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_第1页
第16课三国鼎立_第2页
第16课三国鼎立_第3页
第16课三国鼎立_第4页
第16课三国鼎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2 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3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官渡之战l 当时的背景是什么?l曹操为什么可以统一北方?2021-12-19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灾频发,各地起义不断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灾频发,各地起义不断其中,其中,“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规模最大规模最大为镇压起义,汉灵帝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为镇压起义,汉灵帝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 平定黃巾起义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权力,形成

2、平定黃巾起义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权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的局面。2021-12-19一、官渡之战一、官渡之战1 1、背景:、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阀割据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结合材料,军阀割据对当时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材料一:经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光武中兴”到到105105年,全国人口达年,全国人口达53005300万,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760万。万。材料二:铠甲生虮(材料二:铠甲生虮(ji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

3、人肠。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曹操蒿里行蒿里行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袁绍袁绍 袁绍生于名门望族。袁绍生于名门望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先后己的地位和势力,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幽州。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家、诗人。占据河南、占据河南、山东西南一带。山东西南一带。曹操曹操 一、官渡之战一、官渡之战1 1、背景、背景:东汉东汉末年,政局混乱,末年,政局混乱,军军阀割据混战阀割据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占据占据河

4、南一带的河南一带的曹操曹操的势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的袁绍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挟天子以令诸侯

5、,取得政治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招揽人才,重用人才招揽人才,重用人才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粮粮黄河黄河十万袁军度过黄十万袁军度过黄河,包围白马。河,包围白马。曹操声东击西,曹操声东击西,佯攻延津。佯攻延津。曹军立刻东调,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解围,前往白马解围,此地袁军几乎全此地袁军几乎全军覆没。军覆没。鉴于敌强我弱,鉴于敌强我弱,曹操只能撤退至曹操只能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官渡一线设防。袁绍自恃兵多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继续南粮足,继续南下,与曹军在下,与曹军在官渡僵持。官渡僵持。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率五千轻骑,乌巢,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直达乌伪装成袁军,直达乌

6、巢,巢,烧毁烧毁袁军袁军粮草粮草。袁军人心动摇,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乱,不战而乱,7万人万人全军覆没。袁绍全军覆没。袁绍带带800骑兵逃回。骑兵逃回。(公元(公元200年)年)白马白马黎黎阳阳乌巢乌巢延延津津官官渡渡官官渡渡之之战战曹操曹操 袁绍袁绍 时间时间交战双方交战双方战争特点战争特点结果结果影影 响响 材料一: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而取得了政

7、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材料二:提倡提倡“唯才是举唯才是举”,只要有,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谋臣如雨”。 材料三: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操取胜的

8、原因曹操取胜的原因政治上: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个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个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材料四: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统一全国刘备(刘备(161161年年223223年)年) 刘备,字玄德。刘刘备,字玄德。刘备是汉朝宗室,汉中山备是汉朝宗室

9、,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以靖王刘胜的后代。曾以贩鞋织席为业。他为人贩鞋织席为业。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志向谦和、礼贤下士,志向远大,素以仁德为世人远大,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称赞。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割据江东的孙权孙权孙权(182(182年年-252-252年年) ) 孙权,字仲谋。幼年跟孙权,字仲谋。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任用贤能,挽救了之主,他任用贤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周瑜二、赤壁之战l 交战双方是谁?l 这场战役后,产

10、生什么影响?曹操曹操刘备刘备孙权孙权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一)背景(一)背景1 1、完成北方统一的完成北方统一的曹操曹操,想一鼓作气,乘机消灭,想一鼓作气,乘机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2 2、南下投靠荆州刘表的、南下投靠荆州刘表的刘备刘备,立足未稳。他派,立足未稳。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抗曹操。诸葛亮联络孙权,共抗曹操。3 3、占据江东的、占据江东的孙权孙权,因长江天险,又深得民心,统,因长江天险,又深得民心,统治日益巩固。治日益巩固。大敌当前,大敌当前,刘备刘备和和孙权孙权决定决定联合抗曹联合抗曹。2021-12-19孙

11、兄,大敌当孙兄,大敌当前,你我不如合前,你我不如合力抗敌可好?力抗敌可好?刘兄此言正合吾意。刘兄此言正合吾意。公元公元208年,曹年,曹军南下。军南下。刘备不敌,撤军南逃,刘备不敌,撤军南逃,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曹军在长坂追上曹军在长坂追上刘备。刘备。刘备率兵东逃,刘备率兵东逃,败退至樊口。败退至樊口。曹操前往江曹操前往江陵。陵。刘备派诸葛连刘备派诸葛连前往联合孙权。前往联合孙权。周瑜率周瑜率3万万兵马沿江西兵马沿江西进。进。5万孙刘联军行至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的曹操水军相遇。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败,退至乌林,会

12、合陆败,退至乌林,会合陆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峙。最终曹军败退,孙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刘联军乘胜追击。赤赤壁壁之之战战赤赤 壁壁 之之 战战战战 役役官渡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时 间作 战双 方特 点简单经过结 果影 响以少胜多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时隔八年,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兵强马壮的曹操反而失败了呢?以以史史为为鉴鉴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条件下反而失败呢?根本原因: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原因: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材料一材料一

13、 袁绍的一个谋士曾劝他派部队驻扎在屯粮处,以防曹军偷袭。另袁绍的一个谋士曾劝他派部队驻扎在屯粮处,以防曹军偷袭。另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派兵去偷袭。袁绍都不采纳。后来许攸投奔曹操,建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派兵去偷袭。袁绍都不采纳。后来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袭击袁军屯粮处。议曹操袭击袁军屯粮处。材料二材料二 赤壁之战前,曹操考虑到将士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就赤壁之战前,曹操考虑到将士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就下令把战船连锁在一起,以便平稳。孙刘联军经过商议,让黄盖假意降曹,下令把战船连锁在一起,以便平稳。孙刘联军经过商议,让黄盖假意降曹,最后火烧曹营。孙刘联军水陆并进,大败曹军。最后火烧曹营。

14、孙刘联军水陆并进,大败曹军。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结局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结局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军事力量的强弱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军事力量的强弱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指挥者要善于用人,制定指挥者要善于用人,制定正确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战略战术。谦虚谨慎,骄傲必败。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重视利用自然条件。三、三国鼎立l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情况l 魏蜀吴三国的发展222222年,孙权称年,孙权称王,国号吴,王,国号吴,定都建业。定都建业。229229年,孙权正式年,孙权正式称帝称帝221221年,刘备称年,刘备称帝,国号汉

15、,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史称蜀汉,定都成都。都成都。220220年,年,曹曹丕丕自称皇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国号魏,定都洛阳。都洛阳。国国名名建立时建立时间间建建立立者者都都城城魏魏 220220年年曹曹丕丕洛洛阳阳蜀蜀 221221年年刘刘备备成成都都吴吴 22229 9年年孙孙权权建建业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原因:三方势力均衡,任三方势力均衡,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的条件。多多少少群雄并起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政权林立三个局部统一政权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答疑:秦汉是统一的政权,三国却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答疑:秦汉是统一的政权,三

16、国却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进步还是倒退?材料三:760万1600万人口变化 少 多 东汉末年 三国时期1.群雄并起 三大军事集团 政权林立 魏蜀吴政权2.经济衰微 经济恢复发展3.人口锐减 人口增多 说一说:三国鼎立后,三国分别是怎样来巩固的呢? 合作学习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发展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发展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奖励农耕;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奖励农耕;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年

17、,孙权派孙权派卫温卫温到达到达夷洲(台湾)夷洲(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的联系。在京剧舞台上,在京剧舞台上,曹操曹操的的脸谱脸谱一直是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大白脸,或者说,或者说,曹曹操操成了成了奸臣奸臣的代名词。的代名词。“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三国演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鲁迅功首罪魁非两人,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

18、芳本一身遗臭流芳本一身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东汉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其次,论从史出。功过功过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