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_第1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_第2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 .txt 你站在那不 要动!等我飞奔过去! 雨停了 天晴了 女人你慢慢扫屋 我 为你去扫天下了 你 是我的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 民政局 9 块钱搞定,我请你吧你个笨蛋啊 遇到这种事要站在我后面! 跟我走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 本上。 伊布利特一 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 伊布利特 (Ibutilide) 是一种新近推出的皿类抗心律失常药 物 ,但其作用机制与其它的皿类抗心律 失常药不同 ,更与其它类抗心律 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它即是 B -肾上腺 素受体拮抗剂的同系物 , 又是 一种甲基磺胺类化合物。 此药仅供静脉注 射,主要用于快速转复心房

2、颤 动(房颤,AF ) /心房扑动(房扑,AFL ), 尤其对房扑效果更为显着。 1995 年 12 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 )已批准其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伊布利特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 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研 究情况作一综述。一、药理作用( 一) 化学结构富马酸伊布利特 ( FumaratcIbutilide) ,化学名为 ( 士) - N-4-4- (乙基庚基氨基 ) -1-羟丁基苯基甲磺酰胺富马酸盐 , 是由美国普强公 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离子通道拮抗剂类抗心律失常药, 1996 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 Convert,另在德国等 11个 国家上市。文献 1 以甲磺酰苯胺

3、为起始原料 ,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 , 与丁二酸酐经 Friedel - Crafts 反应制得 4-氧代-4- ( 4- 甲磺酰胺基苯基 )丁酸,在 N , N -二环 己基碳二亚胺和 1-羟基苯并三 唑催化下与 N -乙基庚胺缩合成酰胺 ,经四氢铝锂还原后 ,再与富马酸 成盐得富马酸伊布利特 , 总收率 %。 (二)作用机制 伊布利特的结构与索他洛尔相似 , 均是甲基磺酰胺的衍生 物。 伊布利特 具有延长复极的作用 , 属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其它皿 类抗心律失常 药物一样 , 它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 APD ), 但有独特 的作用特点。1. 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

4、基础(1)抑制复极时 K +外向电流 (Ikr ) :心肌细胞复极时 K +外流是促 进 心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 ,Ca 2+ 和 Na +内流和 K +外流的相对速 率决定了复极平台期的长短。细胞电生理证明伊布利特有抑制K +外向 电流的作用 , 这也是本药作为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理由。通过对K +外向电流的抑制 ,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限、延长 QT 间期和有效不应 期。(2)促进平台期缓慢内向 Na +电流 :这是本药独特的电生理特征 ,其他 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此作用。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在常用剂量下就具 有促 进缓慢 Na +内流的作用 ,通过这一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延 长心肌 的有

5、效不应期和 QT 间期,减慢传导使折返激动不易形成 ,本药 的这一 作用使其终止 AF 和 AFL 转复窦性心律的作用加强。在人的 心房细胞实验中 , 伊布利特诱导的内向电流是通过 L 型钙通道的钠电 流, 可能介导其抗心律失常作用 2 。 促进平台期内向 Ca 2+内流 :这是本药区别于其他皿类抗心律失常 药物 流的作用,使复极H相出现平台期。最终 K+外流速率超过Ca 2+内流,的另一个特点。在复极 H 相时由于 Ca2+内流 ,抵消了部分 K +外或 Ca 2+内流停止使复极 H 相结束。伊布利特通过促进 Ca2+内流,也可起到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延长 QT 间期的作用。由于 APD 延长

6、,使 Ca 2+在 2 相平台期内流增多 ,易诱发早期后除极 , 它是伊布利特致 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2,3 。此外 ,本药尚有阻滞延迟的整流 K +电流作用 4。但本药的这一作用目 前 尚未发现与其临床抗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关系。2. 伊布利特对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作用(1) 对窦房结的作用 : 动物实验发现 5, 伊布利特降低家兔窦房结细胞 的 自律性及最大舒张电位的除极,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APD) 。 对心房肌的作用 :伊布利特在延长 APD 同时,也同时延长心肌细 胞的有效不应期(ERP ),其对心房ERP的作用比心室更为明显(约为10 倍) o Baski n等报道 , 离体白鼬心

7、房心室细胞实验中 , 伊布利特增加心房 ERP (90%? 110%)比增加心室 ERP (10%? 20%) 更有效。提示药 物终止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比室性更为有效。对房室结的作用:临床应用中发现,伊布利特可延长AH间期、房室 结文氏周期长度 , 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4) 对希氏束 -蒲肯野纤维系统的作用 :试验表明 ,用药后 ,希氏束 -蒲肯 野纤 维系统相对以及有效不应期均增加 61%7 。(5) 对心室肌的作用 :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 伊布利特可延长家兔心室肌 有效不应期 ,延长豚鼠游离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限和 QT 间期。 近期动 物试验中已证实 , 伊布利特对抑制室性心律失常

8、也有作用 , 在狗的心肌 梗 死模型上伊布利特抑制心室颤动 ( 以下简称室颤 ) 和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 ) 的发生 , 并降低室性心动过速 / 心室颤动时的除颤阈值3 o Chen 等 8报道伊布利特延长狗的心室复极和增加心室复极 离散度呈剂量依赖性和慢频率依赖性( reverseratedependence ),心室肥厚在伊布利特的致心律失常中有重要作用° Wood等 9对一组 55 例冠脉疾病患者的电生理研究中发现 , 使用伊布利特后 有 44%的患者不能再次诱发出单形型室速 , 且心室肌 的 ERP、QTc 和心 室单相APD均延长,呈剂量依赖性。对旁路(AP )的作用

9、:Kathry n 等7:报道,伊布利特可延长房 室结、希氏束 -蒲肯野纤维系统和 AP 的不应期。旁路前传的有效不应 期 延长,可使 AP 前传阻滞。3. 对人整体的作用人体研究表明 , 当伊布利特剂量为 mg / kg 时, 可延长 AH 间期、房室 结文氏周期长度、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心房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 时限 和校正的 QT 间期( QTc )10。虽然伊布利特可轻度减慢窦性心率和房室结传导 , 延长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 , 但对正常心肌传导很 少有影 响。因而在治疗剂量时对心率、PR间期和QRS时限无影响。在房扑患者 中 ,应用伊布利特可延长扑动周期 11, 减慢频率 12, 有

10、 利于房扑 的转复 , 对房颤患者作用相似。 伊布利特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 小,可用于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3 o Stambler等13对一组左 室射血分数(LVEF ) < 35%的勺病人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发现,患者的心输出量 , 平均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嵌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 二、药代动力学由于肝脏的首过代谢效应 , 伊布利特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 因此无口服制 剂 , 所以目前此药仅供静脉注射。 其药物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静 脉用药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 , 血浆分布容积为 ? L / min 。体循环 廓清 率高,其半衰期为2? 12h ,平均为6h°41%药物与血浆蛋

11、白结合,主要 通过肝脏代谢。除 1 个代谢产物外 , 其余 7 个代谢产物均无活性。 代谢 产物基本无药理作用。 其代谢产物均无抗心律失常作用 , 主要通过 尿液 排出体外。主要代谢途径为庚基侧链氧化。因药物的肝内代谢的 酶系尚未 确定 , 所以难以评价与其它药物相互之间的作用。 本药代谢不 受地高 辛、钙离子拮抗剂、 B 受体阻滞剂影响。大约5%? 10%勺药物以原型由尿排泄。肝脏功能受损时药物清除可能减少 , 作用时间会延长 , 因此在应用时需延长监测时间。人体静脉滴注伊布利特所致的 QT间期延长,与用药剂量、血药浓度和 给 药速度有关。最大 QT 间期延长随剂量和滴速而变化 ,最大剂量和

12、最 大滴 速时QT间期延长最多° QT间期延长峰值出现在滴注结束 时,2? 6h后又 恢复至基线值 ,即用药前水平 1 4。临床研究表明 ,伊布 利特作用迅 速,其延长 QTc 的作用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在 10min 内快速静脉滴注伊布利特 mg / kg 时或 8 h 内缓慢静脉滴注 mg / kg 时, 使 QTc 延长 36%和 45%15。伊布利特与华法令、 B 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无相互作用在各种动物模型 , 心功能正常病人和有心功能不全病人上 , 伊布利特对血流动力学无负性作用 , 不加重 心 衰。临床研究也表明本药对心率、血压及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 显影 响

13、 , 伊布利特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 , 静脉滴注后原有心功能不良者 心排出 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均无明显变化。三、临床应用( 一 ) 伊布利特对房颤 / 房扑的治疗伊布利特的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始 于 90 年代初 , 临床上主要用来转复房颤和房扑 , 多个临床试验已报道 伊 布利特转复房颤和房扑是有效的。大部分报告转复 AF 的成功率可 达到 30%T- 50%,转复 AFL 的成功率可达到50%T- 70%甚至可高达80%A 90% 伊布利特转复 AF / AFL的时间平均为 19 士 15min(3?70min )。近 80%病人病人多在治疗后 30mi n 内转复至窦性。 伊布

14、利特对终止房扑效果更佳 ,但存在着发生多形性室速和 TdP 的 危险。 大部分资料研究表明年龄、 性别、有无器质性心脏病 ( 包括慢性心瓣膜 病)、左室EF、以前服药(B阻滞剂、钙拮抗剂、地高辛)情况、血浆 伊布利特浓度和 QTc 延长程度对转律与否无预测作用。但 Gowd a 等 16发现,伊布利特转复 AF / AFL 有种族差异。非洲人 QTc 的延长 较白种人明显 ,转复 AF /AFL 更有效 ,但发生尖端扭转室速(TdP )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Antonicel li 等 17在 80 多岁的人群中研究 发现伊布利特 mg ,10 min 静注,可使房扑快速转 复,转复成功率 为,

15、 平均转复时间为 31 士 20min 。但 TdP 发生率 为%,且均为女 性。QTc 延长不能预示心律失常的终止 ,但是心律失常的终止与其持续 时间 有关。房颤患者如房颤持续时间短、左房较小则复律成功率高 , 而房扑患 者无此规律。伊布利特对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18 。 伊布利特不 加重心力衰竭。伊布利特复律不成功者无其他并发症。本 药复律失败也可 使其后快速心房调搏终止房扑的成功率增加 19 。 在犬的房扑模型中 20, 发现伊布利特使折返环局部传导减慢 , 而致房 扑折返环长度增加 , 使房扑终止。但在房扑患者中 , 伊布利特引起复极 延长可能比减慢传导作 用更为明显 , 引起折

16、返环兴奋性降低 , 有助于转 复房扑 21 。对房扑患者 在伊布利特 ? mg / kg )应用前、转律前和 转律后作房扑时联律间距测 定 , 结果表明复律成功者在复律前房扑联 律间距变异性增大 , 而复律不成 功者无此变化。 但无论复律成功或不成 功 , 伊布利特均使房扑波联律间距 增加。伊布利特转复房扑 /房颤 ,24 h 内的转复病人不复发 22。(二 ) 伊布利特对房颤 / 房扑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疗2000 年 Varriale 报告伊布利特对 AF / AFL 伴有心力衰竭 患者的转 复功率高 , 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 心功能状态无进一步恶化 , 具有良好的 耐受性 23 。( 三)

17、 伊布利特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伊布利特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临 床经验有限 , 目前尚未见大规模临床 试验报告。( 四) 伊布利特对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的治疗房颤在预激综合征患者 中可引起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Kathry n 等 7研究发现 ,伊 布利特 可延长AP前传的有效不应期,从而使AP前传阻滞。(五) 伊布利特对心脏手术后出现 AF / AFL 的治疗有学者 24统计 一 组心脏手术治疗后出现房扑、房颤的 300 例患者 ,静注总量为 2mg 伊布利 特可使 57%患者转复为窦律 , 同期安慰剂组转复率为 15%但 Richard 等25认为 ,术后阵发的 AF ,不必进行

18、常规的抗心律失 常治 疗。(六) 伊布利 特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较伊布利特终止AF /AF L起效快、疗效高 , 与其他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相互作用强。1 伊布利特与索他洛尔的比较 1996 年公布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比 较了伊布利特和索他洛尔治疗 AF /AFL 的疗效 ,结果伊布利特治疗 的患 者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高于索他洛尔组。伊布利特2mg 组使 65% 勺AFL 患者和 40%勺 AF 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 ,而索他洛尔 mg / kg 仅使 20%勺AFL和15%勺AF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 15:。2 伊布利特与 amiodarone 的比较 Bernard 等 26 在 心脏手术后

19、 出现房颤的病人中比较了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的疗效 , 研究 发现 :40 名患 者,AF持续时间3h。伊布利特组,给予伊布利特mg / kg ,静注 10min ,如果 AF / AFL 持续,可重复给药。如果 4h 内 仍未转复 , 可给 予胺碘酮 5mg / kg , 静注 30min , 随后给予胺碘酮 15mg / kg ,静注 24 h。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5mg / kg ,静注30 min ,如果AF / AFL 持续,随之再给予胺碘酮15 mg / kg,静注24 h。结果:用药后前4h,伊布利特组AF转复率为9/20(45%),胺碘酮组为10/20(50%),两组无 显着差异。

20、但胺碘酮组 2 例患者出现严重 的低血压 , 而伊布利特组无此 不良作用出现。3 伊布利特 'propafenone 与 amiodarone 对房 扑作用的比较在典型房扑病人中 , 伊布利特与 propafenon e、 am iodaro ne比较研究中,伊布利特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 和在短起搏周期 (250 ms )时减慢心 房峡部传导速度 ,对心房游离壁传 导速度无影响 , 终止房扑 67%(8/12), propafenone 减慢峡 部 和 心房游 离壁 传 导速度 并延 长心 房 有 效不应 期 , 但终 止房扑 33%(4/12), amiodarone 对传导速度和心房

21、有 效不应期的影 响小于前两种药物 , 终止房扑 33%(4/12), 心房扑动的终止 是由于冲动 波的前沿不能通过峡部 27 。静脉胺碘酮对心房组织仅有轻 微的作用 , 但通过钙通道阻滞和抗交感神经作用显着减慢房室结传导和延 长房室 结有效不应期 28 。伊布利特延长正常房室组织的动作电位时间 和不应期,从而使QT间期延长,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而长期应用 胺碘 酮(amiodarone)也能明显延长 QT间期,但很少引起尖端 扭转性室速。四、不良反应( 一) 伊布利特对动物的毒性实验研究动物毒性实验研究表明: 该药的大鼠静注给药半数致死量大于50mg / kg 。高剂量时会产生神经毒性,

22、如中枢抑制、呼吸急促、抽搐等。对鼠的生殖研究提示29, 伊布 利特对胎儿可能有致畸作用。对药物排入乳汁无研究报告。包括 Am esassay 在内的多中心试验均未有遗传毒性报告。目前尚未见 动物试验 有关药物致癌报告。( 二 ) 伊布利特对人体的不良作用在静推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过程 中,发生最多且最值得注意的不良事件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其中包括TdP (文献报道发生率30)oTdP的发生,绝大多数在 静脉用药起 40mi n 之内3,故早期心电监测十分必要。而用药1 h 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减小,安全性提高 , 这一特点有利 于临床治疗。逻辑回归分析发现 , 女性、非白

23、种人、持续心衰、体重较轻 , 心率偏慢 可 能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TdP 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 男女 人群 对伊布利特的 QTc 反应性存在性别差异 , 并与月经周期相关 ,其 中月经 期和排卵期 QTc 延长最明显 31 。伊布利特引起尖端扭转性 室性心动过 速的机制与其延迟复极有关 , 值得注意。但只要选择合适的 患者, 排除血 流动力学不稳定、 血电解质紊乱和以前发生过尖端扭转性 室性心动过 速 , 掌握好合适的剂量 , 用药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监测 , 尖端 扭转性室性心 动过速的危险性可减少。目前尚无死亡的报告。除 TdP 外 ,其他常见的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有:单形性室性心动

24、过速、室性早搏、低血压、束支阻滞、心动过缓等。有资料表明 : 小剂量 伊 布利特以传导阻滞和低血压 %)多见, 大剂量则以多源室性心动过速(09% )最重32 。伊布利特心脏以外的不良反应小, 最常见心外副作用 为恶心(v 2% ),还可见其他非特异性反应,如头痛、胸痛、呕吐、发热、腹泻、眩晕、脑血管事等。曾有报道 33 使用伊布利特后发生严重急 性 肾衰 1 例, 但此后未再有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综上所述 , 伊布利特 的一 个重要优点是起效快、疗效高 ,可用于首次发作的 AF / AFL , 也可用于 慢性 AF / AFL ,是目前用于终止 AF / AFL 转复窦性心 律的重要药物 ,

25、 值得深入研究。伊布利特 (Ibutilide)是一种新近推出的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 作用机制与其它的皿类抗心律失常药不同 , 更与其它类抗心律 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它即是 B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同系物 ,又是 一种甲基磺胺 类化合物。 此药仅供静脉注射 , 主要用于快速转复心房颤 动( 房 颤,AF ) /心房扑动(房扑,AFL ),尤其对房扑效果更为显着。1995年12 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 )已批准其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伊布利特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研 究情 况作一综述。一、药理作用( 一) 化学结构富马酸伊布利特 ( FumaratcIbut

26、ilide) ,化学名为 (士) - N-4-4-(乙基庚基氨基 ) -1 -羟丁基苯基甲磺酰胺富马酸盐 , 是由美国普强公 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离子通道拮抗剂类抗心律失常药,1996 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 Convert,另在德国等 11 个 国家上市。文献 1 以甲磺酰苯胺为起始原料 ,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 , 与丁二酸酐经 Friedel - Crafts 反应制得 4-氧代-4- (4- 甲磺酰胺基苯基 )丁酸,在 N , N -二环 己基碳二亚胺和1- 羟基苯并三唑催化下与 N -乙基庚胺缩合成酰胺 ,经四氢铝锂还原后 ,再与富马酸 成盐得富马酸伊布利特 , 总收率 % 。( 二

27、) 作用机制伊布利特的结构与索他洛尔相似 , 均是甲基磺酰胺的衍生物。 伊布利特 具有延长复极的作用 ,属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其它皿类抗心律失常 药 物一样 ,它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APD ),但有独特 的作 用特点。1. 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基础(1) 抑制复极时 K +外向电流 (Ikr):心肌细胞复极时 K +外流是促进心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 ,Ca 2+ 和 Na +内流和 K +外流的相对速 率决定了复极平台期的长短。细胞电生理证明伊布利特有抑制 K +外向 电 流的作用 , 这也是本药作为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理由。通过对K +外向电流的抑制 ,可延长心

28、肌动作电位时限、延长 QT 间期和有效不应 期。(2) 促进平台期缓慢内向 Na +电流 :这是本药独特的电生理特征 ,其他 皿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此作用。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在常用剂量下就具 有促进 缓慢 Na +内流的作用 ,通过这一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延长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和 QT 间期,减慢传导使折返激动不易形成 ,本药 的这一作 用使其终止 AF 和 AFL 转复窦性心律的作用加强。在人的 心房细胞实验中 , 伊布利特诱导的内向电流是通过 L 型钙通道的钠电 流, 可能介导其抗心律失常作用 2 。 促进平台期内向 Ca 2+内流 :这是本药区别于其他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另一个特点。在复

29、极 H 相时由于 Ca 2+内流 ,抵消了部分 K +外 流的 作用,使复极H相出现平台期。最终 K+外流速率超过Ca 2+内流,或 Ca 2+内流停止使复极 H 相结束。伊布利特通过促进 Ca2+内流,也可起到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延长 QT间期的作用。由于APD延长,使Ca 2+在 2 相平台期内流增多 , 易诱发早期后除极 ,它是伊布利特致 心 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2,3 。此外 ,本药尚有阻滞延迟的整流K +电流作用 4。但本药的这一作用目 前 尚未发现与其临床抗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关系。2. 伊布利特对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作用(1) 对窦房结的作用 : 动物实验发现 5, 伊布利特降低家兔

30、窦房结细胞 的自律性及最大舒张电位的除极 , 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APD ) 。 对心房肌的作用 :伊布利特在延长 APD 同时,也同时延长心肌细 胞 的有效不应期 (ERP ),其对心房ERP的作用比心室更为明显 (约 为10 倍) o Baski n等报道 ,离体白鼬心房心室细胞实验中 , 伊布利特增加心房 ERP (90%? 110%)比增加心室 ERP (10%? 20%) 更有 效。提示药物终止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比室性更为有效。对房室结的作用 :临床应用中发现 ,伊布利特可延长 AH 间期、房室结文氏周期长度 , 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4)对希氏束 - 蒲肯野纤维系统的作用 :

31、试验表明 , 用药后 , 希氏束- 蒲肯 野纤维系统相对以及有效不应期均增加 61%7 。(5)对心室肌的作用 :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 伊布利特可延长家兔心室 肌有效不应期 ,延长豚鼠游离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限和 QT 间期。 近期动 物试验中已证实 , 伊布利特对抑制室性心律失常也有作用 , 在狗的心肌 梗 死模型上伊布利特抑制心室颤动 ( 以下简称室颤 ) 和室性心动过速( 以下简称室速 ) 的发生 , 并降低室性心动过速 / 心室颤动时的除颤阈值3 o Chen 等8报道伊布利特延长狗的心室复极和增加心室复极 离散度呈剂量依赖性和慢频率依赖性 ( reverseratedependenc

32、e ),心室肥厚在伊布利特的致心律失常中有重要作用° Wood等 9对一组 55 例冠脉疾病患者的电生理研究中发现 , 使用伊布利特后 有 44%的患者不能再次诱发出单形型室速, 且心室肌 的 ERP、QTc 和心室单相APD均延长,呈剂量依赖性。对旁路(AP )的作用:Kathry n 等7:报道,伊布利特可延长房 室结、希氏束 -蒲肯野纤维系统和 AP 的不应期。旁路前传的有效不应 期 延长,可使 AP 前传阻滞。3. 对人整体的作用人体研究表明 , 当伊布利特剂量为 mg / kg 时, 可延长 AH 间期、房室 结文氏周期长度、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心房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 时

33、限 和校正的 QT 间期( QTc )10。虽然伊布利特可轻度减慢窦性心率和房室结传导 , 延长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 , 但对正常心肌传导很 少有影 响。因而在治疗剂量时对心率、PR间期和QRS时限无影响。在房扑患者 中 ,应用伊布利特可延长扑动周期 11, 减慢频率 12, 有 利于房扑 的转复 , 对房颤患者作用相似。 伊布利特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 小,可用于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3 o Stambler等13对一组左 室射血分数( LVEF ) &l t;35% 的病人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发现 ,患者 的心输出量 平均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嵌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二、药代动力学 由于肝脏

34、的首过代谢效应 , 伊布利特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 因此无口服制 剂, 所以目前此药仅供静脉注射。其药物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静 脉用药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 , 血浆分布容积为 ? L / min 。体循环 廓清率高,其半衰期为 2? 12h ,平均为 6h°41 瀏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 主要通 过肝脏代谢。除 1 个代谢产物外 , 其余 7 个代谢产物均无活性。 代谢产 物基本无药理作用。 其代谢产物均无抗心律失常作用 , 主要通过 尿液排 出体外。主要代谢途径为庚基侧链氧化。因药物的肝内代谢的 酶系尚未确 定 , 所以难以评价与其它药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本药代谢不 受地高辛、钙离

35、子拮抗剂、 B 受体阻滞剂影响。大约 5%- 10% 勺药物 以原型由尿排泄。肝脏功能受损时药物清除可能减少 , 作用时间会延长 , 因此在应用时需延长监测时间。人体静脉滴注伊布利特所致的 QT间期延长,与用药剂量、血药浓度和 给 药速度有关。最大 QT 间期延长随剂量和滴速而变化 ,最大剂量和最 大滴 速时QT间期延长最多° QT间期延长峰值出现在滴注结束 时,2? 6h后又 恢复至基线值 ,即用药前水平 14。临床研究表明 ,伊布 利特作用迅 速,其延长 QTc 的作用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在 10min 内快速静脉滴注伊布利特 mg / kg 时或 8 h 内缓慢静脉滴注 m

36、g / kg 时,使 QTc 延长 36 呀口 45%15。伊布利特与华法令、 B 受 体 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无相互作用。 在各种动物模型 , 心功能正常病 人 和有心功能不全病人上 , 伊布利特对血流动力学无负性作用 , 不加重 心 衰。临床研究也表明本药对心率、血压及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 显影 响,伊布利特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 ,静脉滴注后原有心功能不良者 心排出 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均无明显变化。三、临床应用一 ) 伊布利特对房颤 / 房扑的治疗伊布利特的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始 于 90 年代初 , 临床上主要用来转复房颤和房扑 , 多个临床试验已报道 伊布利特转复房颤和房扑是

37、有效的。大部分报告转复 AF 的成功率可 达到 30%T- 50%,转复 AFL 的成功率可达到 50%T- 70%甚至可高达 80%A 90% 伊布利特转复 AF / AFL的时间平均为 19 士 15min (3? 70min )。近 80%病人病人多在治疗后 30mi n 内转复至窦性。 伊布 利特对终止房扑效果更佳 ,但存在着发生多形性室速和 TdP 的 危险。 大部分资料研究表明年龄、 性别、有无器质性心脏病 (包括慢性心瓣膜 病)、左室EF、以前服药(B阻滞剂、钙拮抗剂、地高辛)情况、血浆 伊布利特浓度和 QTc 延长程度对转律与否无预测作用。但 Gowd a 等 16发现,伊布利

38、特转复 AF / AFL 有种族差异。非洲人 QTc 的延长较 白种人明显 ,转复 AF /AFL 更有效 ,但发生尖端扭转室速(TdP )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Antonicel li 等 17在 80 多岁的人群中研究发现 伊布利特 mg ,10 min 静注,可使房扑快速转 复,转复成功率为 ,平 均转复时间为 31 士 20min 。但 TdP 发生率 为%,且均为女性。 QTc 延长不能预示心律失常的终止 ,但是心律失常的终止与其持续 时间 有关。房颤患者如房颤持续时间短、左房较小则复律成功率高 , 而房扑患 者无此规律。伊布利特对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18 。 伊布利特不 加重心

39、力衰竭。伊布利特复律不成功者无其他并发症。本 药复律失败也可 使其后快速心房调搏终止房扑的成功率增加 19 。 在犬的房扑模型中 20, 发现伊布利特使折返环局部传导减慢 , 而致房 扑折返环长度增加 , 使房扑终止。但在房扑患者中,伊布利特引起复极 延长可能比减慢传导作用更为明显 , 引起折返环兴奋性降低 ,有助于转 复房扑21 。对房扑患者 , 在伊布利特 ? mg / kg )应用前、转律前和 转律后作房扑时联律间距测 定 , 结果表明复律成功者在复律前房扑联 律间距变异性增大 , 而复律不成 功者无此变化。 但无论复律成功或不成 功 , 伊布利特均使房扑波联律间距 增加。伊布利特转复房

40、扑 /房颤 ,24 h 内的转复病人不复发 22。(二 ) 伊布利特对房颤 / 房扑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疗2000 年 Varriale 报告伊布利特对 AF / AFL 伴有心力衰竭 患者的转 复功率高 , 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 心功能状态无进一步恶化 , 具有良好的 耐受性 23 。( 三) 伊布利特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伊布利特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临 床经验有限 , 目前尚未见大规模临床 试验报告。( 四) 伊布利特对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的治疗房颤在预激综合征患者 中可引起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Kathry n 等 7研究发现 ,伊 布利特 可延长AP前传的有效不应期,从而使AP

41、前传阻滞。(五)伊布利特对心脏手术后出现 AF / AFL 的治疗有学者 24统计 一组 心脏手术治疗后出现房扑、 房颤的 300 例患者 ,静注总量为 2mg 伊布利 特可使 57%患者转复为窦律 , 同期安慰剂组转复率为 15%但 Ri chard 等25认为 ,术后阵发的 AF ,不必进行常规的抗心律失 常治疗。(六) 伊布利特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较伊布利特终止AF/AFL 起效快、疗效高 , 与其他皿类抗心律失常药相互作用强。1 伊布利特与索他洛尔的比较 1996 年公布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比较了伊布利特和索他洛尔治疗 AF /AFL 的疗效 ,结果伊布利特治疗 的患 者转复窦性心

42、律的成功率高于索他洛尔组。伊布利特2mg 组使 65% 勺AFL 患者和 40%勺 AF 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 ,而索他洛尔 mg / kg 仅使20%勺 AFL 和 15%勺 AF 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 15。2 伊布利特与 amiodarone 的比较 Bernard 等 26在心脏手术后出现房颤的病人中比较了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的疗效 , 研究 发 现:40 名患者 ,AF 持续时间 3h 。伊布利特组 ,给予伊布利特 mg / kg , 静注 10min ,如果 AF / AFL 持续 ,可重复给药。如果 4h 内 仍未转复 , 可给予胺碘酮 5mg / kg , 静注 30min , 随后给予胺碘酮 15mg / kg ,静注24 h。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5mg / kg ,静注30 min ,如果AF /AFL持续,随之再给予胺碘酮15mg / kg ,静注24 h。结果:用药后前4 h , 伊布利特组 AF 转复率为 9/20(45%), 胺碘 酮组为 10/20(50%), 两组无显着差异。但胺碘酮组 2 例患者出现严重 的低血压 , 而伊布利特组无此不良作用出现。3 伊布利特、 propafenone 与 amiodarone 对房 扑作用的比较在典 型房扑病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