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集中实验讲述_第1页
注意集中实验讲述_第2页
注意集中实验讲述_第3页
注意集中实验讲述_第4页
注意集中实验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名称注意集中实验实验时间2015.12.10实验地点学部313实验室实验小组成员朱思涛、王云璐、陈星宇实验报告撰写人朱思涛学号2220143060611003专业师范实验报告审察人学号专业注意集中实验朱思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摘 要: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方法,比较三种追踪轨道、有无噪音和男女性别对注意集中成绩的影响,验证注意的集中在学习和工作过程的作用,学会评定注意集中的能力。结果发现,注意力的集中受刺激的难度和注意的时间长短的影响。 关键词:注意力集中;追踪运动反应;脱靶次数;在靶时间;转速 1 引言  注意的集中,指的是注意能较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2、而没有松弛或分散的现象。注意的集中与对象的数量、性质等因素有关,更与个体的心理或生理因素及职业特征相关。  在动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都伴随有眼的控制行为,这种行为称为追踪运动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飞行员、汽车驾驶员等,都要学会和运用在视觉控制下对连续运动目标的追踪反应。追踪反应能力的检测,常用追踪难度一目标移动速度、目标移动图形的难易而定。追踪的好坏一离靶次数、在靶时间而定。追踪运动反应在心理学中常被作为个体长期注意集中的一种手段。      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就是根据以上思想及方法,用可调节追踪目标速度、可选择追踪时间的追踪运动反应

3、为操作手段、用可调频率的声音为附加刺激,测定个体的注意集中的能力。2 实验目的通过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的操作,考察注意力集中的影响因素。3 方法2.1被试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4级在读本科生17名,男生6名,女生11名,均身体健康。2.2仪器和材料EP701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  2.3实验设计2×3的被试内设计。其中一个自变量为有无附加刺激(附加声音刺激和没有附加声音刺激);另一个自变量为追踪轨迹(有圆形、三角形、和六边形三种)。在每种条件下,被试操作10遍,每遍60秒。每10遍休息2分钟。2.4实验程序连接仪器的各个硬件,将L形光笔插头插入主机背面“光笔输入插座”处。如

4、需干扰,则将耳机插头插入主机背面“耳机输出”处;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入上电复位状态(也可在任意时刻按红色“复位”键进行复位)。仪器面板上的转速显示“50”,定时“0030”,在靶时间显示“0000.00”,转速显示在不停闪烁。参数设置;在转速显示不停闪烁时,直接按定速定时键组中的键设定转速为50转/分;此时定时显示不停闪烁时,直接按定速定时键组中的键,按右下方标有数字的“3”、“6”、“0”的键即可,设定时间为60秒。干扰强度调节;调音量调节旋钮,声音以能承受为准。设置完毕,按“开始”键,即完成实验前准备。当操作者将L形笔跟上接收靶,主机会发出“嘀嘀”二声,同时开始计时计数工作。当完成定时

5、时间,主机会发出“嘀嘀”二声,以示实验结束,记录记下“在靶时间”和“离靶次数”。主试告诉被试这是一个追踪的实验。实验时红靶位在不停的转动着,被试的任务是拿着L型笔追踪靶子,要求尽可能不要让弯头离开靶子,接触靶子的时间越长越好。3 结果统计实验的结果,得出17名被试在有无噪音的两种情况下,对于圆形、三角形、六边形的追踪轨迹的在靶时间和离靶次数的平均的统计情况,见下面的表1。表1 有无噪音情况下三中轨迹的平均在靶时间和离靶次数统计表有噪音无噪音追踪轨迹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在靶时间(s)31.4929.38925.66330.42929.58422.307离靶次数79.735136.45

6、9115.61882.318132.482115.565根据上图的统计数据,绘制出两幅离靶时间和离靶次数的直方图,见图1和图2。 图1 有无噪音下三种轨迹下的在靶时间直方图图2 有无噪音下三种轨迹下的离靶次数直方图从男女性别来考量有无噪音情况下的三种轨迹离靶时间和离靶次数的直方图,见图3。图3 男女不同性别下有无噪音和三种轨道的离靶时间和次数的直方图4 讨论根据以上的数据的结果分析注意集中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注意集中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可以从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  (1)刺激变量(外部因素)  刺激的难度。理论上难度太大、太小注意集中

7、程度都不太好;难度太大,会使被试很快产生疲劳,而且难度太大会出现一种刺激呈现后被试段时间内未反应过来从而影响成绩。难度太小,被试会认为实验单调、枯燥,实验动机减弱,注意集中程度也不会太好。只有刺激难度适中注意集中程度才会较好。刺激呈现顺序。本实验中转速有圆形、三角形、六边形三种不同情况,如果先给被试呈现六边形的刺激,再接着呈现三角形的刺激,这种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变会影响被试的成绩,由圆形过渡到六边形的刺激时也是同样的情况。刺激持续的时间。该实验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保持到某个刺激上,时间长被试在实验后期会出现疲劳和厌倦,注意的起伏现象在刺激持续时间长的实验中效果也更明显。在做实验时被试也很疲劳。(

8、2)机体变量  性别差异。由于男女承担着不同社会的角色,其处事风格会有差异,对刺激的注意程度也可能会有不同。在本次试验中,结果显示出男生比女生的离靶次数和在靶时间都要多。个体对实验的熟悉程度及感兴趣程度。个体越熟悉实验、对实验越感兴趣就能更好的把握实验技巧,调动身体更多的能量来从事实验。个体的注意保持能力和转移能力。在同一转速的实验中要求有较好的注意保持能力,而在不同转速的转换时要求被试有较好的注意转移能力,快速的从前一种实验状态转换到现在实验要求的状态。因此,个体注意保持、转移能力较好时,成绩会相对好些。(3)环境因素  环境安静,没有外在干扰。人的注意力很容易随新颖刺激

9、而转移,环境吵杂、有干扰(包括主试及其他被试的干扰)时注意集中成绩会降低。在我们实验过程中,环境比较嘈杂,难免会对被试产生影响,这也是图1和图2中出现了在噪音情况下,离靶次数更少和在靶时间更多的情况。5小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任务的难度水平会影响作业的成绩,追踪轨道为圆形时的优于三角形、6六边形的成绩,但也会存在个别差异。      2.男生的离靶次数和在靶时间都要比男生多。 参考文献【1】郭秀艳,杨志良.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心理学部实验报告形式审查表格审查内容审查要点审

10、查通过实验信息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小组成员等信息完整实验报告标题题目与内容相符、简洁明了作者信息有姓名、学号、专业摘要准确、简练、独立;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1 前言标题有编号;提出问题并说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有明确的研究假设2 方法2.1 被试抽样和分组程序、被试的性别和年龄等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可能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其他相关变量2.2 仪器和材料描述常规设备和(或)材料,特殊的做详细描述2.3 实验设计与程序实验自变量及设计类型;实验过程描述完整清晰3 结果统计内容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结果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呈现的统计结果符合研究目的并与研究假设对应统计方法的适当性推断统计方法合适描述统计结果呈现用了统计表或者统计图,并且呈现清晰明了统计表图的规范性统计表有表题(含序号和标题)、表格是三条线、标题在表格上方;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