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论语》训练题(二)_第1页
(整理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论语》训练题(二)_第2页
(整理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论语》训练题(二)_第3页
(整理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论语》训练题(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答复以下问题。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以下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这两段文字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那么,而非严刑峻法。b. 孔子认为,以道德教化治国,国君就能像北斗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群臣百姓自然就会拥护他。c. 段中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不会犯罪,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d. 选文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那么。2孔子还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2、草上之风,必偃,请结合上面的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论语·为政选段,答复以下问题。 2.5孟懿于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肴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会,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馔:吃喝。 (1)以下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3、的项是( ) a孝敬父母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 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让父母先吃,只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是行孝道了。 (2)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结合上面的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对孔子“孝的认识。 3对以上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项a孝顺父母就是要事以诚敬,不止于物质上的奉养而已.还要使之得到

4、精神上的抚慰。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要符合礼义。c作为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孝顺。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那么,就跟饲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4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 阅读下面论语·为政选段,答复以下问题。 2.5孟懿于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7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

5、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肴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会,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馔:吃喝。 (1)对以上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项() 创新设计a孝顺父母就是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奉劝,即使奉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c做为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孝顺。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

6、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那么,就跟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了。 (2)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答复)答:_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时,孔子说“没有违背。     樊迟驾车时,孔子说,孟懿子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没有违背。“樊迟曰:何谓也。“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

7、。孔子说,作为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儿女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那么“祭之以礼,这就成了。     什么是礼?根据什么样的礼,这是要因时因地而定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大家也觉得这样做对,就是礼。     再说下无违和不违。别人不违背自己叫做无违,自己不违背叫不违。     所以从孔子“无违的答复可以推断出:孟懿子问孝是问“别人怎么对待我才算孝顺,而不是问“我该怎么做才算是孝。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响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

8、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唯一担忧的就是子女过得不好意思你自己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拟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说“你儿子只要没有违背礼,就算是孝了。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

9、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4、儿子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答复看起来很过分,实际上也是有“矫枉过正的意思。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答复以下问题。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予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1)以下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 )a本章孔子谈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即要做到“无违。b孔子这里所说的“孝,主要是指对父母要孝敬孝顺。c如果我们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d“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人格培养

10、与塑造的范畴。(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孝。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第二)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无违:不要违背礼制。樊迟:姓樊: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御:驾驭马车。 孟孙:指孟懿子。 1以下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孔子极其重视孝道,他认为尽孝要做到“无违。b、孔子这

11、里所说的“孝,主要是针对父母要孝敬孝顺。c、“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最主要的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d、孔子所说的“孝不是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2“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意思是说“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在孔子看来孝悌与政治相通的,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这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

12、,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假设曾子,那么可谓养志也。事亲假设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注】彻:通“撤,撤除。与:通“予,给予。1以下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3分a. 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b. 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c. 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d. 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拟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拟重视物质上的供养。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13、题目。6分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那么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那么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1以下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3分a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得俸禄的方法。b孔子告诉他“减少过失的方法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把你觉得疑惑的问题先和大家讨论,其余的,也要谨慎小心地说出来。c孔子告诉他“减少懊悔的方法是“多看别人的行事,有疑惑不清的地方暂时搁下,其余的,也要谨慎小心地去做。d言语方面少犯错误,行动方面防止懊悔,这就是谋求做官的秘诀。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这两段共同表达孔子的什么思想?2·17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b“减少过失的方法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把你觉得疑惑的问题先保存不说,其余的,也要谨慎小心地说出来。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219哀公问曰:“何为那么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那么民服;举枉错诸直,那么民不服。1以下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3分a本章谈的是如何摆脱小人干扰的问题。b孔子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