内。4.

28、p53 基因是通过哪些路径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的? 阻滞细胞周期:在细胞周期中,P53 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G1和G2/M 期校正点的监测,与转录激活作用密切相关。P53下游基因P21编码蛋白是一个依赖Cyclin的蛋白激酶抑制剂,一方面P21 可与一系列Cyclin-cdk 复合物结合,抑制相应的蛋白激酶活性,导致Cyclin-cdk无法磷酸化Rb ,非磷酸化状态的Rb保持与E2F的结合,使E2F这一转录调节因子不能活化,引起G1期阻滞;另外P53的另外3个下游基因Cyclin B1,CADD45 和14-3-3 则参与G2/M期阻滞。 P53 下调Cyclin B1表达,细胞则不能进入M期CA

29、DD45通过抑制Cyclin B1-cdk2复合物的活性发挥作用,14-3-3与cdc25c结合,干扰Cyclin B1-cdk2复合物发挥转录调节作用。促进细胞凋亡:对p53促进细胞凋亡的功能研究进行得比较深入。通过Bax/Bcl2, Fas/Apol,IGF-BP3 等蛋白,p53可完成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Bcl-2 可阻止凋亡形成因子如细胞色素C等从线粒体释放出来,具有抗凋亡作用,而Bax可与线粒体上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相互作用,介导细胞色素c 的释放,具有凋亡作用,p53可以上调Bax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Bcl-2的表达共同完成促进细胞凋亡作用。P53还可通过死亡信号受体蛋白途径诱导

30、凋亡,TNF 受体和Fas蛋白。有学者认P53 还可直接刺激线粒体释放高毒性的氧自由基来引发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DNA受损后,由于错配修复的累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遗传信息发生改变。P53可参与DNA的修复过程,其DNA结合结构域本身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可切除错配核苷酸,结合并调节核苷酸内切修复因子XPB 和XPD的活性,影响其DNA重组和修复功能。P53还可通过与P21 和GADD45形成复合物,利用自身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在DNA修复中发挥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过自分泌途径形成促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营养血管在瘤体实质内增生。P53蛋白能刺激抑制血管生成基

31、因Smad4 等表达,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进展阶段,P53基因突变导致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肿瘤的快速生长,常是肿瘤进入晚期的表现。5. 为什么可以说细胞连接蛋白起到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肿瘤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通讯同型间隙连接通讯蛋白减少,肿瘤细胞与周围正常细胞间的间隙连接通讯异型间隙连接通讯选择性丧失,使来自正常细胞的生长调控信号不能达到肿瘤组织,引起肿瘤细胞无限制的自主生长,故可以设想异型间隙连接通讯的恢复可作为肿瘤抑制而发挥作用。间隙连接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连接子,而连接子又是由连结蛋白组成的,因此,细胞连接蛋白能起到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第七章 肿瘤形态结构

32、 1. 什么是肿瘤间质与实质?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实质:肿瘤细胞,体现肿瘤特性、代谢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间质:肿瘤的支持组织,它是肿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结缔组织及脉管构成,结缔组织中有各种各样的血细胞成分及细胞间质(纤维及基质)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或恶性程度的主要组织学依据。2. 良性与恶性肿瘤比较3. 癌与肉瘤的区别 见第七章PPT末尾第八章 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 1. 肿瘤的异质化 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

33、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2. 影响生长速度因素肿瘤细胞群体动力学;肿瘤细胞的凋亡率;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的演进和异质性 3.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4. 侵袭及其机制 概念: 恶性肿瘤从原发瘤或继发瘤向邻近的宿主组织侵犯或占领。机制:(1)侵袭性瘤细胞占领邻近正常组织。 (2)同时使邻近的宿主组织也发生变性(或坏死),后者主要是被动性变化,也可包括积极反应性改变。 (3)瘤细胞占领和宿主组织变性在时间空间上都是进行性的。5. 转移及其路径类型? 概念: 肿瘤细胞由其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部位,肿瘤细胞被血流,淋巴流带到另一部位或器官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

34、型的肿瘤。淋巴道 血道 种植性转移6. 肿瘤血道转移经过哪些环节? (1)原发恶性瘤体内形成血管网,或者瘤体周围血管扩张及水肿。(2)瘤细胞侵袭到瘤内血管内,或者瘤细胞侵袭到周围血管内。(4)在血管内运输与血液内不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5)在肺内毛细血管内运行(6)小血管内瘤细胞黏附(7)形成瘤栓(8)侵袭到血管外(9)由一个瘤灶继续沿毛细血管扩散,形成“葱皮样”结构的大瘤节。(10)向肺血管外侵袭,在肺中形成多个转移灶。第九章 肿瘤血管生成 1. 血管形成(vasculogenesis)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血管形成(vasculogenesis):胚胎时期由早期内皮细胞分化

35、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血管生成anangiogenesis:是指在原有血管的基础上,内皮细胞以发芽的模式形成新血管的过程。包括原有血管网扩张、形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环绕形成完整的新生血管。2. 肿瘤血管生成的基本过程 (1)血管生成因子的产生过多使之与抑制因子失衡,导致内皮细胞激活,产生血管生成表型。(2)血管部位细胞外基质改变、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芽生、增殖和迁移。(3)新生内皮细胞索形成管状毛细血管襻(capillary loops)及管腔。(4)新生血管管腔的贯通。3. 肿瘤血管生成的方式出芽式血管生成 套叠式血管生成 成血管细胞募集 血管选定 镶嵌体血管 血管生成拟态补

36、充:1.人类基因修复系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DNA修复(DNA repairing)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2.核辐射对人体生命(细胞)活动的主要影响?发生怎样的作用会导致人类细胞发生癌变?  核辐射直接穿透组织、细胞,并将能量以随机的方式沉积在细胞中,因此对机体的基因毒性作用又不同于化学基因毒剂。机体的任何组织、细胞都可受到电离辐射的攻击。DNA是电离辐射作用靶分子,电离辐射可诱发多种类型DNA分子损伤,包括有核苷硷基损伤、交联、DNA单链和双链断裂,其中的双链断裂是导致各种生物效应的关键基因毒性损伤,硷基损伤和DNA双链断裂的错误修复是细胞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原由。电离辐射作为基因毒剂,损伤DNA分子就已启动了细胞恶性转化的程序,其关键点在于是否改变了某些关键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