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墨色,书法]行草书法墨色变化的具体操作规律_第1页
[行草,墨色,书法]行草书法墨色变化的具体操作规律_第2页
[行草,墨色,书法]行草书法墨色变化的具体操作规律_第3页
[行草,墨色,书法]行草书法墨色变化的具体操作规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草书法墨色变化的具体操作规律前言起初运用只是因行笔速度比较快,竹省书写时间,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后经无数 书家不断开拓,和对汉字理解的不断完善,因其线条的起伏连转,用笔洒脱自如,墨色浓淡 交织,风格千姿百态,最终形成特有的书法艺术形式。通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书家们逐渐把行草书的内容多样化。从起初王羲之兰亭序讲究字形和篇幅的流畅秀美,到张旭古诗四帖行神如空、 荡气回肠;从怀素自叙帖的铁画银钩,到黄庭坚李太白忆旧游诗的出神入鬼。明清的 书法家们在继承前人的取势和笔意上结合了绘画的手法,更是大量加入了对墨色的要求。发 展至今使得现代书法更夸张的跟进了这一特点,令行草书在创作的过程中更为考窕,在当

2、今 书坛墨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墨色变化的梯度徐急并不违背书法中庸思想的本质,如颜真卿祭侄文稿,虽有大范闱 涂抹、圈点的痕迹,却不流失自然,亳无雕琢地保留了初稿的原貌。一改前人创作规矩的书 风,不经意间把墨色变化提炼出来,因此被后人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创新受传统的影响,对 墨色的运用也要在继承传统的情况之下进行黑、白、灰的全面展示。墨法终不能脱离笔法和 章法独立存在,否则一味追求对线条的修饰不仅亳无追溯可言,更会令作品看上去像是一幅 抽象的水墨画,那就夺去了书法的本位。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把墨法运用到创作中去呢?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墨色变化的具体操 作规律:一、浓淡干湿的变化行草书法创作是连续书写

3、,墨色从湿到干,从干到枯,逐渐变化,而形成一个梯度。这 种梯度随着即兴创作会产生波动,墨色的浓、淡、干、湿也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故在创作 过程中用墨勿需始终从湿写到干,从浓写到淡,墨色的变化是由浓、淡、干、湿之间排列组 合的顺序来完成的。浓墨与淡墨,其实就是利用水和墨不同的比例、利用水与墨在宣纸上聚散速度、着色度 不同,使用一个笔划中或一个字一幅作品中出现过渡自然、浓淡相间的墨意。通常书家的案 头,除了备有笔墨纸砚外,还必备一盅水,可以说用水是表现丰富墨法的关键。笔墨的浓淡 枯湿变化主要在于其笔中含墨量和含水量的多少。黄宾虹认为:古人墨法妙于用水,书法讲 究浓淡、干湿、苍润,使墨色富有变化,这

4、就需要用水去调墨或以墨调水所产生。书法用水 方法很多,以水调墨或以墨调水是最基本的用水方法,也是常用的方法。画谭中说:墨法, 在用水,以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陈绎曾翰林要诀中指出字生于墨,墨生于 水,水者字之血也。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风格雄强者 多用浓墨,淡雅秀逸者用淡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书者,有不同的喜好主张。宋多用浓墨, 东坡居士谓用墨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观其书作笔墨沉酣丰腴、神凝韵厚而力透纸背。淡 墨作书予人清淡古逸之韵,当书家想要表现清和静雅的意境时,可用淡墨,但不能太过,欧 阳询说: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锋亳。因而必须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

5、。明董其昌善用 淡墨,书迹清淡古雅、秀逸淳和,透露出飘然欲仙、不染凡尘烟火的气息。枯湿巧用。枯笔亦称为干渴之笔,湿笔亦称为饱润之笔,是一种高级的用墨方法。枯笔 是在行笔时迅疾的笔势和遒劲的笔力与纸而摩擦产生的一种枯涩之笔,这种笔触干裂秋风、 气清质实、干而见老。湿笔,称之为润含春雨,是丰艘多姿、流光溢彩的笔触。由于现代书 法创作用的纸大多是生宣纸,在生宣纸上作书,容易渗化,所以饱润之笔在落笔后,墨在纸 上渗化,微微冲出笔画之外而不影响笔触时,最耐人玩味。如果行笔缓慢或稍一疑滞,墨即 旁渗,则笔不能清健而犯臃肿之病;如果锋亳含墨不多,行笔急速或稍一忽略,笔即直过,则 墨不能入纸而罹浮薄之弊。所以

6、作字本于笔而成于墨,笔墨之道相辅相成,枯湿巧用,其书 就不会臃肿或兆浮。用墨的变化无非是浓淡枯湿四字,能将浓与润、淡与枯之矛盾统一,是书家在行草书创 作中的最高追求的用墨技法。二、在奏韵律的变化墨色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与用墨的技巧,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用笔的技巧。用笔的速度和节 奏的变化能产生不同的墨韵。行草书作品的创作中,所用的纸往往是没有字格和折叠痕迹的。 没有了框架对于字的束缚,我们就会不拘一格地把字写得大大小小,字型或松垮,或紧实。 由于在创作行草书时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字的结构是否到位,更多的是凭借笔感的作用。使得 书写起来泼墨更为流畅、自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韵律感。一幅作品同一曲音乐演奏的过程

7、大相径庭。不会用同一速度、同一力度来完成C运笔都 是轻重徐急交替进行,富于变化的。那些串连在一起的大大小小,错落无致的字就如同高低 音符在演奏一样。行笔的同时墨在纸上不均匀地摊开,摊开时墨的犷散有一个时间差,用笔 的徐急和力量制约着这个时间差,用它来配合一气呵成的笔法,作品就会如音乐般有灵动的 旋律。例如:着名的鸭头丸帖。笔势奇纵,连绵不断,很有一种强烈的自奏感,还有傅山 行草书法笔势雄奇,连绵飞动,起伏迭宕,字间连带自然,表现出生气郁勃的宏大气势。结 字不求工稳,单个字显得欹侧不稳,然通幅观之,气韵生动,结构自然,字形大小的变化更 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跃动感,给人以朴拙遒美之感。草书书法作品

8、流宕不跑,汹涌澎湃, 气势逼人、巍巍浩荡。三、情感波动的变化一幅作品完成的条件,除了与他的师承,以及所吸收的传统技巧有关外,还与作者的性 情、胆识、文艺素养、立意以及人品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的关系。正如刘熙载所说观人于书, 莫如观其行草。书家在中和多种因素的情况下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书写时候有很多细节上是 极具变化的。或随意,或稳重;或躁动,或沉着;或欣喜;或悲怆。这也决定了黑色的游走是不 稳定的。我们看颜真卿书祭侄文稿时的心态情绪是非常复杂的。他痛感忠义身残,哀思勃发,故萦纤郁怒,和血迸泪,不自意于笔之所至,而顿挫纵横。以至于用墨变化异常跳跃。枯湿浓淡变化层次分明。他每书写一段文字几乎都是待墨干

9、枯后 方换下一次墨。这些变化就会使一幅作品当中出现多处或大或小、墨色或浓或淡的墨块。这 些墨块就给作品植入了黑、白、灰的变化。这种貌似绘画的颜色技法给单线条的书法也诠释 了理论上的墨色定义。黑:即涨墨、浓墨。白:即作品中的留白(计白当黑)。灰:即枯笔、 飞白造成的特殊墨色效果。四、线条粗细的变化行草书法作品中点化之间主副笔的虚实运用频繁。线条越粗,墨色的感它效果越重;线条 越细,墨色的感官效果越淡。书写行草书时,用一笔会完成多个字甚至是整行。在线条的处 理上,为了使得一笔写出粗与细间的不同转换效果,我们通常采用中锋与侧锋用笔相结合的 方法。所造成的或粗或细的点画显示出了作品轻重变化有致、线条层

10、次丰富,充分展现了动 感形质。那么我们就以明清的两位书法家的线条为范例来进行探析:王铎:王铎的作品线条是通过单字的大小和整字墨色的浓淡来衔接组合的。整幅作品中 就会产生粗与细的对比。单字线条的粗细变化主要是通过首笔与末笔的轻重来表现。首笔重 起,末笔轻收;首笔轻起,末笔重收。下一个字又继续承接这种轻重转换的规律,造成节.奏上 的起伏变化和墨色的粗细对比。每个点画都是以跳跃的形式出现的,它们的长短、粗细、刚柔都有较大的反差,这使得 点线左右拉扯,上下支出。其关系也是充满着对抗与冲突,使得书法的张力更加突出,动态 美也随之体现出来了。强大的表现力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所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艺 术

11、共鸣。徐渭:徐渭在每个下笔处多采取逆势入锋,配合他平时惯用的露锋笔法,相互照应,一 气呵成c在中锋行笔的同时,在提按或者弯转处又常常交替使用偏锋、侧锋。另外,点画的 虚实交替重叠,也彰显出其书变化有致、层次分明。徐渭的提按鲜明,善用枯墨表现黑白的 拉拒,以丝状、颗粒状、块墨状交错。计白当黑阴阳相对之余,再加上提按、运笔疾涩的变 化,充分展现出每个字体的立体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家也更注重作品的形式。原来以规则化为主导的美潮流已不再 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对势的追求。在书法上可以说势是结构和章法之间的一 条桥梁,一个调度整幅书法情绪的有效手段,章法对势起诱导、平衡、统辖的作用。所以

12、南 怀瑾认为作书必先实势。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皆为势。墨色的变化就是势的高度体现。作品中不同位置中含墨 量的融入是考量在局部空间里字与字,行与行间的呼应关系。住行草书中要完成势的要求, 墨色上的变化可谓是中流砥柱。对墨法的掌控则选用不同颜色、样式的宣纸,或者在个别字的处理上直接加入一些宿墨, 用纸与墨配合出来的效果来追求直观上的墨色冲击力。这些方法使得书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发 挥的空间更为巨大,方法也更为多样化。古时尤其是明以前的作品,墨色风格相对来讲比较 单一。因此墨法的创新独立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历朝历代对墨色认识的不断加 深,绘画艺术发展的兴起,以及人们对自由书写和风格化的强调,使得墨法变化越来越受到书家们的重视。总之,当代人对行草书法墨色的变化既是寄托了传统的笔法,又加入了其个人色彩,在 两者中达到一个平衡的标准,让创作出的作品更有时代气息,这也正是墨色变化的魅力所在。 墨色上的多元素复合客观上也把用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