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_第1页
第5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_第2页
第5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_第3页
第5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_第4页
第5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新授课题5.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主 备 人 李建新审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口算,并解释口算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

2、动教师活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58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二、我会探究 1.口算 30×2 40×5 12×2 10×5 700×2 90×9 24×2 80×4 (选两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教材第58页例1,仔细观察情境图。(1)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 列算式: (3)你是怎样口算的? 比比谁的算法多。 (4)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比比谁算得快! (5

3、)我能自己编写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算式,并口算。 归纳整理:两个因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 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 。三、我会运用 1.我会做 80×10 60×20 50×40 24×10700×20 90×90 40×80 12×2004.我试试学后记: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呢? (板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二、合作展示1. 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拨难点,

4、疑点,易混淆点。 三、归纳整理。师:通过这些题目的口算,你认为整十整百的口算应该怎么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 自测评估。教学后记: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新授课题5.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学 科 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我能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并正确地进行估算;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过程与方法:我将通过

5、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要通过体会估算的作用,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判断分析能力。 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59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二、我会探究1.口算20×20 24×10 40×50 12×30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28×4 62×7 3.教材第59页例2,仔细观

6、察情境图。(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2)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比比谁的方法多!(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归纳整理: 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 )数,也可以把( )个两位数都看成( )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尽量接近准确数。三、我会运用1.我会做做一做:教材第59页2.我能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24×39 63×29 71×80 52×683.我能解决:气象知识知多少这本书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你认为李老师大约应该

7、准备多少钱?4.我试试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 )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 )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 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 )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 )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 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 本。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学后记:板书设计: 乘 法 估 算 18 20 18 20 22 20 22 20 22×20440 18×20360 20×20 400 能坐下。一、复习导入师:看来,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

8、数的估算二、合作展示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拨难点,疑点,易混淆点。三、归纳整理。 师: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尽量接近准确数。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景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四、自测评估。教学后记: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练习课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学 科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  会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

9、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 逐步培养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和估算,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62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二、我会探究口算练习:70×70   60×90     80×50     11

10、×40   30×8020×70    40×60  31×20     40×30   60×80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估算:42×11              68×10             32×47       51×7645×17

11、             26×18             36×21 68 ×3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3、 我会运用1. 我会做2. 我能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3. 我试试学后记: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这节课我们进

12、行口算和估算的练习。 二、合作展示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拨难点,疑点,易混淆点。三、归纳整理。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四、自测评估。教学后记: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新授课题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学 科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

13、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63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二、我会探究1我能计算34×2= 34×10= 68+340= 3 4 6 8 × 2 3 4 0 2观察教材第63页例1情境图。(1)你能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2)怎样准确计算24×12=? (3)我能一边列竖式,一边说出24&#

14、215;12的计算过程: 2 4 × 1 2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 )乘24得( ),乘积的末位和( )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的( ) 乘24得( )个十,也就是( ), 乘积的末位和( )位对齐, 个位上的0可以( ) 最后算( )加( )等于( )。 归纳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 )和( )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 ),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 )起来。三、我会运用1做一做 23×13 33×31 43×12 2.我能笔算 12×44 32×31 42×

15、11 11×25学后记:一、谈话引入师:两位数乘两位数怎么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二、合作展示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拨难点,疑点,易混淆点。 三、归纳整理。师: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四、自测评估。教学后记: 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练习课课题笔算乘法练习学 科 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能准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 通

16、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2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验激发好学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进行笔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64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二、我会探究 用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2×14 说说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三、我会运用1我会做:练习十五第2题2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 共重多少千克?3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

1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学后记:一、谈话引入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笔算乘法的练习。 二、合作展示1. 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评。 三、归纳整理。 四、自测评估。教学后记: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新授课 题5.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学 科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 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积的定位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书写位置问题学法

18、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 学 过 程学 生 活 动教 师 活 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65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二、我会探究1.我能计算 23×21 13×312.观察教材第65页例2主题图。根据主图中的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你知道怎样列式,估一估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我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9×19。用竖式计算19×19,一边算一边说出过程。温馨提示:归纳整理: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 )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积的末位同( )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 )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19、。乘得积的末位同( )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 )起来,计算中注意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三、我会运用1. 我能计算 32×34 54×13 39×27 17×282.我能解决3.我试试学后记:一 、谈话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二、合作展示: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拨难点、疑点、易混淆点。三、归纳整理: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9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

20、果加起来,计算中注意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四、自测评估:教学后记: 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练习课课 题57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学 科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 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通过多种形式的 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 学 过 程学 生 活 动教 师 活 动1、 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65页。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在后面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疑

21、问。二、我会探究1笔算下列各题24×19 35×72 64×182下面的 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过来。2 7 3 5 6 4× 1 5 × 1 8 × 3 2 1 0 5 1 9 2 1 4 4 2 7 2 4 2 1 6 3 7 5 3 3 2 3 6 0我能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我会运用1.风光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4元,今天卖出56套,一共卖了多少钱?2.练习十六第5题 3.我试试学后记: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这方面的 练习。二、 合作展示: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2.组与组之间互评,提出疑问。3.教师适时点拨难点、疑点、易混淆点。三、 归纳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四、自测评估:教学后记:南洲实小三年级数学预学案(教师用)课 型复习课 题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5.8学 科数学主 备 人李建新审 核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标解读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并进行分析归纳,掌握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2. 经历整理、相互交流、综合应用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知识脉络并进行分析归纳,掌握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难点:解决具体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