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_第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_第2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_第3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_第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知识要点与相应例题】一、透镜 1、名词:薄透镜,主光轴,光心, 焦点(F),焦距(f)。例1. 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 ,一个凸透镜有 个这样的点; 叫做焦距。2. 典型光路(如图1)例2. 如图2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 4、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如图3)

2、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例3. 请在图5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三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例4.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胶卷相当于_若镜头的焦距为,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cm与_cm之间的位置例5. 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某次实验时使用的两组透镜上分别标有“×5”和“×20”的字样,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四、眼

3、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例6. 把图6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几点: 焦点是凸透镜成实

4、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时不成像,成实像,成虚像。 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时,成等大实像,时,成缩小的实像,时,成放大实像或放大虚像。 成实像特点: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两侧且倒立,同时,像变小,像变大,物像移动方向一致。 成虚像的特点:成虚像时,物、像在镜同侧,且正立、放大,同时,像变大,像变小,像物移动方向也一致。 成实像时,物、像距离最小值为4倍焦距(即)。口诀:一焦分虚实,分正倒;二焦分大小;物近(与焦点的距离)像远大,物远(与焦点的距离)像近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像距大(于物距)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像缩小。例7.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处,在

5、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的虚像 B等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例8.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六、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科学探究题例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

6、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7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巩固练习: 1. 如图8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2.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

7、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4. 某同学经过对凸透镜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

8、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5. 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旁的桌面上,发现桌面有个光斑比桌面上太阳直接照到的地方还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缸中的水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6. 6、图9中成虚像的是: ( )A、a、d B、b、c C、a、c D、a、b7. 7、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物距(物体与镜的距离)越大测得的像距(像与镜的距离)也越大B、成实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透镜的焦距 C、物距大于像距则像放大 D、物体与像一定

9、分居凸透镜两侧8. 8.如图10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9. 9.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10. 10如图11所示的四种镜片适合近视眼戴的是( )11. 11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12中的A和B,则( )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

10、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12. 12. 在儿童乐园, 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 在对焦时, 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 )A. 向下并且向左移 B. 向下并且向右移 C. 向上并且向左移 D. 向上并且向右移13. 13.图13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

11、的像的形状为_;(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14. 1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14所示是物体放在A点的成像图。将物体分别放在B、C、D点,前后移动光屏,观察在_点,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在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15. 15在图15中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cm,其像的位置在_cm与_cm之间,此像是_、_的_像16. 16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

12、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和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17. 17如图16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B、C、D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根据成像情况可知,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18. 18如图17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点处,_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19. 19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移动(选填(“向下”或“

13、向上”)20. 20甲、乙、丙、丁是同一架可调焦距照相机的四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图18(a)所示用它们对着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一张照片,如图18(b)所示A、B、C、D我们可以判定:甲拍_,乙拍_,丙拍_,丁拍_21. 21、正常的眼睛通过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较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折射能力较 。22. 22、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做记录的表格中有一些空没有填写,请将表格中的空格填上:物距(cm)像距(cm)像与物相比像的倒正像的虚实6015缩小实像4816缩小倒立3618倒立实像2424倒立1836放大实像1560放大6约12正立从上面第2题表格中前两列的数据

14、推测:(1)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为 cm,推测的依据是 ;(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推测的依据是 。23.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0、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9所示(1)将凸透镜向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填"上"或"下")(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参考答案:一、透镜 例 1、光心 焦点 2 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3、会聚 会聚 发散 发散 例4、凸透 光屏 5 10例5、凸透镜 目镜 物镜 100 例6、B 例7、A 例8、C例9、(1)10 (2)上 (3)放大 幻灯机巩固练习:1、c 2、c 3、D 5、D 6、A 7、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