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式的欣赏教学-精选文档_第1页
“授人以渔”式的欣赏教学-精选文档_第2页
“授人以渔”式的欣赏教学-精选文档_第3页
“授人以渔”式的欣赏教学-精选文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人以渔”式的欣赏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教育格言,早已为广大音乐教师所熟知。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却常常陷入 “鱼渔不分”或“鱼多渔少”的局面中。以音乐欣赏教学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大多围绕听熟听懂某个作品展开教学, 在关于聆听音乐的方法上, 大多从听辨音色、力度、速度等表现要素入手。于是,音乐欣赏教学便常常呈现出这样的模式从听辨音色、 力度、速度等表现要素的角度入手,采用辨别、比较、讨论等方式,聆听一个又一个音乐作品。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固然获得了音乐作品及相关知识的量的积累,但在聆听音乐思维方法的形成方面,尚缺乏结构性和系统性。如何突破音乐欣赏教学的常规模式?如何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思维方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现以叶丽慧老师的欣赏课如何“聆听”音乐为例,谈谈其在探索培养学生聆听音乐思维方法上的新举措。该课的设计有如下创新之处: 1. 教学内容和目标指向“方法” ,而非常见的指向“作品” ;2. 教学过程以“如何聆听音乐”为线索展开,而非常见的“音乐在表现什么” ;3. 课堂小结以“这样聆听音乐”为结论,并提出用 “这样的方式”聆听音乐并和他人交流的开放性建议,而非常见的围绕某个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的挖掘和延伸。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一、“方法”为主,“作品”为辅在本课的设计中,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指向“聆听音乐的方法

3、”,而非常见的“聆听某个作品” 。如在本课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提出的三个目标是按 “体验方法认识方法运用方法”的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而设定的,不但目标十分明确, 而且目标的达成也符合能力形成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教学内容的表述中,列出了两大项五小项内容,1. 听“清”音乐结构听清“引子”和“尾声” 、听清“主题”和“连接” ;2. 听“厚”音乐层次横向听、纵向听、纵深听。以上内容按“先小(引子、尾声、主题、连接)后大(全曲结构)先平面(横向、纵向)后立体(纵深) ”的顺序排列,不但内容的涉及面较广,而且脉络清晰,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而本来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音乐作品(管弦乐雷鸣电闪波尔卡)

4、,则成为了 “使用材料” 中的一部分, 和钢琴、大鼓、大镲一起,属于“根据教学需要而选用的某些材料”了。二、“形式”为主,“内容”为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以“如何聆听音乐” 为线索展开,关注“音乐的形式美”,而非常见的关注“音乐在表现什么” 。如在聆听“引子”和“尾声”时,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听觉经验听辨出引子和尾声在音乐中的起始位置;在聆听“主题”和“连接”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和连接句的各自特征, 以便提高主题和连接句的识别能力。这些属于音乐的形式范畴,而非“引子和尾声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主题和连接句分别在表现什么” 等指向音乐内容范畴的话题。同样,在“横向”听节奏时,最终指向“两种

5、不同性格的节奏 (一个均衡稳定,一个短促跳跃)的组合,产生了一种呼应对比之美” 属于形式美学范畴,而非“人们在音乐中跳得多开心啊”之类的关于音乐内容和情绪的描述;在“纵向”听多种乐器的组合音响时,最终指向“学生能较快地捕捉到大鼓和大镲的音响,在视觉、听觉、动觉联动中感受到更丰富的音响” 追踪音响的动态形式, 而非得出“仿佛雷鸣电闪”的具体意象;在“纵深”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相关知识、汲取背景文化,还体会到了乐曲具有一种“优雅”的气质风格深层次的音乐风格的体会,而非仅停留在“热烈奔放、欢快跳跃”的一般情绪感受上。可见,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一改“以揭示并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为主” 进行教

6、学的常规思路, 而将“引导学生发现、 追踪、品味音乐中的形式美”放在主要位置。三、“运用”为主,“接受”为辅在本课的课堂小结中,围绕“用这样的方法聆听音乐”来进行,而非请学生接受“音乐具有怎样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观点。如在课堂小结中,通过梳理“把音乐听清 ”的脉络和“把音乐听厚”的步骤帮助学生理清聆听音乐的方法。在“课堂延伸”环节中,提出了三个建议,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聆听音乐”,而没有引导学生接受“音乐具有怎样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音乐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等观点,从而强化了“授人以渔”式的关于聆听方法的教学,弱化了“授人以鱼”式的关于作品意义的教学。从本课的教学设计文本中, 可以看出

7、受到了形式主义美学观的影响。而在本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又透出鲜明的人文性、实践性和审美性的性质。学生并未因教学内容转向了对聆听音乐方法的关注而感到枯燥乏味,相反,课堂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教师从学生的聆听经验入手,拉近学生与本课内容心理上和知识上的距离。 从一个个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聆听音乐的方法, 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要。其中,经过实践和讨论,将波尔卡舞曲的风格从一般意义上的热烈奔放、欢快跳跃,上升到了“还有优雅的感觉”的层次,更体现出本课在审美取向上的深层次追求。纵观本课,以“聆听音乐的方法” 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通过听觉实践认识聆听音乐的方法”为教学过程,以“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聆听音乐”为教学延伸,具有鲜明的“授人以渔”特征。并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设计, 将聆听音乐的思维方法置于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框架之中。因此,笔者认为,该课例是对现有欣赏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本课例曾在浙江省内的多个地区 (杭州市下城区、杭州市滨江区、宁波市象山县、义乌市、诸暨市、衢州市龙游县、湖州市南浔区等)展示,笔者注意到,在音乐课堂上,不但学生有很多实践性的参与学习过程,连听课教师也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状态, 并在课后对本课的设计思路产生了浓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