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1页
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耳穴压豆治疗不寐之五兆芳芳创作一、定义不寐在内经称为 “不得卧 ”、 “目不瞑 ”认.为是邪气 客于脏卫阳,不克不及入阴所得 . .不寐又称 “失眠 ”,是以经 常不克不及取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示为 睡眠时间、深度的缺乏 . .轻者 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克不及再寐 . .重者 今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任务、生活、 学习和安康 . .现代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 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可以不寐为主要症状 . .二、病因病机I.I. 罕有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2 2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 .根本病机为阳盛

2、阴衰, 阴阳失交 .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 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 为虚,但久病可表示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 .三、诊断依据1 1、 主证: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 3 周以上,重者今夜难眠 . .2 2、兼症:常伴随头痛、头昏、心悸、忘记、神疲乏力、心 神不宁、多梦等症 . .3 3、病史: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 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 .4 4、实验室查抄: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查抄,未发明有妨害睡 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 .四、辨证要点辨证当辨虚实. .如暴躁易怒而不寐,多为怒火内扰;脘 闷苔腻而不寐

3、,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 晕忘记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 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触 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 .五、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 缺乏,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 在泻实补虚的根本上安 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配合精神治 疗五、辨别诊断特点程度不寐单纯失眠持续、严重一时性失眠受情志、情况、生理因素等影响暂时生理性少寐他病引发六、证型(1)(1)热扰神明证候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 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

4、结,小便短赤,舌质 红,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耳穴选择皮质下、神门、心、垂前、枕、额、肝、胃(2)(2)肝郁化火证候不寐,性情暴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肝、枕、耳窝上、三 隹八、(3)(3)痰热内扰证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暧气,吞酸恶心,心烦口 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 .治法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胃、胆、肺、脾胃气失和证候胸闷暧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 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治法和

5、胃健脾,化滞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胃、大肠瘀血内阻证候干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 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 .治法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肝、胰、胆(6)(6)心脾两虚证候患者不容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 心悸忘记,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胃、小肠(7)(7)阴虚火旺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忘记,腰酸,手 足心发烧,盗汗,口渴,咽

6、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 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肾(8)(8)心胆气虚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 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胆、肾(9)(9)心肾不交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 忘记,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 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肾、内排泄(10)(10)肝郁血虚证候难以入睡,即便入睡,梦多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暴躁,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

7、法疏肝养心,安神镇惊. .穴位选择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七、操纵办法:压丸法(主要介绍):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 处,赐与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 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1 1、操纵办法消毒后,医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压耳穴,并轻轻揉按1 12 2 分钟海天 4 46 6 次,可留置 3636 天. .2 2、手法介绍:(1)(1)直泻压法: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侯至有沉重胀痛感时,持续按压 2020 秒钟,停歇 1010 秒钟,再按 2020 秒钟重复 压主穴 610610 回,配穴 4646 回. .适用于实证、痛证. .(2)(2)旋转压法:指腹顺时针标的目的旋转轻轻揉压,候至稍有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 1 12 2 分钟. .适用于虚证或年老体 弱者. .(3)(3)点平压法:指腹(或指尖)按压丸药,候至有轻度胀痛时,每穴以 0.50.5 秒钟的速度间歇地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