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7分)1.(3分)下列估测正确的是()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3秒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2m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6.5摄氏度2.(3分)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A.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B.监测声波,预报海啸、台风 C.蝙蝠利用声波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D.医生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3.(3分)两支消毒后的体温计示数均为38℃,如果直接用它们去测量两个体温分别为37.5℃和39℃的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39℃ B.37.5℃、38℃ C.38℃、39℃ D.39℃、39℃4.(3分)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路程之比为3:5,时间之比为3:1()A.9:5 B.5:9 C.1:5 D.5:15.(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0m C.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D.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6.(3分)如图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B.处于0℃的冰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C.冰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 D.冰在BC段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7.(3分)下列物质都是晶体的是()①冰;②玻璃;③海波;⑤铜;⑥蜡。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②③④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70℃ C.体温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9.(3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 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0.(3分)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如图乙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数是s。11.(3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体温测量也是常态化。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如图体温计的读数是℃。12.(3分)口罩的主要材料为熔喷布,其结构能阻拦直径最小为5μm=cm的飞沫,所以能够防病毒;带着口罩的小刚在操场上散步,他所戴的口罩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若以小明为参照物,他所戴的口罩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3.(2分)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m/s;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则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s。14.(5分)如图所示的是起源于三千多年前西非地区的林巴琴,用拇指拨动琴上的薄片可发出优美的声音,故又名拇指琴。拇指琴发声是由薄片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发出的声音的不同。我们能辨别出拇指琴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来判断的。15.(3分)小明利用水结成的冰来给发烧中的爸爸进行物理降温,其主要利用冰熔化时要(填“吸热″或“放热”)。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选填“放出”、“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16.(2分)傍晚,小明在家做作业,听到楼下传来广场舞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从减弱噪声。小明妈妈去楼下和跳舞的阿姨们沟通,将音乐声调小,这是从减弱噪声。(均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17.(2分)地震时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及时获救;利用超声波技术能震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8.(3分)用同一个示波器检测四个声音,得到如图所示四个声音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是图;甲与丙两图反映出两个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甲与乙两图反映出两个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19.(6分)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选填“大”或“小”);(2)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4)根据测量可知,小车全程做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20.(5分)小明在研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时,完成实验:(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产生;(2)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3)如图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4)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填序号)。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近居民楼的高架路安装隔音墙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21.(6分)晓轩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2)安装实验装置时要按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3)实验中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4)晓轩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蜡的温度是℃;时间t/min01234567蜡的温度T/℃42444649505152(5)晓轩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他还观察到:当时间t=4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2.(10分)如图所示,这是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景。某天早晨,小明先以3m/s的速度匀速骑行了60s(1)小明前60s内骑行的路程;(2)小明在后4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23.(10分)如图所示,轿车从中山往深圳方向快速行驶,路牌表示的是距离目的地深圳的距离。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5:12,钟表显示为15:42。求:(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2)轿车以80km/h从B地继续开往深圳,从B地到达深圳需要多少小时?(3)若该轿车到达目的地后在停车场停车时,为避免倒车时车尾碰撞障碍物,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超声波,则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多远?五、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上/下)拐弯。(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上/下)拐弯。25.(4分)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①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温度或体积)的变化;②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A或B或C);③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会向(“左”或“右”)移动。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7分)1.(3分)下列估测正确的是()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3秒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2m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6.5摄氏度【答案】C【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1s;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C、普通家庭门的高度约为2m;D、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故选:C。2.(3分)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A.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B.监测声波,预报海啸、台风 C.蝙蝠利用声波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D.医生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答案】B【分析】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超声的特点包括定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方便生活;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解答】解: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和医生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的都是超声波,预报海啸。故ACD不正确。故选:B。3.(3分)两支消毒后的体温计示数均为38℃,如果直接用它们去测量两个体温分别为37.5℃和39℃的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39℃ B.37.5℃、38℃ C.38℃、39℃ D.39℃、39℃【答案】C【分析】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将细管内的水银甩回玻璃泡。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解答】解:病人实际体温是37.5℃,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玻璃泡上方水银不能回答玻璃泡中,所以读数仍会是38℃,高于体温计原来的读数,读数是39℃,ABD错误。故选:C。4.(3分)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路程之比为3:5,时间之比为3:1()A.9:5 B.5:9 C.1:5 D.5:1【答案】C【分析】已知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和时间之比,利用速度公式v=得到运动速度之比。【解答】解:甲、乙的路程之比s甲:s乙=3:5,时间之比t甲:t乙=7:1,甲、乙两者的速度之比:==×=×。故选:C。5.(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0m C.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D.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分析】(1)根据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2)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解答】解:甲图象是s﹣t图象,该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即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甲===4m/s;乙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乙车的速度为V乙=2m/s;丙的图象也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丙车的速度为V丙=4m/s;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速度最快的小车是乙,故A错误;B、由v=,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s乙=v乙t乙=6m/s×5s=30m,故B错误;C、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甲和丙速度相同,丙车是静止的;D、甲车,故D错误。故选:C。6.(3分)如图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B.处于0℃的冰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C.冰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 D.冰在BC段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答案】C【分析】(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CD段是水吸热升温;(2)BC段为熔化过程,由图B、C两点可求熔化时间;(3)B点时是固态,在C点时是液态,中间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A、该物质在第1min开始熔化,故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8min=3min;B、该物质处于0℃时、可能是液态,故B错误;C、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都要吸热,故C正确;D、冰在BC段之间吸热熔化,故D错误。故选:C。7.(3分)下列物质都是晶体的是()①冰;②玻璃;③海波;⑤铜;⑥蜡。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②③④【答案】A【分析】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解答】解: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海波,玻璃、蜡属于非晶体,BCD错误。故选:A。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70℃ C.体温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答案】D【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2)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3)根据体温计构造分析;(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相同;B、洗澡时,故B错误;C、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选:D。9.(3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 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答案】A【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解答】解:先让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吸热,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凝固放热,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0.(3分)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2.15cm。如图乙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数是337.5s。【答案】1mm;2.15cm;337.5。【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15cm;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4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8s。故答案为:1mm;2.15cm。11.(3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体温测量也是常态化。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如图体温计的读数是37.6℃。【答案】35~42;0.1;37.6。【分析】体温计使用前先确定测量范围和分度值,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解答】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观察图中水银柱的位置可知,体温计的读数为:37.6℃。故答案为:35~42;0.5。12.(3分)口罩的主要材料为熔喷布,其结构能阻拦直径最小为5μm=5×10﹣4cm的飞沫,所以能够防病毒;带着口罩的小刚在操场上散步,他所戴的口罩是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若以小明为参照物,他所戴的口罩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5×10﹣4;运动;静止。【分析】1m=102cm=106μm,可据此进率进行单位换算。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能阻拦直径最小为5μm=5×10﹣3cm。带着口罩的小刚在操场上散步,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所戴的口罩是运动的;口罩与小明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若以小明为参照物。故答案为:5×10﹣4;运动;静止。13.(2分)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20m/s;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则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60s。【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①速度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②已知火车长度和铁路桥的长度,可以得到火车通过的总路程;已知火车通过的路程和行驶速度,利用公式t=得到需要的时间。【解答】解:①火车的行驶速度:v=72km/h=72×m/s=20m/s;②火车通过铁路桥经过的总路程为S=L车+L桥=200m+1000m=1200m∵v=,∴火车通过铁路桥需要的时间:t===60s。故答案为:20;60。14.(5分)如图所示的是起源于三千多年前西非地区的林巴琴,用拇指拨动琴上的薄片可发出优美的声音,故又名拇指琴。拇指琴发声是由薄片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我们能辨别出拇指琴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答案】振动;空气;音调;音色。【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拇指琴的琴声是由金属片的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长短不同的琴键振动频率不同时;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辨别出拇指琴的声音。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15.(3分)小明利用水结成的冰来给发烧中的爸爸进行物理降温,其主要利用冰熔化时要吸热(填“吸热″或“放热”)。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凝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放出(选填“放出”、“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判断物质现在的状态,再判断当条件变化时物质的状态,根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定义和吸放热情况进行判断。【解答】解:(1)冰袋放在高烧的病人身上,冰吸收人身体上的热量熔化成水,使病人皮肤温度下降。(2)深秋,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故答案为:吸热;凝固。16.(2分)傍晚,小明在家做作业,听到楼下传来广场舞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小明妈妈去楼下和跳舞的阿姨们沟通,将音乐声调小,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均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答案】传播过程中;声源处。【分析】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源处。【解答】解:关紧了窗户,控制噪声的传播。将音乐声调小。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声源处。17.(2分)地震时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及时获救信息;利用超声波技术能震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信息;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结合声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做出判断。【解答】解:由题意知,地震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信息;能量。18.(3分)用同一个示波器检测四个声音,得到如图所示四个声音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是丁图;甲与丙两图反映出两个声音的音调(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甲与乙两图反映出两个声音的响度(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答案】丁;音调;响度。【分析】(1)从物理学角度看,振动规则的声音称为乐音,振动不规则的声音称为噪音;(2)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两幅图进行解答【解答】解:乐音的波形图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图是杂乱无章的。由甲、丙图可知,两图的频率不同;振幅相同;波形相同。由甲、乙两图可知,两图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波形相同。故答案为:丁;音调。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19.(6分)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选填“大”或“小”);(2)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0.25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选填“大”或“小”);(4)根据测量可知,小车全程做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答案】(1);小;(2)40.0;0.25;(3)大;(4)变速。【分析】(1)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2)由图可以读出AB段的路程,根据AB段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3)让小车过了A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4)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是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电子表测量时间,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斜面坡度应小些;(2)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7cm=0.4m;AB段的平均速度:vAB===0.25m/s;(3)让小车过了A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会偏大;(4)根据测量可知,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是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小;(2)40.0;(3)大。20.(5分)小明在研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时,完成实验:(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振动产生;(2)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转换法(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3)如图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4)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C(填序号)。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近居民楼的高架路安装隔音墙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答案】(1)振动;(2)转化法;(3)变小;真空;(4)C。【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2)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解答】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2)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转换;(3)如图丙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就越来越小。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上述实验中是靠真空阻断了声音的传播;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故B不符合题意;C、隔音墙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故C符合题意;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1)振动;(2)转化法;(3)变小;真空;(4)C。21.(6分)晓轩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停表;(2)安装实验装置时要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3)实验中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让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受热更均匀;(4)晓轩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蜡的温度是48℃;时间t/min01234567蜡的温度T/℃42444649505152(5)晓轩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由图像可知:冰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他还观察到:当时间t=4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答案】(1)停表;(2)自下而上;(3)让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受热更均匀;(4)48;(5)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分析】(1)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需要相隔一定的时间测量物质的温度,故需要测量时间;(2)实验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是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故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3)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4)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及0℃的位置,正确读数;(5)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但此过程仍然吸热。【解答】解:(1)在“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温度和时间;(2)实验时应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使用时,但是不能碰容器底和壁;(3)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的物质加热,可以让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受热更均匀;(4)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蜡的温度是48℃;(5)由图丙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所以冰属于晶体,冰正在熔化。故答案为:(1)停表;(2)自下而上;(4)48;冰在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2.(10分)如图所示,这是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景。某天早晨,小明先以3m/s的速度匀速骑行了60s(1)小明前60s内骑行的路程;(2)小明在后4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小明前60s内骑行的路程为180m;(2)小明在后4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5m/s;(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4.6m/s。【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小明前60s内骑行的路程;(2)已知后4min骑行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后4min骑行的速度;(3)根据题意得出全程骑行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全程骑行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根据v=可得1=v1t5=3m/s×60s=180m;(2)小明在后4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v6===8m/s;(3)小明在该天上学全程骑行的路程:s=s1+s2=180m+1200m=1380m,小明在该天上学全程骑行的时间:t=t3+t2=60s+240s=300s,小明在该天上学全程骑行的平均速度:v===4.3m/s。答:(1)小明前60s内骑行的路程为180m;(2)小明在后4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5m/s;(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7.6m/s。23.(10分)如图所示,轿车从中山往深圳方向快速行驶,路牌表示的是距离目的地深圳的距离。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5:12,钟表显示为15:42。求:(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2)轿车以80km/h从B地继续开往深圳,从B地到达深圳需要多少小时?(3)若该轿车到达目的地后在停车场停车时,为避免倒车时车尾碰撞障碍物,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超声波,则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多远?【答案】(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轿车以80km/h从B地继续开往深圳,从B地到达深圳需要0.875h;(3)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1.7m。【分析】(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路程等于A、B两地到深圳的路程差,根据题意计算轿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根据v=计算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2)由图可知从B地到达深圳的路程,根据t=计算从B地到达深圳的时间;(3)超声波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从发出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根据s=vt计算轿车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解答】解:(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路程s=120km﹣70km=50km,轿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15:42﹣15:12=30min=0.5h,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2)由图可知从B地到达深圳的路程s′=70km,从B地到达深圳的时间t′===0.875h;(3)超声波到达障碍物的时间t″=×0.01s=3.005s,轿车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s″=v声t″=340m/s×0.005s=1.8m。答:(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轿车以80km/h从B地继续开往深圳,从B地到达深圳需要0.875h;(3)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1.6m。五、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